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整理).pptx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E-EC、E-KP)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PA)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AB)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EC、CRE-KP)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5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
患者
易感人群 宿主
感染源
患者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接触
6
×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
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污染的环境、设备 工作人员的手等等
7
8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
2、婴幼儿及老年人 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
6、住院时间长者
7、手术时间长者 8、营养不良者
9
多重耐药菌感染人群的特点:
1、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手术
时间长。
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主要与婴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低有关
3、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有关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代 谢、免疫疾病类患者 4、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
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 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 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14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通过各种形式的隔离标识,早交班通报等信息发布 形式,告知全科医务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各 项隔离预防措施!
全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pptx

.精品课件.
20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医疗废物的处置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 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应当按照医疗 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精品课件.
21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1.严格掌握用药指针 2.尽早实施目标性治疗。 3.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 4.规范预防用药。 5.必要时请临床药师会诊。
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主要与婴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低有关
3、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有关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代 谢、免疫疾病类患者
4、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
.精品课件.
10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是-MDRO
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
.精品课件.
12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管理: 医务人员:严格按照WHO五大洗手指征进行手卫生。
“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 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手卫生的方式: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
.精品课件.
13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管理: 保洁人员、工勤人员:进行面对面现场
天然耐药:指内在的或先天的(非获得)对某些抗菌药 物耐药,它反映一个菌种所有或几乎所有代 表的野生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的基本概念
泛耐药(XDR):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 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
全耐药(PDR):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的细菌。
医生下达“接触隔离”医嘱
.精品课件.
25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14
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接触隔离
15
接触隔离的要求
隔离:首选单间隔离,或者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 置在同一房间。考虑进行床边隔离时,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 留置导管、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物品专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不能专用者,则清洁、 消毒后才能用于其他病人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6
传播方式
YOUR LOGO
飞沫
污染环境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7
YOUR LOGO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2.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室住院 3.高龄患者 4.高危手术 5.免疫抑制剂应用 6.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7.长期住院患者 8.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9.呼吸机应用;
16
发生多重耐药感染应如何处理?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 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1)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班应当用1000mg/L有效 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 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处应用 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3)病人使用过的 被服、衣物等,应放于专用医疗废物袋内,送洗衣房单独进行消毒或 灭菌处理再清洗。(4)物表、地面: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洗, 有明显污染物先用2000mg/L作用30分钟后擦拭。 (5)卫生用具(便 盆、尿壶):单独使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晾干备用。
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接触隔离
15
接触隔离的要求
隔离:首选单间隔离,或者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 置在同一房间。考虑进行床边隔离时,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 留置导管、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物品专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不能专用者,则清洁、 消毒后才能用于其他病人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6
传播方式
YOUR LOGO
飞沫
污染环境
痰
皮屑
排泄物
污染的设备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7
YOUR LOGO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2.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室住院 3.高龄患者 4.高危手术 5.免疫抑制剂应用 6.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7.长期住院患者 8.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9.呼吸机应用;
16
发生多重耐药感染应如何处理?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 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1)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班应当用1000mg/L有效 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 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处应用 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3)病人使用过的 被服、衣物等,应放于专用医疗废物袋内,送洗衣房单独进行消毒或 灭菌处理再清洗。(4)物表、地面: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洗, 有明显污染物先用2000mg/L作用30分钟后擦拭。 (5)卫生用具(便 盆、尿壶):单独使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晾干备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ppt课件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 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 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ppt课件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七、医疗废物管理
•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 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 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 行手消毒 。
ppt课件
10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 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 •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
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多重耐药菌的特点(MDRO)
•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 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 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 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 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 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 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 染者。
ppt课件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七、医疗废物管理
•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 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 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 行手消毒 。
ppt课件
10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 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不能共用。 •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
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多重耐药菌的特点(MDRO)
•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 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 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 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 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 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 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 染者。
(最新整理)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悬挂标示牌
聘鲍铝榆壁匹碉韵藐辈乳硫淬由暮的稀拷羽握否考狠呆感瑚捡藐斜拌绿磋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3、人员限制: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探视患者需由护士指导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要加强消毒隔离知识的教育,严格执行探臂甲犊荆凄傣茹骗茁托刹览敝讽询越咨郎狞莹蜕奥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临床科发现MDRO感染和定植患者(分离出细菌但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及时报告感染控制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MDRO的蔓延。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及控制
MDRO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什么叫多重耐药菌(MDRO)?
触突慌诺柬锯镶置辜组蚀合兢缀绕袖罪皇力请只诉绥拧缆咏律栗戏展拦撒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害碗峡邓烫窃是杉住僳碧舅队梯杖乐钙瘫孔扶济讹资斥池吝叭烹袒晒认幕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8、物体表面消毒:
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水龙头开关、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品应固定专用。 擦拭的抹布用后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菌同室隔离。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不能将MDRO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床头应挂置速干手消毒剂。
聘鲍铝榆壁匹碉韵藐辈乳硫淬由暮的稀拷羽握否考狠呆感瑚捡藐斜拌绿磋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3、人员限制: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探视患者需由护士指导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要加强消毒隔离知识的教育,严格执行探臂甲犊荆凄傣茹骗茁托刹览敝讽询越咨郎狞莹蜕奥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临床科发现MDRO感染和定植患者(分离出细菌但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及时报告感染控制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MDRO的蔓延。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及控制
MDRO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什么叫多重耐药菌(MDRO)?
触突慌诺柬锯镶置辜组蚀合兢缀绕袖罪皇力请只诉绥拧缆咏律栗戏展拦撒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害碗峡邓烫窃是杉住僳碧舅队梯杖乐钙瘫孔扶济讹资斥池吝叭烹袒晒认幕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8、物体表面消毒:
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水龙头开关、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品应固定专用。 擦拭的抹布用后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菌同室隔离。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不能将MDRO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床头应挂置速干手消毒剂。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整理).pptx

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
学海无涯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的诊断: 多重耐药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 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 碳 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鲍 曼 不 动 杆 菌 ( CR-AB )、多 重 耐 药 / 泛 耐 药 铜 绿 假 单胞菌 (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 1 护士接到多重耐药菌的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医生开“ 接触 隔离”医嘱,护士在床头放置“接触隔离”标识(蓝色)。 2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 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3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 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 4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 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 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 使用后擦拭消毒。 5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 确诊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6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 预防 多重耐药菌感染。 7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 毒工作。特别要做好 ICU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 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 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 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 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
2
学海无涯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的诊断: 多重耐药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 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 碳 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鲍 曼 不 动 杆 菌 ( CR-AB )、多 重 耐 药 / 泛 耐 药 铜 绿 假 单胞菌 (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 1 护士接到多重耐药菌的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医生开“ 接触 隔离”医嘱,护士在床头放置“接触隔离”标识(蓝色)。 2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 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3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 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 4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 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 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 使用后擦拭消毒。 5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 确诊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6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 预防 多重耐药菌感染。 7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 毒工作。特别要做好 ICU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 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 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 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 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人员:提高检出率、及时报告有诊断价值 的结果、定时分析反馈;
感染管理人员:掌握耐药菌的流行现状或暴发的趋势, 提出防控技术指导。
ppt课件
42
纸质检验报告单上“多重耐药细菌”字样的红色印章
ppt课件
43
医师的角色--“发现”从送检标本开始
• 提升送检率:体现医师的诊断责任。 • 降低漏送率:明确什么时候该送什么标本。 • 抓住质量关:掌握标本留取的方法,全过程无菌
电图机、轮椅等)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ppt课件 病房门、床边
病历夹47
减少或避免设备共用
听诊器
血压计
体温计
输液架
专人专用
500mg/L含氯消 毒剂或乙醇
担架
床旁心电图机
轮椅
非 专人专用 ,每 一位 ppt课件 患者 使 用 前 后 消 毒 48
MDR防控措施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ppt课件
19
多重耐药
≥3 类抗菌药物耐 药
泛耐药
仅1-2种药物敏感 (一般指多粘菌素 和替加环素)
全耐药
对现在所有药物耐 药(包括多粘菌素 和替加环素)
ppt课件
20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1 • 相关概念
2 •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
3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ppt课件
21
MDR现状
2014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首份全球抗生素耐药监测报告。该报告涵 盖全球 114 个国家的抗生素治疗监控数据,是迄今关于细菌耐药最全面的报 告。报告指出,所有国家各年龄层的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抗生素耐药性的冲击, 对公共卫生形成重大威胁,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 干事福田敬二表示,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 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
感染管理人员:掌握耐药菌的流行现状或暴发的趋势, 提出防控技术指导。
ppt课件
42
纸质检验报告单上“多重耐药细菌”字样的红色印章
ppt课件
43
医师的角色--“发现”从送检标本开始
• 提升送检率:体现医师的诊断责任。 • 降低漏送率:明确什么时候该送什么标本。 • 抓住质量关:掌握标本留取的方法,全过程无菌
电图机、轮椅等)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ppt课件 病房门、床边
病历夹47
减少或避免设备共用
听诊器
血压计
体温计
输液架
专人专用
500mg/L含氯消 毒剂或乙醇
担架
床旁心电图机
轮椅
非 专人专用 ,每 一位 ppt课件 患者 使 用 前 后 消 毒 48
MDR防控措施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ppt课件
19
多重耐药
≥3 类抗菌药物耐 药
泛耐药
仅1-2种药物敏感 (一般指多粘菌素 和替加环素)
全耐药
对现在所有药物耐 药(包括多粘菌素 和替加环素)
ppt课件
20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1 • 相关概念
2 •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
3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ppt课件
21
MDR现状
2014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首份全球抗生素耐药监测报告。该报告涵 盖全球 114 个国家的抗生素治疗监控数据,是迄今关于细菌耐药最全面的报 告。报告指出,所有国家各年龄层的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抗生素耐药性的冲击, 对公共卫生形成重大威胁,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 干事福田敬二表示,全球正走向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治愈的常见感染 与轻度感染,可能再度使人丧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感染控制,不仅
仅是手卫生!
ppt课件
17
严格实施接触隔离
2023/11/27
ppt课件
18
18
接触隔离的要求
• 隔离:尽量将患者安置于单间,隔离房间应当有 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 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 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接触隔离
ppt课件
14
加强手卫生管理
2023/11/27
ppt课件
15
15
• 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 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 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实施手卫生。
•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
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 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 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 • 如何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
ppt课件
2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 多重耐药菌(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 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 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ppt课件
8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 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 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 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ppt课件
9
滥用抗菌药物
• 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
• 由于滥用抗生素,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 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中国每年生产 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 人的10倍。然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 人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科室对MDRO 患者应做好病人一览表、病历卡及床旁标记, 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共同负责病区内的 MDRO 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 落实情况,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知识 的健康宣教工作。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 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 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 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5、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 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 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 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 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 后必须消毒。
2
学海无涯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 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 人员及家属。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 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4、严格执行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 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学海无涯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和 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 ,必 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 感染 患者和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 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 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 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 、 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 床旁 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 用后擦 拭消毒。 4.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 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 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 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
9、病房应当固定使用保洁用涯
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 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0、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 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 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 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 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 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 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 该进行清洁消毒。
衣。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 置 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
1
当避 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学海无涯
6.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 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 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 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7.合理应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 严 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 抗菌 药物给药方案,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 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 3 个标本(每次间隔>24 小时 ) 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三、监督、处罚 院感科监督科室 MDRO 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 行反馈、指导,对 MDRO 的患者进行追踪,直至解除隔离。
4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 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 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 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5、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 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 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 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 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 后必须消毒。
2
学海无涯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 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 人员及家属。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 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4、严格执行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 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学海无涯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和 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 ,必 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 感染 患者和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 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 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 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 、 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 床旁 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 用后擦 拭消毒。 4.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 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 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 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
9、病房应当固定使用保洁用涯
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 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0、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 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 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 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 科室,以便他们做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 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 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 该进行清洁消毒。
衣。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 置 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
1
当避 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学海无涯
6.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 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 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 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7.合理应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 严 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 抗菌 药物给药方案,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 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 3 个标本(每次间隔>24 小时 ) 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三、监督、处罚 院感科监督科室 MDRO 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 行反馈、指导,对 MDRO 的患者进行追踪,直至解除隔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