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患者康复功能评估方法学的研究和进展_毛晶 (1)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劳动能力与职业康复评估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劳动能力与职业康复评估
训练、按摩等方式进行缓解;针对活动受限,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等方式进行改善。 ● 问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问题。 ● 应对策略:针对心理压力,可以采用心理辅导、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缓解;针对焦虑、抑郁等问题,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 问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康复效果不佳、康复进度缓慢等问题。 ● 应对策略:针对康复效果不佳、康复进度缓慢等问题,可以采用调整康复方案、加强康复训练等方式
心理干预
● 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减轻心理负担 ●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支持和理解,共同面对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患 者的职业适应与 调整
工作环境的调整
● 调整工作台高度:使工作台高度与腰部高度相适应,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伸直腰部 ● 调整工作椅:选择有靠背、可调节高度的工作椅,减轻腰部压力 ● 调整工作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调整工作环境温度:保持工作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 调整工作节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 调整工作强度: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继续从事原工作 ● 制定职业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等 ●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职业转换或调整工作方式 ● 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医疗或康复治疗
职业康复评估
康复目标设定
● 恢复工作能力:通过康复训练,使患者能够恢复工作技能和效率 ●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减少疼痛和功能障碍:通过康复训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 预防复发:通过康复训练,降低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分析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

方法总结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和疗效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作用。

结果医学界目前正不断研究患者自我评价方法,其将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

通常将疗效评定当作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定还应该具有测量所有临床重要变化的作用,不仅包含患者疼痛减轻、生活能力增强等相关指标,而且还应该包含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情况。

结论医护人员在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及疗效时,不仅需要利用主观评价量表,而且还应该综合评定查体指标,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患者术后疗效具体情况。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评估;疗效评估;研究进展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

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评定和疗效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普遍采用的是与腰痛有直接关系或者潜在关系的评定方法。

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具体如下。

1以疼痛改善程度为主的评定方法临床上评估患者疼痛改善程度主要采用强度评分和问卷表调查。

其中,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分法包括数字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语言评分量表等。

1.1视觉模拟评分法该方法在临床上使用的最为频繁,具体操作为:在一条长10 cm的直尺或者直线两端分别标注无痛(0表示)和最剧烈的疼痛(10表示)。

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疼痛感受程度,在直线对应的部位做记号,0~10代表的是痛觉评分分数.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①对患者视力及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要求;②疼痛评分是由患者估计的,受患者主观意识影响,评价并不客观。

1.2数字评分量表评定法数字评分法要求患者应用具体的数字对疼痛程度描述,操作简单,容易记录,其中常用的有:11点数字评分法、101点数字评分法以及11方框评分法[1]。

但是对没有数字概念的患儿,不建议采用数字评分法。

11点数字评分法时由0~10共11个点,其中0点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点数越大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强。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康复评估的研究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康复评估的研究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康复评估的研究毛晶;吴建贤【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1(032)004【摘要】目的应用恐惧一逃避信念问卷及智能能量消耗和日常活动记录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对各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分别采用问卷,包括FAB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功能状况及QOL;并应用IDEEA相关软件,采集步态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应用Pe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FABQ与其他三量表见的相关性分别为r=0.43(P<0.01),0.37(P<0.05),0.47(P<0.01);治疗后FABQ与三量表间的相关性为r=0.19(P<0.01),0.25(P<0.05),0.32(P<0.05).治疗后FABQ、SF-36、ODI、VAS评分均有改善,且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治疗后步态周期中的支撑相中的单脚支撑时间、双脚支撑时间、地面反冲力、步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FABQ与步速具有中度相关性.结论应用FABQ及IDEEA 等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反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腰部活动功能的相关性,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估的良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总页数】4页(P413-416)【作者】毛晶;吴建贤【作者单位】2306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306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对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研究 [J], 林明亮;宋棠;韦美凤2.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作用及患者满意度探讨 [J], 张元军3.微创介入臭氧射频消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J], 肖至熙;欧阳培;郭文琳4.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J], 黎信才;潘晓明;王维明;杨小清5.腰椎管内突出髓核的临床意义探讨──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73例正常人CT资料的三维分析 [J], 冯天有;赵平;梁国跃;高越;王书勤;刘世杰;管晶;周维公;黄卓英;张挽时;龚士明;张连强;徐印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背痛患者康复功能评估方法学的研究和进展

腰背痛患者康复功能评估方法学的研究和进展

差异 。何高等 认 为汉 化 的 Rl dM rs 能 障碍调 查 问 o n-o 功 a i r 卷 ( R D 具有 良好 的可 重 复性 ; C MD C M Q) 在 R Q有 效性 测试
中, C D 、 A 与 O IV S比较显示出显著 的相关性 。 12 Os s y功能障碍指数 . wet r
腿部一组疼痛的主观感觉 , 伴有腿部疼痛 、 麻木 和无 力称为坐

骨神经痛… 。是一种 常 见病 和多 发病 , 发病 机 制复 杂 , 其 涉
及到多种病因和系统 。其患者所关心 的是疼痛 和身体功能对
3 1常生活和工作的所带来 的影 响 J 。因此 , 及时消 除患者 的 疼痛症状 、 逐步恢 复其健全 的腰部功 能 已成 为该 病临床 治疗 共同而首要的任务 。离开 了功能评 定 , 康复 治疗必然 带有 盲 目性 , 也无法判断各种康复方法 的作 用。 目前 , 国内外评 定腰 背痛患者功能状况 的方 法较 多 , 文结合 国 内外文献 对 L P 本 B R MQ评分存在明显
定 腰背痛患者 的 E t 常生 活能力及 生活质量 等 , 为常用 的有 最 RD M Q问卷 , D 问卷 , 国专 家学 者也对其进行 了汉化及 信 OI 我
度、 效度 的评估 。
1 1 Ro n - ri 功 能 障 碍 调 查 问卷 . l dMo r a s
安 徽 医 药
A h i d a adP am cui l o ra 2 1 a ;4 5 n u i l n h r aeta un l 0 0M y 1 ( ) Me c c J
・9 4 7・
◇综 述与讲 座 ◇
腰背痛患者 康复功能评估方法学 的研究和进展

腰背疼痛的原因分析、评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腰背疼痛的原因分析、评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 慢性疼痛患者不能通过标准体格检查的表现来判断,Waddell非 器质性病变体征不能说明患者的病情是恶性或是他们所患疾病 为无法治愈的病变,但能够初步判定哪些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心 理评估。
对轻捏产生浅表压痛 不局限于解剖部位的压痛,常常从腰椎扩大到胸廓或骨盆 轴向挤压痛,当向头部施加纵向载荷时描述腰痛 全身旋转痛,肩和骨盆在相同的平面旋转时出现疼痛 在坐位或和卧位直腿抬高试验之间出现矛盾 局部神经学基础不能解释的瘫痪或者伴有折刀征的肌无力 袜套样感觉障碍,而不是呈皮节分布的感觉障碍 检查时出现不相称的言语表达和面部表情
高兴
可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在过去1周中,您感觉有多焦虑(如紧张、易怒、恐惧、难以集中注意,难以放松)
一点也不
非常焦虑
0 1 2 3 4 5 6 7 8 9 10
6、在过去1周中,您自己能控制(如减少或帮助)多少您的疼痛或不满?
我能减少它
我一点也不能减少它
0 1 2 3 4 5 6 7 8 9 10
E.
我只有用手杖或拐杖才能行走
F.
我大多数时间卧床
第5部分:坐
A.
我能坐任何椅子,想坐多久就能坐多久
B.
我只能坐我喜欢的椅子才能想坐多久就坐
多久
C.
因为疼痛,我坐不能>1h
D.
因为疼痛,我坐不能>30min
E.
因为疼痛,我坐不能>10min
F.
因为疼痛一点都不能坐
第8部分社会生活
A.
我的社会生活正常,而不会引起疼痛
4. 因为腰痛,我没有做平时在家里做的任何工作
5. 因为腰痛,我上楼时要抓着栏杆
6. 因为腰痛,我躺下休息的时间比平常要多

康复护理中的功能评估如何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中的功能评估如何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中的功能评估如何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护理工作,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功能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功能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客观地衡量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并对康复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指导。

本文将探讨康复护理中的功能评估方法,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生活质量。

一、功能评估的意义功能评估是康复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提供全面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生活活动、社交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通过功能评估,护士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成功的机会。

二、功能评估的方法功能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客观测量和观察等。

1. 问卷调查: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使用相应的问卷进行调查。

例如,对于康复护理中的老年患者,可以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焦虑和抑郁倾向的评估,可以采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HAMA和HAMD)等问卷。

2. 客观测量:客观测量是通过仪器或工具进行的评估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

例如,在评估患者的动态平衡能力时,可以使用步态分析仪来测量步态参数,并通过与正常值进行对比,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

3. 观察:护士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和交流沟通,获取一些直观的信息。

护士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体位、语声等,从中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

观察还可以包括对患者的社交活动和参与度的观察,以及对行为模式和日常活动的观察,从而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功能评估的指标功能评估的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康复目标和患者需求来选择和确定。

常用的功能评估指标包括:1.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漱、穿着、如厕等方面的能力。

2. 运动功能:评估患者的肌力、肌耐力、关节灵活性等方面的运动功能,可以通过力量测试、肌肉关节范围测量等方法进行评估。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腰髓损伤后的感觉恢复效果评估(1)1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腰髓损伤后的感觉恢复效果评估(1)1
6. 伤口关闭
逐层缝合伤口,并放置引流管。
手术后的预期效果
感觉功能恢复
手术后,部分患者的感觉功能可能会得到一定程 度的恢复,但恢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损伤严重程 度而异。对于不完全性腰髓损伤的患者,感觉功 能恢复的可能性较大。
并发症风险
手术治疗腰髓损伤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形成、内固定松动等。因此,术后需要密 切观察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
腰髓损伤患者感觉恢复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评估腰髓损伤患者感觉恢复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损伤部位、康 复锻炼等多种因素,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腰髓损伤患者感觉恢复的长期效果,以及不同 手术方式和康复锻炼方案对患者感觉恢复的影响。
对临床实践的展望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神经外 科手术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 意度。
综合康复治疗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手段,如物理 疗法、心理干预等,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加强医患沟通
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风险、预 期效果等,以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 。
2023-2026
ONE
KEEP VIEW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腰 髓损伤后的感觉恢复
效果评估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腰髓损伤及手术治疗概述 • 感觉恢复效果评估方法 • 评估结果分析 • 讨论与结论 • 建议与展望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腰髓损伤现状
腰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 疾病,常导致患者感觉和运动功 能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干预价值。

方法自2019.3-2019.8期间来院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群中选取68名,先入院的34名患者为康复组,使用康复护理。

后入院的34名为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

干预后分析这2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前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腰椎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康复组的生活质量、疼痛、腰椎功能等各项评分都比常规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使用康复护理具有一定的干预价值,值得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程比较长,还易反复发作,会让患者长期处于病痛的折磨中。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1]。

本文也将研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自2019.3-2019.8期间来院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群中选取68名(男性38例、女性30例),先入院的34名患者为康复组,后入院的34名为常规组,康复组与对照组中女性各有14例、16例,男性各有20例、18例。

在年龄方面,康复组内患者年龄在32-75岁,均值(48.37±9.24)岁,而对照组在32-77岁,均值(48.41±9.21)岁。

分析这2组病人的资料(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后入院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评估病情,然后根据病人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指导。

康复组用康复护理,具体措施有:①认知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沟通,给患者全面系统的讲解疾病知识,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措施、护理干预方式、注意事项等,以提升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并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和治疗的重视度。

②卧床休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床休息能缓解椎间盘压迫神经,进而缓解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与讲座◎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厅计划内年度重点项目(N o 07021002);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教育厅皖北产学研)(N o K J 2008A 097)作者简介:毛 晶,男,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吴建贤,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腰背痛康复临床与基础研究,E -m a i l :w a n g y a y a @m a i l .h f .a h .c n腰背痛患者康复功能评估方法学的研究和进展毛 晶,吴建贤(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安徽合肥 230601)摘要:腰背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基本特点为腰背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而对于腰背痛患者的康复治疗应始于评估,终于评估。

功能评估对于了解患者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以及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评定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腰背痛功能评估的方法众多,根据使用评定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

本文对近年来最为常用的R M D Q 问卷、O D I 问卷,表面肌电图及智能能量消耗和日常活动记录仪步态分析仪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腰背痛;评估量表;肌电图;I D E E A腰背痛(l o wb a c k p a i n ,L B P )是指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主观感觉,伴有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称为坐骨神经痛[1]。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多种病因和系统。

其患者所关心的是疼痛和身体功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所带来的影响[2]。

因此,及时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逐步恢复其健全的腰部功能已成为该病临床治疗共同而首要的任务。

离开了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必然带有盲目性,也无法判断各种康复方法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评定腰背痛患者功能状况的方法较多,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L B P 患者功能评估综述如下。

1 主观评定方法各种腰背痛量表是使评定方法标准化,也使某些检测方法简化、省时,并使内容规范、目标明确、易被掌握,而其项目的量化使得针对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成为可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有大量关于腰背痛的问卷被用来调查和评定腰背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等,最为常用的有R M D Q 问卷,O D I 问卷,我国专家学者也对其进行了汉化及信度、效度的评估。

1.1 R o l a n d -Mo r r i s 功能障碍调查问卷1.1.1 简介 R o l a n d -M o r r i s 功能障碍调查问卷(R o l a n d -M o r -r i s d i s a b i l i t y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R M D Q )是1983年由英国学者R o -l a n d 和M o r r i s 等设计的对腰背痛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种问卷调查问卷。

其内容来源于S I P (s i c k n e s s i m p a c t p r o f i l e )调查问卷。

S I P 是一项用来反映患者全面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由136个项目组成的问卷,包括了体格和精神健康状态各个方面的内容。

R o l a n d 等从中选取了与腰背痛密切相关的24个问题组成了R M D Q 调查问卷,每个问题后面都用短语“由于腰背痛”加以限制,以区别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这些问题主要涉及腰背痛对行走、弯腰、坐位、卧位、穿衣、睡眠、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1.1.2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评估 R M D Q 和另外一些体格功能评估方法如Q B P D S 、O D I 、S F -36、S I P 等的一致性很好,R M -D Q 和V A S 也有很高的相关性[3]。

因为R M D Q 不是主要用来评估精神状况的,所以它和精神障碍评估方法如S I P 中的社会精神评分部分的一致性较差。

重复性是检验评估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大多数实验证实R M D Q 重复测试的相关性也很高[4],在同一天是0.91,一周后是0.88,三周后是0.83,在慢性腰背痛患者39d 后的相关性是0.72。

R M D Q 与其它一些常用的功能评估方法如S I P 或S I P 的体格功能评估部分的敏感性相似,甚至更好。

P a t r i c k 等[5,6]报道其有临床意义的最小改变是2~3分,S t r a t f o r d 等[7]认为在轻度功能障碍的患者为1~2分,而在重度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为7~8分。

1.1.3 问卷的汉化及评价 R M D Q 问卷主要集中在与腰背痛患者相关的体格功能方面,但有些问题如拎重物、扭腰和旋转不在其内。

它也没有涉及精神和社会健康功能方面的问题,只涉及到情绪方面的因素。

这种特性的优点是使R M D Q 的内容简明易懂和结果容易解释,缺点是不能对精神和社会健康方面进行测定。

高明暄等[8]认为汉化R o l a n d -M o r r i s 功能障碍调查问卷回译一致率为96%。

重测简单相关系数r 为0.90,组内相关系数I C C 为0.95。

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84。

中文版R M Q 与中文版O D I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A S )评价结果均呈明显的相关性。

治疗前后,中文版R M Q 评分存在明显差异。

何高等[9]认为汉化的R o l a n d -M o r r i s 功能障碍调查问卷(C R M D Q )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在C R M D Q 有效性测试中,与C O D I 、V A S 比较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

1.2 O s w e s t r y 功能障碍指数1.2.1 简介 O s w e s t r y 功能障碍指数(O s w e s t r yd i s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O D I )是用于腰背痛患者自我量化功能障碍的问卷调查表。

由O 'B r i e n 和F a i r b a n k 等在1976年开始设计,他们试用多种问卷后于1980年形成了O D I 的1.0版本,并在1981年巴黎举行的国际腰椎研究协会会议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O D I )的效度和信度较高,在脊柱外科和观察保守治疗效果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并将其作为金标准。

O D I 问卷简单易懂,通常患者能在5m i n 内就完成测试,1m i n 就能计算出分数。

它由10个问题组成,包括了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行等10个方面的情况,该问卷包括疼痛、单项功能和个人综合功能三方面的评定,较单一疼痛评定更全面。

1.2.2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评估 O D I 和视觉模拟评分及M c G I L L 疼痛问卷等评分方法的有较好的相关性[10,11]。

R o b -e r t F e r r a r i 等[12]发现O D I 与S F 36体格部分对于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且O D I 优于S F -36S t r o n g 等[13]发现O D I 1.0版本的C r o n b a c h ′sα系数为0.71,对于·497·安徽医药 A n h u i M 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010M a y ;14(5)O D I 2.0版本而言,其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76~0.87[14,15]。

A r j aH a ¨k k i n e n [16]认为O D I 的内部连贯性为0.88(95%C I 0.82~0.91)。

问卷除疼痛的强度,另外九项具有高度相关性。

并且在一年的随访中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腰背痛发生的前六周功能受损最为明显。

这些结果均说明O D I 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其重复的相关性在间隔24h 为0.99,间隔4d 为0.91,间隔1周为0.83[4]。

表明患者自身症状的波动同样会影响O D I 的信度。

另外,文献报道O D I 的敏感性也较好,M e a d e 认为[17]其有临床意义的最小改变是4分。

1.2.3 问卷的汉化及评价 汉化的O D I 2.0版是可靠和有效的一种评价腰背痛患者功能状态问卷[18]。

郑光新等[19]的汉化O s w e s t r y 功能障碍指数删除了性生活1项,故只有9项。

并将原表中“行走”一项中的距离作了修改,将原文中的1英里、1/2英里和100码分别改为1000,500,100m ,以更符合国情,便于患者估计,也利于与其他量表的评定取得一致。

将9个项目的选择答案相应得分累加后,计算其所占总分(45分)的百分比,即为汉化的O s w e s t r y 功能障碍指数。

郑光新认为两组重复测试O D I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和0.912,相关性非常显著。

汉化后的O s w e s t r y 功能障碍指数是稳定可靠的,可作为综合评定腰背痛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或康复疗效的参考指标。

许斌等[20]应用此汉化版本对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6例进行评分,手术1年以后再次评分,分别计算优良率,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同样显示用O D I 评定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稳定、可靠,可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参考指标。

吴建贤等[21]把189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V A S 疼痛程度模拟量尺和O D I 问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下腰背痛程度和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能力分析评估。

认为两者间有线性相关关系。

反映了V A S 和O D I 评估量表的准确性和横向可比性。

1.3 R MD Q 问卷与O D I 问卷相关性比较 R M D Q 和O D I 两种问卷都适用于评价腿痛患者的失能情况,且R M D Q 更适用于评价仅有腰背痛的患者[22]。

白跃宏等[23]使用中文版O s w e s t r y 功能障碍指数和中文版R o l a n d -M o r r i s 功能障碍问卷表对41例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致腰背痛患者进行功能障碍评定,发现中文版O D I 与中文版R M D Q 相比,符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

中文版O D I 评定C C S 致腰背痛的康复疗效稳定、可靠。

陈华等[24]认为O s w e s t r y 和R o l a n d -M o r r i s 两个失能问卷得分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临床医生和患者都认为R o l a n d 失能问卷较O s w e s t r y 问卷易于理解,患者完成R o l a n d 失能问卷时间较O s w e s t r y 问卷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