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概述(PPT 50张)

合集下载

对外经贸政策PPT课件

对外经贸政策PPT课件

4、继续实行利用外资政策
我国具有继续吸引外资 的比较优势。
跨国投资的实践表明, 资金盈缺不是决定资金流 向的最重要因素。发达国 家吸收了全球2/3以上的跨 国投资,美国和英国是吸 收投资最多的国家。
资本流动搭载技术、知 识、管理、观念、人才、 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 资与集成全球优势资源可 统一于一个过程。
B.非关税壁垒
a.数量性措施
主要形式有进口配额、 进口许可证等。
b.价格性措施
进口押金 最低限价
c.技术性措施
技术标准 安全卫生检疫规定 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d.法规性措施 国家立法 歧视性政府采购
(2)“奖出”政策
A.出口信贷
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 信贷。前者提供给本国出 口商;后者提供给外国进 口商(优惠贷款)。
从区域看,外商直接投资 多集中于东部;从产业看, 偏重于第二产业。
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在合资谈判阶段,国有资产特 别是无形资产被低估;在生产运 营阶段外商高价进口设备和原材 料、低价出口以转移利润,虚亏 实盈以逃避税收;在合资结束时, 共同开发形成的产品、商誉经常 被外商独占。
(2)间接利用外资
“限进”
一方面限制进口数量, 保护本国产业,防止外国商 品冲击本国市场;另一方面 限制进口品种,重在防止有 害商品进入。
“奖出”
鼓励增加出口,特别是鼓 励本国供应过剩、有比较优 势、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 以提高出口效率。
(1)“限进”政策
A.关税壁垒
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
(包括反补贴税、反倾销 税等)
一、对外贸易及其政策
对外贸易是国与之间 的商品交换,由进口和 出口构成,分为货物贸 易和服务贸易两种形式。

对外贸易政策培训课件PPT(62张)

对外贸易政策培训课件PPT(62张)
Conservatives of America)
家庭问题研究会
基督教联盟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鹰论坛(the Eagle Forum)
关心美国妇女联盟 (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美国天主教会
南方浸礼教会
B. 美国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 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4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从内部构成来看,对外贸易政策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体经济出发,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通常与本国的经济发 展战略相联系,因而对外贸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 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况等而分别制定 的进口与出口政策。
2.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外贸活动,限 制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产品予以鼓励和 支持的贸易政策。
6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贸易政策制定依据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3.经济发展战略。 4.国内经济状况。 5.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6.政府领导人的经济理论与贸易思想。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2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1.1 对外贸易政策的涵义与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含义
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 管理的有关方针和法规。 对外贸易政策目的 第一,保护本国市场,发展民族工业; 第二,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占领国际市场; 第三,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缩小和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资金缺口; 第五,维护本国或地区的对外政治关系。

对外贸易政策ppt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时期
资本主义 准备时期 15—17世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
时期 18—19世
纪中期
资本主义 垄断时期 19世纪末 —二战前
二战后— 20世纪中

20世纪70 年代—80
年代
20世纪80 年代后
对外贸易 政策演变
重商主义 15—16世 纪中期: 早期重商
主义 16—17世
精选课件ppt
24
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 (一)产生背景与特点: 盛行于一战和二战之间,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高度集 中,对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使贸易保护获得空前发展。 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发达或出现衰落 的工业。 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国内外市场 的垄断。 3.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 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 4.不是保护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各种其他奖出限入政策
精选课件ppt
12
第三节 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形成于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始于英国。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废除谷物法;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 废除航海法;取消特权公司;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与国 外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 (二)理论依据 1、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3、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第四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
(一)对外贸易政策: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

国际贸易政策PPT参考课件

国际贸易政策PPT参考课件
国家可通过进口要素发展短线 产业,增加市场供应;可以通 过扩大出口推销长线产品,减 少库存积压。
2021/3/10
授课:XX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四) 增加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 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征 收关税作为增加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 的重要来源。
(五) 为政治、外交服务,促进政治 国目标和外交目标的实现。
2021/3/10
授课:XXX
18
三.关税的种类
(一) 按纳税对象划分
1. 进口税 是 进口国海关 对进口报关的商品
征收的关税。 大多数国家 对大多数 进口商品征
收进口税
2021/3/10
授课:XXX
19
2. 出口税
是出口国海关对出口报关的出口商品征 收的关税。
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大多 数出口商品 不征收出口税
只有 少数国家 对少数出口商品 征收 出口税
2021/3/10
授课:XXX
20
征收出口税的目的分别是:
(1)增加财政收入 (2)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原材料需求 (3)稳定出口商品的价格
(石油生产国、橡胶生产国) (4)防止跨国公司低价收购,保护国内 资源
2021/3/10
授课:XXX
21
3.过境税
2021/3/10
授课:XXX
25
(1)是联合国的决议,不是协议
(2)三个原则:普遍的、非互惠、非 (3)给惠国:29个国家 (4)普惠制方案15个,欧盟15个国家为一
个方案,各方案的内容不尽一致,主要
内容包括:受惠的国家,受惠的商品,保
护条款。
2021/3/10
授课:XXX
26
4. 特惠税(优惠税)

对外贸易政策.pptx

对外贸易政策.pptx
• 第二,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 政策、生产发展状况、国内市场状况等而制定 的商品进出口的原则和规定。
• 第三,对外贸易国别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 总政策、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需要而对不同 的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基本含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坚持社会主
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一)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1.对国际贸易秩序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贸易
政策逐渐向规范化、法律化发展,同时贸易政 策也有国际化倾向。这种致力于共同约束的体 制,是国际贸易秩序化的重要保障。 • 2.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保护主义盛行势 必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自由化贸易的政策 则必然推动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 减税协议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弱,有助于贸易 增长,而“贸易战”则会限制各国的贸易量。 • 3.对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会 对一国的贸易流向产生直接的影响。特点是区 域经济、贸易集团的贸易政策一体化,对于国 际贸易流向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 (二)对外贸易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 1.对外贸易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平衡的
重要工具。 • 2.贸易政策是调节一国以国际收支为主
要内容的外部经济平衡的主要手段。 • 3.贸易政策是实现经济目•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
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最高立法 机关在制定和修改对外贸易政策及 有关规章制度前,要征询各个经济 集团的意见。最高立法机关所颁布 的对外贸易各项政策,既包括一国 较长时期内对外贸易政策的总方针 和基本原则,又规定某些重要措施 以及给予行政机构和特定权限。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 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政策,不是保护所有 工业,而是保护幼稚工业,选择保持的 对象是:(1)刚刚开始发展并有发展前 途的幼稚工业,经过一段保护时间,到 成熟阶段就不再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 为最高期限;或者在保护期内,被保护 的幼稚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就停止给予 保护。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课件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课件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
本课程将介绍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概述,历史背景,主要原则,主要措施, 影响和效果,现状和未来发展趋政策是指我国政府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 施。这些政策旨在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内外市场竞 争力。
历史背景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在经济改革的推 动下,我国逐渐放开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吸引了外 国投资和技术进口。
结论和展望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致力于构建开放型 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的稳定增长。
主要原则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则包括平等互利、开放合作、服务国内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原则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提 供了指导和基础。
主要措施
贸易便利化
推动贸易流程的简化和效率 的提高,加强海关合作,降 低贸易壁垒。
贸易保护
采取措施保护国内产业,防 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国家经 济安全。
贸易促进
通过推广出口、拓展进口和 发展自由贸易区等方式,促 进贸易的增长和发展。
影响和效果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对国内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显著的效果。它带 来了贸易增长、就业机会、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
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正朝着更加开放、便利、公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贸易水平,适应全球经 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贸易课件:第11章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课件:第11章对外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存在相对成本差异,应专注于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 口,以换取本国需要的其他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绝对成本差异,应专注于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 口,以换取本国需要的其他产品。
对外贸易政策面临的挑战
贸易不平衡问题
一些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存在不平衡问题,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 易逆差、汇率波动等,这些问题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争端。
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多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设置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 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等,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阻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需求增加
保护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保护贸易政策是国家通过关税、进口配额、补贴等措施, 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促 进本国工业发展的对外贸易政策。
保护幼稚产业
为保护本国新兴产业和幼稚产业,提供关税、配额等保护 措施,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限制进口
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数量和规模, 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方面,各国应加 强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贸易, 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保护贸易政策
20世纪中叶以后,许多国家开始采取 保护贸易政策,旨在保护国内市场和 产业,增加国家经济福利和就业。
02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由贸易政策是一种国际贸易政策,主张国家之间应取消对进出口的限制和障 碍,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贸易。

《对外贸易政策》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原则
保护本国市场
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 国市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促进出口
通过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手段鼓励本国企 业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平衡国际收支
通过调整汇率、关税等手段平衡国际收支, 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对外贸易政策要符合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输入 标题
背景
欧盟内部农业生产者担心来自外部的竞争威胁,要求 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农业。
案例
非关税壁垒 措施
非关税壁垒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欧盟内部农业生产者的 利益,但同时也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其他国
家对欧盟的贸易政策表示不满。
结果
欧盟对进口农产品实施了严格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 度,以及对某些农产品的进口配额限制。
作用机制
非关税壁垒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和降低其竞 争力,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包括技术标准、认证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
出口鼓励政策
定义
01
出口鼓励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本国商品的
出口。
作用机制
02
通过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鼓励政策可以增加
外汇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
应对贸易摩擦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贸 易摩擦和争端,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权益。
04 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政策通过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创造就业机会
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出口导向型产业 中,如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 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 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 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 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 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 量。 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 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 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为达 到此目的,在对外贸易上要“多卖少买”,实 行奖出限入政策。
• Thomas Mun (1571~1641)。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 人物,英国贸易差额说的 主要倡导者。出生于伦敦 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从 商,成为英国的大商人。 1615年担任东印度公司的 董事,后又任政府贸易委 员会的常务委员。
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 易的财富》,被认为是重 商主义的“圣经”。
章对外贸易政策
内容: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 • • •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及构成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目的 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发展总的战略 目标和其缔结的有关的贸易条约、协定,与参加的贸易组 织,对货物和服务等对外贸易活动进行协调、组织与管理 所制定的法规、原则和措施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在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美国和德国是 当时执行保护贸易政策的典型国家。 美国的代表人物是汉密尔顿,德国代表人物是 李斯特。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 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 7月12日) • 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 他是财经专家,是美国的 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就是 因政党恶斗导致「决斗」 而丧失生命的知名政治人 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2)吸引外资,扩大进出口贸易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提高国家福利,实现经济增长 (5)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6)维护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对外贸易政策 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派,保护贸易论倡导者。生 于南德符腾堡州卢林根据镇的一个鞋匠家庭。高中 毕业参加文官考试被录取,任下级官吏。后提升为 该州(当时称邦)会计监察官。曾任蒂宾根大学行 政学教授。因鼓吹德国统一,废除多邦关卡,不容 于当局,被迫辞职。后主持德国工商同盟工作,被 选为符腾堡州议会议员。因提出改革方案受迫害, 被判处10个月监禁。1825年赴美,任当地德文报纸 主笔,常在宾夕法尼亚工业促进协会会刊汇集成书 出版,即《美国政治经济学大钢》(Outline of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y,1827)。1830年入美 籍,曾任美驻莱比锡、汉堡领事。后居德国继续致 力于振兴国家的事业。1834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关 税同盟成立,在封建势力控制下,依然实行自由贸 易政策,李斯特已无法进行政策活动,特赴巴黎从 事写作,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问世,数月之内发行3版。1846年赴英,鼓吹保护贸 易。 因病返德,生活潦倒,身心憔悴,雪夜开枪自 杀。时1846年11月30日,年57岁。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a.他指出“比较成本学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b.批评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c.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2)保护的对象和时间
Adam Smith, You are wrong!
• • •
a.农业不需要保护 b.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 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c.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 (3)保护手段 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护。 D、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
• (一)制定依据
•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重商主义
•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 段。
(一)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 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 认为金银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强调少 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 出口,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 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 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或在本国花费掉。
对外贸易政策类型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取消 对本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 待,使其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 由竞争。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 护国内市场免受外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竞 争,并对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给予优待和 补贴,以鼓励货物和服务出口。
保护贸易政策
演变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 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微小进口税的方法鼓励复 杂机器的进口。
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 (一).产生背景
垄断
经济危机 • • 国际经济制度发生变化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 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 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 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 的三大革命。 • 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年代 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 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一无可取。 甚至1929年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就德国赔款 问题论战时,还坚持国际收支差额会通过国 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自动恢复平衡。1936 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出版时, 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 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 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