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中医治耒病和康复经验在社区护理中具优势

合集下载

中医药是调结构的一把钥匙——专访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中医药是调结构的一把钥匙——专访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Interview高端访谈中医药是调结构的一把钥匙——专访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文/本刊记者 文 丽 周泽天中医药行业如何“调结构”?这是眼下每个行业的必答题。

而王国强说,中医药本身就是“调结构”的一把钥匙,这正是“中医思维”——“未病防病,不贪多”的思维方式,中国在新的一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中医药是个产业,更是一个思想。

. All Rights Reserved.40年前当过赤脚医生的他知道“一把草、一根针”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这种传统意义和精神犹在,时至眼下,中医药的发展面临两个契机,一个是去年启动的医改,另外一个是民众对中医药的重视的热情。

与西方医药相比,中医药并不容易量化,“治未病”的理念与其说是治疗,不如说更像是养生,这让中医药的发展并不能显性量化。

王国强说:“不要一味追求治疗更多的病,而是让老百姓少得病、迟得病。

”四年前王国强上任时,中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甚至“要把中医从医药体系中剔除出去”的声音层出不穷,如何振兴中医,树立中医的崭新形象,成为王国强面前的严峻任务。

在他的任上,一场历时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走遍全国。

在动议之初,王国强特别提| ECONOMYECONOMY |出,不搞宣传日,也不搞宣传月,而要启动宣传三年行。

王国强全程走了下来,其中包括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澳门,在《财经国家周刊》的专访中,他透露说,自己还因此被口头授予了一个“全勤奖”。

在去年11月1日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上,王国强特别作了一个科研报告,引起巨大反响。

面对两院院士, 王国强喊出:“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中西医并重”被再次提及,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王国强面前的又一个重大考题。

中医上溯之问2009年国务院发出了“医改”意见,3月9日发出后,4月21日国务院又发22号文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15)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 胡凯红:2004年原卫生部曾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的有关状况,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编写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今天很高兴请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报告的有关情况,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先生。

首先请王主任作介绍。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大家都知道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

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逐年增长,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疾病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十年间我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的变化,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近年来监测、调查的最新数据,结合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人口基础数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办法,编写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经国内外权威机构多方的论证,保证了报告的科学性。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 172 kcal,蛋白质摄入量为65 g,脂肪摄入量为80 g,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 g,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王国强:我国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王国强:我国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王国强:我国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作者:刘志学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35期“我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已达95%以上。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照搬西方,要建立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能够负担、财政可持续保障的、中西医并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11月11日下午,十八大代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记者集体采访,就医药卫生领域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

在接受记者提问时王国强说,我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已达95%以上。

他表示,在医保报销上,存在着影响中医药使用的政策障碍。

有中医特色的项目将逐步纳入到医保项目中。

他认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照搬西方,要建立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能够负担、财政可持续保障的、中西医并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他,聊得最多的自然是“本行”内的问题。

在回答如何重塑医生形象这一问题时,王国强表示,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只有同时调动医生和患者的积极性,让彼此共同为防病治病作努力,人民的身体健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确实我们看到现在医患关系在某些地方不太和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疗服务水平的问题,有患者诉求的问题,也有医生的医德医风的问题,这需要一种综合治理的方法。

关于如何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王国强指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我国在某些地方的医患关系相对比较紧张,甚至出现了“医闹”的现象,这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需求量大和从业人员的医德医风等社会因素造成的。

对此问题,王国强表示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卫生部就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刊发了文件,提出了“三好一满意”,要求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视病人为亲人,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其次,卫生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对于社会上包括“医闹”等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行为采取严格的处罚、追究刑责的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王国强在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王国强在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推 进 中 医药 传 承研 究 。做 好 第 三 批 4 0本 中 医 古 籍 整 0

在 实 施 基 本 药 物 制 度 中 , 完 善 中 药 基 本 药 物 使 用 政 以
理 出版 , 立 信 息 数 据 库 和 珍 贵 古 籍 名 录 , 时 开 展 古 籍 普 查 建 适 登 记 ; 续 加 强 名 老 中 医研 究 型 传 承 , 炼 并 推 广 成 果 ; 续 加 继 提 继 强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 紧 做 好 民 族 医 药 文 献 整 理 , 成 一 批 重 要 抓 完 文 献 的校 勘 、 释 和 出版 , 选 并 推 广 民族 医 药适 宜技 术 。 注 筛 二 、 强 中医 药 临 床 科 研 体 系 建 设 。 以 国 家 中 医 临 床 研 究 加 基 地 建 设 为 重 点 , 强 科 技 能 力 和 平 台 建 设 , 立 开 放 协 作 机 加 建 制 。完 善 传 染 病 、 病 非 传 染 性 疾 病 防 治 科 研 体 系 组 织 模 式 和 慢 运 行 机 制 , 进 临 床 科 研 紧 密 结 合 ; 化 重 点 研 究 室 内涵 建 设 , 促 深 在 具 有 优 势 资 源 和特 色 技 术 的 重 点 单 位 特 别 是 中 药 企 业 建 设
点 , 善监督机制 , 进监督方法 , 高监督水平 。 完 改 提 推 进 高 层 次 中医 药 国 际 交 流 合 作

上 , 强 中医 药 应 急 救 治 体 系 建 设 , 立 一 支 中 医 药 基 本 功 扎 加 建 实 、 床 实 践 经 验 丰 富 、 握 传 染 病 防 控 和 应 急 救 治 知 识 和 技 临 掌 能 的 中 医药 专 业 技 术 队伍 。 二 、 好 中 医 药 防 治 传 染 病 临 床 基 地 建 设 , 高 中 医 医 院 抓 提

王国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王国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王国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者:李俊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7年第2期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

而教育则是此精神血脉得以延续的载体和先机。

“蒙以养正”,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孩子,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意义。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其强调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核心哲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抓手和路径。

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天然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精粹的责任和义务。

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发挥其在儿童潜能开发、人格培养、道德塑造等方面潜在的巨大作用,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根源上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国民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通过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比如,在疾病预防方面,倡导“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在健康促进方面,强调顺应自然、形神共养,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等措施,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探析中医药在社区应用中的优势

探析中医药在社区应用中的优势

探析中医药在社区应用中的优势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深入人性,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就医难等问题有望得到有效地解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此实践群众路线的党中央的政策方针。

其中中医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在人性化医疗服务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如群众基础雄厚、中医治疗符合当今医疗服务的需要、诊断方便、中医康健等,以此获得社区医疗服务的需要。

【关键词】中医药社区卫生优质服务群众基础中医保健【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049-01中医学为我国传统医学,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内容丰富,药材简单、使用方便。

经济实惠及疗效肯定等,并且在我国有着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比较容易受到社会群众的接受,由于中医学一直注重预防保健、治未病,对症治疗,并且其独特的治疗方式,一直受到基层民众的称赞,为人民的健康谋福利。

对此,中医药在社区应用中的优势为本文探讨的重点话题,笔者通过梳理各种文献资料,分析中医药在社区应用中的优势有如下几点:1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并且中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均有较大的影响,并为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贡献。

由于中医药来自民间,民间有着众多的药方,是经过几代、几十代人的研发及流传,效果明确显著,在治疗患者的身体创伤、强身健体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1]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绝大数的民众受到中医药的治疗,基本上认可“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及“西医重局部、中医重整体”等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社区的居民有较强的传统观念,特别一些老年人群体对我国的中医药有着较强的接受性,有着较高的信任度。

同时中医的疗法自然,药物来自自然,对于一些饮食结构变化、工作压力大的城市中的年轻人中的一些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正开始接受中医的治疗,由于中医治疗效果独特,其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中药存在问题

中药存在问题

中医自古医药不分家,很多大医对于中药的生长、采集、炮制、贮存、性味、归经、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然而在当今,中药存在的问题很多,严重影响了中医的疗效,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一、产地质量不保证中药讲究道地药材。

很多老中医处方都写诸如:怀山药、秦当归、潞党参、辽细辛、云茯苓、广陈皮等等。

这里都是讲究药材的产地。

如河南的“四大怀药”、浙江的“浙八味”,东阿的阿胶,四川雅安的黄连、江苏的薄荷等等。

但现在,随着人口的增长,中药需求量的增加,很多原本不是产药的地方也开始种植药材了。

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市场需要,老百姓愿种什么种什么。

关键是现在很多中药是采取一种催熟的方法,化肥、农药、激素的运用,让本来2年3年生的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收获。

这个势必会影响到药材的质量,有效陈分的含量。

虽然我不是搞专门中药鉴定和药理的,但我想3年生的地黄和1年生的肯定不一样。

二、药材炮制不规范炮制是中药走向临床关键的一步。

传统炮制工艺很多,基本的有净制、炒、煨、蒸、蜜炙、醋制、酒制等等。

现在市场药物炮制很不规范,一个简单的净制就不能很好保证。

笔者的家乡,是号称“中国八大中药市场”的一个小城。

去药行街看一下,很多药物就在马路旁边晒,来往车辆车水马龙,尘土大作,甚至还有车轮人足从旁边碾过,踩过。

我不知道这样的药物吃下去会起什么作用。

还有的在沥青路面上摊晒,夏天温度极高,沥青甚至都变软,这样会使药物也会沾上。

除了净制,还有很多炮制方法在失传。

笔者在上海的一家三甲中医院中药房看到:白术只有两种:白术和白术炭。

事实一个白术除生白术外就分土炒,麸炒。

仅一个炒,就分为炒白术(炒至外微黄有香味),焦白术(炒黄褐色发稍黑),我不知道该药房的白术是生白术还是炒白术。

还有当归,曾在这家医院药房买过一次,居然95%是当归尾。

该院好像连专业炮制人员都没有,饮片全是从饮片厂拉回来的。

三甲中医院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些小诊所,小药铺了。

笔者也曾去一家药店,炒栀子成了栀子灰,手一捻则为粉。

王国强“中医中药中国行”启动仪式讲话

王国强“中医中药中国行”启动仪式讲话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科普宣传活动。

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各主办单位积极响应,给予了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

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就是要大力宣传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更广泛地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为维护人民健康服务。

我认为,举办这项活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吴仪副总理在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实际行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吴仪副总理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医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切实加大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力度,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推进继承创新,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