1《种子》
《叶圣陶专集》阅读考级打卡题目

《叶圣陶专集》阅读第一天时间:1、《叶圣陶专集》的作者是,这本书选编了篇童话。
2、《小白船》一文中,小白船只配给乘坐,(谁)坐上了小白船,他们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问了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是。
3、《小白船》里男孩儿和女孩儿唱的歌叫。
4、《燕子》一文中,受伤的燕子被救回了家,用做了巢给它住,小燕子掉眼泪是因为思念,于是玉儿给她。
5、‘“亲爱的妈妈,孩儿中了一颗泥弹,受了轻微的伤。
青子小姑娘留我住在她家里,现在一切都安适。
你不要惊慌,一丝儿也用不着。
可是孩儿盼望妈妈立刻来看我。
尽你翅膀的力量――但是不要太累了,快来,快来!你亲爱的小宝贝。
”这段话是《燕子》中玉儿姑娘为小燕子写的。
6、每年春天,小燕子会带和,送给青子和玉儿玩。
7、《小白船》中,那个人问:“花儿为什么香?”小男孩的回答是:。
《叶圣陶专集》阅读第二天时间:1、《一粒种子》一文中,让种子发芽、长大、开出稀奇的花的人是。
2、《一粒种子》中,那一粒种子最后在哪里开出了花?3、国王把种子种在,过了年,种子都没有发芽,国王把它扔在了;富人种在,聘用了个花匠,他把种子扔到。
4、商人把种子种在,每天,一年之后,他把种子。
5、种子被士兵拾了起来,他想要,就把种子种在。
最后,种子飞进了,被农夫种在,他对种子的做法是。
6、在《芳儿的梦》中,芳儿的姊姊要送给妈妈一个,而芳儿想送给妈妈一件最美的礼物是。
7、芳儿要送给妈妈的最美妙的礼物是,于是请求和指点,带芳儿去去取星星。
《叶圣陶专集》阅读第三天时间:1、《梧桐子》里,梧桐子母亲不让他去旅行的原因是。
2、《梧桐子》给长大后的梧桐子送来了母亲和哥哥弟弟们的信的是。
3、《梧桐子》中,是谁一口衔住了梧桐子,把它带到了又松又软的泥土里?答:4、《旅行家》中的那位旅行家决定游历到去,他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5、旅行家看到巷子里有人在吃一小碟咸豆,是因为。
地球上的人类换东西需要用,收藏东西需要。
6、《旅行家》中的那位旅行家再次来到地球时,他带来了什么作为礼物送给地球上的人们?答:7、《旅行家》里陪伴的人用金币给旅行家换来的汗衫是织的。
《种子》幼儿园中班教案

《种子》幼儿园中班教案《种子》幼儿园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生活中收集种子,感知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体验种子的多样性;2.通过为种子观察、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统计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身的想法和做法,能有条理地讲述自身的发现和和想法提升语言交流能力;4.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种子的收集、种植与观察2.在生活中讨论种子的来历,生长的位置,种子的差别活动过程:一.观察和自由谈论收集的种子1.从什么果实里收集的种子?2.种子的不同样子?二.谁知道种子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幼儿带来的种子一起观察与讨论1.幼儿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经验2.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尤其是谈到的传播方式,重复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大家的不同认识。
例如: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
最大的种子是什么?三.播放种子的相关课件:种子的样子和成熟后传播的方法向中心型、发散型、无序型1.讨论:刚才看到了哪些种子?2.他们分别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四.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多样性,成熟后是怎样传播的?延伸活动:1.实验(种子发芽:师生共同进行)2.种植活动(幼儿和家长共同种植)3.讨论种子的食品有哪些《种子》幼儿园中班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感受故事中种子发芽出土的过程,欣赏作品的优美。
3.能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大胆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事先搜集一些种子放到自然角给幼儿观察。
2.课件准备:《各种各样的种子》实拍图4张;《一粒种子》故事图4张;《蚕豆种子解剖图》1张。
活动过程一.观察种子。
——我们一起来几张种子的图片。
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一样吗?同一种植物种子的形状一样吗?二.交流发现。
1.请幼儿交流发现种子的秘密。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种子?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发现的种子的秘密。
2.引导幼儿观察蚕豆种子解剖图片,发现种子内部的秘密——蚕豆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小结: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种皮,种子里面有两个豆瓣,豆瓣上面还有胚芽和芽根,胚芽以后会长成植物的叶和茎,胚根以后会长成植物的根。
《一粒种子》的内容介绍

《一粒种子》的内容介绍
《一粒种子》是一部充满励志的儿童小说。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有一个梦想:让他的一粒种子在山顶发芽,在那里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他去寻找最适合他的种子,并且用自己的双手种下了它。
之后,这个小男孩开始照顾他的种子,每天早晨他起来,用水浇灌着它,每天晚上他睡前给它打上一个拥抱,他用活力、希望和温暖来喂养他的种子。
为了让他的梦想实现,他每天都会读书并且学习,他努力去改变不公平的世界,他不厌其烦地帮助他的邻居,最重要的是,他坚持着不放弃梦想的信念。
一年后,他最珍视的种子最终长成了一棵绿叶的树,它在那里绽放出它的光芒,它的发芽就如同他梦想的实现一样。
他看着他最珍视的种子终于变成了一棵可以抵挡风雨、可以遮蔽蔽阳光的树,他心里充满了欢喜,也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感动。
他明白了,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无论有多艰苦也不会改变他的信念。
他的一粒种子成为了他不放弃梦想的象征。
从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信念的力量。
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它证明了一粒种子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就像它改变了小男孩一样。
他的努力,坚持与信念,激励着我们勇敢地追求梦想,不断前行,大步向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 1 -。
一年级《一粒种子》教案

一年级《一粒种子》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一粒种子生长成植物的过程。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讲述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关注生态环境。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通过故事《一粒种子》,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故事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2 教学资源:故事课件或图书《一粒种子》。
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种子是如何生长成植物的吗?3.2 故事讲解:以生动的语言、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讲述故事《一粒种子》。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种子生长过程,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想法。
3.3 活动一:观察种子生长过程展示种子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种子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
3.4 活动二:讲述故事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故事图片,根据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4.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情动作。
4.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和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颗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5.2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种子生长,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粒种子》精品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粒种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自然奇观》中的一篇课文——《一粒种子》。
详细内容为:课文讲述了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经过努力生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感受生命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种子、土壤、发芽、生长、大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努力成长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种子生长的过程。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生长的吗?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开课本,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3. 课堂讲解:结合课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种子生长的过程。
5.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一道关于种子生长过程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粒种子》2. 主要内容:种子、土壤、发芽、生长、大树3. 关键词:生长、努力、勇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种子生长的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种子生长的资料,如图片、故事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种植一颗种子,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一年级科学种子教案

一年级科学种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植物种子的观察,了解种子的基本构造。
2.通过对不同植物种子的比较,分辨出种子的一些共同特点。
3.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观察、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如豌豆、黄豆、小麦、水稻等),放大镜,实验记录表;有关种子的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小组活动前先对种子进行观察和讨论,填写实验记录表,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繁殖后代的?2.学生回答:种子。
3.教师提问:你们能说说什么是种子吗?4.学生回答:种子是植物产生的一种繁殖器官,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种子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吗?6.学生回答: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开始发芽生长,经过一定的时间,长成新的植物体。
二、观察豌豆种子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豌豆种子,通过观察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豌豆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特点是什么?(2)豌豆种子的种皮有什么特点?由几层构成?(3)豌豆的胚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填写实验记录表。
3.小组汇报和交流观察结果。
4.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观察其他种子1.教师展示其他植物的种子(如黄豆、小麦、水稻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特点。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填写实验记录表。
3.小组汇报和交流观察结果。
4.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比较不同种子的异同点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豌豆和其他种子的异同点,通过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豌豆和其他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有什么异同点?(2)豌豆和其他种子的种皮有什么异同点?由几层构成?(3)豌豆和其他植物的胚有什么异同点?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填写实验记录表。
3.小组汇报和交流观察结果。
4.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大班教案《种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对植物的兴趣,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种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性。
重点难点认识黄豆、绿豆和玉米种子。
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活动准备1、让幼儿和家长把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黑豆、玉米等种子带到班里。
2、课前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种子展览会。
在各种种子旁都有介绍种子的标签。
活动过程1、进入课题:师:今天吴老师和小朋友到种子展览馆去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
我们出发吧!2、介绍黄豆(黑豆)外形是圆形颜色黄色(黑色)的。
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炖着吃,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果、干豆腐等。
3、介绍绿豆外形是椭圆形的,颜色是绿色的。
绿豆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绿豆芽、绿豆汤、绿豆粉等等。
4、介绍玉米种子外形扁扁的,有点象一颗牙齿,颜色黄黄的。
玉米的品种很多,有糯玉米、甜玉米、紫玉米等、可以蓁着吃,还可以加工成爆米花。
5、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做种子发芽的实验,从而种子发芽的秘密。
(1)、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
(2)、种子在没有水的透明瓶子中。
(3)、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但放在黑盒子里。
(4)、种子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中。
延伸活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反思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感兴趣,本节课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上课的过程中师幼配合的比较好,幼儿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很专注,能每天到教室就到自然角观察种子发芽,当发现在黑盒子里、在没水的瓶子里和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里的种子不发芽时有的幼儿能主动问老师。
但大多数小朋友不是很主动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中班科学《种子》教案三篇

【导语】各种各样的种⼦是幼⼉⽇常⽣活中常见但⼜不被注意的东西,©⽆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中班科学《种⼦》教案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种植⾓⼜要开始种植了,为了让中班的⼩朋友能认识更多的植物,认识种⼦,我收集了很多种⼦,都是孩⼦们⽇常⽣活中常接触到的⼀些植物,但⼜不知道的⼀些植物种⼦,从⽽萌发幼⼉对植物的兴趣,对劳动果实的爱惜,设置这次有趣的活动。
活动⽬标 1、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颜⾊、形状。
2、培养幼⼉的动⼿操作能⼒。
3、初步了解⼀些种⼦的果实。
4、使幼⼉对探索⾃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动⼿观察⼒、操作能⼒,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法。
重点难点 让幼⼉能按种⼦的形状,颜⾊,⼤⼩来进⾏分类,并掌握⼀些种植的⽅法。
活动准备 1.植物实物图⽚、视频。
2.⼀次性塑料杯。
3.各种种⼦,如:蚕⾖、黄⾖、绿⾖、红⾖、⽟⽶、南⽠、⼤⾖、豌⾖等等。
活动过程 ⼀、播放视频录象让幼⼉认识实物,并能说出实物的名称 1.幼⼉观看视频⾃由讨论,并⼩声说出实物的名称。
2.教师提问,让部分幼⼉说出看到了哪些实物。
3.说出这些实物的种⼦。
⼆、引导幼⼉认识各种种⼦,并讲出种⼦的名称 1.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种⼦宝宝? 2.让幼⼉挑⾃⼰喜欢的种⼦,并告诉同伴你喜欢的种⼦宝宝叫什么名字? 3.幼⼉挑种⼦,要求每样挑两粒。
4.教师⼩结:原来种⼦有⼤有的、有⼩的、有穿着各种颜⾊的⾐服、有各种样⼦的、有的还可以吃呢,好玩吗? 5.教师出⽰⾃⼰挑的两种种了,让幼⼉观察,并说出它们是谁?有什么地⽅是⼀样的? 三、让幼⼉按⼀种特征去选种⼦。
1.幼⼉⾃由选取。
2.互相说出⾃⼰选取种⼦的特征。
3.说出⾃⼰选出的种⼦长⼤后什么样⼦的? 4.再放视频让幼⼉加深印象。
四、你们知道植物的⽣长需要什么吗? 1.简单介绍植物的⽣长需要泥⼟,⽔,和光。
2.介绍种⼦种植的简单过程。
五、为了让我们班的种植园更漂亮,我们把这些有趣的种⼦宝宝种到地⾥好不好? 六、带幼⼉到种植园进⾏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 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细读感悟
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 1.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儿外 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你从中 感受到了什么?
讲桌上堆放着洋槐树籽,有 浅黄色的,有豆绿色的,还 有紫红色的……籽粒里掺杂 着荚皮和角柄。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小 女孩非常认真专注。
② “凝望、小心翼翼”这两个词语写出 了小女孩什么心态?
●她是个 认真而又专注的小女孩。
细读感悟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 不由得心理一动。 为什么小女孩儿的种子少, 却令我很感动?用“因 为……所以……”的句式说一 说。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心里 一动。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 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洋槐树种子
种子
洋槐树种子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槐、掺、涩等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小女孩做 事认真的美好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 、语言、神情的细致描写,表现人 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槐 俊 裤
掺 涩 兜 略 惭 愧 掠 唯 恐
生 字 组 词
• • • • • • • • • • • •
羞涩
惭愧
凝望
唯恐 扫视 掠一下
小心翼翼
裤兜
落落大方
掺杂 虔诚 俊秀 脸颊
事情的发展顺序
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 么。 第1自然段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 精心挑选的。第2~8自然段 (3)“我”深受感动。第9自然段
细读感悟
讲桌上堆放着洋槐树籽,有浅黄 色的,有豆绿色的,还有紫红色 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 柄。
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 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小女孩交树 种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和 我心里感动的句子。
细读感悟
这时,走上来一个小女孩儿。她穿 她是个朴素 着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 而又羞涩的 又略带羞涩。小女孩儿走到我跟前, 小女孩儿。 种子 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 兜里。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 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 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 外抖。一颗,两颗,三颗……
① 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凝望:集中注意力一动不动地向远处看。
细读感悟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 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 后凝视着那小葫芦的嘴儿,小心翼翼 地往外抖。一颗,两颗,三颗……
“不由心里一动”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态?
默读,思考:小女孩儿交的树 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 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说明了什么? (每一粒种子 都是成熟的。)
细读感悟
• 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小手 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才 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 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 心里充满温暖。
这些说明 了什么?
• 浅黄色、豆绿色:说明从颜色 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从成色上看 不纯,杂质多。说明一些同学 只追求上交的数量,不注意质 量
• 虽然这些树籽不太起眼,但毕竟是 孩子们用一双双小手捡来的,是他 们的劳动成果,更何况他们每个人 采的树种还挺多呢!
“我”会说些什么呢? (面对这样的种子老师没有责 备同学们,而是用欣赏的眼光 看待孩子们的劳动成果。)
猜想小女孩儿捡 树种的过程。
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 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 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 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 作者为什么由小女孩联想到洋槐 树在成长?
• 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推想和联想,衬托 出小女孩儿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尽 心尽力,赞扬了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 美好品德。
“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她的脸刷地 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 小女孩为 在那儿。
什么惭愧 呢?
“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她的 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 惭愧地站在那儿。
①“刷”一词,写出了小女孩怎样的心里 变化?
②她惭愧的是什么?
●她是个朴素而又羞涩的小女孩。
③哪个同学能把小女孩的心理读出来?
1.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一个小女 孩儿在“捐献树种”活动中,精心挑选了 几粒色泽光亮、异常饱满的树种,表现了 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支持国家建设 的那颗虔诚的心。 2.课文抓住了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文章还采用了烘托 的手法,来表现小女孩儿的精神。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 “种子”为课题?
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老师的动作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佩 服与赞扬,老师激动、欣慰)
②课文有两处用了“小心翼翼”,前后 有什么不同?
第一处写小女孩抖树种的动作,体现了 对树种的珍视和做事的专注。 第二处写“我”包树种的动作,既说明 “我”对树种的珍爱,又表明“我” 对小女孩美好品德的珍视。
反馈总结
“就这么一点儿。”她摇晃一下小葫芦, 抬起头来。我们的目光正好相遇。我笑着 点点头。她害羞地一笑。轻轻地掠一下额 前乌黑的短发,拿着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座 位上。
①“摇晃”和“掠一下”写出了小女孩什么 心态?
●她是个诚实而又纯朴的小女孩。
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发现几 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 洋槐树籽。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 包起来,唯恐丢失一颗。
luè略L(略读)(侵略)(省略) sè涩S(苦涩)(羞涩)(生涩) kù裤K(裤子)(长裤)(泳裤) cán惭C(惭愧)(羞惭)(大言不惭) kuì 愧K(羞愧)(愧疚)(惭愧) luè掠L(掠夺)(掠过)(抢掠) wéi唯W(唯一)(唯恐)(唯独) kǒng恐K(恐怕)(恐惧)(恐怖) huái槐H(槐树)(槐花) chān掺C(掺假)(掺杂) dōu兜D(兜风)(裤兜) jùn俊J(俊俏)(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