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压传动 第4讲

合集下载

液气压传动

液气压传动

工作原理
动画演示
油路—图示、左位、右位 换向—换向阀 调速—节流阀 调压—溢流阀
液压传动的过程: 机械能----液压能----机械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两个重要参数: 1、速度取决于流量 工作台的移动速度是通过节流阀来调节的。 速度是由单位时间内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即流 2、压力决定于负载 量决定的。
液压泵提供高压油;溢流阀调节系统压力,工作克服负载运动。
一、 气动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1、 气动技术的应用现状
人们利用空气的能量完成各种工作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作为气动技术应用的雏形, 大约开始于1776年发明能产生1个大气压左右压 力的空气压缩机。1880年,人们第一次利用气缸 做成气动刹车装置,将它成功的应用到火车的制 动上。本世纪30年代初,气动技术成功地应用于 自动门的开闭及各种机械的辅助动作上。进入70 年代,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气动技 术才广泛地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的各个领域,形成 现代气动技术。
(1)汽车制造工业 现代汽车制造工厂的生产线,尤其是主要工艺的焊接 生产线,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气动技术。如车身在 每个工序的移动、车身外壳被真空吸盘吸起和放下、 在指定工位的夹紧和定位、点焊机焊头的快速接近、 减速软着陆后的变压控制点焊,都采用了各种特殊功 能的气缸及相应的气动控制系统。 高频的点焊、力 控的准确性及完成整个工序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堪称 是最有代表性的气动技术应用之一。另外,搬运装置 中使用的高速气缸(最大速度达3m/s)、复合控制 阀的比例控制技术都代表了当今气动技术的新发展。
平面磨床
四柱液压机
注塑机
挖掘机
推土机
升降机
汽车式升降台
返回
液压千斤顶

常用于顶升重物,如顶起汽车以便拆换 轮胎

液气压传动 第2版共48页PPT资料

液气压传动 第2版共48页PPT资料

3-3 叶片泵
优缺点:
优点:结构紧凑、外形小,平稳,流量
均匀,噪声小。
缺点:复杂,自吸性差。
3-3 叶片泵
分类:
单作用式叶片泵:泵轴每转中每个密封容积完成一
次吸压油循环。一般用作变量泵。
双作用式叶片泵:泵轴每转中每个密封容积完成两
次吸压油循环。一般用作定量泵。
密封容积均由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叶片,前后 配油盘组成。
(2)液压泵的功率 1)输入功率Pi 2)输出功率P
式中 Δp为液压泵吸、压油口之间的压力差(N/m2); q为液压泵的输出流量(m3/s);P为液压泵的输出功率(W)。
式中 P为输出功率(kW)
P p v qpv q vt p v2 q tnvm vm P2 inT 2 n i/T m2 tn p vq t
三) 单向变量液压泵 d) 双向变量液压泵
3-2 齿轮泵 齿轮泵的分类:外啮合、内啮合
一、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二、齿轮泵的困油和径向推力问题 1、困油问题
1、困油问题
困油区: 1.05~1.3,同时两对齿轮啮合密闭容积
困油现象:
a b容积困油区压力急剧 轴承负荷功耗油温 b c容积困油区产生真空度油液气化振动、噪声、气蚀 消除困油现象措 d施 :
第3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1教学单元
3-1 概述 3-2 齿轮泵
3-1 概述
液压泵: 动力元件:机械能→压力能 液压马达:执行元件:压力能→机械能
是互为逆装置。
3-1 概述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利 用密封容积变化来产 生压力能。
工作条件: 1.周期变化的空间 2.配油机构 3.油箱与大气相连

液压与气体传动教材pptx资料

液压与气体传动教材pptx资料
➢ 液压控制: 液压控制与液压传动的不同之点在于液压控制是一 个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反馈装置,系统具有较强的 抗干扰能力,所以系统输出量的精度高。
2.5 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1吸油过程(重物不动) 2 排压过程(重物举升) 3 重物落下(速度可调)
2.6 液压系统的组成
1)能源装置(或称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 把机械能转化成液体压力能的装置,向系统提供具有一 定压力和流量的油液。
液压传动 中~极大 小~中 很容易 稍复杂 较容易 良好 大
气动传动 小~中 小~中 容易 简单 容易 良好 良好
较简单 简单
机械传动 小~大 小~大 困难 稍复杂 稍困难 很好 小
简单
电气传动 小~大 ~大 稍困难 稍复杂 稍复杂 很好 中
专门技术
传动方式 机械 气动 液压
实用性 4 3 2
电气
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 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 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 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而且可以实现 遥控
2.8 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
(1)传动比不精确。由于运动零部件会产生一定的泄漏,加上液压 油并非绝对不压缩,从而导致传动比不如机械传动精确。
5)传动介质: 传递能量的液体介质,即各种液压工作介质。
机械能(M,n) 液压能(pb,Qb) 液压能(pl,Ql) 机械能(R,v)
原动机
液压泵
液压阀
液动机
工作机
低压油
高压油
高压油 低压油
低压油
油箱
2.7 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
(1)各种液压元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教案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教案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案主讲教师:职称:所在部门: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下学期专业班级: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6课程总学时:48 总学分: 3其中讲课学时: 42 ;实验学时: 6 ;上机学时:“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案一、专业名称与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XX级二、培养目标《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科本科生必修的公共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气压传动系统及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及其应用;掌握液气压传动系统设计方法,了解液气压伺服控制的基础理论,并能将“液气压传动”应用于机电系统设计。

三、课程名称、总学时、讲课学时《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总学时48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

四、课程在本专业培养中的地位,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四年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传动控制》、《电工及电子技术》等多门基础课为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系统的设计问题中。

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达到的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液气压传动技术的理论、设计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液气压传动的特点;掌握液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掌握一定数量液气压传动基本回路和熟悉几种典型的液气压系统;能正确阅读液气压传动系统图;了解液气压传动比例伺服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能阅读和拟定简单的系统原理图,能计算系统的主要参数和合理选用元件,以及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液气压传动设备的方法。

六、课程的总体安排、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要求及教学方式教材:《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袁子荣主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第1版;第一章液气压技术的基础知识讲课2学时。

内容: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发展;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原理和组成。

(完整版)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PPT课件

 (完整版)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PPT课件

量式)两大类,在机床、工程机械、船舶、压铸及冶金
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输出流量均匀、运转平稳
、噪声小的优点。叶片泵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较高。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 23
定子 内环为圆
转子 与定子存在偏心e,
铣有z 个叶片槽
压油
吸油
e
叶片 在转子叶片槽内自
由滑动,宽度为B
左、右配流盘, 铣有吸、
压油窗口。
• 2、振 液压传动中的“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会产生 很大的振动和噪声。近年来,各国都在研制低噪声的 液压泵等以降低液压系统的噪声。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
• 3、热 在能量转换和传动过程中,由于存在机 械摩擦、压力损失、泄漏损失,因而易使油液 发热,总效率降低,故液压传动不宜用于远距 离传动。另外,液压油的粘度随油温而变,这 会引起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特性的变化,故不 宜在很高和很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
1、简单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各个元 件的原理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以液压液作
为工作介质,而气动系统 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两 种工作介质的不同在于液 体几乎不能压缩,气体却 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液 压与气压传动在基本工作 原理、元件的工作机理以 及回路的构成等诸方面是 极为相似的。下面以液压 千斤顶的原理图来介绍它 们的工作原理:
动画演示
1 —转 子 ; 2 —定 子 ; 3 —叶 片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
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它的作用原理跟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
于定子内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液气压传动和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液气压传动和控制课程英文名称: Hydrpenumatic &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编号: 0803102013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制定时间:2007年7月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伺服控制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液气压传动和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特点和使用方面的知识,以便具有阅读分析、合理选择使用和设计液气压传动和控制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液气压传动这项专门技术的同时,为后续的相关课程机械加工设备、机电传动和控制、工业机器人、铸造机械化、金属和塑料成形设备、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农业机械等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液气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液气压传动和控制的流体力学基础和使用范围。

2、掌握液气压传动和控制的基本原理、组成和特点。

了解液压油的性能和选用原则。

3、了解各种标准液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性能及使用范围,并能根据要求正确选用和使用。

4、掌握缸的结构特点、工作性能和设计计算方法。

5、了解辅助元件的类型、工作原理及使用。

6、掌握各种基本回路的特点,在进行液压系统设计时,能根据工艺要求合理选用。

7、了解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原理及使用。

8、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液压系统的设计,并具有阅读和分析中等复杂程度液压原理图的能力。

三)课程的适用专业和学时数1、适用专业:机械类本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形和控制工程、农业机械等专业。

2、学时安排:总学时为46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38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课内8学时,课外4学时)。

四)课程和其他课程关系1、先修基础课程:流体力学或材料成形冶金传输原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2、后续专业课程:机械加工设备、机电传动和控制、工业机器人、铸造机械化、金属和塑料成形设备、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农业机械等。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课件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课件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的应用范围
工业自动化
工程机械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在工业自动化 领域中应用广泛,如生产线上的各种传动 系统、液压千斤顶、气压缸等。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在工程机械中 应用广泛,如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等 。
汽车工业
航空航天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在汽车工业中 应用广泛,如汽车刹车系统、液压减震器 等。
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
通过比例阀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 转换,输出相应的压力和流量驱动 液压执行元件运动,实现按比例地 响应控制信号。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行走机械 、航空航天等领域,用于实现简单 、快速、准确的控制要求。
气压逻辑控制回路
定义
气压逻辑控制回路是指利用气压信号作为输入,通过逻辑阀对气 压执行元件进行控制的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将更加 注重绿色环保,如降低能耗、减少噪音、减少泄漏等。
多功能化
未来的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将向着多功能化方向发 展,如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更加全面的功能。
02
液气压传动基本回路
方向控制回路
换向回路
利用液控或电控阀改变油液流向,控 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工作原理
通过比较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 偏差,经过控制器对偏差进行放 大和滤波处理后,输出信号驱动 液压执行元件运动,直至偏差为
零。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精密机械加工、航空 航天、汽车等领域,用于实现高 精度、高响应速度的控制要求。
液压比例控制回路
定义
液压比例控制回路是指通过调节 液压执行元件的输入压力和流量 ,使其按比例地响应控制信号的

液压与气压传动培训教材(PPT 40张)

液压与气压传动培训教材(PPT 40张)
• 左图为工作原理图,右图为图形符号图。 • 图形符号图仅仅表明系统的职能、控制 方式、工作原理,不能表明该系统内各 个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具体安装位置与安 装方式。 • 图形符号图的绘制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6)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 (1)液压传动的介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液压油 • 工作介质的作用:传递能量、润滑、防 腐、防锈和冷却。 • 液压油的重要性:液压油的质量直接影 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工作过程的可 靠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液压卡原理:在密闭容器内,施
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 到液体各点”。 • P=F1/A1=W/A2,或者W/F1 =A2 /A1 • 重要基本概念一: • “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而与流入的 液体多少无关”。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 此时相对压力为负值,常将这一负的相对 压力的绝对值称为该点的真空度。真空度 =|负的相对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相对压力和真空度间的关系: • 绝对压力=相对压力+大气压力 • 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 • 压力的单位是帕、千帕、兆帕、吉帕、巴、 标准大气压、液柱高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 粘性的作用是阻滞液体内部的相互滑动, 在任何情况下,粘性只延缓滑动的过程而 不能消除这种滑动。 • ④液压油的选用 • 液压油的类型:矿油型、乳化型和合成型 • 液压油的选用:必须正确而合理! • 一般根据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性能的变化 要求和工作、环境条件来选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液压与气压传动讲义1
• (b)运动粘度:动力粘度μ 与密度ρ 之比, 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仅在分析和计算时经 常用到,法定计量单位为m2/s。 • (c)相对粘度:又叫条件粘度,它是按一 定测量条件制定的,可换算成动力或运动粘 度。我国采用的是恩氏粘度,用恩氏粘度计 测定。用0Et表示。 • 由相对粘度可以计算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液体流经孔口和缝隙流量—压力特性 液体流经孔口和缝隙流量 压力特性 目的任务
了解流量公式、特点、 了解流量公式、特点、两种现象 产生原因 掌握薄壁孔流量公式及通用方程、 掌握薄壁孔流量公式及通用方程、两种现象危害及消除
小孔流量——压力特性 压力特性 小孔流量
薄壁小孔 孔口分类 细长小孔 短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薄壁小孔流量压力特性
结论: 无关。 结论:∵ q ∝ √△p ,与μ无关。 ∴ 流过薄壁小孔的流量不受油温变化 的影响。 的影响。
短孔和细长孔的流量压力特性
短孔: 短孔:q = CqAT √2△p /ρ △ Cq 可查表 细长孔: 细长孔:q = πd4△p / 128μl μ =πd2△p/32μl=CA△p π μ △ 结论: 反比于μ 结论:∵ q ∝ △p 反比于μ 流量受油温变化影响较大( ↑ ↓ ↑ ∴ 流量受油温变化影响较大(T↑ µ↓ q↑)
气体来源
混入 气泡 空气 溶入 气体分子 蒸汽 汽泡 轻微气穴 严重气穴 强烈气穴
气穴现象引起的结果
1 液流不连续,流量、压力脉动 2 系统发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 3 发生气蚀
减小气空穴的措施
1 减小小孔和缝隙前后压力降,希望 p1/p2 < 减小小孔和缝隙前后压力降, 3.5 。 2 增大直径、降低高度、限制流速。 增大直径、降低高度、限制流速。 3 管路要有良好密封性防止空气进入。 管路要有良好密封性防止空气进入。 4 提高零件抗腐蚀能力,采用抗腐蚀能力强的金 提高零件抗腐蚀能力, 属材料,减小表面粗糙度。 属材料,减小表面粗糙度。 5 整个管路尽可能平直,避免急转弯缝隙,合理 整个管路尽可能平直,避免急转弯缝隙, 配置。 配置。
气穴(空穴)现象 空穴)
气穴现象: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如速 度突变),使 压力降低而使气 泡 产生的现象。
气穴现象产生原因
压力油流过节流口、阀口或管道狭缝时, 压力油流过节流口、阀口或管道狭缝时, 速 度升高,压力降低;液压泵吸油管道较小, 度升高,压力降低;液压泵吸油管道较小,吸油 高度过大,阻力增大,压力降低;液压泵转速过 高度过大,阻力增大,压力降低; 高,吸油不充分,压力降低(如高空观缆)。 吸油不充分,压力降低(如高空观缆)。
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
1) 延长阀门关闭和运动部件制动换向的时间。 ) 延长阀门关闭和运动部件制动换向的时间。 2) 限制管道流速及运动部件速度 v管 < 5m/s , ) v缸 < 10m/min 。 3) 加大管道直径,尽量缩短管路长度。 ) 加大管道直径,尽量缩短管路长度。 4) 采用软管,以增加系统的弹性。 ) 采用软管,以增加系统的弹性。
l/d ≤ 0·5 l/d > 4
0、5 < l/d ≤4
薄壁小孔流量压力特性
如图1、5、1:取孔前通道断面为1—1断面,收缩 断面为Ⅱ——Ⅱ断面,管道中心为 基准面, z1 = z2 ,列伯努利方程如下: p1+ρα1v12 /2= p2 +ρα2v22/2 +△pw 动画1 动画演示2
薄壁小孔流量压力特性
p1+ρα1v12 /2= p2 +ρα2v22/2 +△pw △ 可忽略不计, ∵ v1 << v2 v1可忽略不计,收缩断面流动是紊流 α2=1; ; 而△pw仅为局部损失 即 △pw=ζρ 22/2 ζρv ζρ √1+ξ ∴ v2 =√2 ·(p1-p2) /ρ/√1 ξ = Cv√2△p /ρ √ ρ √1 △ ρ 故 q = A2v2 = CcATv2 = CvCcAT√2 △p /ρ= CqAT√2△p/ρ △ Cq = CvCc Cc = A2/AT 液流完全收缩情况下( 液流完全收缩情况下(D/d ≥ 7): ): 当Re > 105 Cq = 0.6 ∽ 0.62
流量通用方程
薄壁孔: 薄壁孔:q = CqAT √2△p /ρ= Cq√2/ρ AT √△p △ ρ ρ 短孔: △ 短孔: q = CqAT √2△p /ρ = Cq√2/ρ AT √△p △ 细长孔: =π 128μ =1/32μ 细长孔:q =πd4△p / 128μl =1/32μl πd4/4 △p 流量通用方程: 流量通用方程: q = C AT△pф
(ф=0.5~1) ф=0.5~
1、6
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
液压冲击(水锤、水击) 液压冲击(水锤、水击) 气穴(空穴) 气穴(空穴)现象
液压冲击(水锤、水击) 液压冲击(水锤、水击)
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 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如速度 急剧变化), 引起压力突然急剧上升, 急剧变化), 引起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 成很高压力峰值的现象。 成很高压力峰值的现象。 如:急速关闭自来水管可能使水管发生振 同时发出噪声。 动,同时发出噪声。
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
1) 迅速使油液换向或突然关闭油路,使液体受 ) 迅速使油液换向或突然关闭油路, 阻,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使压力升高。 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使压力升高。 2)运动部件突然制动或换向,使压力 升高。 )运动部件突然制动或换向, 升高。
液压冲击引起的结果
液压冲击峰值压力>>工作压力 ∵ 液压冲击峰值压力 工作压力 ∴ 引起振动、噪声、导致某些元件如密封装置、 引起振动、噪声、导致某些元件如密封装置、 损坏;使某些元件(如压力继电器、 管路等 损坏;使某些元件(如压力继电器、 顺序阀等)产生误动作, 正常工作。 顺序阀等)产生误动作,影响系 统 正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