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

合集下载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课件川教版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课件川教版
————《《史史记记··秦秦本本纪纪》》
第七页,共25页。
治世不一道 (yīdào),
漂流(piāo liú)
便国不法古。 第八页,共25页。
徙木立(mù lì)信
第九页,共25页。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sīyǒu),允许自 由买卖
奖励(jiǎnglì)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耕织
交战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战争的规模往往很大。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出现了“围魏 救赵”、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
第十八页,共25页。
赵(wéi wèi jiùzhào)
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 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 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 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秦 灭 六 国 、
第十五页,共25页。
4、就在商鞅推行新法数年后,新 国君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结果(jiē guǒ)商鞅被处死, 付出了血的代价.商鞅变法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第十六页,共25页。
三、兼并(jiānbìng)战争
第十七页,共25页。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shā rén yíng yě);争域以 战,杀人盈域。 ——《孟子·离娄》
都江堰的结构(jiégòu)和运作原理
内江:灌溉 ①分水(fēn shuǐ)鱼嘴:使江水从两边分流
⑴结构(jiégòu)和 运作原理 ②飞沙堰:泄洪排沙
外江:分洪
③宝瓶口: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人支流, 用来灌溉农田
⑵治水特点:重在疏导
经验:“深淘滩,低作堰”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课元第 3
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
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

复习世纪—前
的统
镐京被犬戎攻破后,
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
一步引发其思考,
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


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是,历史进
入春秋战国时代。

、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曰:
桓公的霸业就是管
——《论语》
深对知
这句话的?
学生按要求先自学分析、课堂辩论
历史思维能力
的发展。

你的观点如何呢?

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
1。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

第7课战国七雄(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观察地图,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初步培养学生辨识历史地图的能力。

分析古人对商鞅变法的看法,培养对历史事件作简单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识读历史地图,了解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社会环境背景。

通过合作、讨论学习商鞅变法,研习历史文献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领会肯于改革的创新意识和威信发现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商鞅变法、都江堰难点: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新理念下的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式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幻灯复习导入(设计意图:由学生已有认知入手,难易适度。

)师:展示春秋与战国形势图生:对比、找不同。

(设计意图:试图能力的训练。

)师:展示战国形势图生:说出战国七雄(设计意图: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生:划出战国七雄简图师:引领学生记忆战国七雄生:竞赛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一画和记忆竞赛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及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师:展示课堂讨论在诸侯征战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最终的霸主?生:讨论、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合作解决稍有难度的问题,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并过渡到下一子目。

)师:为了富强自己的国家,壮大实力。

各国纷纷展开变法。

其中最重名的是商鞅变法。

展示资料,提出问题:从这段材料中得到哪些信息?商鞅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便从魏国来到秦国.他一连几天向秦孝公讲述变法强国的道理,秦孝公喜听不厌.但是秦国的旧贵族公开反对变法,他们说:唯有效法古人,才不会犯错误;只要遵循旧的法度,就不会产生奸邪.商鞅针锋相对,批驳说:商汤和武王就是改革古法,才取得天下的,夏桀,商纣王却守着古法而亡国.商鞅的见解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师:展示“想一想”你认为商鞅应该在哪些进行变革?生:畅谈(设计意图:依据史实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2020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争雄教案川教版

2020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争雄教案川教版

第7课战国争雄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战国期间的起迄年月。

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向,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

合纵与连横。

感情态度价值观:①战国期间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定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政治改革。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兴盛的封建国家。

过程与方法:要点难点要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期间的有名战斗和有名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代成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秋期间渐渐崩溃。

春秋此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期间。

战国期间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期间。

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直到鸦片战争前( 1840 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

而战国期间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初步。

战国期间是战国七雄的天下,此刻学习《战国七雄》。

讲解新课:一、七雄并立(板书)1.战国七雄(板书)战国七雄场面是如何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很多多的诸候国。

可是经过春秋期间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

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板书)。

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习。

韩赵魏是如何形成的呢?(挂战国期间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比较)。

春秋期间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逝,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本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医生韩氏、赵氏、魏氏分割,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

与此同时,齐国医生田氏夺了本来姜氏(姜太公的后辈)的大权,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

可是田氏代齐此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来。

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局势。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优质课件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优质课件

著名战役和重要军事家
战役: 围魏救赵
即墨之战
军事家: 孙膑、田单
著名战役和重要军事家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即墨之战,田单智谋超群,在 即墨之战是战国后期,齐将田 国破城围、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 的情况下,坚守孤城,麻痹燕 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 军,积极创造反攻条件。在时 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 机成熟时,充分运用机动性、 著名作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 突然性、杀伤力和心理威慑诸 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因素,以“火牛阵”进行夜间 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是战胜燕军的主要原因。此外, 由于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 燕军分兵多路攻齐,发展过快, 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充分; 田单巧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 去最难对付的乐毅,也是原因 之一。
铁刀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战国时期铁兜鍪[mó u]
(湖北铜绿山出土)
燕国
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铁兵器开始应用。 “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战国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出现铁兵器 .
兵 器 种 类 繁 多
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车兵
骑兵
步兵
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争夺的激烈。
三、合纵与连横(外交)


合纵:“合纵势以攻一强”即 东方六国(齐楚燕赵魏韩)联 合起来对付强大的秦国。

秦 魏

楚 苏秦


齐 秦 韩 楚 张仪 魏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即秦国拉拢东方国家服从 于自己,再各个击破。
课堂小结
战 国 七 雄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役:“围魏救赵”、即墨之战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七雄授课时间授课教师X全萍周课时序数4—2 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历史事实,从地图中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收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故事。

过程方法通过识图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具体地理位置,思考地图上形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成语、讲有关争霸的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胜负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和讲述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等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立志、勤奋、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及方法教学重点方法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思考、讨论教学难点及方法教学难点方法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归纳教学用具教师学生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课堂小结轻松五分钟(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小组的顺序,每组说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不许重复、不许间断,如间断重复,即被淘汰。

看哪些组获胜。

如学生说的不全,教师可补充: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一鸣惊人、负荆请罪、退避三舍、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东施效颦……给你一个挑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请一同学在大屏幕上填充完成“战国七雄”方位图。

我们一起来接受一个挑战:设计战国七雄方位歌谣,看谁设计的歌谣既准确,又方便记忆。

老师也参与设计。

设计完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老师的作品也参与展示,并一起进行点评。

对优秀的作品,给以鼓励。

(教师的设计如下:齐、楚、秦、燕,东南西北分四方,赵、魏、韩,从北到南居中央)作业配套练习P22优化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通过成语故事,讲述历史符合七年级学生心理,有利于学生记忆相关史实。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争雄》ppt课件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争雄》ppt课件

史海拾贝 孙武和孙膑
孙武雕像
《孙子兵法》竹简 (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
孙膑
《孙膑兵法》竹简 (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时期靴形铜钺(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时期铁兜鍪(湖北铜绿山出土)
战国时期的兵器
龙凤云纹皮盾
战国时期的兵器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Leabharlann 战国时期的兵器箭镞
战国时期的兵器
蝉纹铜矛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铜境上的骑兵形象
战国武士复原图
战国时期的兵器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域以战,杀人盈域。 ——《孟子· 离娄》
孟子像
“围魏救赵”
孙膑祠堂里的孙膑传影画像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想象图(孙膑在椅中指挥)
“围魏救赵”
马陵道 公元前341年,魏将庞涓伐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 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孙膑用减灶之计诱魏太子申、 庞涓入马陵道埋伏之中,万弩齐发,大败魏军,魏太子申被 掳,庞涓自杀。
长平之战
廉颇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电视剧剧照)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电视剧剧照)
返 回
合纵与连横
苏秦画像
张仪画像
战国时期《纵横家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纵横家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合纵连横斗争的史实。
返 回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认识几种古代兵器
战国时期蝉纹铜矛
战国时期箭镞
学习活动
战国时期三戈铜戟(湖北省随县出土)
第4课 战国争雄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课件2川教版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课件2川教版

存同 在时
战国七雄(zhàn ɡuó qī xiónɡ)简表
国名


齐 临淄[Zī](今山东淄博)
楚 郢[Yǐng](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西北)
燕 蓟[Jì](今北京西南)
韩 郑(今河南新郑)
赵 邯郸[Hándān](今河北邯郸)
魏 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第五页,共22页。
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的兵器(bīngqì)
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chū tǔ))
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 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
靴形铜钺[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青铜箭镞[zú]
龙凤云纹皮盾
青铜兵器得到(dédào)改进
第十页,共22页。
战国战车(复原(fùyuán)模型)
东南西北上中下

赵齐

秦 韩

第六页,共22页。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zhànzhēng)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铁兵器 出现,青铜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取 代(qǔdài)车兵,成为主要的兵种。
2.著名(zhùmíng) 战役
“围魏救赵” 即墨之战
第七页,共22页。
3.战争性质 (xìngzhì)变化
1.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战国(Zhànguó) 的周时王代室(特wá点ngshì)已无足轻重,诸
侯国数量更少,独立性则更强。
3.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第三页,共22页。

三家(sān 魏
七 jiā)分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战国七雄
【任务导学】
一、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
二、知道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三、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作用
四、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代表人物和主要表现
【互助合学】
一、“战国七雄”
1、战国时期:年——年。

2、战国七雄:、、、、、、。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兵器和兵种的变化:兵器出现,兵器得到改进;和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各国军队数量庞大,城防工事坚固,交战兵力越来越多,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2、典型战例:“”、之战等。

3、两个著名的军事家:、。

3、战争性质:
以为主要形式的战国争雄斗争,破坏性很强,但战国后期的战争已具有战争的性质。

三、合纵与连横
1、齐、楚、燕、韩、赵、魏有“”的意愿,并联合出兵进攻,历史上称这一策略为;为了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
的联合,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

2、主张合纵的代表:,主张连横的代表:。

【达标检测】
1.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
B.齐
C.楚
D.赵
2.下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3.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4.战国后期,主张合纵的诸侯国不可能有()。

A.秦国
B.赵国
C.楚国
D.燕国
5.战国时期促使兵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家的思想转变
B.环境的变化
C.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D.经济的发展
6.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师生答疑】
一、记住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总结: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二、阅读材料:
材料一:“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材料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哪两项外交策略?请你解释一下这两项策略。

(2)材料二是哪一个成语的由来?
三、讨论:战国争雄的利弊
【配餐作业】
长江作业本27至29页“基础过关”与“能力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