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语比较标记“to^13”及差比句的类型特征
汉语中的等比句和差比句

汉语中的等比句和差比句
等比句和差比句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于对比和形容事物的差异。
下面列举了十个符合标题要求的例子。
1. 等比句:他的力气大如磐石,四肢如铁。
差比句:他的力气微不足道,连个鸟蛋都拿不住。
2. 等比句: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
差比句:他的嗓音粗犷如石破天惊的雷鸣。
3. 等比句:这个房间宽敞明亮,犹如一片海洋。
差比句:这个房间狭小阴暗,宛如一只笼中之鸟。
4. 等比句:他的眼睛明亮有神,如同明星一般闪耀。
差比句:他的眼睛黯淡无光,仿佛两颗死鱼眼。
5. 等比句:这座城市繁华热闹,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
差比句:这座城市冷清荒凉,犹如一片废弃的荒原。
6. 等比句:她的笑容温暖如阳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差比句:他的笑容冰冷如寒冬,让人感到一丝恐惧。
7. 等比句: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如同一本精彩的小说。
差比句:这个故事乏味无聊,简直不值一提。
8. 等比句:这首歌曲动听动人,如同一阵鸟儿的鸣唱。
差比句:这首歌曲刺耳难听,就像是一把尖锐的刀子。
9. 等比句:他的声音悦耳动听,如同一阵清风拂过耳畔。
差比句:他的声音粗糙刺耳,犹如一辆老旧汽车的发动机。
10. 等比句:她的笑容甜美动人,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
差比句:她的笑容苦涩无奈,犹如一杯含泪的苦酒。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等比句和差比句能够生动地形容事物的特点和差异,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汉语中,等比句和差比句的运用是修辞手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汉日语差比句对比解析

汉日语差比句对比解析考试周干2009年第6期汉日语差比"h-j对比解析李伟杨政华(1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19;2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表示程度差别的汉日语比较句(本文称为差比句)进行对比,找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结构上的不同.及在两种语言内部不同类型差比句之间的结构差别进而归纳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之间的意义对应.并用来指导翻译实践关键词:汉日语差比句对比1.差比句的肯定形式汉日语两种语言在差比句中都有一个和英语不同的共同特点.即没有比较级这一说法.汉语中借助于介词"比",13语中借助于格助词"土y)",两者在意义上许多情况是基本对应的,可以互译.所不同的仅仅是它们各自在句中的位置问题.汉语的"比"总是放在比较成分(Y)的前面;13语的"土r)"则是总放在比较成分(Y)的后面.因为必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所以它们在句型中既有对应的一面.也存在不对应的一面.下面就结合一些实例,从汉13两种语言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比汉13两种语言中差比句的异同,来谈些浅显的看法.1.1汉语"X比Y……"的差比句和日语"Xc耋Y土rJ……"的差比句.为了对比方便,我们把汉语的差比句称作"X比Y……",13语的称作"X《土Y土I)……",其中的"X"为比项,Y为被比项,"……"为比较结果.1.1.1汉日语差比句结构和意义的对应.(1)汉:X比Y……13:XI2Y土I)……例:松口蘑比香菇还高.松茸;土椎茸土1)毛),)高,.(森山卓郎,2004)(2)汉:X的N比Y……/)(的N比Y的……(N为名词)13:XNc土Y土I)……/xNc耋Y土『)……(N为名词)例:东京的人口比北京多.柬京人口c耋北京土r)多0,.(《标准13本语》初级上) (3)汉:X比(疑问词)都(也)……日:xc土(疑同嗣)土9屯……例:在亚洲,中国比哪个国家都大.7,丁,中国c土国土1)屯J2=,.以上三种句型的差比句中.汉语介词"比"和13语格助词"上『)"除了各自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外,用法,意义基本对应.对中国,13本学生来说,一般不难掌握这种句子的翻译. 1.1.2日语格助词"土I)"和汉语介词"比"的意义的不对应. (1)13:(Y£『J)XOr)6壬力……,Y土I)X……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作后置定语.译文:当你想到为他们提供生计的莎士比亚本人就是个留着胡须,吵吵嚷嚷的演员时,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讽刺. (三)分句法有时也称为分译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语的习惯.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转换成句子,分开来叙述.为了使语意连贯,有时需要适当增加词语,也就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整个英语长句翻译为几个独立的句子,顺序基本不变,前后保持连贯.例1.Hiltonisbuildingitsownhotelthere,whichyoumaybe surewillbedecoratedwithHamburgerBars,theLesrLounge,the BanquoBanquetingRoom,andSOforth,andwillbeveryexpensive. 该句子是含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复合句,which~JI导的从句修饰先行词itsownhotel.从句@youmaybesure是插入语,从句的主干部分是"whichwillbedecoratedwith…andwillbe veryexpensive".译文:希尔顿饭店正在这里构建自己的旅馆,你几乎可以肯定它会配有哈姆雷特汉堡包店,李尔休息室,班柯宴会包间等,而且价格昂贵.例2.Newwaysoforganizingtheworkplace——alJthat reengineeringanddownsizin一areonlvonecontrbutionthe overallproductivityofaneconomy,whichisdrivenbymanyother factorssuchasjointinvestmentinequipmentandmachinery,new technology,andinvestmentineducationandtraining.该句的主干是"Newways…ayeonbonecontrbution…";破折号之间的内容是对主语的解释.在economy之后接了一个which~l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suchas之后列举了三方面的原因说明前面的factors.译文:企业重组的新方法——所有那些重新规划和缩小规模的做法——只能对一个经济的整体生产力作出一方面的贡献,而生产力的发展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驱动,如设备机械上的联合投资,新技术以及教育和培训上的投资.(四)综合法实际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因为有些英语长句顺译或逆译都不合适,分译也有困难,单纯地使用一种译法不能译出地道的汉语,此时就应仔细琢磨,或按时间先后,或按逻辑顺序,顺逆结合,有主有次地进行综合处理.例1.Rather.wehaveacertainconceptionoftheAmericancitizen,acharacterwhoisincompleteifhecannotcompetentlyas—sesshowhislivelihoodandhappinessareaffectedbythingsout—sideofhimself.句子主干是wehaveacertainconceptionoftheAmericancitizen;acharacter为同位语,复指tIleAmericancitizen,其后是who引导的定语从句.这个定语从句又含有if弓I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译文:而是,我们对美国公民有这样一种概念:如果他不能准确地判断自身的生活及幸福如何受外界影响,他就是一个不完善的公民.例2.WhentheUnitedStatesenterediustsuchaglowingperi—odaftertheendoftheSecondWorldWar,ithadamarketeight timeslargerthananycompetitor,givingitsindustriesunparalleled economiesofscale.句子主干是"…ithadamarket…".主语之前是When~Jl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现在分i-~giving相当于"whichgave…",为结果状语.译文:二战结束后.美国恰好进入了这样的一段辉煌时期.当时,它拥有比任何竞争者大八倍的市场,使其产业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1012o09年第6期考试/Et:l:ll汉:比起Y来(比较起来),......x/Y和X相比, (X)例a:私c耋(学士9)数学c王j好.比起语言学来(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数学./语言学和数学相比.我还是喜欢数学.b:夏休l:c耋海,\,行<土I)(毛))山行墨,.暑假期间,比起去海边,我还是(更)想去爬山./海边和爬山相比,我还是(更)想去爬山.(《日语惯用句型手册》P.65O.)以上日语例句中的格助词"土9"都是和汉语中的"比起(相比)"一一对应的,而与汉语中的介词"比"不对应,因此不能翻译成用介词"比"的差比句,即,a."我比语言学喜欢数学", b."海边比爬山想去".这是完全依赖于日语的差比句的结构硬套的一种翻译.对于初学汉语的日本学生来说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要是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2.1.1中3个例句的"……"这一比较结果是表示两种事物在性质,程度上的差异,其中的"比"是介词.而1.1.2中的例句,并不是对X和Y 两个事物的单纯比较,而是某个人或团体对X,Y两种事物感情,态度的比较,比较结果都是与人的感情色彩相关的词,如: "好茎,嫌,I壬L,,0"等形容词,形容动词或愿望助动词.其中的"比"是动词.另外,日语中的"Y土『JXg)I王.j……"这一形式,是不能换成"Y土9Xc耋……"这一句型的,因为这句话的前面应该是省略了一个疑问句,即"X已Y匕,与……加",回答的人就用了格助词""来强调听者所要得知的信息——X.同时,在比较句中"土I)"部分是常常省略的.如:私c耋数学I王弓好茎中.,比较起来,我喜欢数学.而不能译成"我喜欢数学".因为这句话不是一般的陈述句,是一个带有比较含义的陈述句.这一表达方式是日本人经常使用的,中国学生应该加以掌握.好好体会,并正确使用.(2)日:Y上9(L)Xc王-j力{,,.厂Y土『)X汉:与其Y,不如X.例a:南人{耋先生言.j占『)(L乃)学者言,)I王-j力,,.与其说他是老师还不如说他是学者.(《日语惯用句型手册》P.650.)b:人l=朋<土I)L弓自分词芑,.与其问别人,不如自己调查.(森山卓郎,2004)以上这类句子中不含"……"这一比较结果,我们把它叫做属性不明示型比较句(森山卓郎,2004),其特点是比较结果都是表示积极的一面,像"Y上『)x}王-j0,,"结构中的"I蚕弓,,"就可省略.所以,这类结构的差比句是没有否定形式的.在日语的谚语中,很多都是利用了这种结构的差比句,如"花土I)团子""牛後土9鹅口"等.此类句子一般不翻译成用动词"比"的比较句,或介词"比"的比较句.因为"与其Y. 不如X"的句型与日语的这类比较句意义上是最为接近的.当然,日本学生的汉语水平若不太高时,也不妨可将其译成"比起吃药来,锻炼更好","自己调查比问别人好".但随着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将"与其Y,不如X"的句型教给他们.通过以上两种句型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格助词"土I)"能够表达的比较意义,在汉语中用"X比Y……"这样的差比句不能很好地表达这种比较的意思.只有换用其他形式,才能准确地进行表达.2.差比句的否定形式汉语中"X比Y……"这个差比句的否定形式有两种,即"X没有Y……"(下文简称"没有句")和"X不tLY……"(下文简称"不比句"),而日语中却有一种常用形式:"XIJ:YI~.……¨."下面本文对汉语中这两个差比句的否定形式是否都与日语中的"Xc耋YIi……,"相对应进行比较分析.2.1汉语"X没有Y……"的差比句和日语"Xc耋Yc王……0,"的差比句.例(1)汉:a.日本没有(不如)中国大.日:b.日本c中国c王<.(《标准日本语》,初级上)102首先,从语义特征来看,实际上"x没有Y……"是"X有Y……"的否定."X有Y……"这一肯定比较句蕴含两种语义,即x在程度上跟Y一样或者超过Y.对肯定形式的否定只可能造成一种结果.也就是说"X没有Y……",在语义上是单一的.这样.原来对结论项目的否定也可以看作对整个命题的否定(张和友,2002:10).b是对肯定句"日本c支中国土9."这一命题的否定,语义是单一的,句中使用了"c王"这一副助词,其含义为"後c二打与消L意伴弓奄札老越之6毛),二匕老表寸."①,"表示比较的基准."②在否定句中作为比较基准引导被比项.其次,从语用角度看,a和b就是客观地陈述一个否定命题.本身不带有说话人对这个命题的态度,看法,也可以回答一个是非问句"X比Y……吗?"(吴福祥,2004: 228).所以无论从语义还是语用角度看.汉语中的"X没有Y……"都与"Xc耋Y6E……,"相对应,可以互译.2.2汉语"x不比Y……"的差比句和日语"Xf土Yc王……0,"的差比句."X不比Y……"是"X比Y……"这个差比句的另一种否定形式,汉语介词"比"的否定形式是"不比"(个别情况除外),而格助词"土『)"本身没有否定形式,在日语常见的差比句否定形式为"Xc耋YI王E……"这一形式,那么二者是否相对应呢?例(2)汉:c.北京动物园不比上野动物园小.日:d.北京勤物圜c耋上野勤物圜I夏小芒<,.日:e.北京勤物圜c土上野勤物圆土9小芑<0.(靳卫卫.1986)从语义特征来看.c是"北京动物园比上野动物园小"这一肯定句的否定表达.其肯定的意义是单一的,而否定形式的语义并不是单一的,合乎逻辑的推断是北京动物园和上野动物园一样大,或者北京动物园比上野动物园大.而在2.1中根据"I王"的意义及从语义,语用特征来看,"XIAY~.E……0,"的语义是单一的,可见其与"X不比Y……"这一"不比句"是不对应的,不能互译.那么c与e是否对应呢?从语义特征来看,"北京动物园比上野动物园小"是一个复合命题,即,"北京动物园跟上野动物园比,北京动物园小"其否定形式可以理解为"北京动物园跟上野动物园比,北京动物园不小"(而不小的对立面有两种语义).也就是说"X不比Y……"可以说成"X比Y 不……",这样就将对命题的否定变成对结论项目(比较结果)的否定.由于结论项目"不……"本身蕴含两种语义,所以e这一否定形式的两种语义仍然存在(张和友,2002:10).下面再看一下e中的"小墨<0,"就是肯定句"北京勤物囡c耋上野勤物圜土小,"的结论项目的否定其包含两种含义,即,"废苎c耋同匕"或者"废",而且,e也可以译成"北京动物园比上野动物园不小".这恰恰与汉语中的"X比Y不……"这一形式相对应.由此可见.从汉语的语言角度来分析.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语义上看,日语中的"XI~:Y上I)……,"都与汉语中的"x不tgY……"相对应.但是,在日语中"xc土Y土9……0,"这一句型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不自然的,所以在中国的日语教科书里,没有这一个惯用型表达,原因在于,在日语比较句中,表属性的词后直接加否定形式通常都是否定前文,而并非是对属性否定.即视属性为不存在,所以通常要在属性前加上与否定相呼应的副词,来否定属性,即"X;土Y土I)(全然?圭一)<决L)……0,"(森山卓郎,2004).那么e应改为:£北京勤物圆c耋上野勤物圜土I)(全然?圭,)<?泱L)小芑<0,.这样的表达才符合日本人的习惯.可以互译.同时它也包含两个意思,即"北京勤物圜匕上野勤物圜{芑c耋同匕"或者是"北京勤物圜c土)'E废,".与汉语的"X不比Y……"语义相对应.结构也是基本一致,可以互译.汉日两种语言的差比句在理论上都有两种可选的否定形式.但在一些语境里似乎只能用"没有句"和"Xc耋Yc主……考试周刊2009-@-g6~浅探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符俊(湖南城市学院外语系,湖南益阳413000)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使用范围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本文对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进一步认识英语语言中所涵盖的民族文化,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关键词: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一,引言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范围涉及日常生活,生理现象,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英文euphemism--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一"的意思是"good"(好),词根"一phem一"是"speech"(言语),词尾"一ism"的意思是指"表示动作或其结果".整个字面的意思是"speakingwellof..."(对……好言夸之,对……婉言称之),"goodspeech"(好的说法) 或"wordsofgoodomen"(语言).原来,在古希腊祭祀时,人们一般都得说好话.讨吉利.古希腊的文化后来直接或间接地传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最为鼎盛.据说,英语委婉语始见于中古英语,只限于身体机能的一些委婉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礼仪,礼貌规范,社交规则等因素大大地影响了和改变了委婉语的范畴.如今,在现代英语中它涉及面甚广,出现频率很高,如身体机能,疾病,死亡,种族,职业,金钱,政治及战争等.人们在交际中,根据会话原则,常用含蓄,温和,文雅,婉转,无刺激性的词来代替生硬,直板,粗俗,恐惧,带刺激性的词.英语中,委婉语可用句式表达,如"Itmightbe helpfultotrvthenewmethod."与"Idon'tthinkshecouldbe wrong."这两句分别运用动词的过去式(表虚拟)和否定式来表达婉转的语气:委婉语更为常见的形式为委婉词语.本文主要就后者展开论述二,英语委婉法的语用功能1.禁忌语用功能英语中的禁忌语,特别是粗话像belly,damn,poor,deaf,ug.1y,thetimbed等属于不宜言表的词语,因此需要一些代表着文明,高雅的词语来取而代之.而委婉语的出现就把这种意识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委婉语的产生同语言禁忌有关,语言禁忌的内容多是先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偶然的,无法把握的东西. 为了避免提及这些容易引起恐惧的事物,委婉语便应运而生. 由此.避免禁忌,消除恐惧也就成了委婉语的首要交际功能.比如,在维多利亚王朝中期,人们不敢提起已故者的名字,而dx,b翼翼地代之以thedepaaed或nolongerliving.就连小说家也只好将God拼写成G—d,以使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在一般禁忌语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死亡"现象的禁忌.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东西方各民族都忌讳对"死"的说法,总要予以回避禁忌,因为"死亡"是一种不幸,一种灾祸.人们把"死"隐去,"有时是为了怀念死者,有时是为了赞美死者,有时只是为了避免重提这个可怕神秘的字眼"(陈原,2000:344),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英语里据说有102种之多.如departfromthewodd,decease,breatheone'S last,payone'Sdebttonature,gowest,restinpeace,gotoheaven, becalledtoGod.近来,英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越来越夸张, "死者"(thedead)成了thedeceased.thedeardeparted,"死了"就是passedaway,fallenasleep,gonetoJesus,反映出人们对死亡的忌讳日益强烈.在西方,穷人忌讳别人称他们"穷光蛋",怕"失体面",他们常用needy(拮据),underprivileged(受到不公正待遇),dis—advantaged(机遇不佳)等委婉词表示"穷困",另外还有the have—nots,outofpocket等委婉表示法.2.弄L貌语用功能委婉语对英美人来说更能使他们避免交际中的冲撞,无礼.因为在言语交际中由于用语不当.或出言无礼.会引起隔阂,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当迫不得已时.英美人为避免冒犯和伤害对方的感情,尽量选择委婉表达法以示礼貌和文明,他们所采取的这一交际策略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西方文明和社会发展.Leech提出一条语用原则,即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 这一原则是通过语言表达礼貌,要使得说话人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在交际中被视为一条十分重要语用原则.这一礼貌原则包括6项准则,很适合于委婉语.第一项是得体准则(Tact Maxim),以减少伤害他人,第二项,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 im),以赞誉为主.其中的第五项标准是一致标准(Agreement Maxim),以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第六项标准是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目的是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以上这些准则主张客气,赞誉和礼貌,而不主张分歧,直白,率真,粗鲁,无礼(Leech.1983:131--149).因此,英美人在说贫穷国家时不用poorcountries.而尽量用developingcountries,在说老年人时"或只能用"不比句"和"xc土Y土rJ(全然?圭,)<?泱L )……,".那么在汉日互译时,我们就应该注意这两种否定形式的翻译,要一一对应,否则不能准确表达原句的含义. 注释:①请参考《广辞苑》(第五版,岩波书店)相关例句为:"'二札cij札L,二匕c土,."(请参考《日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讲谈社)相关例句为:"富士山I高<L,./没有富士山高."参考文献:[1]森山卓郎.日本语c二扣c于弓比较文形式[A].言语,2O04,(1O):32—34.[2]张玺恩等.标准日本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常波涛.日语惯用句型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吴福祥.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o4,(3):222—231.[5]靳卫卫.汉日语比较句的异同[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6,(2):70—75.[6]张和友.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语用解释[J]. 汉语学习,2002,(5):8—13.[7]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O3。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及标点符号整理,快替孩子收藏起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及标点符号整理,快替孩子收藏起来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标点符号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分号;双引号“”顿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__)基本概念及用法: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方言比较句

方言比较句比较句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来辨别异同的句子。
金沙方言里,比较句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其大致和普通话相同,但是还是有着地方特点。
根据语法学界的一般分类,该节把金沙方言分为差比句、等比句、极比句和递比句,来考察一下金沙方言典型的比较句句型。
比较句一般都有比较的对象,比较的结论和比较词。
下文种将比较的对象分别称作A和B。
比较的结论,如果只是一个笼统的结果,那么称之为“W”,如果后面还有表示量化的词,我们把该词称之为“Z”。
一、差比句“比”字句比B+W这个句式在金沙方言中很常见,表示A 胜过B。
A和B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是短语甚至是复杂小句。
如:她比我来事。
安安顿顿总比没得安稳好。
她哭比她不做声要好。
夜头做生活比日里做生活要吃力。
慢点儿吃要比囫囵儿吃要好。
先帮规矩说说清爽比过辰儿出叨事情再说不清爽要好。
以上的句子中,第一句是名词的比较,第二句是形容词,第是短语的比较,第三句是主谓短语的比较,第四句是状动宾短语的比较,第五句是状动短语的比较。
最后第六个例子是复杂小句的比较。
“A比B+W”的否定句式是“A没的比B+W”。
“没的”前面常常会加副词“也”或者“揩”表示强调。
如:他写字也没的比你推板。
他揩没的比你聪明。
在“A比B+W”句式下,无论W是褒义还是贬义词,句子的含义都是“A胜过B”,其对应的否定结构“A没的比B+W”的含义是“A不及B”。
比B+W+Z金沙方言中的“比”字句常常加上量化值,表示“W”得多少。
“Z”是对“W”的定量。
如:他比我壮五斤。
张三比李四高一头。
做勒海比站勒海要适宜点儿。
可见,“Z”可以是数量结构,也可以是形容词结构。
而且“Z”可以是确定的数量,也可以是模糊的不定的。
这个情况下,也可以说“和/同A比,B+W+Z”。
如:和小张比,他还推板交关呢。
和去年子冬天比,今年子哩冬天冷交关。
“A比B+W+Z”的否定式是“A没的比B+W+Z”,但是这时候,“Z”多为不确定值。
差比句举例

差比句举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差比句的定义2.差比句的分类3.差比句的举例4.差比句的语法特点5.差比句的应用场景正文一、差比句的定义差比句,又称对比句,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来表达意义的句子。
在差比句中,通常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对或相反的成分,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二、差比句的分类差比句可以根据其对比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性质对比:比较两个事物的属性或特性,如“红与黑”。
2.程度对比:比较两个事物的程度或数量,如“好与更好”。
3.结构对比:比较两个事物的结构或构成,如“A 型与 B 型”。
4.原因对比:比较两个事物的原因或根源,如“因为他与因为她”。
三、差比句的举例以下是一些差比句的例子:1.性质对比:高与矮、强与弱、快与慢2.程度对比:很好与最好、较差与很差、较高与最高3.结构对比:中式与西式、复古与现代、简单与复杂4.原因对比:因为他努力与因为她聪明、由于环境因素与由于遗传因素四、差比句的语法特点差比句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比关系明显:差比句中通常会出现表示对比关系的连词、副词或介词,如“与”、“和”、“但是”、“然而”等。
2.结构对称:差比句中对比的两个部分在结构上通常要保持一致,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3.意义明确:差比句通过对比表达明确的意义,让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其所要传达的信息。
五、差比句的应用场景差比句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1.描述事物的属性:在产品说明书、广告等文本中,常用差比句来描述产品的特性,如“这款手机的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
2.表达观点:在议论文、演讲等文本中,差比句可以用来表达观点,如“虽然 A 方案有优点,但是 B 方案更适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3.表述原因:在解释类文本中,差比句可以清楚地表述原因,如“由于他的努力,使得项目顺利完成”。
西班牙儿童汉语差比句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汉语比较句通常分为三种:等比句、差比句和极比句。
其中,差比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含有两种语义:一是“胜过”;二是“不及”。
表示“胜过”最基本的句式是“X +比+Y +形容词”;表示“不及”的标志是“不如”和“没有”。
比如,“我不如李老师聪明”或者“我没有李老师聪明”。
Las oraciones comparativas en la lengua china suelen clasi carse en tres tipos: las de igualdad, las de diferencia, las de excelencia. Entre ellas, las oraciones comparativas de diferencia encierran generalmente dos signi cados en el chino moderno: uno es “superior a” y el otro es “inferior a”. La estructura más básica para expresar la superioridad es “X +比+Y +adjetivo” (X es más… que Y), mientras que los indicadores de la inferioridad son “不如” y “没有” (no tan). Por ejemplo: “我不如李老师聪明” o “我没有李老师聪明” (No soy tan inteligente como el profesor Li).差比句出现在《快乐汉语》第二册和YCT四级的写作考试中,考查频率在比较句语法项目选取与排序考题中处于第三位。
一次考试考查了句型“X+比+Y+形容词+精确数量补语”,正确答案是“我比去年瘦了三公斤”。
瓦伦西亚地区共有15名考生参加了这次考试,正确率为33.3%。
汉语比字句比较基准的句法的艺术分析_2

汉语比字句比较基准的句法的艺术分析1.引言根据比较基准的句法性质,英语比较句 than 句式有小句(clause)比较(如(1))和短语(phrase)比较(如(2))两种类型。
以上两句语义解释一致,句法结构上是否相关呢?Bresnan(1973)认为短语比较句(phrasal comparatives)是小句比较句(phrasal comparatives)经删略推导而来的,即(1)由(2)删略而来:John is happier than [IP Bill is]。
因此,两种句子的语义推导也保持一致。
尽管不少学者(如Fu(1977),Tsao(1989),Michael(2007)等)认为汉语比字句中比较基准跟英语一样,应该是从句子删略而来的(如(3)),但这一结论也饱受争议,如Jo-wang Lin(2009)、Xiang (2003,2005)等就认为比字句是短语比较句而不存在句子删略。
那么,比字句的比较基准究竟是什么类型?本文试着就汉语的这一问题做一番探讨。
(1)John is happier than [IP Bill is].(2)John is happier than [DP Bill].(3)张三比[IP李四高]高。
张三比[DP李四]高。
2.比字句比较基准的类型在生成语法中,约束条件(Binding Conditions)负责在句法结构中解释NP间的指称关系。
约束条件有甲(condition A)、乙(condition B)、丙(condition C)三种。
其中乙种条件(condition B)与人称代词(pronoun)相关:代词在所在句域内(即管辖域(governingcategory))是自由的。
如:(4)张三i说他i/j明天去北京。
(5)李四i觉得他i/j可以信赖。
(6)张三i劝他*i/j别耍小聪明。
(7)李四i被他*i/j狠狠地甩了两个耳光。
以上句子中人称代词他同先行词(此即句子主语)的共标(co-indexed)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

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第一篇: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摘要:比较,是人类认知领域中普遍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映射到语言中,便形成了“比较”这一语法意义。
比较句,又称比较结构,是语言中广泛存在的句子类型。
壮语中比较句分为三类,即:等比句、差比句、极比句。
本文以壮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对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进行客观详实的分析。
关键词:壮语比较句结构《马氏文通》:“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
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
”①马建忠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的概念,将其分为三类,并对这三类逐一加以分析、解释。
本文沿用马氏的分类,将壮语比较句分为等比句、差比句、极比句三种类型,进而对其进行分析、阐释。
一、等比句等比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之间,在程度、数量或性状等方面存在异同,并且由相关的比较参项构成的有一定格式的句子,最终目的是区别异同。
壮语等比句的结构类型分为四种。
(一)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1)gonj bit de doengz gonj duh gou.枝笔他同枝的我(他的笔跟我的完全一样。
)(2)aen ranz de lumj aen ranz neix.个屋那像个屋这(那个屋子跟这个屋子一样。
)此结构类型的等比句是壮语中特有的,句中没有谓词,直接用比较词作谓语,一般在两种比较对象完全相同(即大小、高低、宽窄、厚薄等各个方面皆相同)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比较格式,而比较词只能用“doengz”“lumj”等。
如上述例句中的比较项分别是“bit d e (他的笔)”和“bit gou(我的笔)”“aen ranz de(那个屋子)”和“aen ranz neix(这个屋子)”,比较词分别是“doengz”“lumj”。
(二)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3)duz mou neix hung ha vaiz.头猪这大如牛(这头猪跟牛一样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年 1月 第 1 4卷 第 1期 ( 总第 7 4 期) 6 2 —7 1
水语 比较标记“ t o " 及差 比句的类型特征 *
黄 芳
湖北 师 范学院 文学 院 湖北 黄石 4 3 5 0 0 2
他
高
多
他 比我高 。
例( 1 ) 中, 比较主体 S J 是m a n ¨ “ 他” , 比较基准 S T是r a i 。 。 “ 我” , 比较标记 M 是 t O ¨ “ 多” , 比较结果 A是 w a : r 3 ¨ “ 高” 。 语序类型参项的比较句式为“ S J +A+M+s T ” , 即“ 主语+形容词+比较标记+基准” 。
2 水语差比句的句法表现
下面我们对水语差比句的句法形式进行描述 。 2 . 1 t o “ 多、 更” 字句 , 语序类型为“ S J +A+M+S T ” [ 1
2 . 1 . 1 t O ¨ “ 多、 更” 字句是水语中最常见的差 比句
先看例( 1 ) :
( 1 ) ma n ¨w8 : 。 t o 。 r a i 驺.
6 2
黄 芳 水 语 比较 标 记 “ t o ” ” 及 差 比句 的类 型特 征
程度、 数量或者形状等方面有差别的句子。 ” 刘丹青( 2 O 0 3 ) 指出, “ 作为类型学的差 比句 , 首先是一种语义
结构 , 在不同的语言中句法实现可以相当不 同。 ” 本文从类型学角度考察水语中的差比句, 考察具有差 比 语义结构关系的比较句。
定义很宽泛。在这些宽泛 的 比较句 中包含 了差 比语义关 系, 如“ 高下 , 胜过” 等 比较句 。丁声树 等 ( 1 9 6 1 : 1 0 7 一l l 0 ) 将比较句与比拟句分开 , 认为“ 表示程度差别” 的句子才是真正的比较句 , 这样的界定是
对差 比关系的定义。许国萍( 2 0 0 7 : 1 ) 对比较结构的定义侧重于差比结构 。 语言类型学中差 比句( c o m p a r a t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的语序类型是一个重要的参项。语言类型学从语 义的角度来界定差比句。S t a s s e n ( 1 9 8 5 : 2 4 ) 认为差 比句是 能确定两个 ( 或多个) 比较对象 的序列等级。 李蓝( 2 0 0 3 ) 对差 比句的定义结合 了汉语的情况作 出了调整 , 认为差 比句是 : “ 两个( 或多个 ) 比较对象在
提要 t o ¨ “ 多” 字句是水语最普遍使用的差比句, 语序类型为“ S J +A +M+s T ” 。 t o n “ 多” 是来源于表量形容
词的比较标记, 在差比句中逐渐失去了数量语义特征, 虚化为比较标记, 是加在形容词上的核心标注, 能够凸 显被比较事物在量级上的序列关系。 关键词 水语 t O ¨ “ 多” 比较标记 差比句 类型 中图分类号 H 2 6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9 4 8 4 ( 2 0 1 5 ) 0 1 -0 0 6 2 -1 0
差比、 极比, 认为“ 差 比者 , 两端相较有差 也。 ” ( 马建忠 1 9 9 8 : 1 3 8 ) 以后学者 多采用此说 法, 如 黎锦熙 ( 2 0 0 7 : 2 2 4 ~2 2 7 ) , 吕叔湘( 1 9 8 2 : 3 5 7 —3 7 5 ) 分析出了“ 异同、 比拟、 高下” 等十种 比较句关系, 对 比较句的
[ 收稿 日期 ]2 0 1 3年 3月 1 5日 [ 定 稿 日期 ]2 0 1 3年 7月 1 6日 d o i : 1 0 . 7 5 0 9 / j . 1 i n s c i . 2 0 1 3 0 7 . 0 2 8 3 1 9
本 文 受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1 1 XY Y0 3 1 ) 、 湖 北 师 范 学 院 语 言 学 研 究 中心 、 湖北 师 范学 院人 才 引进 项 目资 助 , 特 此 致 谢 。《 语言科学 》 编 辑部 及 匿 名评 审专 家对 本 文 提 出 了 宝 贵 的修 正 意见 , 谨致谢忱 。 本 文 的 水语 语 料 来 源 为 对 三 洞 水语 的 田野 调 查 , 还 参 考 了《 汉水 词典 》 ( 曾 晓渝 和姚 福 祥 1 9 9 6 ) 和《 水语 描写研究 》 ( 韦学纯 2 0 1 0 ) 部分语料 , 本文所调查的三洞 水语语料 与《 汉水词 典》 和《 水 语描写研 究 》 的 水 语 语 料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差 异, 文 中凡 是 引 自《 汉水词典》 和《 水 语 描 写研 究 》 的 语 料 都 已一 一 注 明 。 本 文 中 的水 语 拼 音方 案 主要 参 考《 水书常用字典》 ( 韦 世 方 编 著 贵 州 省 三 都 水 族 自治 县 水 族 研 究 所 编 2 0 0 7 ) 标 记 水语语 料 , 采 用 调 值 标 记 水 语 声 调 。凡 来 源 于 词 典 、 《 水语描写研究》 和其 他 出处 的语 料 都 直 接 引 用 其 语 音 标 记 。 水语发音合作人 : 韦仙蕉 , 女, 2 3岁 , 三 都 水 族 自治 县 三 洞 乡板 告 村 的请 组 ; 潘平宏 , 男, 2 l 岁, 三 都 水 族 自治 县 三 洞 乡定 城 村 梅 山二 组 。特 此 致 谢 1
i 引言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 比较范畴是人类语言 中广泛存在 的一种句法语义范畴。 差比范畴是比较范畴中的一种次范畴, 但是 目 前还未见到清晰界定 比较范畴和差比次范畴关系的成果。
关于差比的界定, 一直以来和 比较的定义密切相关 。《 马氏文通》 根据 比较语义关 系把 比较分为 : 平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