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_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_一个比较分析
论哈罗德_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异同

要的补充。 2.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及数学推导 多马分别于 1946 年和 1947 年发表了5资本扩
张、增长率和就业6以及5扩张和就业6两篇论文, 阐 述了和哈罗德基本类似的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 也 是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的基础上, 把5通论6中的短 期分析扩展为长期分析, 把它的静态分析转为动态 分析。
S= sY
( 1)
式中 S 代表储蓄量, s 为边际储蓄倾向或储蓄
率, 是外生给定的不变常数。
第五, 劳动供给增长率( n) 恒定。即
LÛPL= n
式中 ÛL= dLPdt 。
第六, 不存在技术进步, 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即
每年的新增投资都转变为资本存量的增加。若用 I
代表投资量, vK 代表资本增量, 则有:
际投资,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企业为了弥补资本供
给不足, 就要增加订货, 扩大投资。这样就会导致收
入和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反过来又刺激投资再度扩
大, 导致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之中。第二, 实际增 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即 G< Gw , 若合意储蓄率
与实际储蓄率一致, 则 c> cC。这意味着实际投资超
# 15 #
现在对( 8) 式两边积分, 整理得:
Y=
Y e( sPc) t) 0
( 10)
因此, 收入增长率同投资增长率相同, 均为 sPc。
以上分析表明, 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虽然在
公式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此 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统称为/ 哈罗德 ) 多马经济增长
模型0。它们的区别在于, 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强
调的是上期收入对本期投资的影响, 他认为增长率
必须是一个它所引致的投资能够完全吸收本期全部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一个比较分析

20 年 期 07 第
j :
诉 诸 于哈罗德 、 马和索洛 的经 典文献 。 多
一
费 , 表 企 业 的 计 划 投 资 。 11式 因 此 反 映 了 凯 I代 .
恩 斯 关 于 国 民 收 入 或 就 业 量 决 定 于 消 费 和 投 资 的 思 想 。 由 于 在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 C S 所 以 国 民 Y= + , 收入 实现 均衡 的另一 表达 式为 :
模 型 中 的 刃 锋 问 题 ; 资 本 一产 出 比 也 不 像 索 洛 模 型 宣 称 的 那 样 , 生 产 函 数 的 技 术 特 征 , 是 3、 是 而
关 于 价 格 机 制 的 不 同假 定 。
关 键 词 哈 罗 德 一多 马 模 型 索 洛 模 型 资 本 一产 出 比
--
・—
—
49 ‘ — - - —
誊 … 慧
榭 ■
曹
%
州
-
?
一
维普资讯
麓 叠 露髻 螂 簿
糍j
托 霉 豢
。
j
嗽
誊
一 鞭 曩 一
篡 ≈*
搿 豢
孤 籀 - -
霸 会 糯 科学
薯 鬻 叠 慧
囊
S=, 1. 2
、
哈罗德 一 多马模 型
无 容 置 疑 , D模 型 是 对 凯 恩 斯 理 论 的 继 承 H—
和 发 展 。 但 它 在 哪 些 方 面 继 承 , 在 哪 些 方 面 发 又
展 了凯 恩 斯 理 论 ?学 界 对 此 却 缺 乏 系 统 论 述 。 有 鉴 于 此 , 本 文 放 弃 H— 模 型 的 教 科 书 式 论 述 , D 而 以哈罗 德 和多 马理 解 的凯 恩斯 理论 为参 照系 , 去
经济发展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简介

经济发展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简介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应用方法。
对于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和运用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型和方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福祉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应用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种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线性模型。
该模型假设,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和就业两个因素。
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而就业则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预测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情况,从而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二、索洛模型索洛模型是一种描述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经济模型。
该模型认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供给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而需求则决定了经济的短期波动。
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预测经济衰退和复苏,以及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型,主要关注经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
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技术进步则通过改善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预测和解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以及分析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计量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是一种应用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理论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验证经济理论和制定经济政策。
常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等。
计量经济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评估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总结:经济发展模型和应用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发展的规律。
本文简要介绍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等几种常见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应用方法。
经济发展模型及其应用

经济发展模型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和研究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模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的规律。
这些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宏观经济预测和政策制定,还可以用于个体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经济发展模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种描述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经济中的投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消费需求、利率水平、政府支出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预测经济增长的趋势,并为政府提供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依据。
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该模型将经济增长分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个要素,并通过对这两个要素的研究,探讨了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索洛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资本积累可以促进技术进步的发展。
通过对这一模型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升级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三、凯恩斯总需求模型凯恩斯总需求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该模型认为,总需求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
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变量的分析,可以预测经济的增长和通胀趋势,并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此外,凯恩斯模型中的支出乘数理论也为评估政府出台刺激经济措施的效果提供了方法。
四、增长杠杆模型增长杠杆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该模型将经济增长分为两个要素,即技术和人力资本。
技术的改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技术改进的效果。
通过对这一模型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教育和人才培养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比较优势模型比较优势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模型

多马模型的结论与意义
从凯恩斯的理论框架开始,但避免了凯恩斯投资率 不会增加资本存量规模的假定(短期分析),从而 变成了长期理论. 该模型产生了一种均衡条件,它意味着经济增长的 不变比率. 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 量,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的储蓄能 力,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储蓄水平,刺激资本积累来 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授课对象:经济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授课学时:2学时(90分钟) 授课目的: (1)学会解微分方程
(2)体会建模思想和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应用
授课教师: 张丽莉
一,多马(Domar, E.D.)经济增长模型 多马 经济增长模型
多马(Domar, E.D.)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多马 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 投资品; 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生产过程中只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资本, 这两种要素之间相互不能替代; 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设S(t)为 t 时刻的储蓄,I(t)为t时刻的投资,Y(t)为t 时刻的国民收入,多马曾提出如下的简单宏观经济 增长模型:
Y = F ( K , L) dK = sY (t ) dt L = L0 e λ t
(2)
L λ 其中s为储蓄率(s>0), 为劳动力增长率 (λ > 0), 0 为 初始劳动力 ( L0 > 0) , F ( K , L) 为K和L的一次齐次函数, 称为生产函数.
由(2)的前两式,可得
S (t ) = αY (t ) I (t ) = β dY dt S (t ) = I (t ) Y (0) = Y0
宏观经济学 哈罗德-多马模型

宏观经济学 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模型,它描述了一个经济系统内的
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旨在探讨投资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体的投资与储蓄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储蓄是资本形成的来源,而资本则是创造经济增长的关键。
哈罗德-多马模型首先通过一系列基础方程,描述了经济系统的一般均衡,这
些方程包括了国家产出、自然资本、储蓄、投资和价格等因素。
然后,模型进一步假设,当产出增加时,投资也会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储蓄。
然后再根据这些基础方程以及这些假设,计算出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均衡。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它可以用来衡量经济体内部不稳定性的
程度,特别是当投资水平不稳定时。
该模型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能力,以及能否有效地利用国内资源来提高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总之,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个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模型,它可以用
来描述投资和储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通过计算出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均衡,来研究一个经济体的内部不稳定性以及其经济增长的潜力。
哈罗德_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_一个比较分析

放 弃了凯恩斯 关于边际消 费倾向递 减( 或 边 际 储 的增长率 , 它将使各方 当事人确 信 他 们 生 产 的 产
蓄 倾 向 递 增) 的 假 定 , 假 设 边 际 储 蓄 倾 向 等 于 平 量既不多也不少, 而是正好。换句话说, 有保证的
均储蓄倾向。这实际上反映了哈罗德用长期储蓄 增长率将使 各方当事人 处于这样 一 种 精 神 状 态 ,
表 1.1 《通论》的理论体系
哈罗德
狄拉德
“你的观点, 按照我的 理 解 , 国 消
概括地说是这样的:
民费
投 资 资本的边际效率表 收
决定于 利率
入
利 率 流动性偏好表
决定于 货币量
就业量 决定于
投资量 乘数
投 资
乘 数 决 定 于 {储 蓄 倾 向 }”。
消费倾向
收入
资 预期收益 本 边 际 效 生产设备的 率 市场价格
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把索洛模型的基本内容总结在图32中国民收入由要素密集度决定24式而要素密集度与劳动的相对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关系211式在新古典理论中劳动的相对价格由一个国家的资源丰裕度或称资源禀赋决定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在索洛模型中资源丰裕度受到劳动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的影响前者是一个外生变量后后又由人均国民收入决定216式
利 流动性偏好表 率 货币量
所谓简单凯恩斯模型, 就是把投资当成给定
的数量, 主要说明消费如何决定就业量或国民收
入的理论。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 国民收入实现
均衡的条件是:
Y=C+I
1.1
其中, Y 代表国民收入, C 代表居民的计划消
费, I 代表企业 的计划投资 。1.1 式因此反映 了 凯
恩斯关于国民收入或就业量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第二讲 哈马模型索罗模型

1 dk1 ( n ) k 1 sA 1 dt 令k 1 V 1 dV ( n )V sA 1 dt
V k
1
k
*1
sA (1 )(n )t k (0)1 e n
(1 )(n )
13
(k )
n 1k n3k n2k
s
A
B
O
(n1 )Βιβλιοθήκη (n2 )k
(k ) s min[k / ,1/ ]
14
哈罗德-多马模型总结
• “刀刃上的均衡增长” • 无法解释长期的经济增长
15
索洛-斯旺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1956 索洛 Solow & 斯旺 Swan
dK (t ) K (t ) I (t ) S (t ) sY (t ) sK (t ) / dt K (t ) s K (t )
要使资本不过剩: 总产出与资本存量必须按储蓄率与 资本产出比率之比增长
10
自然增长率(劳动力充分就业)
Y (t ) L(t ) / logY (t ) log L(t ) log Y (t ) L(t ) n Y (t ) L(t )
Y F ( K , L) L F ( K / L,1) L f (k )
y=f(k)
– 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s):
K 0
lim FK lim
L 0
K
lim FK lim 0
L
21
模型假设条件(续)
• 资本具有固定折旧比例: 资本折旧率为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政军,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210097
关于经济增长的哈罗德- 多马模型 ( 以后简 称 H- D 模型) 与索洛模型之间的关系, 罗伯特·索 洛在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中曾经指 出:“我在追踪 罗埃·哈罗 德和伊芙赛·多马 , 以 及 亚 述·刘易士在 稍有不同的 内容方面 画 定 的 一 条 路 径 。实 际 上 我 在 设 法 追 踪 并 且 排 除 我 对 他 们 的 工 作 感 到 某 些 不 舒 服 的 地 方 ”[1], 即 通 过 引 入“ 一 个更丰富和更实际的表示技术的方式来代替不 变 的 资 本 - 产 出( 和 劳 动 - 产 出) 比 率 ”[2], 以 克 服 “哈罗德- 多马增长理论的早期讨论中, 对均衡增 长 的 内 在 不 稳 定 性 讨 论 ”[3]。 索 洛 的 这 一 评 价 , 不
由于储蓄需求就是企业的计划投资, 储蓄供给就
是家庭的计划储蓄。因此, 哈罗得的第三个假设
条件就是 1.2 式。
将 1.6 式和 1.7 式代入 1.2 式, 就可以 得到两
种意义的经济增长率:
ΔY Y
=
s v
1.11
gA 才 会 等 于 有 保 证 的 增 长 率 gW。 如 果 gA 碰 巧 超 过 gW, 企业家们 就会察觉到 实际产生的 资本存量 的增加量小于他们在给定了这种收入和产出增 长的情况下所要求的资本增量, 他们将增加投 资 , 从 而 使 gA 更 加 超 过 gW, 使 实 际 资 本 存 量 和 计 划的资本存量之间的差额变得更大。反之则相 反 。通 过 将 哈 罗 德 关 于 实 际 增 长 率 与 有 保 证 的 增 长率之间关系的讨论, 与凯恩斯关于实际国民收 入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讨论做一比较, “我们会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它构成了动态均 衡( 即有保证 的增长率) 与 静态均衡( 即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笔 者 注) 之 间 的 一 个 区 别 , 即 后 者 通 常 具有稳定性 , 而前者通常 具有不稳定 性”[15]。对于 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的这种关系 问题, 哈罗德将 它称为“不 稳定性原理 ”[16], 但其他 经 济 学 家 却 习 惯 将 它 称 为“ 刃 锋 ”问 题 。
放 弃了凯恩斯 关于边际消 费倾向递 减( 或 边 际 储 的增长率 , 它将使各方 当事人确 信 他 们 生 产 的 产
蓄 倾 向 递 增) 的 假 定 , 假 设 边 际 储 蓄 倾 向 等 于 平 量既不多也不少, 而是正好。换句话说, 有保证的
均储蓄倾向。这实际上反映了哈罗德用长期储蓄 增长率将使 各方当事人 处于这样 一 种 精 神 状 态 ,
质”[11], 也构成了哈 罗德与多马 之间的一个 本质性
区 别 [12]。
由于企业投资也被称为资本存量 K 的增量,
即 ΔY=I, 因此根据 1.8 式可得到:
K=vY
1.11
只要在哈罗 德的第 三 个 假 设 条 件 中 加 上“ 储
蓄”二 字 , 它就变成 了“储蓄需 求等于储 蓄 供 给 ”。
叫事后 储蓄与事后 投资) , 与 计 划 储 蓄 与 计 划 投
资( 或叫 事前储蓄与 事前投资) 相 对应 , 并 且 用 恒
等号“≡”代替等号“=”。在凯恩斯理论中, 实际投
资必然等于实际储蓄, 这是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
简单结论; 但是计划储蓄不一定等于计划投资,
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主体的经济行为。
的思想。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 Y=C+S, 所以国民
收入实现均衡的另一表达式为:
S=I
1.2
其中, S 代表居民的计划储蓄。因此, 计划储
蓄 等 于 计 划 投 资 也 可 以 实 现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为 了
节省篇幅, 我们也把 1.2 式作为会计恒等式, 不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时的 S 与 I 分别代表实际储蓄与实际投资 ( 或
要找到哈罗德关于凯恩斯理论的认识并不 难 。 根 据 沃 尔 特·埃 尔 特 斯 的 记 载[5], 在 上 个 世 纪 30 年 代 , 哈 罗 德 经 常 与 凯 恩 斯 在 一 起 , 并 加 入 了 由理查德·卡恩、琼·罗宾 逊等才华横 溢 的 青 年 经 济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 帮助凯恩斯发展他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年) 中最终完成的 新理论。1935 年 6 月, 当《通论》的校样印出以后, 凯恩斯将它 分别送给了 哈罗德、 卡 恩 和 琼·罗 宾 逊。在他们的帮助下, 凯恩斯对校样做了大量的 修改。为了表明自己对它的理解, 哈罗德在 1935 年 8 月 30 日 写给凯恩斯 的 信 中 , 用 十 行 文 字 概 括 了《通 论》的 创 新 之 处 和 主 要 内 容 , 见 表 1.1 左 边。对于 哈罗德的概 括 , 凯恩斯 评价说 ,“ 我 完 全 原 谅 你 对 我 的 理 论 的 误 解 。它 不 可 能 被 描 述 得 比 你信上的第一页更好的了”。显然, 这不是一种谦 誉之辞, 因为, 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理论 作 出 的 通 俗 化 概 括 都 基 本 上 与 哈 罗 德 一 致 。例 如 , 表 1.1 右边是狄 德拉对《通论》的概括[6], 高鸿 业在 他 解 读《通 论》的 著 作 中 也 采 用 了 这 种 概 括[7]。
函数取代凯恩斯的短期储蓄函数, 并且, 哈罗德
它 将 使 当 事 人 发 出 维 持 现 有 增 长 率 的 指 令 ”[13]。
还假定实际储蓄等于计划储蓄。
1.10 式 说 明 ,“ 唯 一 的 有 保 证 增 长 的 轨 迹 由 储 蓄
哈罗德所谓的储蓄需求, 就是凯恩斯的企业 倾向与增加单位产出的技术和其他考虑所要求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4 年度重大项目( 项目批准号: 05JJD790011)
49
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07 年第 5期
诉 诸 于 哈 罗 德 、多 马 和 索 洛 的 经 典 文 献 。
一、哈罗德- 多马模型
无容置疑, H- D 模 型是对凯恩 斯理论的继 承 和发展。但它在哪些方面继承, 又在哪些方面发 展了凯恩斯理论? 学界对此却缺乏系统论述。有 鉴于此, 本文放弃 H- D 模型的教科书式论述, 而 以哈罗德和多马理解的凯恩斯理论为参照系, 去 揭示它的基本内容。
经江济苏 社学会研科 学究
哈罗德- 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 一个比较分析
李政军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哈罗德、多马和索洛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经典文献, 对哈罗德- 多马模 型与索洛模型提供一个比较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包括: 1、并不像索罗模型宣称的那样, 它接受 除不变要素比例之外的所有哈罗德- 多马假定, 而是通过引入新古典生产理论, 消除哈罗德- 多 马 模型中的“黄 金时代”问 题 ; 2、并 不 像 索 罗 模 型 宣 称 的 那 样 , 它 解 决 了 哈 罗 德- 多 马 模 型 中 的 “刃锋问题”( 或称“不稳定性原理”) , 而是通过引入一种产品 的总量生产 函数和取消 投资函数 , 从而取消了国民收入的会计恒等式和均衡条件式之间的区分, 回避而不是解决了哈罗德- 多马 模型中的刃锋问题; 3、资本- 产出比也不像索洛模型宣称的那 样, 是生产函 数的技术特 征 , 而是 关于价格机制的不同假定。
S=- α+( 1- β) Y
1.4
将 1.3 式 代 入 1.2 式 , 就 得 到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的表达式:
Ye=
1-1β=
1 S
(α+1)
1.5
其中, 1- β=s 代表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 1/(1-
β)则被 称为乘数。因 此 , 1.5 式 反 映 了 表 1.1 中 哈
罗德关于就业量决定于投资量和乘数, 而乘数决
表 1.1 《通论》的理论体系
哈罗德
狄拉德
“你的观点, 按照我的 理 解 , 国 消
概括地说是这样的:
民费
投 资 资本的边际效率表 收
决定于 利率
入
利 率 流动性偏好表
决定于 货币量
就业量 决定于
投资量 乘数
投 资
乘 数 决 定 于 {储 蓄 倾 向 }”。
消费倾向
收入
资 预期收益 本 边 际 效 生产设备的 率 市场价格
通过变形, 1.7 式可以表示为:
gWv=gAvR
1.13
1.13 式说明, 当且 仅当实际 资 本- 产 出 比 vR
等于企业计划的资本- 产出比 v 时, 实际增长率
ΔY=
1 v
I
1.8
虽 然 1.8 在 数 学 上 只 是 1.7 式 的 转 化 形 式 ,
但 在 多 马 看 来 , 它 强 调 的 却 是“ 投 资 对 于 生 产 能
利 流动性偏好表 率 货币量
所谓简单凯恩斯模型, 就是把投资当成给定
的数量, 主要说明消费如何决定就业量或国民收
入的理论。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 国民收入实现
均衡的条件是:
Y=C+I
1.1
其中, Y 代表国民收入, C 代表居民的计划消
费, I 代表企业 的计划投资 。1.1 式因此反映 了 凯
恩斯关于国民收入或就业量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仅被千篇一律地写进了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也被 许多经济增长理论文献作为一个基本结论而毫 无保留地接受, 它们都不去关心: 资本- 产出或劳 动- 产出比率不变或可变这个技术假定背后隐藏 着什么经济学含义? 是否真如索洛模型所言, 它 “接受除不变的要素比例之外的所有的哈罗德- 多马假定”[4], 就能够克服 H- D 模型对均衡增长内 在不稳定性的讨论? 或者更一般地讲 , H- D 模型 与索洛模型究竟有何异同?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当然, 如果说本文有什 么特点的话, 那就是在回答上述问题时, 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