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试技术-第一章
现代测试技术—第一章

1.3.3 测量基准的权威性和相对性
1.基准的权威性
基准的理论定义最严格的、制作工艺技术最先进。 原器基准自身也会随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而变化,甚至会损 坏,会失传。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基准是自然基准。
自然基准是根据物质粒子运动的恒定性、通过原子常数的测定而建立起来的基准。 目前实现电学自然基准的途径为:根据交流约瑟夫逊效应建立电压基准;根据质子回旋 磁比p建立电流基准;根据克里青效应建立欧姆基准。
逻辑分析仪测量数字电路的逻辑状态、时序等。
1.2 测量单位
• 要获得准确、可靠、一致的测量结果,需具备的条 件: 统一的计量单位,有足够的科学性和公认的定义, 并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目前实行的是国际单位制(SI)。 按照规定的定义,能够复现出需要的物理量单位或 标准; 要有正确的测量方法; 具有把基本单位量值和同类量相比较的装置,并能 把基本单位量值逐级按传递系统传递到测量现场。
• SI有7个基本单位 • SI有19个导出单位 • SI有2个辅助单位 • SI有16个十进倍数或十进分数的词头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SI基本单位 SI单位 SI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 SI辅助单位 SI词头-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十进分数单位
1.国际单位制(SI)的组成
• • • • • 在工作温度下,电阻温度系数小; 与铜的接触电势小; 有很高的电阻系数; 年稳定性好; 有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标准电阻使用时应注意:
• • • • 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额定功率; 环境温度不允许超过规定的界限,也不允许剧烈波动; 在一定频率下使用; 铭牌上给定的是环境温度为20C时的电阻值,若在其它温度下使用,标准 电阻的阻值需要按相关公式计算 。
1.1.3 测量方法(3种)
现代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

现代检测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章测试1.用以标定的仪器,直接的测量出某一待测未知量的量值称为()。
A:直接测量 B:接触式测量 C:间接测量 D:动态测量答案:直接测量2.下列哪项不是闭环控制型现代测试系统的优点()。
A:实时数据采集 B:实时控制 C:实时判断决策 D:远距离传输答案:远距离传输3.下列属于测量过程的是()。
A:测量误差 B:数值和计量单位 C:被测对象 D:测试方法答案:测量误差;数值和计量单位;被测对象;测试方法4.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属于直接式测量。
A:错 B:对答案:对5.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系统的()。
A:神经 B:大脑 C:感官答案:感官第二章测试1.下列非线性补偿方法中属于软件补偿的是()。
A:闭环式 B:拟合法 C:差动式 D:开环式答案:拟合法2.A类标准不确定度是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
A:对 B:错答案:错3.真值在实际测量中是可以确切获知的。
A:对 B:错答案:错4.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量仪表量程之比。
A:对 B:错答案:错5.将63.73501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为()。
A:63.74 B:63.73 C:64.00 D:63.00答案:63.74第三章测试1.直流电桥可以测量电容的变化。
A:对 B:错答案:错2.全桥接法的灵敏度是半桥双臂接法的几倍()。
A:8 B:1 C:4 D:2答案:23.半导体式应变片比金属丝式应变片的灵敏度高。
A:对 B:错答案:对4.丝式应变片采用栅状结构是为了获得大的电阻变化量。
A:对 B:错答案:对5.下列哪项不是半导体应变片的优点()。
A:易于集成化 B:灵敏度高 C:温度稳定性能好 D:体积小答案:温度稳定性能好第四章测试1.下列哪项是电容式传感器的缺点()。
A: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大 B:精度低 C:结构复杂 D:灵敏度低答案: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大2.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
现代检测技术1

测量中存在累进性系统误差。
用阿卑-赫梅特准则判断,得:
=0.485
求出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
≈0.076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22
1.4.3 随机误差
1)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可以在大量重复测量数据的 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统计规律
变差型系统误差。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16
1 系统误差的发现
1)恒定系统误差
校准和对比 改变测量条件 理论计算及分析
2)变值系统误差
累进性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其数值随着某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 增加或减小
累进性系统误差的检查:马利科夫准则,适用于判断、发
现和确定线性系统误差。此准则的实际操作方法是将在同一条
件下顺序重复测量得到的一组测量值
,按序排
列,求得: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17
式中:Xi——第i次测量值; n——测量次数; ——全部n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简称测量均值; νi——第i次测量的残差。
求出它们相应的残差ν1,ν2,…νn, 并将这些残差序列以中 间νk为界分为前后两组分别求和,然后把两组残差和相减, 即
1
教学大纲
1.绪论(2学时) 2.先进传感技术(8学时) 3.红外检测技术(10学时) 4.专家系统(4学时) 5.软测量技术(4学时) 6.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8学时)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2
第一章 绪论
1.1 检测的概念
定义:检测是指利用敏感元件或其他获取 手段得到被测量的信息。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装备及控制系
①由被测对象本身引起的误差:性质、状态、条件以及被测
现代测试技术讲义PPT.

种相平 衡过程
简历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应聘者组织和沟通能力。结构合理的简历都比较简练,一般不超过两页。通常应聘煮 了强调自己近期
瑞利分馏——由各种瑞利过程引起的同 的工作,书写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时往往采取从现在到过去的时间排列方式。相关经历常被突出表述。其实,书写简历并没有一定规
格,只要通顺易懂即可。
研究这两种作用是稳定同位素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一、同位素分馏
(一)同位素分馏——是指在一系统中,元素的 同位素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到两种物质或物相中 的现象。
一种元素的各同位素由于其质量差异而 引起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因此在物理—化学 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这种差异使共存于同一体 系中的某种物质富集较轻的同位素,而另一种 物质富集较重的同位素;
第二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
§ 2.1 基本概念 § 2.2 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机理 § 2-3 同位素组成及表示方法
§ 2.1 基本概念
1、 同位素——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 一类原子,由于这些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而具有基 本相同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位 置。
2、 同位素分类 (1)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
例如,高温下H2S,SO2共存体系中(封闭)同 位素交换反应使SO2富集较重的34S,H2S富 集较轻的32S。
(二)两种物质间同位素分馏的程度以同 位素分馏系数α 表示,分馏系数又称分离系数。
同位素分馏系数——两种物质间同位素分 馏的程度又称为分馏系数。
αA-B = RA / RB RA , RB 分别表示两种物质 中的同位素比值。
(2)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锶 Sr、钕 Nd、铅Pb等质量较大, 87
现代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A表:
第四章 阻抗型传感器
1.电位器主要是把机械位移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
2.电位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位器式传感器是由电阻器和电刷组成,当电刷触点C在电阻器 上移动时,A、C间的电阻就会发生变化,而且阻值 与触点的位移或角位移x成一定的函数关系。
3.按输入-输出特性,电位器传感器可分为线性电位器和非线性电位器两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线绕电位器和非线绕电位器两类。在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器与电刷相接处的部分,将导线表面的绝缘层去掉,然后加以抛光,形成一个电刷可在其上滑动的光滑而平整的接触道。
4.绕线电位器的优点:精度高、性能稳定、易于达到较高的线性度和实现各种非线性特性。缺点:如阶梯误差、分辨力低、耐磨性差、寿命较低等。
传感器和敏感器虽然都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传感器是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5.常见的测量仪表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其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常见的测量仪表有三种类型:普通模拟式检测仪表a、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b、微机化检测系统c。
框图及(工作原理):a、模拟式传感器、模拟测量电阻、模拟显示器。(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模数之间发生转换。测量结果用指针相对标尺的位置来表示。)b、(模数转换式)模拟式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A/D转换器、数字显示器。(模拟测量电路传感器输出的电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模数转换器把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量,最后由数字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或(脉冲计数式)数字式传感器、放大整形电路、计数器、数字显示器(准数字式传感器输出的频率或时间信号,放大整形后,由计数器进行计数,计数结果由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c、传感器、测量通道、微机、(数字显示器、数据记录仪、报警器)。(微机化检测系统通常为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能巡回检测多个测量点或多种被测参数的静态量或动态量。每个测量对象都通过一路传感器和测量通道与微机相连,测量通道由模拟量电路和数字测量电路组成。[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测量通道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机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由显示器显示出来,并由记录仪记录下来。])
(精品)现代测试技术讲义(超全讲解)

一、测试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
2 .测试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地位
测试与科学研究 测试与军事 测试与人民生活 测试与贸易
一、测试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
3. 测试仪器的发展进程 第一代: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的模拟指针式仪表; 第二代:以电子管或晶体管为基础的分离元件式仪表;
第三代: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数字式仪表;
测不准原理表明,本质上,科学不能做出超越 统计学范围的观测。在许多实际情况中,这并 不构成严重的障碍,统计数目巨大时,统计方 法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但是在牵涉到小 数目的情况下,就靠不住了。事实上在微观体 系里,测不准原理迫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我们的 严格的物质因果观念。这就表明了科学基本观 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其实何止在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也是如此。
现代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
敏 感 元 件
调 理 元 件
多 路 A/D V/F 转 换 器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显 示 元 件
现代测试系统的的发展趋势
敏 感 元 件
调 理 元 件
数 据 采 集 卡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显 示 元 件
现代传统测试系统的的发展趋势
敏 感 元 件
调 理 元 件
数 据 采 集
第四代: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智能式仪表和以计算机 为基础的虚拟仪器;
第五代:以标准总线为信号传递路径的现场总线型测 控系统,是测试系统由单体独立式向集散式、分布式 发展的标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结构。
绪 论
二、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1. 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 敏感元件或传感器 • 信号调理电路 • 采集卡 • 计算机。 2. 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类型: • 基本型 • 标准接口型 • 闭环控制型
现代测试技术课件 01_绪论

传统编程语言 .Visual C++ .Visual Basic .C++ Builder .Delphi等等
PC机/工作站
(1) PC-DAQ数据采集卡
利用计算机扩展槽和外部接口,将信号测量硬件设计为计算机插 卡或外部设备,直接插接在计算机上,再配上相应的应用软件, 组成计算机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这是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 计算机虚拟仪器组成形式。这类卡按功能可分为A/D卡、D/A卡、 数字I/O卡、信号调理卡、图象采集卡、运动控制卡等。
记录显示仪器:对信号进行记录、显示等。
(2)标准通用接口型
各种仪器模块由数据总线通过标准接口卡组成大型 测试系统。包括RS232、GPIB、VXI、PXI等总线。以 GPIB总线为例说明标准通用接口测试系统框图:
数据总线
GPIB 接口 卡 仪 器 n 子 系 统 计 算 机
仪 器 1 子 系 统
仪 器 2 子 系 统
香港理工AGV模型
(1)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c) 生产加工过程监测
切削力传感器,加工 噪声传感器,超声波 测距传感器、红外接 近开关传感器等。
密歇根大学数字化工厂
(2)流程工业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在电力、冶金、石化、化工等流程工业中,生产线上 扬子石化50MW热电机组监测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关系到整个生产线流程。通常建立24小时在 阳逻电厂300MW汽轮机组监测系统 荆门电厂200MW机组监测系统 线监测系统。
现代测试技术
主讲:丁晖 实验:孔忻 郭福田 汤晓君 白洁 骆一平
课程基本情况
院级平台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1996年设立,面向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授课;
课内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现代测试技术

(3) 在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净化及监测中,经 常需要测量振动和噪声的强度及频谱,经过分 析找出振源,并采取相应的减振、防噪措施, 改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保证人的身心健康; (4) 科学规律的发现和新的定律、公式的诞 生都离不开测试技术。从实验中可以发现规律, 验证理论研究结果,实验与理论可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5)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通过对工艺参数 的测试和数据采集,实现对设备的状态监测、 质量控制和故障诊断。
为了准确的获得被测对象的信息,要求测试系统中的每 一个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必须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而且,其输出的变化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其输入的变化 ,即实现不失真的测试。
4、测试技术的发展动向 先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测试技术应该适 应这种发展。根据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以 及测试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拓展着新的 测量原理和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信息处理技术。 具体体现 (1)传感器向新型、微型、智能型方向发展; (2)测试仪器向高精度、多功能、小型化、 在线监测、性能标准化和低价格发展; (3)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以计算机为核心, 使测量、分析、处理、打印、绘图、状态显示 及故障预报向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发展。
2) 测试技术的任务 测试技术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在设备设计中,通过对新旧产品 的模型试验或现场实测,为产品质量和 性能提供客观的评价,为技术参数的优 化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基础数据; (2) 在设备改造中,为了挖掘设备的 潜力,以便提高产量和质量,经常需要 实测设备或零件的载荷、应力、工艺参 数和电机参数,为设备强度校验和承载 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
三种不同特征的信号
2.周期T 对周期信号来说,可以用时域分析来确定信号的周期, 也就是计算相邻的两个信号波峰的时间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是测试系统的首要环节,在测试系 统中直接感受外界信息。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比较小,测量 电路中一般都带有放大电路。测量电路是 保证传感器能输出人们所需要的电信号的 一个重要部分。
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 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 控制的有用电信号。
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的种类要视传感元件 的类型而定,常用的电路有电桥、放大器、 振荡器、阻抗变换器,等等。
测试系统中的激励装置
测试所希望获取的信息,可能已载于某种可测试 的信号中,也可能尚未载于可测试的信号中。
对于后者,测试工作就包含着选用合适的方式激 励被测对象,使其产生既能充分表征其静态特性 或动态特性又便于测试的信号。
事实上,许多系统的特性参量在系统的某些状态下, 可能充分地显示出来;而在另外一些状态下却可能 没有显示出来,或显示得很不明显,以致难于测试 出来。
的变化则反映了所携带的信息的变化。 (2)对测得的信号加以处理、分析; (3)将定量的有用信息提供给观察者或输
入其它信息处理装置或控制系统。
测试技术属于信息科学范畴。是信息技术 三大支柱(测试控制技术、计算技术、通 信技术)之一。
测试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总体水平的提高
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不管是基础性研究还 是应用性研究,都离不开实验。以取得各种所需 要的数据,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理论或验证研究成 果。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几乎都与某种新的实 验仪器的诞生息息相关 。
现代测试技术
机械与车辆学院
任课教师:张卫民 顾亮
第一章 概述
1.1 现代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物质, 不具有能量,却是物质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或 运动状态的特征。信息的传输依靠物质和能量。
获取信息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测试是科学技术领域中定量地获取足以揭示事物 内在规律的信息的一种手段,是现代科学技术研 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4)动态性:动态测试系统在测试过程中, 需采用微分方程、离散化的差分方程、状态 方程或系统传递函数来描述动态测试系统的 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输入与输出之间的 对应关系与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关。
非电量电测技术
在测试和分析中,一般并不考虑信号的具 体物理性质,而是将其抽象为变量之间的 函数关系,特别是时间函数或空间函数, 运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得出一 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电信号在变换、处理、传输和处理等方面 都有明显的优点,因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 泛的信号,而对非电量的分析和处理比起 电量来相对要复杂和困难得多。
采用各种传感器把非电量变换成电量,再 用测量电量的方法测试出这些反映被测非 电量的电量信号。
非电量电测技术的优点
(1)不同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后,可用相同的仪 器仪表;
信号处理环节接受来自调理环节的信号, 并进行各种运算、滤波、分析,将结果输 至显示、记录或控制系统信号显示、记录 环节,以观察者易于认识的形式来显示测 量的结果,或者将测量结果存贮。
在所有这些环节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各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应保持一
一对应和尽量不失真的关系, (2)必须尽可能地减小或消除各种干扰。
测试是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定量地获取 某种对象信息的过程。
科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客观地描述自然界,科学探 索本身需要测试技术;
科学定律是定量的定律,需要用准规律的正确性同样需要测试技术。 精确的测试是科学的根基。
测试工作的基本任务
(1)测试出被测对象的有关信号; 信号具有能量,是某种具体的物理量。信号
(2)电量便于传输、利于控制和远距离操作; (3)有利于进行动态测量和记录; (4)便于和计算机联接,便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
析处理。
1.3 测试系统的一般组成
一般说来,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包含着许多 环节。以适当的方式激励被测对象、信号 检测和转换、信号调理、分析与处理、显 示与记录,以及必要时以电量形式输出测 量结果(如图1.1所示)
动态测试的基本特点
(1)时变性 (2)随机性 (3)相关性 (4)动态性
(1)时变性:动态测试所测量的是随测试 时间而变化的量,表现为随测试时间而变化 的某种函数。
(2)随机性:动态测试数据的另一基本特 点是既含有确定性变化部分,又含有随机性 变化部分,表现为测试时间的随机函数。
(3)相关性: 动态测试数据相邻瞬时数据 之间并非孤立而无关的,相反,它们之间具 有一定的统计相关性。
在后一种情况下,要测量这些特性参量时,就需要 激励该系统,使其处于能够充分显示这些参量特性 的状态中,以便有效地测试载有这些信息的信号。
1.2 动态测试的特点
现代测试技术与传统测试技术相比,其 深度和广度都有质的飞跃。 现代测试技术发展的明显标志: (1)动态测试 (2)实时数据处理 (3)测试误差补偿
动态测试的定义
动态测试是指被测量为变量的连续测量过程。 动态测试中,测量过程处于不断变化状态,需要 考虑被测变量的变化规律及特点、测试系统的动 态特性、以及外界扰动等影响。 动态测试误差本身也是变量,动态测试数据处理 具有其特殊性。
图1-1测试系统示意图
传感器的定义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物理量、化学量、生 物量等),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输出信号 (一般为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从狭义上讲,传感器也可定义为把被测的输入信 号变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其输入量可分为机械量 参数、热工参数、物理参数、成份和结构参数等。 输出的电量一般为电阻、电感、电容、电荷、电 压、电流、频率、脉冲等 。
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 促进了测试技术的发展
现代测试技术几乎利用了所有的近代新技术和 新理论。例如,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光纤 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及数理统计、控 制论、信息论等等。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现代测试技术的新飞 跃。
测试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1)对某个或某些参数进行测试; (2)对结构动态响应特征的测试; (3)自动化或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4)进行现场监视或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