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选C 。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N 2(g)+3H 2(g)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g)。

2.(2012·湖北孝感高二调研)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 A .由铝和盐酸制氢气B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D .碳酸钙的分解解析:选A 。

该图示为放热反应能量图。

A 为典型放热反应,B 、C 是吸热反应的典型代表;D 项碳酸钙分解时需高温持续加热,说明是吸热反应。

3.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 .硝酸铵 B .生石灰C .氯化镁D .食盐解析:选B 。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反应放热,使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选项中只有生石灰合适。

4.(2012·西安高二检测)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碘的升华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解析:选C。

A、D为放热反应,B为物理变化。

5.已知H2(g)+12O2(g)===H2O(g)ΔH=-242 kJ/mol,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C.436 kJ D.188 kJ解析:选C。

E反应物键能-E生成物键能=ΔH。

故:E(H—H)+496 kJ×12-463 kJ×2=-242 kJ。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 教案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 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和反应热【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相关学问的学习,使同学能在定量的水平上重新生疏与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质疑”等活动,训练同学的思维力量;通过“活动探究”等实践活动,对同学进行定量试验的基本训练;通过“沟通研讨”等同学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培育同学的动手、动脑力量以及猎取、分析处理、归纳信息的力量;通过阅读“拓展视野”“资料在线”“方法导引”“追根寻源”等资料,扩高校生的学问面,增加同学全面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同学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进一步了解化学的争辩特点,激发学习的爱好,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体会:通过视频引入,增加同学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爱好。

初步介绍学科观念。

试验探究演示试验:1.点燃镁条;2.冰袋的奇特:氯化铵氢氧化钡用牢固的塑料袋代替烧杯,称1.观看,思考能量的转化形式。

2.用手感觉塑料袋温度的变化状况。

留意事项:所用塑把反应热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试验呈现出来,初步建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学问回顾取2 g氯化铵晶体倒人塑料袋中,从中间系扎。

再称4 g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加人袋中用线绳扎紧密封备用(如上图所示)。

上课时解开中间的绳子,并用手轻轻搓揉使之混匀。

然后传给同学。

料袋必需牢固,不能在搓揉中弄破而腐蚀手臂。

思考:能量转化的形式与试验一的不同之处。

探究反应热的试验方法。

让同学学会自我反思,指明困惑点,明确学习目标。

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引入【联想●质疑】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能量变化,结合前面学问思考: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2、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3、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取的热量?4、用什么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这些热量?【投影】1.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肯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归纳、回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2.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吗?


学 方
【提示】 1.一定。
堂 双


设 计
2.不是。因为这是个物理变化。
达 标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分 析
探 究
【问题导思】


学 方
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
堂 双


设 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如图所示:

动 探 究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教 学
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课 堂


标 分 析
(1)实质:


①断裂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__收_____436 kJ的 究
能量。断裂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__收______243 kJ的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演示结束

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7、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ΔH=- S(g)+O2(g)=SO2(g) ΔH=-297.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 ΔH>A.S(g)+O2(g)=SO2(l) ΔH>-297.3KJ/mol ΔH<B.S(g)+O2(g)=SO2(l) ΔH<-297.3KJ/mol 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 1molS和 C.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键能之和 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 1molS和 D.1mol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和1molO2键能之和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H3 = c kJ/mol )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 、 的关系正确的是 A、a<c<0 、 B、b>d>0 、 C ∆H4 = d kJ/mol 。
∆H=QP
焓 生成物 △H>0
焓 反应物 △H<0
吸热 反应物 反应过程
放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H<0或 ∆H为“-” < 或 为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H>0 或∆H为“+” > 为
反应热.焓变. 反应热.焓变.键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1)概念 (1)概念 反应热 化学反 应中吸收 或者放出 的热量。 的热量。 焓变 恒压条件下的反 应热 符号:Δ H 符号:Δ H<0:放热反应 Δ H<0: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Δ H>0 :吸热反应 键能
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H— N-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 生成NH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生成NH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 价值。 人生的成功不过是在紧要处多一份坚持,人生 的失败往往是在关键时刻少了坚持。
思考
1.化学反应中为何有能量变化?
2.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为什么?
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能 量 反应物总能量高
释 放 能 量
生成物总能量低
反应进程
①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②反应物总能量 小于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打“√”号,错误打“×”号)。 (1)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2)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5)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6)吸热反应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7)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若E(反应物)<E(生成物),则为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差判断。 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为吸热反应; 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为放热反应。
4)根据反应类型或具体的化学反应判断。如所有的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
1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
差。即:ΔH =H(生成物)-H(反应物)
符号: ΔH 单位 :kJ/mol或 kJ· mol-1
2.反应热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 做反应热。 符号: ΔH 单位 :kJ/mol或 kJ· mol-1 焓变和反应热是什么关系? 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就是焓 说明: 变.因此它们的符号均为ΔH,单位也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1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3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 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 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 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研究化 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 作。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2
焓变 反应热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6KJ/mol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 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 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H =(946kJ/mol+3×436kJ/mol)- 2×3×391kJ/mol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 1/3 mol N2反应.所以此题lmolN2生成NH3 的反应热△H= -92kJ/mol。 l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 △H= -30.67kJ/mol。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E(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a
10
自由原子 自由离子
自由原子 自由离子


E1
E1
E2
E2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H= (E1-E2)
a
11
小结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焓变 反应热 1、概念
H2+Cl2=2HCl
ΔH=[436kJ/mol+243kJ/mol]-a 431kJ/mol×2=-183kJ/mo7l
完成学案
实时验放测出得1841.m6koJlH的2与热1量m,ol如Cl何2反计应算生反成应2m热o?lHCl
a
8
a
9
完成学案
4、 ∆H计算方法
= E ∆H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反应热 焓变
普洱第二中学 李仕雄
a
1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 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思考: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 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我们认识了反应热,那么怎样书写 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自学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对比 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的异同
a
15
a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重 点、难 点△H 与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思考】1、氢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时,化学键怎么变?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从哪来?到哪去?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2、氢原子和氢原子靠近时,化学键怎么变?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从哪来?到哪去?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观察H 2(g )+Cl 2(g )=2HCl 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1)、2)、3)、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一、焓变 反应热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 或 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为 ,符号用 表示,其单位常采用 。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 直接测量。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 等的,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用H (焓)来衡量,当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即ΔH (焓变)小于零,则该反应时放热的,当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即ΔH (焓变)大于零,则该反应是吸热的。

计算公式:ΔH = (用物质具有的能量表示)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化学键 时,需要 _的相互作用,需要 能量;当 ,即新化学键 时,又要 能量 。

当反应完成时,释放的总能量比吸收的总能量 ,这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_ ”。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 、 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 为“ ”。

计算公式:ΔH = (用键能表示)当ΔH 为“_ _”或ΔH 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 为“_ _”或ΔH _ __0时,为吸热反应。

合作探究1、(1)常见的放热反应HH(2)常见的吸热反应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比较定义与化学键的关系焓变能量变化图示3、△H与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的热量的计算过程:△H=;上述反应H2(g)+Cl2(g) = 2HCl(g),反应热测量的实验数据为184.6 kJ/mol,与计算数据很接近,一般用表示,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二)教学过程【学生阅读】一、反应热焓变【讲解归纳】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注:①表达反应热时,正负号不能省略。

②单独说反应热时不考虑正负号。

③焓变或ΔH需考虑正负号。

一般是比较大小时候【阅读课本】思考,若用键能的角度来描述反应热,如何描述?若用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来描述反应热,如何描述?【教师归纳】5、△H 计算的二种表达式:(1) △H =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E 生成物 –E 反应物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 2(g)+I 2(g)2HI(g);△H=-14.9 kJ/mol例:1mol 氢气常温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水蒸气H 2(g)+21O 2(g) = H 2O(g);△H=-241.8 kJ/mol【学生讨论】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之间有哪些区别?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初步掌握中和热测定的方法 【教学过程】【诊断训练】完成课本习题热化学方程式一、强调书写规则、热化学方程式意义强调几种常见错误。

练习:已知在25℃,101kPa 下,1g188H C (辛烷 M=114g/mol)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DA .)g (O H 9)g (CO 8)g (O 225)1(H C 222188+=+;△H =-48.40kJ/mol B .)1(O H 9)g (CO 8)g (O 225)1(H C 222188+=+;△H =-5518kJ/mol C .)1(O H 9)g (CO 8)g (O 225)1(H C 222188+=+;△H =+5518kJ/mol D .)1(O H 18)g (CO 16)g (O 25)1(H C 2222188+=+;△H =-11036kJ/mol 二、中和热测定 1、实验原理中和热的定义是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 H 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在中学阶段,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回顾]必修2第二章30页关于“中和热”的内容: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2、实验用品:课本第5页图1-3与实验2-3相比,作了哪些改进?改进的目的是什么?1——双层烧杯、2——碎泡沫塑料、3——盖板、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思考与交流]课本第5页实验用品,想一想,每件用品的用途,NaOH溶液为什么不用0.50mol/L而用0.55mol/L?3、实验过程问题讨论:1、实验过程中哪些设置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的?2、实验过程中NaOH溶液为什么不用0.50mol/L而用0.55mol/L?3、实验时用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的原因是什么?4、数据处理1、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t2-t1)=思考:如果某一次实验的数据与另外两次实验的数据差异明显,怎么办?2、计算反应热:△H=Q/n=cm△t/n。

其中:c=4.18J/(g·℃),m=m1+m2=100g,△t=(t2-t1)=,n=0.50mol·L-1×0.50mL=0.025mol。

△H=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的:1、掌握燃烧热的概念;2、了解资源、能源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3、常识性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教学过程:一、燃烧热反应热种类: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1.定义:在 101 kPa 时,l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填写下列表格辨析:写出下列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写出下列物质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有区别吗?有何区别,解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稳定的氧化物 1、H 2S 2、CH 4 3、P思考:H 2(g)十21O 2 (g)=H 2O(g);△H=-241.8kJ/mol 表示氢气的燃烧热对吗?2H 2(g)十O 2 (g)=2H 2O(l);△H=-571.6kJ/mol 表示氢气的燃烧热对吗?训练: 10 g 硫磺在 O 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地,放出的热量能使 500 g H 2O 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 热化学方程式为 。

在表格中任选两种物质,写出对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二、能源学生阅读课本1、定义: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2、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计算教学目的:理解盖斯定律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教学过程:【诊断训练】查找表格数据,写出乙烯,甲醇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学生阅读】盖斯定律思考:1、已知氢气燃烧热是241.8KJ/mol,写出液态水分解热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比较容易测定碳以及一氧化碳的燃烧热,而测定碳转化成一氧化碳无法测定,可以如何得出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反应热?一、盖斯定律1、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科学探究]对于反应:C (s )+ O 2(g )=CO (g )因为C 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 ,总有一部分CO 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 无法直接测得,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反应的ΔH 。

[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可以测得C 与O 2反应生成CO 2以及CO 与O 2反应生成CO 2的反应热:C (s )+O 2(g ) =CO 2(g );ΔH=-393.5 kJ /mol CO (g )+ O 2(g )=CO 2(g );ΔH=-283.0 kJ /mol[讲]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很容易求算出C (s )+ O 2(g )=CO (g )的ΔH 。

∵ΔH 1=ΔH 2+ΔH 3∴ΔH 2=ΔH 1-ΔH 3=-393.5kJ/mol -(-283.0kJ/mol )=-110.5 kJ /mol 即:C (s )+ O 2(g )=CO (g )的ΔH=-110.5 kJ /mol 例1、通过计算求的氢气的燃烧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如上图表:已知:H 2(g )+O 2(g )=H 2O (g );△H 1=-241.8kJ/mol H 2O(g)=H 2O(l);△H 2=-44.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H=△H1+△H2=-241.8kJ/mol+(-44.0kJ/mol)=-285.8kJ/mol例2、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ΔH,但可测出CH4燃烧反应的ΔH1,根据盖斯定律求ΔH4CH4(g)+2O2(g)=CO2(g)+2H2O(l);ΔH1=-890.3kJ·mol-1 (1)C(石墨)+O2(g)=CO2(g);ΔH2=-393·5kJ·mol-1 (2)H 2(g)+O2(g)=H2O(l);ΔH3=-285.8kJ·mol-1 (3)C(石墨)+2H2(g)=CH4(g);ΔH4(4)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理解反应热2、了解反应热的计算3、综合运用反应热和盖斯定律的知识解决能量变化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题型一: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题型二: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例2、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1)P 4(s ,白磷)+52410O g P O s ()()= ∆H kJ mol 129832=-./(2)P s O g P O s ()()(),红磷+=54142410 ∆H kJ mol 27385=-./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填“高”或“低”)。

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TiO 2TiCl 4−−−−→−Ar C /800/0镁Ti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393.5 kJ ·mol -1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566 kJ ·mol -1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141 kJ ·mol -1 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

课本例题: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学习过程:一、化学反应速率1、涵义:是描述物理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2、化学反应速率只表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能表示瞬时速率不能用固体或者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数学表达式:注意:v与V书写时区别4、单位: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例析: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 = 2NH3 起始浓度(mol/L) 8 20 05min后(mol/L) 6浓度变化(mol/L)则 V(N2)=△C/△t= ;V(H2)=△C/△t= ;V(NH3)=△C/△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