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内容介绍及改写
二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总结拓展
• 春花美,霜叶更美!夕阳照耀下的枫树 林实在太迷人了,难怪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久久不愿离去。闭起眼睛,想象深秋山 林的美景,拿起画笔,画出你心中最美的 图画吧!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会写字
首
刘 枝 记
山 行
山 行
[唐代] 杜牧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ã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ãn jiā tínɡ chē zuî ài fēnɡ lín wǎn shuānɡ yâ hïnɡ yú âr yuâ huā
我会认
• Zèng liú •赠 刘 • Yóu jūn •犹 君
qí ng 擎 xū 须
jú cán 菊 残 chéng jú 橙 橘
zèng
liú
jú cá n yóu
菊花
jūn
残枝
bì xū
犹有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刘 擎 菊 残
犹 君 须 橙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橙黄橘绿赞深秋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赠刘景文
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 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 为他很有才华,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的 交情很深。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的时候是元佑 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年纪已经很大了,差不多到 了人生的中晚年了,可是还是没有受到重用,他 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苏轼想用这诗诗鼓励刘景 文:虽然年纪不小了,都过了中年,但也是人生 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应珍惜这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就会迎来收获的季节。
2021-2022学年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一 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教
二 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
学
三 品词析句、感悟 流
哲理
程
四 活动。 2、学生讨论交流。 3、介绍李白和王之涣。 4、引出课题。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品词析句、感悟哲 理
空山新雨后
空山新雨后
补充诗句
空山新雨后
迁移运用、口语练 习
之情。
教学目 标
1、认识“楼、瀑”等12个 生字,会写“楼、烟”等10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
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初步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
古诗,书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 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古诗二首》
基础阅读课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 这首诗讲的是诗 人登上鹳雀楼看 到的景象和产生 的想法。前两行 诗写了诗人在楼 上所见到的,仅 仅用十几个字, 就把祖国雄伟壮 丽的山河勾画出 一个轮廓。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诗 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 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 法,再现了庐山瀑布 的雄伟壮丽,尽情抒 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78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PPT课件

自由朗读诗歌
• 要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生字 注音,读准后鼻音“枫”和“径”。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处深秋时节的山 的山间小路弯弯曲曲,
径 换一换:
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径(石径)(路径) 斜(倾斜)
枫(枫叶)(枫树) 于(于是)(终于)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枝记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诗人。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小李杜”。
山 行 山行:在山里走。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这了首什诗么大内概容讲?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残
君
橙
橘残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内容介绍及改写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内容介绍及改写【导语】《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画秋日山行所见的风景,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内容介绍及改写),期望帮助到您。
【赠刘景文】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鼓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鼓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低沉。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山行】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画秋日山行所见的风景,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灵敏、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形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致,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改写《山行》】深秋的一天,唐代大诗人杜牧坐一辆马车,沿着石头铺成的、曲折折曲的山路游玩。
一路上,杜牧看见许多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地追逐,听见许多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唱。
突然,杜牧听到狗叫的声音,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不远处,云雾围绕的地方散落着几户人家。
杜牧下了马车,四处眺望。
虽然此时天色已晚,但是满山的枫叶却火红火红的,一阵凉风吹来,散发出阵阵幽香;被霜打过的枫叶,真比二月里的花儿还要红呢!于是,大诗人杜牧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人教版二年级上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赠刘景文)》pptppt课件

yú (于是)
shǒu (首次)
于 首
zhī (枝叶)
fēng (枫叶)
枝 枫
jì (忘记)
liú (姓刘)
记 刘
读一读
姓刘 菊花 残枝
君子
橙色
橘子
半 径
斜坡
枫树
在于
于是 首次 枝叶 枫叶 忘记 姓刘
听录音范读,学习课文。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今天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苏轼(苏东坡)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 士,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1、听录音范读。2、自由读课文,并圈出生字来。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苏轼
学习第二首古诗,听录音范读,回答问题。1、自由读课文,并把生字圈出来。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读
jìng
xié
斜坡
fēng
枫树
yú
于是
半径
理解词
曲径通幽 ;大相径庭 ; 捷径。 径:
斜:斜风细雨 ;目不斜视 ; 君:请君入瓮 。 君子
2、理解词: “二 即春天。 月”:
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红
小结诗意: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登上秋天的深山,在飘着白云的地方居住着 人家。停下车是因为爱这傍晚的枫林,秋天的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 的花还红。 3、小结: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古诗。体 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背诵古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内容介绍及改写

【贈劉景文】贈劉景文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作於元祐五年(西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
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山行】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山行》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描繪秋日山行所見的景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的高懷逸興和豪蕩思致。
作者以情馭景,敏捷、準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並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全詩構思新穎,佈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精神發越。
【改寫《山行》】深秋的一天,唐代大詩人杜牧坐一輛馬車,沿著石頭鋪成的、彎彎曲曲的山路遊玩。
一路上,杜牧看見許多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地追逐,聽見許多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地歡唱。
突然,杜牧聽到狗叫的聲音,沿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不遠處,雲霧繚繞的地方散落著幾戶人家。
杜牧下了馬車,四處眺望。
雖然此時天色已晚,但是滿山的楓葉卻火紅火紅的,一陣涼風吹來,散發出陣陣清香;被霜打過的楓葉,真比二月裏的花兒還要紅呢!於是,大詩人杜牧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教学设计精品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诵诗导入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出示课题)二、看图感悟【播放诗文情境】看后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提出不认识的字请大家想办法帮助解决。
【出示:古诗】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出示:“赠”、“擎”、“犹”、“橙”】这几个字稍难读些,读时注意这些字的发音,现在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课文,如果他完全读对了,就为他鼓掌,如果他有不对的地方就帮帮他。
4、互帮互学,同桌拼读。
5、请一组同桌读、读后评价。
6、齐读。
现在大家都会读这首诗了,如果把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请出来,你还能准确地认出他们吗?7、【出示:生字】请一组学生开火车认读。
哪列火车能开得又快又稳?8、再请一组学生读。
9、抢读。
【依次出示:生字】学生抢读。
10、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不错,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四、再读感悟,了解诗意过渡:同学们认识了字宝宝,现在我们把他们送回家,再来读读古诗。
【出示:古诗】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重点讲解【出示:“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懂诗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教案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二)【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内容介绍及改写【山行】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改写《山行》】
深秋的一天,唐代大诗人杜牧坐一辆马车,沿着石头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山路游玩。
一路上,杜牧看见许多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地追逐,听见许多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唱。
突然,杜牧听到狗叫的声音,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不远处,云雾缭绕的地方散落着几户人家。
杜牧下了马车,四处眺望。
虽然此时天色已晚,但是满山的枫叶却火红火红的,一阵凉风吹来,散发出阵阵清香;被霜打过的枫叶,真比二月里的花儿还要红呢!于是,大诗人杜牧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