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 工业学案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工业》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工业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影响;4. 分析工业化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工业的定义及基本观点1. 工业是指以机器为主要生产手段,通过劳动者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商品或提供效劳的经济活动。
2. 工业是摩登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
二、工业的发展历程1. 工业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传播至欧洲和举世各地。
2. 工业化经过经历了手工业时代、机器时代、自动化时代等阶段。
3. 工业化的发展对举世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遥影响。
三、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着重要作用。
2. 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增进了城市化和摩登化经过。
3. 工业发展带动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四、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影响1.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进步和摩登化经过。
2. 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
3. 工业革命对举世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产生了深遥影响,成为摩登世界的重要转折点。
五、工业化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1. 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成为严重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 工业化带来了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3. 工业化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珍爱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列举几个实例说明。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革命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工业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3. 教室演讲: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与工业相关的主题,进行教室演讲,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业园区或企业参观考察,了解工业生产过程和摩登化管理方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工业学案

区域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工业【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能够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判断某工业区形成的条件。
2、了解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和特点,能够分析其形成条件。
【学习重点】1.我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及其主要区位因素。
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联系案例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知识一、工业【自主学习】(学生填写)1.工业: 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为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劳动密集型:如:纺织业。
③资金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④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
6.基础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
它包括煤炭工业、石油产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等①煤炭工业—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内蒙古②石油、天然气工业——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四川天然气基地和新疆石油基地③石油化学工业——黑龙江的大庆、吉林的吉林、辽宁的辽阳、北京的燕山、山东齐鲁和西北的兰州,上海的金山等地④钢铁工业⑤电力工业北方:火电—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南方:水电—水能丰富的地区风力发电站—沿海/北方风力大的地区能源缺乏的地区—核电站【导读归纳】(教师点拔)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①地理位置;②资源条件;③交通条件;④劳动力、技术、历史条件;⑤农业基础等。
如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有利于同各友好国家往来,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
②当地及其邻近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④四个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 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

本章内容共有三节知识
师的启发性讲述与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备注
创
设
情
境
[教师承转]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究竟是怎样的?来印证你的设计好吗?
[出示板书]
第三节工业的提问]对照“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承转]可见,工业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性吗?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活动展示]学生在教师发放的“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上标注,并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说明理由。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学生抢答]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出示课件、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制作的电脑动画,依次指出京广、京沪、哈大等主要铁路干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的四个工业基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出示板书]
2.区域工业分布类型及特点
[教师指导]案例指导学生读图4.27“辽中南地区”、图4.28“沪宁杭地区”,先了解位置,然后根据图例熟悉图中的矿产资源分布、工业城市工业部门的构成、交通路线,最后根据活动1.2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重点探究区域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4.2《工业》预习学案(第2课时)

《工业》预习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3、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分布。
【学习重难点】
说明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棉花产地的关系。
【认知前提】
1、我国主要的煤炭工业基地
2、我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我国水能主要集中的河流和水电站
4、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
【新知认知】
任务一、阅读课本96—97页文字内容和图4-24、图4-25完成。
1、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的成就:基本形成、、
为主体,比较齐全、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的生产大国。
2、我国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
(在图4-24上标出)
3、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特大型汽车生产基地有。
(在图4-24上标出)
4、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包括等
行业在内完整体系。
其中最为重要。
5、中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有。
(在图4-25上标出)
任务二、阅读课本98—99页“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文字内容完成
1、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以
等技术领域为主体,表现出趋势。
2、中国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是。
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是。
4、等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预习诊断】
1、填充图册
2、课本98页活动。
【预习质疑】。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工业》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工业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发展。
2. 掌握工业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4. 分析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增进作用。
导学内容:一、工业的定义和特点1. 工业是指以机器为基础,通过劳动分工和自动化技术生产商品的经济活动。
2. 工业具有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分工生产和技术密集型等特点。
二、工业的历史发展1. 工业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经过。
2. 工业化使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三、工业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1. 工业是摩登社会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 工业革命引领了摩登工业文明的发展,加速了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经过。
2.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城市化和摩登化的经过。
五、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1. 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成为举世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2. 工业化需要加强环境珍爱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珍爱的平衡。
六、工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增进作用1. 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增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缘的增加。
2. 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经过,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宁社会福利。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工业的定义和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重要性。
2. 查阅资料,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撰写一份小结或报告。
3. 观看相关视频,探讨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4. 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经过,比较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工业的文章,包括定义、特点、历史发展和摩登影响。
2. 就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方案。
3. 钻研一家著名工业企业,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4. 总结工业在摩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对未来工业发展的展望。
工业复习学案.docx

《工业区位》讲评学案编制人:沈蕾蕾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时间:4月13日编号:11 姓名 ____________ 小组学习目标:1、举例掌握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熟练判断各种工业指向型。
2、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树立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
预习案一、错题统计工业定时训练:3、4、5、6、9、13、16、20、22非常学案:75 页3、7、8、9、10、12二、基础知识落实1、判断工业指向型奶制品厂(4)、石油冶炼厂(9)、动漫产业(6)、宝山钢铁厂(20)2、分析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的工业区位布局原则(22、24)。
3、工业集聚的意义(14、17)o4、辽中南工业区形成的条件。
预习自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使鞍钢等老工业企业走出困境,焕发青春。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
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2.关于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3.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棉麦产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请把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在工业联系图框内。
(2)该地的核心工业部门是工业。
(3)从投入一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该地的核心工业部门的有()A.飞机制造B.重型机械厂C.电视机组装厂D.甘蔗制糖(4)该地区建棉纺厂主要是为平衡职工性别构成的需要,这主要考虑(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我的疑问易错点分析一:传统工业区区位条件分析探究活动一:依据材料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23题)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位于德国的中西部,莱茵河下游,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工业》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的学习主题为“工业”,重点探究工业的基本概念、工业发展对于社会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工业部门的介绍。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工业的内涵和影响,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了解工业发展对社会与国家的重要性,熟悉主要工业部门的分类和特点。
2. 技能与操作:能够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地理资料,分析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兴趣,树立对工业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其对工业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对主要工业部门的了解程度以及分析某一地区工业发展情况的能力。
3. 阶段性测试:通过阶段性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整体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工业主题的学习。
2. 知识讲解: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讲解工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对社会与国家的重要性等。
3. 实例分析:结合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劣之处,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馈,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在课堂结束前进行简短的检测,检查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关于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资料,分析其发展情况和特点,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供学生拓展阅读,加深对工业的认识和理解。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工业》导学案
一、导入
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摩登化社会的支柱。
通过进修本单元,我们将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进一步认识工业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目标
1. 了解工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工业的特点和分类;
3. 探讨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
1. 工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工业的特点和分类
3. 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进修方法
1. 阅读教材,理解工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查阅资料,掌握工业的特点和分类;
3. 小组讨论,探讨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进修步骤
1. 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查阅资料,掌握工业的特点和分类;
3. 小组讨论,探讨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撰写进修总结,总结本单元进修内容。
六、练习题
1. 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 工业有哪些特点?根据不同标准,工业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3. 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七、拓展练习
1. 选择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调查该国的主要工业领域和特点;
2. 分析工业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和作用。
八、反思提升
1. 你对工业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2. 你认为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进修,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工业的重要性和影响,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积累知识和经验。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进步。
祝大家进修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会考复习:《工业》学案
[会考要求]
1.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Ⅰ)
2.运用实例,说明其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Ⅱ)
3.归纳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Ⅲ)
4.运用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Ⅱ)
5.结合所给的经济发达区域,分析说明该区域工业化的推进进程,说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Ⅲ)
6.说出解决该区域上述问题的对策与措施(Ⅰ)
7.说明产业转移的原因(Ⅱ)
8.运用实例,概括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及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Ⅲ)
【学习过程】典例分析
1.根据“河南省郑州市的相关资料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A
C 、纺纱厂,请按照投入——产出联系将字母填入
(2
(选择填空)。
A .加强分工合作
B .减少地域联系
C .共用基础设施
D .提高生产成本
(3)郑州市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 ,
其主导因素是 。
(4)郑州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区位条件有
、 。
(5)与炼铝工业相比较,电子信息工业的主要
特点是 (选择填空)。
A .研发费用高
B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C .一般建在丰富的原料、燃料基础上
D .生产规模大
(6)位于炼铝厂下游的河流上,建了一个垂钓园,但后来垂钓爱好者越来越少,他们认为这里的鱼是“有毒的”。
你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存在吗?请说明理由。
。
郑州市的工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薄弱到雄厚的发展变化过程,阅读下表回答第(7)小题。
(7)结合表中信息,说明郑州市工业化的主要表现有 、 、 。
(8)郑州市的一些工业正在向中、小城市转移,其原因可能是大城市 。
A .土地租金高
B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C .劳动力价格低
D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9)产业转移对中、 小城市的影有 、 、 等。
[知识体系]
4
[巩固提升]
1.(2012年夏季)读图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资料:近年来,随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等跨国公司的迁入,天津
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
与此同时,天津市的部分产业逐
步向山东省德州市等地迁出。
产业的迁入与迁出,有效带动了天津市
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1)天津市承接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有 、 、 等。
(2)天津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适合向山东省德州市转移的有 (选择填空)。
A .海洋化工产业
B .汽车零部件生产
C .文化创意产业
D .加工制造业
(3)天津市和山东省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产业聚集区。
这有利
于在两地聚集的产业 (选择填空)。
A .加强分工合作
B .共用基础设施
C .减少地域联系
D .提高产品价格
(4)产业转移对德州市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有 、 、 。
读右图,回答第2、3题。
2.(09春)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
3.(09春)下列工业部门与乙类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印刷工业
B.水产品加工业
C.航天工业
D. 电子装配工业
读右图“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局部图和德国鲁尔区图”,完成4、5题。
4.(2013年春季)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初期,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煤炭丰富
B .水能丰富
C .铁矿丰富
D .政策支持
5.(2013年春季)当前,辽中南工业
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A .森林资源锐减
B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C .土地资源减少
D .劳动力资源短缺
[课后作业]
1.《汇编》P54——57 ,N1——14;P103,N22
2.编题:运用所给资料,编制一道会考题。
(选做) 资料:“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
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