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旧势力的冲突”

合集下载

中东地区新冲突

中东地区新冲突

中东地区新冲突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地区,纷争与冲突似乎永远无法停止。

近期,这个地区再次陷入了新的冲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本文将对中东地区新冲突的背景、原因及其对全球安全局势的影响进行探讨。

背景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冲突的重灾区,这一地区涉及到的问题众多,包括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政治纷争等。

各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多个势力在这个地区争夺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新的冲突更是几乎不可避免的。

原因中东地区新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如下:1. 地缘政治: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多个国家试图在这个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夺资源和地缘政治优势,进而引发冲突。

2. 宗教矛盾:中东地区包括多个宗教群体,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

不同宗教群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纷争和敌意,而这些矛盾常常引发严重的冲突。

3. 政治纷争:中东地区多个国家内部存在政治纷争。

权力争夺、人权问题、政治体制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发国内冲突。

4. 外部干涉:许多大国在中东地区有自己的利益和政策目标,他们干涉中东地区的内政外交,支持各自利益相关的势力,导致中东局势更加复杂化。

对全球安全局势的影响中东地区新冲突对全球安全局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区动荡扩散:中东地区的冲突容易波及周边地区,甚至扩散到全球。

地区的不稳定性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一旦冲突升级,势必带来更广泛的影响。

2. 经济影响:中东地区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地区,不稳定的局势会对全球石油市场和经济造成冲击。

能源供应中断和价格上涨将影响全球市场稳定。

3. 恐怖主义威胁:中东地区冲突的蔓延,容易成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温床。

恐怖组织利用地区动荡,发动袭击,并试图把冲突扩大到其他地区,对全球安全形势构成威胁。

4. 全球治理挑战:中东地区的冲突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治理难题。

各国在处理中东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全球合作受到困扰,对于维护全球安全和稳定形成挑战。

新旧文化冲突的素材

新旧文化冲突的素材

新旧文化冲突的素材【摘要】《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创作的优秀话剧剧本,也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它以本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反动的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本文试图从《雷雨》创作的时代背景、取题的象征意义、人物性格及矛盾冲突等方面,简要分析新旧两种文化的冲突,从而进一步认识《雷雨》的文学地位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雷雨曹禺新文化旧文化矛盾冲突曹禺(1910—1996)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曹禺经过几年的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次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它以20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一、《雷雨》创作的时代背景《雷雨》创作于1933年。

两年前,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

曹禺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

《雷雨》中的鲁大海,就有曹禺在保定结识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轻工人的影子。

当时,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许多揭露社会黑暗、追求人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优秀话剧,已传入中国。

易卜生的思想,对曹禺影响很大。

他在清华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用英文写的《论易卜生》。

【教学案例】既生瑜何生亮——A集团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境(上)

【教学案例】既生瑜何生亮——A集团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境(上)

【教学案例】既生瑜何生亮——A集团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境(上)2020年05月28日案例摘要:本案例以家族企业——A集团为背景,主要介绍A集团在引入职业经理人之后,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成员水土案例摘要:不服,新旧势力不断发生矛盾冲突。

管理咨询公司从专业的角度对A集团的现状做诊断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通过第一次内部组织变革,重新调整A集团的组织架构,梳理业务流程,清晰界定各个岗位的责权利,有效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并减少了企业内耗;第一次的组织变革后不久,A集团的内部矛盾再次爆发,咨询公司找到破局的核心,重新制定企业管理办法、薪酬体系,并辅助A集团落地实施,有效的避免了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利益与权力的纷争。

生动呈现了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的有效融合,打破水土不服的局面,最后共生同赢的历程。

学生可以在咨询公司、家族企业成员、职业经理人三个视角之间转换,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家族企业管理的问题,提高理论分析和解决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A集团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做国际贸易起家并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之后企业开始向实业投资,稳步推进多元化经营,先后涉足能源、房地产开发、物业和金融领域。

A集团的早期发展主要靠林董事长带领家族成员以及创始人团队的社会资源与当时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机会。

但是随着外部环境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A集团以往的优势资源不再能够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的发展不能够仅仅依靠胆识和经验,更需要的是具备现代系统性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和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管理制度。

A集团林林董事长现已步入65岁的花甲之年,两个儿子都有各自的事业,“交棒”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林董事长意识到A集团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内部人才与管理机制才能使集团长远发展。

但是在引入并使组织适应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家族企业成员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水土不服、缺乏信任等问题层出不穷,新旧势力的撞击对外来的资源和新的组织管理制度产生排斥的作用,使得职业经理人团队难以融入组织,林董事长感到百般无奈,于是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团队,希望可以解决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难以融合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职业经理人引入以来所发生的矛盾冲突。

新旧势力的交锋:《新垦地》的故事情节

新旧势力的交锋:《新垦地》的故事情节

新旧势力的交锋:《新垦地》的故事情节《新垦地》是一部展现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文学作品,也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顿河哥萨克为背景,以达维多夫和波洛夫采夫之间的斗争为主线,描绘了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同时也表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变革的艰难性。

小说的主人公达维多夫是一个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者,在集体化运动中积极推行革命理念,带领农民们奋斗,推进新经济建设。

他在推进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波洛夫采夫是一个曾经参加过白卫军的反动分子,他与达维多夫的斗争,是一场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的较量。

小说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悬念和紧张感。

达维多夫和波洛夫采夫之间的斗争,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人性的较量。

小说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变革的艰难性。

达维多夫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而波洛夫采夫则是一个典型的反动分子,他的行为和思想代表着旧势力的陈旧观念和反动思想。

小说通过对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对比,体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和对立。

肖洛霍夫在小说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他以可靠的历史文献和鲜活的地方语言描绘出波澜壮阔的顿河哥萨克生活。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细致入微,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达维多夫是一个真诚、坚定的革命者,他的信仰和精神感染了周围的人,使他们愿意为革命而奋斗。

波洛夫采夫则是一个心怀不轨的反动分子,他的思想和行为代表着反动势力的陈旧观念。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他们的生动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通过读完《新垦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之间的斗争,阐述了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小说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变革的艰难性。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记录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记录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二、双重冲击的定义与特征 (7)2.1 双重冲击的定义 (8)2.2 双重冲击的特征 (9)2.2.1 复杂性 (11)2.2.2 动态性 (12)2.2.3 不确定性 (13)三、大国博弈与双重冲击的关系 (14)3.1 大国博弈的背景与现状 (16)3.2 大国博弈对双重冲击的影响 (17)3.2.1 政治影响 (18)3.2.2 经济影响 (20)3.2.3 国际关系影响 (21)四、未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22)4.1 全球经济波动 (24)4.2 贸易保护主义 (25)4.3 科技创新竞争 (26)4.4 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 (27)五、大国博弈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 (28)5.1 政策制定与执行 (30)5.2 资源配置与国际分工 (31)5.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32)六、案例分析 (33)6.1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 (35)6.2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36)6.3 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37)七、应对双重冲击与大国博弈的建议 (39)7.1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40)7.2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2)7.3 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43)八、结论与展望 (45)8.1 主要研究结论 (46)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一、内容综述《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是一本探讨全球性政治经济走向的深度著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书中内容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的敏锐预测。

书中对于大国博弈的未来和世界经济走向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宏观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也展现了对细节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细致分析。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视角。

在阅读随笔中,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大国博弈的未来趋势。

日内瓦车展——欧洲汽车版图的新旧势力之争

日内瓦车展——欧洲汽车版图的新旧势力之争
维普资讯
欧洲汽 车版 图的新 旧势 力之 争
口 { 慧妮 编译 采
年一度的 日内瓦车展 即将开幕 本 起 亚 欧 洲 公 司 副 总 裁 J n a —ch I s e r a a
现 代
簟位: 辆
届车展的最 大亮点在于 .它给 争夺 L v n 现代 欧 洲 公 司 副 总 裁 G8r i e e s Y r 欧洲 汽车 版图 的新 l势 力提 供 了一个 竞 D ra对在 本届车展上展 现亚洲汽 车公司 E l ois z 争白热化 的舞台 以亚洲的现 代一 亚为 领导 者魅 力 .显得 踌躇 满 志 据悉 .丰 起 代表 的新 势力 .将 公开 挑战 欧洲 的 主流 田欧洲 公司也鼓 励其 总裁S ii i aai h c S sk nh
Ca l Gh s os r on PIc t re s he s i de r


V uhl 、福特 和雷诺 牢牢 据悉 现代和 起亚汽车公 司将在车展 标致 欧宝 / a x aJ 大 众 集 团 主 席 B rd 上正 式宣 布 .他 们针 对欧 洲市 场的 野 控制 着欧 洲中低 级 轿车 市场 现 在 .起 an 戴 姆勒 一克莱 斯勒 主席 心 勃勃 的蜃产 车 型计 划 其 间 .现 代很 亚和 现代 显然希 望 在这 个市 场领 域分到 新 总装厂 选址 以及一 辆昭 示 着其 未来 欧
中低级轿 车市 场 . .因此 .我们 不惜 作任 何投 资来满 足欧洲 消费者 的需要 据统 计 ,现代 和起 亚 20 年 在西 欧市场 的总 05
销 量为5 6 9 8 . ̄20 年的3 0 5 5 ,5 辆 03 1 0 辆 4
增 长7 % C M WoIwie j 析 师 74 S r dl分 d  ̄ Ma Flop认为 ’ r uhr k t e 他们正直 截了 当地 从 欧 洲 传 统 汽 车 公 司 那 里 夺 取 市 场分 额 他 预测 .到 21年 .现 代一 亚在 01 起

学案6:第4课 戊戌政变

学案6:第4课 戊戌政变

第4课戊戌政变1.代表人物(1)旧势力:以为首。

(2)新势力:以为首。

2.交锋举措(1)旧势力:①慈禧太后解除的军机大臣职务。

②任命亲信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

③大部分官员对新政抵制。

④荣禄等人密谋由训政,结束光绪帝主政、扑灭新政。

(2)新势力:①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

②任命谭嗣同等为“”。

③拉扰,却不识其真面目。

④游说列强支持,没有结果。

[深化认知]维新派变法措施严重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社会基础。

1.导火线(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等人商议对策,授以密谕。

(2)谭嗣同带密谕夜访。

(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

2.经过(1)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囚禁光绪帝。

(2)捕杀“”。

(3)除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深化认知]守旧势力抵制和反对新政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与统治权力,体现出其反动性的一面。

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体现出其进步性的一面。

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十分强大。

(2)主观原因: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

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③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场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深化认知]维新变法运动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客观上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课堂练习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新时期我国社会冲突分析

新时期我国社会冲突分析

新时期我国社会冲突分析作者:李天芳【内容摘要】社会冲突是人类交往的一个基本形式,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形态。

本文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考察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方面和产生原因,并结合现代西方一般冲突理论具体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特点,对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冲突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字】社会冲突利益方法社会冲突是指不同的社会群体因利益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它是人类交往的一个基本形式,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形态,特别是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社会资源通过市场重新配置,社会利益也通过市场重新分配,由此引发了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原有的利益格局逐渐崩溃,新的利益格局开始形成。

在打破旧的利益格局,构建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

理性地认识这些矛盾和冲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当前的社会冲突的主要方面社会冲突是因利益差异引发的,根据利益主体的不同,我国当前的社会冲突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察:(1)工业生产者群体和农业生产者群体之间的冲突;(2) 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群体同一些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3)党政干部群体同其它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4)知识分子群体同企业家群体之间的冲突;(5)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企业主群体同雇佣工人群体之间的冲突。

1、工业生产者群体和农业生产者群体之间的冲突。

工业生产者群体和农业生产者群体是我国社会中两个最大、最主要的群体。

由于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的差异,这两大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着重强调的是这两个群体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忽视了他们利益要求的差异性,对实际存在的利益差别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两大群体获得了较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利益需要自主地从事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利益追求的多样化使得原来隐藏在根本利益一致背后的利益冲突开始显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unicatio ns World Weekly
本刊记者|倪兰
日前,设备商巨头以专利为手段的博弈与争夺日渐升级,利用专利在关键市场、时点进行谈判博弈与资源交换是设备商专利积累与诉讼的本质目的。

事件回放
当地时间4月1日,爱立信称已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对中兴通讯提出起诉,指中兴通讯侵犯爱立信G SM 、W CD M A 相关专利。

爱立信称计划要求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法院下令禁止销售侵犯爱立信专利的中兴通讯手机,同时计划要求德国法院下令禁止销售中兴通讯的某些网络设备。

4月2日,中兴通讯发表声明称于即日起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起针对爱立信在华专利的无效诉讼。

4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兴通讯GU 产品线总经理张建国将这一场专利纠纷形容为“新旧势力的冲突”。

“两家企业市场地位的不断变化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在他看来,中兴在海外市场对于传统厂商的不断逼近与冲击是当前纠纷的根本所在。

据他介绍,中兴已在德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地区搬迁爱立信基站设备超过1万台。

这一数量看似不大,但其延续性的态势显然已经警醒了这家老牌巨头。

专利价值认知矛盾
“截至目前我们仅收到英国诉状,涉及中兴5款GSM 手机;爱立信所称的意德两国诉状尚未收到。

”张建国表示。

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诉讼,中兴通讯IPR 总监王海波称其“感到意外”。

据他称,在经过近四年的不断接触与谈判后,中兴与爱立信间的交叉许可协议在今年3月底曾已“几乎可以签署了”。

王海波表示,在过去的谈判中,中兴方面对于此份协议“诚意很大”,公司高层多次主动出面与对方协商、约谈,
“双方在大部分专利交叉许可方面已
专利筹码
最终双方的输赢关键在于诉讼过程,要看“应对专利战的技巧”。

出起诉讼过程,要看“应对
输赢关键在于诉新一轮“新旧势力的冲突

11
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
特别报道
经达成一致”。

同样使中兴意外的是,此次爱立信对中兴提出诉讼的专利恰包含于据称双方已达成一致的那部分中。

双方谈判中的矛盾焦点可能在于对专利质量和水平的认知上,双方对于中兴专利价值的看法显然并不完全统一。

王海波认为,“爱立信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中兴知识产权价值的了解和认可”。

据他称,“爱立信对中兴提出的交叉许可条件比较苛刻,对中兴的挑战比较大”。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在谈判中中兴与爱立信之间一直有几个专利“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而关于这几个专利详情,或是此次所涉具体专利,这位知情人士不愿说明。

考验技巧
回应爱立信的诉讼,目前中兴除对相关专利有效期限进行分析准备应诉外,还首先在国内对爱立信提起了专利无效诉讼。

“在中国只是第一步,不排除下一步在欧美国家也针对爱立信专利发起无效诉讼的可能性。

”王海波告诉记者。

他向记者申明:“中兴并不惧怕任何第三方的专利威胁,同时也不放弃与任何第三方在知识产权上形成明示或默示的交叉许可。


王海波向记者表示:“中兴非常尊重知识产权,过去也与不少厂商签署了相当数量的交叉许可协议,其中既有向对方付费,也有对方向中兴付费,同时也有双方互免的。

在中兴处于弱势的知识产权领域,中兴愿意去支付一定费用;同时在中兴强势的知识产权领域,中兴也希望获得一些对于我们研发投入的回报。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爱立信此番提起诉讼应该是有了充分的把握;而根据中兴的说法,他们针对在英国所涉的几件GSM 手机专利的侵权状态、专利有效性分析等方面也已有“积极的应对”。

国内知识产权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事态尚不明朗,并无一方拥有全盘把握:就爱立信的诉讼而言,中兴在GS M 和W CDM A 方面也是“手中有筹码的”;而反观中兴在国内针对爱立信提出的专利无效申请,仅是刚刚递交,具体的口审通知要3~5个月才能获悉。

该人士表示最终双方的输赢关键在于诉讼过程,要看“应对专利战的技巧”。

不过在中兴王海波看来,即使按最坏的结果来看,对于该公司的发展也不会有太多影响。

“目前中兴全球专利拥有量已达33000件,在3G 、4G 技术上,知识产权优势也伴随技术优势而体现。

中兴在3G 、4G 上的知识产权储备可以保证总体的安全与平衡。


无论如何,仅这一事件也正给予处于专利后发地位的中国企业以警醒: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学会打好专利这一张牌;如何进一步改善专利布局、结构,进一步提升专利质量。

如同此次中兴张建国的坦言——“中兴全球IPR 总量在上升,但不是每个地区都在同比例增加”,这或许也是使得爱立信此次得以发起诉讼的缺口之一。

理性对待专利诉讼
本刊总编辑|杨海峰
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利就是一张纸》,所表达的意思是我国虽然是一个专利大国(近几年的官方称谓),但有效专利、核心专利、可转化为商品的高质量专利却少得可怜,很多专利通过后,基本上就是发一张纸,然后束之高阁,算作专利一件。

试问这样的专利有什么用呢?单纯追求专利数量而忽略专利质量是近年来我国专利的一个显著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制造业水平明显提升,但其中只有少数企业脱颖而出,通过代工、模仿、消化、创新、发展等阶段逐步掌握了一些自己的专利,提升了品牌,以中国式发展之路逐渐走向了世界,比如海尔、华为、中兴等企业。

这些企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后续发展中,不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研发人才,在国际化视野下参与全球性竞争,从早期一个专利都没有到如今拥有数万件专利,并在许多领域掌握一定的核心专利,可以与世界一流的企业在专利谈判桌上平起平坐。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想并不是说明中国企业已经强大到这一步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和世界同步,开始遵守由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制定的游戏规则了。

而这个规则其实就是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创新知识产权以获取市场、赢得用户。

事实上,这就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之道,更是企业全球化运营必须遵守的规则。

所不幸的是,熟悉并认同这一理论的中国企业还太少,因此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近期指出未来20年中国仍然不可能成为全球技术领导国,我想这是一句给中国政府和所有企业家的警醒之言。

近一段时间来,在通信领域的专利纠纷异常热闹,恰恰说明这个领域仍然是全球创新的最前沿,也说明这个领域的竞争正处于胶着状态。

同时,这些逐渐增多的专利纠纷也给中国其它领域想走出去或者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一个非常好的警示。

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专利纠纷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专利纠纷,不要有害怕和抵触心理。

专利纠纷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非常普遍的一种竞争行为,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企业接到专利诉讼应该仔细冷静对待,组织专利部门认真分析起诉内容,合理应对。

其次,要不断加强专利队伍的建设,不仅仅是专利的申报和日常维护,而应该使之成为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要有长期的公司专利战略规划。

尤其是涉及多家竞争对手的领域,更应该长期关注并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与竞争对手达成一定的协议。

在这里尤其应避免侥幸心理,企业必须把尊重知识产权和创新知识产权放到同样的高度。

最关键的是,企业要具备利用专利维护自身利益的素质。

最后,如果自己掌握的专利多了,还得学会如何用专利保护自己。

要善于利用一些国际规则,合理交叉授权,形成共赢局面。

这就要考验企业专利团队的谈判技巧以及企业自身在专利积累方面的实力。

以华为、中兴为例,最近10年其高质量专利增长十分迅速,因此也就拥有了与其他欧美企业在专利相互交叉授权谈判方面的砝码,更具备了长期发展的基础。

当然,专利也是武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去打击或者“骚扰”对手,这也是规则。

因此,面对各种专利纠纷,要学习规则,尊重规则,活用规则,这是中国企业急需加强学习的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