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大数的认识读数1.
大数的认识及读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大数的认识及读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亿位及以上的数,掌握亿、万、千、百与个位数的关系,能够正确读写大数字;2.能够快速用数字概念和小学算法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亿位数及以上;2.大数的读法;3.数字概念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书本、笔记本学生准备:书本、文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夸张的大数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大数的认识及读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2. 学习活动(30分钟)2.1 认识亿位数及以上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从万、亿位数开始的大数,向学生解释这个数太大了,通常可以用亿、万、千、百与个位数的关系来理解。
2.2 大数的读法教师向学生表明数字从右到左每三位就要用逗号隔开,便于数字的阅读和理解。
然后老师可以上一些大数,让学生读出数的大小,并操作学生,带领学生一起读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整体数。
2.3 数字概念的运用教师模拟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应用数字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汽车产量最高是200万辆,如果每辆车重2吨,产量重量共有多少吨?3. 操作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以便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4. 回顾及讲解(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认识亿位及以上的数、大数的读法、数字概念的运用、数学运算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活动、操作练习和回顾及讲解等环节,引导学生认识亿位及以上的数、大数的读法、数字概念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效果不错,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3)50003700有()个万和( )个一。69847320000有( )个亿和( )个万。7461598000有( )个亿( )个万和( )个一。(还应充实按计数单位划分的内容)
4)7045800是()位数,其中“7”、“4”、“8”分别在()位、()位和()位,这个数读作()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
大数的读法:10个(一万)是(十万)
读大数,先分级10个(十万)是(百万)
级末尾0不读(举例略)10个(百万)是(千万)
级中间0要读……
级开头0不读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反思重建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万以内数的学习基础,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在形成级的过程中,对于23682368的读数中出现的错误资源“二千万三百万六十万八万二千三百六十八”与“级”概念的建立时没充分运用。通过对0各种情况的罗列并进行举例验证,学生对大数的读法掌握较好。从练习中发现学生对数位顺序表还不够熟练,在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交流好的记忆方法。
学生试读
指名交流
各自举例
同桌验证
学生举例
集体验证
齐读法则
进行知识迁移,掌握万以上数位的计数单位,形成整数数位顺序的整体感知。
自主迁移万以内数的读法,并
帮助学生运用四位分级法,掌握读数方法。
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为大数的认识提供现实背景,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三、巩固拓展
2,还可能在什么位置?它们也不读吗?
情况一:级中间0,读一次
情况二:级开头0,都不读
重点讲评级开头0的情况
3、小结:
完善大数的读数法则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数与量(大数的认识) 沪教版

大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大数的认识P11~1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
知道个级、万级、亿级的含义,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2.知道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初步掌握多位数的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在交流探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学习多位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各个数位的含义,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世博图片和出入口人数:2.揭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大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一)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1、认识计数单位师:认识这样的大数,我们首先要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
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那么接下去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2页。
1)、反馈交流:媒体出示计数器数数;2)、口答: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学习进率师:像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都是计数单位。
通过刚才的学习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生: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学生可能回答是十倍的关系)(举例解释相邻)3、认识数位表。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都有自己的位置,叫做数位。
出示数位顺序表。
问: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呢?第八位呢?……根据数位顺序表说数的意义。
4、巩固练习:1)在数位顺序表中,与万位左边相邻的是()位,右边是()位。
2)70408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其中“7”在()位上,表示()个();“4”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四年级数学上册 2.1 大数的认识-读数教案1 沪教版

大数的认识-读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位数。
2.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位。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小胖和小亚在谈论全国人口有多少的问题,你们知道我国现在人口大约是多少?生:13亿。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根据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在2000年已达到这个数据(板书:1295330000人)。
在中国地图上具体地标明了北京市、河南市、上海市、浙江市、台湾省等省市自治区的人口。
那么这些数是多少呢?怎么读呢?生尝试读。
二、中心阶段师:认识这些数,我们首先要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
先请问: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生回答: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10个千是(万)。
师:像你们学过的个、十、百、千、万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就叫做“计数单位”。
师:那么10个一万是()。
生:10个一万是(十万)。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生:一万、二万、三万、⋯⋯九万、十万。
师:那么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生讨论回答: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也有学生可能会说10个一千万是一万万,教师要及时指出“一万万”就是“一亿”)。
师:10个一亿是(),10个十亿是(),10个一百亿是()。
师:1295330000数字2在右起第几位?计数单位是多少?表示多少?生:数字2在右起第9位。
计数单位是亿。
表示2亿。
生练习:任指一数字互问在右起第几位?计数单位是多少?表示多少?师:按照我过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
大数的认识及读法(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大数的认识及读法(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大数的认识及读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字意识,以便能够顺利地完成后面数学学习的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大数的认识及读法;2.能够应用大数读法进行数字的书写和拼读。
难点1.对数字单位的理解;2.对「十」和「百」的读法的掌握;3.对读法进行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大数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大数字,例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通过这些数字的示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什么是大数,并且能够感性理解大数表示数量的大小。
2、大数读法•介绍大数读法的基本原则:从高位到低位一个一个地读出数位及单位,其中「万」和「亿」是过渡的单位;•在讲解的同时,应当提示学生注意读法中对于「十」和「百」的读法;•对此,应当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十」和「百」的用法和读法,理解读法的原则,最好通过一些数学题目进行巩固和练习。
3、大数读法应用•引导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例如认识大数及其读法、题目中给出大数读法,让学生完成填数、选择、简答等基于大数应用的题目;•在讲解过程中,重点强调读法的规则和原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法方法。
四、教学方法1.组织引导法: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大数字,直观感性地认识和理解大数,并引导学生利用大数的特点掌握读法方法;2.讲授法:针对大数读法的原则和规则进行详细讲述,并针对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教学评价1.通过对学生基于大数的应用情况的检验,来进行评价;2.通过一些笔头练习,考察学生对于读法规则和原则的掌握;3.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来加强学生对于大数认识及其读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素材1.教科书;2.实物大数字;3.数学题目和练习。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大数读法的掌握和运用,这也是本学期数学重要的认知点,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大数读法掌握和应用的理解,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十」和「百」的读法的讲解;2.另外,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希望在课前加强学生预习,以便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3.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应该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变为主动学习者,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沪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教案

)。
(3)从个位向左数,第五位是(
位,它的记数单位是(
)。
2.读出下面的数。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
2300000
…8 0 5 8 0 5 0 5
…7 0 0 0 7 0 0 7
…2 1 2 0 1 2 2 0
)位,它的记数单位是(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第九位是(
100100是( )位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 ),所以 998899( )100100。
(2)比较 653580和 635280,因为这两个数位数(
),而且( )位上的数也相同,要
较( )位上的数,因为 5( )3,所以 653280( )635280。
2、比较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 = 。
学生编号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辅导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上教
大数的认识
课时进度 总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7 月 11 日
1.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类推每相邻两个
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1.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重点难点 2.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9999○10000 10001 ○9999 8020 ○8200 97200○92700 3042 ○3024 467000 ○476000 69504○695640 4099 ○3010 640000 ○64 万
3、按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999,1001,1000
(
)>(
大数的认识及读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大数的认识及读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大数的认识及读法,具体包括:1. 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等大数单位;2. 学习大数的读法;3. 掌握大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万、十万、百万、千万等大数单位;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写大数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1. 大数单位的识别和运用;2. 大数的读写方法;3. 大数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 计算器;3. 大数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如千、百、十等;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比千、百、十更大的数,你们知道有哪些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万、十万、百万、千万等大数单位;2. 示范大数的读法;3. 示范大数的写法;4. 引导学生进行大数计算练习。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进行大数读写练习;2. 让学生进行大数计算练习;3.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大数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 引导学生进行大数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测量等。
板书设计:一、大数的认识及读法1. 大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2. 大数的读法3. 大数的写法二、大数计算1. 进位2. 退位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大数,记录下来,并尝试读写;3.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大数的认识及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数的特点,培养他们运用大数进行计算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数学课主要内容如下:1.大数的命名2.大数的认识及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知道100到999之间的大数的命名规律;2.能够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3.能够举例说明大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关系;4.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教具等;2.学生准备:教材、练习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案步骤,讲解大数的命名规律及大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入1.教师呈现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大数的命名和认识?步骤二:新知讲解1.老师通过示例展示大数的命名方式,比如519,可以分解成“五百一十九”,其中,“五百”是这个数的百位,“一十”是十位,“九”是个位。
然后,逐步讲解100到999之间大数的命名规律。
2.然后,老师让学生练习读出一些大数,如“735”、“820”等。
3.接下来,老师讲解大数的大小比较关系。
如何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比如“600”和“700”哪个更大?等等。
步骤三:训练巩固1.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中的填空或判断大小关系。
2.学生自行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讨论和解答一些有关大数的问题。
步骤四:作业布置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作业,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学生需要在课后提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100到999之间大数的命名规律、大小比较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学生的交流,增强了课堂上的互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一些基础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讲解效果有待提高等。
在后续的教学中,将继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的认识-读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位数。
2.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位。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小胖和小亚在谈论全国人口有多少的问题,你们知道我国现在人口大约是多少?
生:13亿。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根据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在2000年
已达到这个数据(板书:1295330000人)。
在中国地图上
具体地标明了北京市、河南市、上海市、浙江市、台湾省等
省市自治区的人口。
那么这些数是多少呢?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
二、中心阶段
师:认识这些数,我们首先要知道计数单位和数位。
先请问:10个一是(),10个十是(),
10个百是(),10个千是()。
生回答: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
10个百是(千),10个千是(万)。
师:像你们学过的个、十、百、千、万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就叫做“计数单位”。
师:那么10个一万是()。
生:10个一万是(十万)。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生:一万、二万、三万、 九万、十万。
师:那么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生讨论回答: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也有学生可能会说10个一千万是一万万,教师要及时指出“一万万”就是“一亿”)。
师:10个一亿是(),10个十亿是(),10个一百亿是()。
生: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师:除了我们学过的那些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师:那么有的同学要问了,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
还有。
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
师:认识了计数单位,我们和容易就认识数位。
板书
师:认识了计数单位和数位,老师要考考你们了,45230这个数里有几个数位?
生:5个,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师:1295330000数字2在右起第几位?计数单位是多少?表示多少?生:数字2在右起第9位。
计数单位是亿。
表示2亿。
生练习:任指一数字互问在右起第几位?计数单位是多少?表示多少?
师:按照我过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
从右起每四个数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板书:数位顺序表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比较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每级都是4个数位,4个数位排列顺序都是个、十、百、千。
不同:个级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多少个,万级第一位表示多少万,亿级第一位表示多少亿。
师:数位顺序表是我们读数、写数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特别用熟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师:16737700是有()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1295330000是有()个亿和()个万组成的。
生:16737700是有(1673 )个万和(7700)个一组成的。
1295330000是有(12)个亿和(9533)个万组成的。
练习:
13819000是有()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10008800是有()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792560000是有()个亿和()个万组成的。
2167377000是有()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