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东晋,北方有赫连
历史趣闻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十六国的区别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十六国的区别是什么?
导语: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段时期(304-439年),由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段时期(304-439年),由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16国。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主要的16国指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该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东晋十六国:指西晋王朝灭亡后,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在长江以南东晋王朝与长江以北先后建立的十六个少数民主政权形成分庭对抗之势,持续100多年之久。
联系: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十六国都是讲述了西晋王朝灭亡后,南北方政权变化的这一段历史
区别:确切的讲五胡十六国主要讲的是北方的十六个更替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东晋十六国是讲的东晋建立后的东晋与与十六国的对抗历史
附赠:
北方:五胡十六国——北魏一统北方——之后分为东魏、西魏——再后来王朝更替为北齐和北周
生活常识分享。
我所认为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五贤王

近日,有胡杂粉总说公子我看历史不客观,我只能说他在胡说八道,其实我也是客观看待历史的。
这不,趁着五一节的好日子,小侃一下五胡十六国各色人物,发一下我心目中的五胡十六国的五贤王。
因为东晋才是正统,所以那帮称帝的我也给他们削去一等,按王的规格看待。
格式不怎么规范,将就看吧。
第一个,苻坚,尊崇汉化,一扫北方。
这个没争议吧,因为没争议,所以略过。
、不过小公子我真心不喜欢基佬,按照主观心理真心不想给他第一的,没办法,咱要客观.第二个吕光西域霸主,战争之神首先,有人说吕光是氐人,当然这个肯定又拿血统说事,可这,血统这东西,真心不想再喷,人家西北王吕光祖上是吕家后人,也就是说,和刘裕攀谈起祖宗来都能追溯到大汉朝,再者,人家也没用什么少民姓,可以说如果问贺六浑,你是鲜卑人还是汉人,贺六浑肯定说,杂家是鲜卑人,不过要是问吕光,你是杂胡还是汉人,吕光肯定大怒,,你他娘才是杂胡,你全家都杂胡,我堂堂汉人!西北那块地方,天高皇帝远,大有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的架势,所以多次避开中原战火,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原汉人另一个避风港,本来,第二的名次我想让给前凉张家的,无奈啊,老张家实在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人,只能让给吕大王。
吕光功绩:1.征服西域,荡平西戎。
吕光带着10万人横扫以龟兹为首的当时西部各个小蛮夷的号称百万联军,一下子真正展现了大汉雄伟,真正实现了“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的豪言壮语,同时打击了西部戎狄准备染指西域的野心,不止将前凉张家留下的烂摊子收拾了一干二净,还大大扩充了版图,后凉是前后几个西域政权的面积最大的。
2.崇尚汉化,尊崇佛教其实吕光本身不信佛,但遇上了鸠摩罗什这家伙,还受到了感化不知道什么的,不过吕光这是信佛而不是宁佛,像萧衍后期信佛信的头都昏了的,这可谓云泥之别,吕光信奉的借条是“大佛不放手中刀”信佛归信佛,人我照杀不误,大不了杀完忏悔下而后凉国的汉化也在十六国中走在前列。
3.敢作敢为,重情重义吕光做事雷厉风行,颇有霸王之风,重情重义则体现在他并没有在淝水之战后苻老大一败就学药厂和锤子两个反骨仔一样扯旗造反,他还是挺懂得君臣恩义的。
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

地步啊! ” 勃勃在他的势力达到鼎盛的时
候, 准备建都城, 修宫殿, 以显示自己 的威势。大夏龙 昇七 年( 413 年 ) , 勃 勃征发民众 10 万多人, 在今陕西靖边 县北白城子营建都城。为了确保城墙 坚固, 筑城之土皆要蒸熟。城墙基厚 30 步, 上宽 10 步 , 高 6 丈 余 。 城 郭 立 四门, 东曰“招魏门 ”( 意 指 使 魏 国 怀 服 ) 、南 曰“ 朝 宋 门 ”( 意 即 使 宋 国 来 朝 ) 、 西 曰 “ 服 凉 门 ”( 意 指 征 服 西 凉 ) 、 北 曰 “ 平 朔 门 ”( 意 指 一 统 朔 北) 。城门之名反映出勃勃征服四邻、 称 雄 天 下 的 野 心 。 城 内 宫 墙 高 10 余 米, 也用蒸熟土筑成。宫中台榭高大, 殿阁雄伟, 装饰极其侈丽。筑城时, 都 要用铁锥刺土试其城墙坚硬程度, 只 要铁锥刺进一寸, 即令其重筑, 并将原 筑城工匠诛杀, 把尸体筑入墙内, 故城 墙坚硬得可以磨砺刀斧。城池宫阙造 成 后 , 勃 勃 就 以“ 统 万 ”命 名 , 表 示 他 要统一天下, 君临万邦。同时, 勃勃认 为他的祖先从母姓刘“非礼也”, 故改 姓赫连氏, 表示自己是天的儿子,“显 赫实与上天 相 连 ”, 故 史 称 其 为 赫 连 勃勃。
十六国名词解释

十六国名词解释在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是指公元304年至439年之间的一个时期,这段时间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开端。
以下是对一些与十六国相关的关键名词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1.十六国:十六国是指公元304年至439年期间,中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十六个政权。
这些政权大都是在中国东晋末年和西晋灭亡后,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起来的。
2.五胡十六国:五胡指的是中国北方的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
这些少数民族在十六国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建立了各自的政权,使中国北方形成多个割据的局面。
3.汉赵:汉赵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由前燕所建立。
前燕的君主慕容儁在公元337年建立了汉赵政权,其疆域涵盖了今天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
4.汉赵王:汉赵政权的创始人慕容儁被尊称为汉赵王。
他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扩张,使汉赵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
5.前燕: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由慕容皝所建立。
公元337年,慕容皝在今天的辽宁和河北地区建立了前燕政权,其疆域曾一度扩展到中原地区。
6.后燕:后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慕容垂所建立。
公元384年,慕容垂在前燕瓦解后建立了后燕政权,其疆域位于今天的辽宁和山东一带。
7.前秦:前秦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由苻坚所建立。
公元351年,苻坚在今天的陕西和甘肃地区建立了前秦政权,其统治范围曾一度扩展到中原地区。
8.后秦:后秦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姚兴所建立。
公元384年,姚兴在前秦灭亡后建立了后秦政权,其疆域位于今天的甘肃和宁夏一带。
9.前凉:前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段楚所建立。
公元299年,段楚在今天的甘肃一带建立了前凉政权,其疆域涵盖了今天的甘肃和青海地区。
10.南凉:南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张轨所建立。
公元397年,张轨在前凉瓦解后建立了南凉政权,其疆域位于今天的甘肃和四川一带。
11.北凉:北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吕光所建立。
五胡十六国—搜狗百科

五胡十六国—搜狗百科十六国主要有“五凉”(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西秦、后秦)、“二赵”(前赵、后赵)和北方的胡夏政权,南方的成汉政权。
16张五胡十六国前凉前凉(301—376)汉族张轨八王之乱时,西晋凉州刺史张轨及其子张寔守土保境,百姓纷纷前来避乱。
张氏子孙世代据守凉州,人民生活比较安定。
汉人士族在那里传授儒学,保存了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
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
五胡十六国张氏虽然接受东晋封号,但由于与东晋相距万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割据政权,前凉先后打退了刘曜、石虎的进攻,又西越流沙,攻龟兹,西域诸国先后归附。
后又击败伊吾戌己校尉赵贞,在其地设立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到高昌的广大地区,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前凉,共传6世9主,立国凡75年。
前凉君主表庙号谥号君主在位时间太祖武王张轨301——314高祖昭王张寔314——320太宗成王张茂320——324世祖文王张骏324——346世宗桓王张重华346——353英宗哀王张曜灵353——354(约两周)高宗威王张祚354——355烈宗冲王张玄靓355——363神宗悼王张天锡363——376更多前凉统治地区出现的其他势力年号年号起讫时间君主使用时间凤凰386年二月—十一月张大豫10个月注:前凉一直使用西晋年号建兴,但北宋龚颖的《运历图》曾记载张寔年号永安;张茂年号永元;张重华年号永乐;张玄靓年号太始;张天锡年号太清,因有争议,不收录。
南凉南凉(397-414年)鲜卑族秃发乌孤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部分地区。
秃发即“ 拓跋”的异译,为拓跋氏的一支,被称为河西鲜卑。
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
初附于后凉吕光,但于397年与后凉决裂后,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平西王。
五胡十六国分别是哪几个 他们最后的结束是什么样的

五胡十六国分别是哪几个他们最后的结束是什么样的本文导读:南北方疆域图内迁过来的众多游牧民族趁着西晋王朝虚弱之际趁机发难,他们三五成群的举兵反晋,你来我往的侵扰中原,没过多久西晋就灭亡了,西晋灭亡以后司马家族又在江南地区另起炉灶建立了东晋,北方地区从此成为了胡人异族的舞台。
因为当时举兵反晋、侵扰中原的胡族实在太多了,所以史家只选取了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主体作为代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胡”。
北方游牧民族图片十六国其实也是一种统称,当时的北方、西南、东北、西北地区零零散散、前前后后差不多建立过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和国家(也有部分国家是汉人建立的),史家只是选出了十六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家作为代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十六国里分别有哪些国家,它们是如何兴起、如何衰落的。
首先是成汉和前赵、后赵,它们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前赵和后赵都是从成汉政权分裂出来的。
1、成汉:这个政权的奠基人是氐族的领袖李特,李特死后他的侄儿李雄顶了上来,306年李雄称帝建国,李雄死后他的继任者们内讧不断,国势衰微,349年成汉政权被东晋的桓温所灭。
2、前赵:304年匈奴人刘渊建立匈奴汉国,刘渊死后匈奴汉国内讧分裂,中山王刘曜趁机自立,称帝建国,国号前赵,刘曜是个只会打天下但不会管天下的人,后赵在他统治期间除了打仗还是打仗,329年前赵被后赵所灭。
南北疆域演变图3、后赵:后赵是羯族人石勒(石勒原来是个奴隶,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奴隶皇帝)所建,前赵的刘曜叛汉自立的时候石勒也脱汉建赵,为了和刘曜建立的前赵有所区分,他这个叫后赵,前赵和后赵经常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前赵被后赵给打没了,石勒死后石虎篡权上位,石虎对内横征暴敛非常不得民心,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又开始争权夺位,一番厮杀之后他们都败给了石虎收养的孙子冉闵,冉闵在屠杀完石氏子孙和羯族人以后最终灭掉了后赵。
其次就是“凉”字辈儿,包括前、后、南、北、西四个凉。
4、前凉:前凉的奠基人张轨本来就是西晋王朝分封的凉州刺史,西晋灭亡后前凉成为割据政权,这个国家在兴盛了一段时间之后衰于内乱,376年被前秦的苻坚所灭。
十六国

石勒为一时雄才,他得汉人张宾相助,安抚世族,重建经济。当时胡汉关系欠佳,石勒采胡汉分治,于皇帝 外另设大单于。称胡人为国人,汉人为赵人。但这样未能缓和双方关系,仍然有冲突发生。石虎于石勒去世后杀 石弘自立为天王。他奢侈极淫,任意滥杀,又听信谗言,后赵国势渐衰。因帝位等因素,石虎与其太子石邃、石 宣、石韬发生骨肉相残,宗室关系降至冰点。349年石虎称帝后,旧太子党人梁犊于关中叛变,石虎遣羌将姚弋 仲及氐将苻洪平定,羌氐二族坐大。石虎去世后,诸子争位,残杀甚烈,后为养孙石闵夺得,于350年建国冉魏。 他为一己之私鼓励诛杀胡人,致使许多无辜的胡汉百姓丧命。之后石袛于襄国称王,号招鲜卑、氐、羌等族抵抗 冉闵,直至隔年后赵方亡。另外,346年东晋将领桓温攻击成汉(成汉于338年为李寿篡位,改国号为“汉”), 次年讨灭,成汉亡。
北魏崛起
关东方面,西燕在并州(今山西省范围)建国后,于394年被后燕帝慕容垂所灭。由于北魏帝拓跋珪派兵帮 助西燕,所以隔年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北伐北魏。慕容宝于参合陂之战惨败给拓跋珪后,请求其父慕容垂为他雪 耻。于是慕容垂于隔年亲率大军伐魏,攻陷平城,拓跋珪则率众北遁以回避之。但慕容垂于返途中去世,之后后 燕逐渐衰弱。396年拓跋珪攻下并州,隔年慕容宝企图反击并州,最后被拓跋珪击败。而后拓跋珪大举入侵,围 陷后燕首都中山,并迁都到平城。慕容宝则撤至根本之地龙城,后燕分裂为两地。此时慕容德不愿撤往北方,南 下滑台,建国南燕,之后迁都至广固。后燕在慕容熙称帝后,君主昏庸,百姓劳苦,国家衰败。407年冯跋举兵 杀慕容熙,拥高云为帝,建都龙城,之后冯跋继立,史称北燕。而南燕在慕容超继任后屡次攻伐东晋,最后于隔 年被东晋的刘裕讨伐而亡。此时关东仅北魏、北燕两国。
南北朝之五胡十六国

国名 东晋 汉 中宗元帝 肃宗明帝 显宗成帝 康皇帝 孝宗穆帝
哀皇帝
建国人
灭亡原因
起始 灭亡 时间 主要人物及战役 年代 年代 317 418
民族 1-1 巴氐
国名 建国人
灭亡原因
北方(五胡十六国) 北方(五胡十六国) 起始 灭亡 时间 主要人物及战役 年代 年代 304 304 318 319 320 329 349 337 351 384 384 384 385 386 397 397 398 400 407 409 347 318 329 350 376 394 352 370 394 417 394 409 431 403 439 414 410 421 431 436 43 14 11 31 56 65 3 33 43 淝水之战灭亡 33 10 25 46 17 42 17 12 21 24 27
318 322 322 325
5 3 17 2 17 3 6 1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五王获 济。王氏家族当政,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王敦 之变很多忠义之士被杀。王导;我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1-2 匈奴 2-1 匈奴 2-2 羯 2-3 汉 2-4 2-5 2-6 鲜卑 2-7 氐 3-1 羌 3-2 鲜卑 3-3 鲜卑 3-4 鲜卑 3-5 氐 3-6 匈奴 3-7 鲜卑 3-8 鲜卑 3-9 汉 3-10 匈奴 3-11 汉
代国 拓拔翳槐 被前秦符坚所灭 冉魏 冉闵 前燕 慕容皝 前秦 苻健 后秦 姚苌 西燕 慕容冲 后燕 慕容垂 被前燕所灭 被前秦符坚所灭 被后秦姚兴所灭 被东晋刘裕所灭 被后燕灭 被北燕冯跋所灭
海西公
太宗简文皇帝 司马昱 烈宗孝武帝 安帝(白痴) 恭帝 楚 司马曜 司马德宗 司马德文 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