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统计

合集下载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共五则)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共五则)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共五则)第一篇: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2008年1-9月,我县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915例,百万人口报告数为3347例。

其中新的一般95例,严重不良反应32例,新的严重的9例。

患者的年龄分布从5月~85岁;男性患者占56.9%,女性患者占43.1%;药店上报了373例,占19.4%,医疗机构占80.2%,生产企业报告11例,占0.6%;从给药途径来看,口服给药占48.9%,静脉给药占47.6%,肌内注射占1.72%,外用占2.82%;抗微生物药品引起的adr最多,占42.9%,中药制剂次之,占19.5%;片剂551例,占28.8%,注射剂(包括粉针剂)945例,占49.3%,胶囊剂297,占15.5%;药品所致的器官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等。

从年龄分布来看,31-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共发生449例,占报告总数的23.4%;比例分别为:60以上200例,占报告总数的10.4%;51-60岁243例,占报告总数的12.7%;41-50岁311例,占报告总数的16.2%;21-30岁315例,占报告总数的16.4%;11-20岁172例,占报告总数的9.0%;10岁以下225例,占报告总数的11.7%。

从上报途径看,与去年同期相比,药品生产企业上报数量有所提高,使用单位上报所占比例有大幅度提升。

但在发达国家,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应占到总报告量的80%~90%,从我县的报告来看,药品生产企业还应该加强认识,继续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

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51.05%,涉及药品品种112种,占总数的32%,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造成的。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临床使用抗菌药品的剂量增大,使用指征被放宽,相对忽略了药品的其他药理作用,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临床必需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品,减少或避免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等情况出现。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分析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分析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分析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物过程中,药物的预期治疗效果以外,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无论与药物治疗是否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院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并对每年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提高我院的药物使用安全性和质量水平。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统计根据我院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所有医务人员在发现或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必须立即填写报告表,并上报至相关部门。

在本年度,我院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25份,其中男性患者占70%,女性患者占30%。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40岁以上的人群占比最高,达到60%。

同时,不同科室的分布情况显示,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和儿科等科室。

二、药品不良反应类型分析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类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种类型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1. 器官系统毒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系统异常等。

这类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有关。

2. 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常见于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3.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抗生素与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出血等。

4. 药物滥用或误用:医务人员或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和用量的错误理解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常见的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根据对不良反应报告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种药物是最常见的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1.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由于使用频率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肝肾功能损害。

2. 解热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或滥用解热镇痛药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3. 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䓬类药物。

滥用或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异常、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我县318例药物不良反应汇总分析

我县318例药物不良反应汇总分析

我县318例药物不良反应汇总分析刘惠;吕娜;黄云;成林;骆振华【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n our county in the recent 2 years, in order to make guide for the normal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of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The reports of 318 ADR case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y were classified by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rug delivery route, types of drug, and involved system or organ. Results The intravenous route was more susceptible for ADR. Antibiotics cause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ADR. Cephalosporin was the main type of ADR drugs. Adverse reactions happened mostly in the respiratory system. Conclusion Drug adaptation disease should be rationally control,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travenous medication should be reduced to avoid ADR.%目的:分析本县近2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其规律,指导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合理性。

关于对药品不良反应调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对药品不良反应调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对药品不良反应调查情况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调查情况报告一、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给药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的生理反应或病理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监管部门进行药品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对于药品安全保障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药品不良反应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广泛的患者群体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深入调查。

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不同药品的患者,通过问卷获取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

网络大数据分析主要通过引擎和社交媒体平台对各种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抓取、筛选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数及比例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

其中,有800人表示在用药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占调查样本的80%。

通过分析网络大数据,我们发现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明显增加,反映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上升趋势。

2.药品不良反应的病种分布根据网络大数据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病种是心血管疾病,占比30%,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占比20%。

这与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高相关。

3.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分布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抗生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药品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药品,占比分别为30%、25%和15%。

这些药品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患者使用的人数众多,因此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4.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四、改进建议1.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药品安全监测力度,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和药品安全教育宣传。

2.医疗机构和医生应提高用药合理性水平,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解释,避免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3.患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医嘱使用药物,合理选择药品,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书使用药物,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情况。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1、本中心上报的不良反应汇总:52例2、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介绍:抗菌药物注射剂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静脉炎,具体表现为使用后补液处出现发痒、红等症状。

口服制剂49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乏力、肌肉痛、脚踝肿、面色潮红、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外用药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异常,表现为刺痛、灼烧感,无发热。

停药后症状消失、好转,均为一般不良反应。

3、不良反应处置及结果分析1)常见的过敏性症状,如皮疹、瘙痒等,常用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片改善皮肤血管扩张的症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服用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治疗。

2)一般在中心使用药品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医护人员会首先停止使用该药品,检查患者rpbpt,再根据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3)51例药品不良反应经过停药和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患者未停药不良反应未好转,无一例影响原发病的治疗。

4、药品不良反应分析:20XX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共323例,所致不良反应患者2例,发生率为0.62%,结论本次在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adr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

5、临床用药建议:综合上述分析,临床用药预防重于治疗.我们在分析中adr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与疗程、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

因此,临床医师要提高对临床用药的重视程度.故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极为重要,在治疗使用时,过敏性体质特别是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使用时与其他药物避免配伍使用并注意滴注速度,在开始静脉滴注后应密切观察,排除原发性症状并随时关注患者情况,一旦怀疑为adr,立即停止用药,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用药前详细了解药物成分和禁忌症,控制剂量,加强监测,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

6、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监测水平,认真学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提高认识,进一步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

(2)加强宣传力度,深化思想认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社会认知度。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年度总结引言药物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治愈疾病。

然而,药物并非是完全安全的,有时会导致不良反应。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得以建立。

本文将对过去一年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医药领域的安全性和质量。

数据统计与分析报告数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总量为XXX例,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X%。

这表明患者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意识有所提高,也反映了医生和药师对于药物安全的重视程度。

不良反应类型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器官功能损害等。

据统计结果显示,本年度不良反应类型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达到XX%;其次是药物相互作用,占比为XX%;器官功能损害类不良反应占比为XX%。

此数据显示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药物类型不同种类的药物对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不同的贡献度。

根据报告统计,本年度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类型为抗生素,占比XX%;其次是非甾体抗炎药,占比为XX%;其他药物(如抗癌药物、心血管药物等)的不良反应占比为XX%。

这一数据可以为临床医生在用药决策时提供参考。

不良反应原因分析药物特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

其中,药物特异性反应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少数特定人群中发生过敏反应,而在大多数人中则没有产生不良反应。

另外,部分药物的代谢途径与患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用药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指导,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用药过程中的问题不良反应还可能与用药过程中的问题有关。

例如,患者因为个人原因未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医生在开药时可能出现用药剂量或使用时间错误的情况,也可能增加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加强患者药物使用教育,提高医生的用药技能和知识水平,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三都县医院358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三都县医院358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三都县医院358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为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该文通过对收集到的358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标签: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影响因素近年来,有关ADR的研究和报道日趋增多。

安全用药是以保障把药品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患者身上为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现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到的358例ADR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集上报的398例ADR报告,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确认为药品358例。

从不同年龄及性别、用药途径、药品因素、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2.1 ADR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统计一般情况:3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174例(48.60%),女性患者184例(51.40%),女性稍多于男性。

患者年龄<1岁的14例,65岁以上65例,年龄在15~44岁的患者发生ADR居多为131例,占36.59%。

见表1。

2.2 发生ADR的用药途径对354例ADR进行统计分析,静脉滴注用药为265例,占总例数的74.86%;口服给药69例,占19.49%;静脉注射7例,占1.98%。

见表2。

2.3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统计对37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注射剂发生211例,占56.27%;粉针剂发生71例,占18.93%;片剂发生44例,占11.73%;胶囊剂发生22例,占5.87%。

见表3。

2.4 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类别统计从抗菌药物类别统计分析,青霉素类、甲硝唑类和头孢抗菌药物ADR发生率较高。

见表4。

2.5 发生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统计358例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257例次(占39.48%),表现以皮疹和皮肤瘙痒为。

2019年蒙城县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9年蒙城县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9年蒙城县 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019年蒙城县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规范用药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至我中心的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为研究资料,对相关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回顾和统计分析。

结果: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女性占50.21%多于男性,其中61岁以上人群占比最高达45.97%;1726例(74.07%)为静脉给药;涉及药物其中抗感染药和心血管系统药构成比最高分别是35.45%、8.49%;临床表现以为消化系统伤害为主。

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诸多因素均有关,临床上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和管理制度,特别是特殊人群用药管理和抗感染药和抗肿瘤药用药管理,以提高用药安全保障。

【关键词】蒙城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2330 cases of adR in Mengcheng County in 2019,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linical standardization of drug use and reduc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R. Methods: A total of 2330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events reported to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data to review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 factors. Results: Among the 2330 cases of ADR, 50.21% were females than mal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over 61 years old was as high as 45.97%. 1726 cases (74.07%) were given intravenously.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anti-infective drugs and cardiovascular drugs was 35.45% and 8.49%,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mainly digestive system injury.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ADR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quality and managementsystem of ADR repor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of drug use in special population, anti-infective drugs and anti-tumor drugs,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drug use.【 Key words 】 Mengcheng County;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hereport analysis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包括A、B、C三种类型的不良反应[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 20 100 20 50 20 20 20 20 20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全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情况
医疗机构名称 临泉县人民医院 老集镇中心卫生院 滑集镇中心卫生院 城关镇卫生院 谢集乡卫生院 长官镇中心卫生院 韦寨镇卫生院 临泉县中医医院 临泉县中医凤湿医院 庙岔镇卫生院 土坡乡卫生院 张营乡卫生院 谭棚镇卫生院 杨桥镇中心卫生院 牛庄乡卫生院 高塘乡卫生院 黄岭镇卫生院 单桥镇卫生院 范集乡卫生院 关庙镇卫生院 吕寨镇卫生院 白庙镇卫生院 瓦店镇卫生院 杨小街乡卫生院 迎仙镇中心卫生院 城关镇第一分院 城关镇第二分院 前进社区卫生服务 陶老乡卫生院 临泉骨伤医院 姜寨镇中心卫生院 张新镇卫生院 艾亭镇中心卫生院 陈集镇卫生院 应报告份 数 600 100 60 100 20 50 20 300 20 50 20 30 20 100 20 20 20 20 20 50 20 30 30 20 60 15 15 20 20 20 20 20 20 20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份数 120 61 32 31 28 24 17 14 11 10 10 10 8 8 7 6 6 5 5 5 5 4 4 4 4 3 2 2 2 2 1 1 0 0 备 注
其中村卫生室报1份
其中村卫生室2份 其中村卫生室报3份 其中村卫生室报1份 其中村卫生室报1份
其中村卫生室报1份
城关镇第三分院 庞营乡卫生院 临新社区卫生服务 宋集镇中心卫生院 田桥乡卫生院 鮦城镇中心卫生院 新城社区卫生服务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 临泉平安医院 临泉华康医院 临泉博爱眼科医院 临泉五官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