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小结

合集下载

新生儿复苏培训心得体会

新生儿复苏培训心得体会

新生儿复苏培训心得体会
新生儿窒息复苏是产儿科常用技术,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伤残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产儿科医护人员必备技能。

XXXX年X月,我们非常有幸能参加这次培训,犹如享受了一顿盛宴,令人回味无穷。

感谢院领导和科教科,感谢产科模拟导师团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受益良多。

对于这次培训,张谦慎导师精心准备,理论与临床结合,授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循循善诱,像罗盘一样带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就连额角间的汗水都浑然不知。

他讲的一句话令我们印象特别深刻:“每个妈妈十月怀胎,或者一次又一次地做试管婴儿,终于诞生了这个小生命。

他们把他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能做什么呢?就好似战场上的战士,我们拿着武器,全力以赴!如果就因为技术问题,或抢救不
及时而导致一个可爱小生命的呼吸终止,不觉得很可惜吗?”从授课可知,他对临床工作之认真负责,对生命之尊爱,这份慎独精神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

张导师的实践指导也非常准确有效,授课完毕后对我们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指导,纠正平时操作中的易错点,加深了许多印象。

真的非常感谢!
记得没培训前,每次和儿科医生配合抢救新生儿时都非常紧急,很多细节都没能看清。

这次有幸近距离地体验一下儿科位置,才知道他们的不容易,平日里得多苦练,才能达到他们的水平。

而且每个细节都是一辈辈学者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我们更应该努力掌握它。

为了成功抢夺新生儿的黄金一分钟,我们的培训永远不能停止!。

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总结

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总结

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总结
一、背景
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新生儿复苏培训,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急救技能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本次培训由我们的医疗团队精心策划和组织,共有20名医护人员参与。

二、培训内容
1. 新生儿复苏基本知识:包括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常见问题及急救措施。

2. 窒息新生儿复苏:教授如何识别窒息症状,正确使用复苏设备,进行口鼻呼吸道疏通和人工呼吸。

3. 药物使用:讲解常用复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际操作演练:让参训人员实际操作窒息新生儿的复苏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三、培训效果
1. 参训人员对新生儿急救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应对新生儿突发状况的信心。

2. 大部分参训人员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处理新生儿急救问题。

3. 培训过程中,大家积极互动,相互学习,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案
1. 部分参训人员对窒息新生儿的识别还不够敏感,需要加
强这方面的训练。

2. 设备使用方面,部分人员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熟悉设备操作流程。

3.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计划增加模拟演练次数,提高参训人员的技能水平。

五、总结与建议
通过本次新生儿复苏培训,我们认识到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急救技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类似培训活动,提高我们团队的整体急救水平。

新生儿窒息实训报告总结

新生儿窒息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导致全身缺氧,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的救治能力,我院组织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技能。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临床表现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主要包括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和分娩因素。

母体因素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胎儿因素如胎儿发育异常、胎盘功能不全等;分娩因素如难产、产程延长等。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抑制、心率减慢、面色青紫、肌肉松弛等。

2.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1)复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评估新生儿窒息的程度,确定复苏方案。

其次,准备好复苏所需的设备,如复苏囊、新生儿呼吸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等。

最后,确保复苏环境安全、安静。

(2)复苏步骤:①清理呼吸道;②建立呼吸;③维持循环;④药物治疗;⑤保暖。

3.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1)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预防感染。

(3)根据病情调整营养和液体支持。

(4)预防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感染等。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临床表现、复苏技术及护理措施。

2. 实际操作:在模拟新生儿窒息的条件下,进行复苏操作。

主要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药物治疗和保暖等步骤。

3. 互动交流:在实训过程中,医护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探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救治能力。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的认识,明确了病因、临床表现及救治措施。

2. 增强了医护人员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熟练掌握了复苏操作技能。

3. 促进了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实际工作中共同应对新生儿窒息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生儿窒息急救技术培训小结

新生儿窒息急救技术培训小结

新生儿窒息急救技术培训小结
1. 前言
本培训旨在教授新生儿窒息急救技术,以提高新生儿窒息急救的效果和成功率。

本文档为新生儿窒息急救技术培训的小结。

2. 窒息急救基本步骤
- 第一步:判断呼吸与意识状况
- 观察婴儿的呼吸是否正常,有无意识丧失。

- 第二步:呼叫急救
- 若婴儿窒息严重,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 第三步:开放气道
- 将婴儿平躺于硬板上,将头轻轻后仰,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 第四步:人工呼吸
- 若婴儿没有自主呼吸,使用人工呼吸技术进行呼吸。

- 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
- 若婴儿没有心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 第六步: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 立即将婴儿送往医院,尽早获得专业医疗帮助。

3. 窒息急救技术注意事项
- 判断呼吸和意识状况时要仔细观察,确保准确性。

- 呼叫急救人员时,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 开放气道时要小心不要对婴儿造成额外伤害。

- 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和力度。

-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的速度至关重要,不可拖延。

4. 总结
新生儿窒息时的急救技术对于保护婴儿的生命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研究了窒息急救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在需要时能够果断地采取正确的窒息急救措施。

婴儿窒息抢救技术培训小结

婴儿窒息抢救技术培训小结

婴儿窒息抢救技术培训小结本次婴儿窒息抢救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参与者在窒息情况下对婴儿进行急救的能力。

以下是培训的要点和总结:婴儿窒息的原因- 窒息是指婴儿由于气道受阻而无法正常呼吸。

- 婴儿窒息的原因可能包括呛咳、吞咽异物、呼吸道感染等。

- 窒息需要立即进行急救,以避免严重的后果。

窒息抢救的步骤1. 迅速评估:判断婴儿是否不能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报告窒息情况。

3. 进行CPR: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之前,进行心肺复苏(CPR):- 将婴儿置于坚硬的表面上,仰背。

- 进行30次胸外按压:使用两个手指按压婴儿的胸骨,以保持心脏循环。

- 进行2次人工呼吸:用自己的口吹气进入婴儿的口腔。

- 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婴儿恢复呼吸。

4. 寻找异物:如果可见,尝试小心地清除婴儿口腔中的异物。

5. 接受进一步治疗: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将婴儿移交给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窒息抢救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CPR时,确保手指按压胸骨的位置准确,以避免对婴儿造成额外的伤害。

- 注意呼吸和胸外按压之间的配合,以确保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

- 在清除口腔异物时,小心谨慎地进行操作,以免进一步推入异物。

总结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掌握了婴儿窒息抢救的基本技术和步骤。

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动。

同时,我们应该在有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力给予婴儿有效的抢救,以提高其生存的机会。

> 注意:这份文档旨在总结培训内容,并不是法律文件。

在实际情况中,应优先考虑实施专业的窒息抢救技术,并遵循相关医学指南和法规。

有效救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

有效救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

有效救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将会给婴儿的生命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以及准父母而言,掌握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培训的内容和步骤。

1. 有效救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重要性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不能立即自主呼吸或呼吸非常困难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处理,婴儿会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脑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学习有效救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是保证婴儿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

而对于准父母来说,学习这些技能能够使其在出生时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降低不可预测的风险并保护宝宝的生命健康。

2. 培训内容(1)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认知:学员需要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定义、病因、常见症状和预防措施。

这将帮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基本生命支持技能:学员需要掌握婴儿复苏的基本技能,包括正确的胎儿姿势、通气技巧和心脏按压等。

这些技能是复苏过程中最基本的操作,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才能为婴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3)复杂情况的处理:除了基本技能,学员还需要学会处理一些特殊情况的方法,如吸痰、建立气道通畅、使用各种复苏设备等。

这些技能的掌握将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窒息情况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 培训步骤(1)理论学习:学员在培训课程中接受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理论知识。

这包括对窒息定义、病因、症状和处理方法的详细讲解。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员可以准确地掌握复苏的关键要点。

(2)模拟训练:在模拟训练中,学员将有机会通过模拟婴儿模型来实践复苏技能。

这个过程中,学员会接触到真实的情况,模拟处理不同窒息情况,不断纠正和改进自己的技能。

(3)实际操作演练:为了使学员能够熟悉实际操作环境,培训通常会在医疗机构的实际诊治环境下进行。

学员将与临床医护人员一起参与真实的病例诊治,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复苏技能。

通过上述培训,医护人员和准父母可以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技能,提高对新生儿窒息的早期处理能力,为患儿提供及时的救治。

【最新】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5篇

【最新】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5篇

【最新】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5篇心得体会是指将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的感受、反思的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1对HIE要重视综合治疗,在三维持.三对症的基础上提出对中.重度患儿蛋白激活剂要用早.用足量,对重症患儿有指征的给予新生儿期的治疗,并从视听.行为.运动等方面强化训练对改善预后很有帮助[6].?2.6加强产儿科合作:?2.6.1从_94年10月1日起实行儿科医生进产房.手术室,对窒息新生儿实施复苏抢救,有窒息高危因素则请儿科医生提前进产房或手术室准备复苏.?2.6.2病理状态新生儿送新生儿科诊治,儿科医生仔细复习.研究产妇妊娠分娩情况,特别注意窒息复苏后的连续治疗,防治并发症.?2.6.3开展死亡讨论,死胎.死亡有儿科高年资医师参加产科主持的讨论,早期新生儿死亡则有高年资产科医师参加儿科主持的讨论.?2.7对没有条件医治的重度窒息儿实行转院制度:?2.7.1成立固定转运小组,配备交通工具和药品器械包,同时要和上级医院NICU建立联系.2.7.2转运前准备好暖箱.心电监护仪.吸痰器.供氧装置.复苏囊.听诊器.气管插管包.输液泵.手套.胶布绷带及急救药品.?2.7.3转院前要和家属.产妇.上级医院NICU沟通.?2.7.4转运途中要保暖.取仰卧伸颈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保持静脉通道,检测口唇.面色.呼吸.心率.体温及尿量等.?2.7.5转运抵达后向接诊医师汇报患儿出生时抢救过程.转运经过和已采取的治疗措施.?2.7.6随访.?2.8复苏后临床护理:?2.8.1保持呼吸道通畅.?2.8.2合理喂养:轻度窒息_—24小时后,重度窒息24—48小时后喂养.?2.8.3预防感染:保持室内清洁,定期室内消毒和空气细菌监测,每天行口腔及脐部护理.2.8.4预防出血及缺血.?3 结果:?271例窒息患儿经上述治疗护理后成活出院,5例死亡病例均属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8%.防治患儿均无明显后遗症.?4 讨论?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对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则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我国新生儿死亡.脑瘫及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较为常见,所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加强新生儿新法复苏和产儿科医师的配合是复苏的关键.严格遵循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加大规范复苏培训技术,加强产儿科医师的交流,做好产前评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围生期窒息的抢救成功率.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2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另外将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儿也列为窒息.凡能影响母体和胎儿之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或能致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其后果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本病是围生期发生死亡及致产残的主要原因?[2].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的死亡和避免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何做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工作,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严重窒息可致不可逆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造成小儿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3]._年5月——_年4月对276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分析.总结复苏的关键所在,供大家参考.?1 临床资料?_年5月——_年4月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儿科共收治窒息新生儿276例,其中轻度窒息_2例,重度窒息94例.窒息原因:孕母因素58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中重度贫血等;胎盘因素44例,如前置胎盘.胎盘老化.胎盘早剥;脐带因素37例,如脐带压迫.绕颈.绕身;分娩因素82例,如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羊水因素55例,本文中5例死亡病例均为重度窒息.?2 方法及体会?2.1要确立两个整体概念:?2.1.1窒息复苏时使用正压给氧增加心输出量及纠正酸中毒去增加心.脑血流灌注的方法诱发呼吸,而不是采用洛贝林或酒精刺激使呼吸出现.?2.1.2不仅要规范复苏,而且要监测窒息引起的多器官损害及时干预和合理治疗HIE,目的是减少脑伤残.?2.2要呼吁各级领导加强对各级产儿科医生.助产士.麻醉师的操作培训,定期考核.不仅要上大课,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切实掌握三大适宜技术(面罩正压给氧.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吸引技术及合理给药,并要认真定期检查和考核,把规范的复苏技术推广和普及到有分娩条件的医院和参加每一次分娩的每一个医护人员,达到推广和普及新法复苏的目的.2.3要强调用评估的方法,即评估.策略.措施去指导复苏,评估的三大体征是呼吸.心率及肤色,而不是用Apgar评分去决定复苏的步骤.复苏时要贯彻ABCDE方案,一般的顺序是初步复苏.面罩正压给氧.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用药.也有例外的做法,如羊水胎粪污染.呼吸抑制者应积极气管插管,做气管内吸引,孕妇在分娩前4小时内使用杜冷丁,新生儿呼吸抑制者,应给予新生儿纳洛酮治疗.每一个参加复苏的围产工作者应将窒息复苏流程图牢记.?2.4要重视胎粪吸引,国内外一致认为对严重胎粪.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应在生后未出现呼吸前进行气管内胎粪吸引,吸与不吸预后不一样.一般按以下指征进行气管插管胎粪吸引[4]:?2.4.1胎粪粘稠或Ⅲ度污染.?2.4.2声门下有胎粪颗粒.?2.4.3虽胎粪稀薄但新生儿呼吸抑制.无哭声.反应差或紫绀者.?2.5要重视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监测:多器官损害与窒息的病死率及HIE后遗症密切有关,临床中必须在窒息复苏后严密监测多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脑及肾损害并将重症患儿[5]及早给予相应的干预.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3为提高我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围产儿健康监测项目的要求,实现〝确保各级助产医院的每个分娩现场均有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场〞的目标,根据>围产儿健康监测项目的要求,区卫生局下发了>(黄卫【___】52号),对该项培训和比武工作做了具体要求,我所负责具体实施,现将组织培训情况汇总如下:一.培训目的通过系统.正规的理论学习,掌握扎实的复苏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高危儿抢救与管理水平,使窒息新生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复苏抢救,并且复苏过程中建立必要.有效的监护和评估;提高复苏操作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提高儿科质量.二.培训范围及对象培训范围:全区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培训考核对象:全区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所有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儿科医生)和助产人员.三.培训内容培训教材为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印发的>.(一)医生的培训考核内容:复苏原理.复苏的最初步骤.复苏气囊与面罩的使用.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药物治疗.早产儿复苏.(二)助产人员的培训考核内容:复苏原理.复苏的最初步骤.复苏气囊与面罩的使用.胸外按压.四.培训方法1.要求各产科医院成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管理工作.制订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按要求配备.配齐复苏器械及教学模具(复苏器械及教学模具清单见后),并将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要求各院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操作,并将本院开展窒息复苏院内培训的时间上报我所.2.由我所组织各产科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儿科)选派的骨干参加了市妇保所组织的区级师资培训,经过2天的紧张培训,区内共有_名学员掌握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知识和复苏操作技术,成为下阶段院内全覆盖培训的师资.3.组织各产科医院进行院内培训,由参加区级师资培训的人员对院(或科)内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为保证培训质量,各院培训时,我所均到场做好质控和过程管理,做好培训前进行知识水平测试,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各产科医院(除长征医院外)均组织力量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技能性,各院均着重讲解和现场教授了新生儿窒息的现场急救和复苏的程序.流程.注意事项,真正实施了人人参与式的教学.此次培训,各院共组织_人参与了学习,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很实用,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为今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培训效果通过此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各院均规范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这将大大提高我区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儿童脑瘫的发生率,更加有力地保障广大孕产妇的分娩安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一项常学常新的技术,我所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其纳入每年的产科质量检查,以进一步推广该项适宜技术,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4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一分钟,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常见的危急病症,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减少新生儿的死亡发生.笔者选取_年9月到_年4月85例窒息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_年9月到_年4月分娩的85例窒息新生儿,其中男48例,女37例,根据窒息诊断判定标准,轻度窒息70例,重度窒息_例,其中接受产钳助产5例,剖宫产24例,顺产56例.所选取的患儿的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_),可以进行对比分析.1.2窒息诊断①针对产妇病史的具体时间,从中寻找患者的具体诱发因素;②当胎儿在母体内,孕妇可感觉胎儿于宫内胎动频繁,胎心率过慢低于每分钟100次或过快高于每分钟_0次,且羊水在胎粪的污染下,变成黄绿色;③轻度窒息: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不规则或表浅,全身变紫,其中APgar评分为4-7分;④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微弱或消失,肌张力较为松弛,皮肤变苍白,APgar评分0-3分;⑤不同长短时间的窒息时间,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以及酸中毒.1.3助产护理方法选用国际公认的复苏ABCDE方案,A为清理呼吸道,B为建立呼吸功能,C为维持循环正常,D为药物治疗,E为评估,综合这五项抢救措施.对于重度窒息患儿,每间隔4-10分钟对患儿病症进行一次评估,直至评估APgar评分高于7分.1.3.1清理呼吸道待娩出胎头后,医护人员应立刻挤出胎儿口鼻中的羊水以及黏液,并将呼吸系统的黏液等其他异常物质迅速吸出,然后将脐带剪断,之后使用消毒毛巾对婴儿进行清洁,同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在整个清理抽吸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动作缓慢,直至将婴儿的异物抽吸干净.如患儿为重度窒息,应采取气管插管抽吸呼吸道内部的异物组织,将其彻底清理干净,防止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并发症.1.3.2 建立呼吸若对患儿进行抽吸清洁后,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患儿仍不能正常呼吸,可以通过按摩患儿的背部或轻拍新生儿的足底,对患者实施给氧治疗直至患者皮肤转红,诱发患者出现呼吸刺激,如仍不能正常自主呼吸,应立刻对患者实施加压给氧治疗.1.3.3维持正常循环待患儿可进行自主呼吸后,患儿仍未复苏,应立即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其中每分钟按压100-_0次.当患儿可正常进行自主呼吸后,患儿病症有所好转,可停止对心脏进行按压,对患者实施给氧治疗.1.3.4药物治疗患者病症无明显好转,可采用脐静脉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其中实施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扩容剂.碳酸氢钠.纳洛酮.肾上腺素等,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药物都较少使用.1.3.5评估在患儿复苏时,助产护理人员可对新生儿的心率.肌张力.自主呼吸.喉反射以及新生儿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出评价,为实施抢救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_.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_2检验,P 0._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3讨论临床上认为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因缺氧或缺血而导致患者内脏器官功能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为新生儿窒息病症,是因胎儿宫内窘迫出现的病症,为妇产科常见的危急病症[1].患儿出现窒息时会无法正常自主呼吸,肺泡不能正常进行扩张,新生儿出现缺氧情况而导致患儿肺循环阻力增大,出现循环障碍,患儿不能正常进行气体循环,导致体内的二氧化碳升高,极易导致新生儿出现酸中毒病症[2].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孕产检时,应该叮嘱孕妇做好保健工作,同时做到早期有效诊断.发现.预防并实施有效的治疗[3].助产护理人员首先应对产妇适当进行孕期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孕妇对相关保健方面知识的了解,引导产妇如何做好孕期运动[4].同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对产程进行严密观察,观察产妇情况,减少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5].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所选取的患者实施助产护理后,其中轻度窒息患者70例成功复苏,复苏率为100.00%,重度窒息患者_例成功复苏,复苏率为86.67%,2例患儿复苏不成功,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_).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5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和正确的治疗及护理.现将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_年1月至_年1月,分娩活产新生儿共3_例,新生儿窒息_例,其中轻度窒息_例,重度窒息8例,窒息发生率 6.73%,治愈出院_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0.47%.2 急救与护理2.1 认真做好产前监测,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严密观察胎心率.胎动.产程进展情况,适时破膜了解羊水性状,若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应及时改变孕妇卧位,给氧气吸入,半小时后胎心未见好转应立即结束分娩.2.2 做好物品及抢救人员准备工作如氧气.新生儿复苏囊.面罩.新生儿辐射台.吸球.吸引器.吸痰管.喉镜.气管导管.注射器.脐静脉穿刺针.听诊器.急救药品等,均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以便能迅速.及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2.3 做好保温工作新生儿窒息后,尤其是早产儿,皮肤薄,皮下脂肪少,体温易下降,因此,新生儿一娩出就应在几秒钟内用毛巾揩净全身羊水及血迹,把新生儿放置于预热辐射台上,在30~32℃下进行抢救,使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及耗氧维持在最低水平,有利于窒息患儿的复苏.2.4 清理气道在胎儿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向口腔方向挤捏新生儿颏部,将上呼吸道的黏液和羊水自口.鼻腔挤出.窒息儿娩出后取轻度伸仰卧位,用吸球先吸口腔,再吸鼻腔.2.5 建立呼吸手指弹患儿足底.轻柔摩擦背部2~3次,仍不能建立呼吸,立即用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氧流量5L/分正压给氧的浓度为90%~100%.2.6 评价用6秒钟心率评估法,即计6秒钟心跳数_10=心率/分钟.若心率大于100次/分,肤色转红,且有自主呼吸者,可停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对于无自主呼吸者,呼吸暂停或心率小于100次/分,继续进行正压人工呼吸,做胸外按压维持循环.2.7 气管插管对心率小于60次/分,迟发性呼吸停止.胎粪吸入,经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者,必须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将胎儿气管内羊水.胎粪吸净,吸净后气囊加压给氧,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3∶1,胸部按压30s后,再次检查心率,根据心率决定进一步处理.2.8 药物应用经以上处理仍无心率,即用肾上腺素0.1~0.3ml/kg的1∶10000溶液经气管套管内给药,给药后用0.5~1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内的药物,配合正压呼吸助药物分布到支气管及其各分支内[1].对复苏时间长.效果差并有低血容量时,用0.9%的生理盐水10mL/kg脐静脉缓慢推注[2],用5%碳酸氢钠溶液3ml/kg+等量的5%~10%葡萄糖溶液脐静脉缓慢推注.3 讨论本文通过对_例窒息儿的抢救,认为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所以要认真做好产前.产时监测,严密观察胎心率.胎动及羊水颜色的改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成功的新生儿应取右侧卧位,注意保暖,间断给氧,氧的浓度不超过30%,待面色及四肢红润后半小时停氧;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体温.皮肤颜色.意识状态.瞳孔反应.拥抱反应.吸吮反射.肌张力.有无呕吐.二便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认真掌握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法.抢救措施及护理,这是成功地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新生儿窒息培训心得。

小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小结

小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小结

小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小结
本次培训旨在教授小儿窒息复苏的技术和方法,以下为培训小结:
1. 窒息复苏的基本原则
- 快速评估:判断窒息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 立即呼叫急救:通知专业人士并寻求帮助。

- 清除气道阻塞物:采用适当的方法清除气道阻塞物。

- 进行人工呼吸:采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技术进行呼吸支持。

- 进行胸外按压: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胸外按压,维持血液循环。

2. 窒息复苏的具体步骤
1. 检查安全:确认现场安全,并戴好手套。

2. 判断意识:轻拍儿童,喊叫刺激,观察是否有意识反应。

3. 呼叫急救:如发现儿童无意识或无反应,立即呼叫急救。

4. 清除阻塞物:采用合适的方法清除气道阻塞物,如头后仰法、打背法等。

5. 人工呼吸: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2-20次。

6. 胸外按压:在没有反应的情况下,按压胸部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频率进行。

3. 培训注意事项
- 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小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避免
造成二次伤害。

- 学员应熟练掌握窒息复苏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并能够在
实际应急情况中迅速作出反应。

- 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定期进行复和演练,保持技术的熟练性
和适应性。

结论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学会了小儿窒息复苏的基本原则、具体
步骤和培训注意事项。

希望学员们能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应急处置
能力,为儿童窒息复苏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总结
为提高我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年)》围产儿健康监测项目的要求,实现“确保各级助产医院的每个分娩现场均有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场”的目标,根据《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年)》围产儿健康监测项目的要求,区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印发<黄浦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和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黄卫【2009】52号),对该项培训和比武工作做了具体要求,我所负责具体实施,现将组织培训情况汇总如下:
一、培训目的
通过系统、正规的理论学习,掌握扎实的复苏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高危儿抢救与管理水平,使窒息新生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复苏抢救,并且复苏过程中建立必要、有效的监护和评估;提高复苏操作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提高儿科质量。

二、培训范围及对象
培训范围:全区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

培训考核对象:全区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所有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儿科医生)和助产人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教材为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印发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材》。

(一)医生的培训考核内容:复苏原理、复苏的最初步骤、复苏气囊与面罩的使用、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药物治疗、早产儿复苏。

(二)助产人员的培训考核内容:复苏原理、复苏的最初步骤、复苏气囊与面罩的使用、胸外按压。

四、培训方法
1、要求各产科医院成立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管理工作。

制订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按要求配备、配齐复苏器械及教学模具(复苏器械及教学模具清单见后),并将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

要求各院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操作,并将本院开展窒息复苏院内培训的时间上报我所。

2、由我所组织各产科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儿科)选派的骨干参加了市妇保所组织的区级师资培训,经过2天的紧张培训,区内共有12名学员掌握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知识和复苏操作技术,成为下阶段院内全覆盖培训的师资。

3、组织各产科医院进行院内培训,由参加区级师资培训的人员对院(或科)内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为保证培训质量,各院培训时,我所均到场做好质控和过程管理,做好培训前进行知识水平测试,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

各产科医院(除长征医院外)均组织力量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技能性,各院均着重讲解和现场教授了新生儿窒息的现场急救和复苏的
程序、流程、注意事项,真正实施了人人参与式的教学。

此次培训,各院共组织×××人参与了学习,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很实用,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为今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培训效果
通过此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各院均规范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这将大大提高我区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儿童脑瘫的发生率,更加有力地保障广大孕产妇的分娩安全。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一项常学常新的技术,我所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其纳入每年的产科质量检查,以进一步推广该项适宜技术,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黄浦区妇幼保健所
二〇〇九年六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