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的银行叫号调度系统设计—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综合训练与实习 武汉理工

合集下载

嵌入式专业实习报告

嵌入式专业实习报告

嵌入式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嵌入式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利用暑假期间参加了一家嵌入式系统开发公司的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实际应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主要负责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 硬件设计:根据项目需求,参与设计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架构,包括选定了处理器、内存、外围电路等硬件组件,并使用原理图设计软件完成了硬件原理图的设计。

2. 软件开发: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使用C语言进行了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包括驱动程序的编写、系统内核的定制和优化、应用程序的开发等。

3. 系统集成和测试: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搭建了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并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具体如下:1.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3. 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拓展:通过实习,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流程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4. 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注重工作态度,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工具,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这次嵌入式专业实习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嵌入式开发技术实训报告

嵌入式开发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

为了培养具备嵌入式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我校特开设嵌入式开发技术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掌握嵌入式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使用,并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二、实训目标1.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2. 掌握嵌入式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使用方法;3. 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系统调试等;4. 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特定场合的专用系统。

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嵌入式硬件平台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硬件平台的基本知识,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

重点介绍了ARM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如Cortex-A、Cortex-M、Cortex-R等系列处理器。

此外,还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如电源管理、时钟管理、中断管理、GPIO等。

3. 嵌入式软件平台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软件平台的基本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调试器等。

重点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包括嵌入式Linux的基本特性、内核编译、文件系统等。

此外,还学习了C语言编程,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

4.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系统调试等。

以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为例,讲解了如何进行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系统调试等步骤。

5. 实践项目实训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一个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实践项目。

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
以下是关于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串口通信实验:
IIS音频实验:
六、实习体会
在嵌入式系统中,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学会了软件编程的基本思路,掌握了液晶屏的使用及其电路设计方法;掌握有关音频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液晶显示文本及图形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通过这次设计,掌握了液晶显示实验、μC/OS-II移植、μC/OS-IILCD显示的工作原理及串口通信实验的工作过程,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Embest EduKit-IV实验平台及ULINK2仿真器套件,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学业技能。

虽然花了很长时间编写软件程序设计,但这一切还是理论上的。

希望学校能提供机会和条件,让我们能够去真正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这次程序,感觉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那么的有限,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帮助了我怎样学好这门课程,增加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

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这次实习通信系统的设计,使我更加清楚以后的发展及学习的方向。

最后感谢老师这个学期的指导和帮助!
七、参考文献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熊茂华、杨震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教程》于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Linux嵌入式系统教程》马忠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嵌入式开发实训报告总结

嵌入式开发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嵌入式开发,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嵌入式开发实训。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实训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特定领域,具有特定功能、相对独立、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的计算机系统。

2. 嵌入式处理器接下来,我学习了嵌入式处理器的相关知识,包括ARM、MIPS、AVR等常用处理器。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中断处理等基本概念。

3. 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心脏,我学习了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FreeRTOS等。

了解了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功能。

4. 嵌入式开发环境为了更好地进行嵌入式开发,我学习了常用的开发工具,如Keil、IAR、Eclipse 等。

掌握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5. 嵌入式开发实践在理论学习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实际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以下是我参与的两个项目:(1)基于ARM7的智能家居系统该项目要求实现一个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按键控制灯光、空调等设备。

我使用了STM32F103系列ARM处理器,结合按键、LED灯、继电器等外围设备,实现了项目的需求。

(2)基于Linux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该项目要求实现一个基于Linux的嵌入式Web服务器,通过浏览器访问设备,控制设备状态。

我使用了ARM926EJ-S处理器,搭建了Linux操作系统,利用HTTP协议实现了Web服务器的功能。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嵌入式系统、处理器、操作系统等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开发工具和调试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报告

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报告

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我选择了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嵌入式编程技巧,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同时,学习了嵌入式编程所需的知识,如C语言、Linux操作系统、ARM处理器等。

此外,我还熟悉了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和环境,如Keil、IAR、GCC等。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1)嵌入式系统原理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嵌入式编程实践:以ARM处理器为核心,使用C语言进行嵌入式编程实践。

学习了如何编写裸机程序、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掌握了中断处理、定时器、串口通信等编程技巧。

(3)项目实践:参与了一个嵌入式项目,负责编写部分硬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

在项目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沟通,并掌握了项目管理和时间控制的方法。

(4)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使用调试工具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实习收获与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总结如下:1. 理论知识: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为以后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

2. 实践技能:学会了嵌入式编程技巧,具备了实际编写嵌入式程序的能力。

3. 团队协作:在项目实践中,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4. 项目管理:掌握了项目管理和时间控制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5.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学会了使用调试工具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科专业认证《嵌入式系统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本科专业认证《嵌入式系统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综合实训英文名称:Embedded System Design Training课程编号:0812200395课程性质:必修学分/学时:3/3周(15天)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C语言、接口技术A、嵌入式系统(上)、嵌入式系统(下)、嵌入式系统一、课程目标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

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汽车电子、医疗仪器等众多领域。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消费电子、通信网络、信息家电等的巨大需求加速了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嵌入式技术的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设计综合实训》是学生学习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后的一次实际训练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项目,进行实际的编程训练,以帮助学生巩固先修课程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工程知识1.1 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

1.2 能够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解决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

2.问题分析2.1 能够理解并恰当表述系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2 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进行产品规划与设计并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进行研究并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有效使用嵌入式系统设计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实现。

6. 终身学习6.1具有自觉搜集阅读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6.2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采取案例式学习,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作为一门实际训练课程,该课程以实验教学、综合讨论、动手实现等共同实施。

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大全5篇]

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大全5篇]

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大全5篇]第一篇: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嵌入式实习工作总结在嵌入式公司经历三个月的工作实习已经结束了,在这三个月里,我和公司的职工以及领导都相处得很是融洽,大家对我也关怀备至,时常给我鼓励和帮助。

下面,我将实习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感想和体会1、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一个职员在公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的,这就要求他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不能老是出错, 有必要一定要检验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保自己的万无一失.工作的时候我一直保持极大的工作热情,不仅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经常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工作中我也会犯一些错误,受到领导批评,但我认为这些错误和批评是能让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谨慎小心,提高工作效率。

在和大家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自己缺少的东西。

这次生产实习虽然说时间比较少,但是却让我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生产模式和质量体系管理等经验,这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

2、勤于思考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公司的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而且几天下来也会比较枯燥,就是需要你多动脑筋,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时间3、不断学习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有所作为,一定要对自己职业的专业知识有所熟悉,对自己业务所在范围内的业务技能也要熟练掌握,这样才算是一位合格的技术人员。

二、工作成果与收获在这三个月里,我作为一个质量改善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的质量管理流程,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工作成果及收获:1、物料筛选车间筛选工装的制作完成的工装有:遥控器筛选工装3个,塑封电机筛选工装4台,铁壳电机筛选工装4台,电控测试工装4台,传感器筛选工装1台,PTC电加热筛选1台。

嵌入式实习报告7篇

嵌入式实习报告7篇

嵌入式实习报告7篇嵌入式实习报告篇1蓝牙技术概述蓝牙(Bluetooth)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标准。

设计者的初衷是用隐形的连接线代替线缆。

它取代目前多种电缆连接方案,通过统一的短程无线链路,在各信息设备之间可以穿过墙壁或公文包,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技术的目的是使特定的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以及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主机之间在近距离内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

一、实践目的了解处理器的发展掌握WinCE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和开发流程。

掌握WinCE嵌入式C#编程方法。

掌握WinCE嵌入式络通信技术。

掌握Bluetooth编码技术二、实践要求1. 了解WinCE操作系统的裁剪及定制;2. 设计蓝牙广播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3.设计蓝牙文件传输系统(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4. 应用程序安装和部署。

三、实践内容(1)了解Wince平台了解处理器的发展,什么是嵌入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以及窗体与控件的概念,掌握WinCE嵌入式C#编程方法,对实验平台有一定的认识,更进一步的认识蓝牙。

了解编写应用程序的流程,理解了Windows 窗体,学会了使用基本控件如标签、文本、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掌握窗体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2)蓝牙搜索、浏览与发送,蓝牙设备列表,配对设备清空,删除。

四、原理介绍1.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一般由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组成。

具有专用性、高效简洁性、高可靠和低能耗性、自身特殊性的特点。

嵌入式实习报告篇2此次设计我们采用以LM3S2100为微控制器,并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结合6位LED数码管,放大整形电路,来实现频率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设计目的与任务要求 (3)1.1 设计目的 (3)1.2 设计任务 (3)1.3 设计要求 (3)2 方案设计 (4)3基本原理 (4)3.1键盘电路基本原理 (4)3.2 ATC89C52基本原理 (5)3.3 LCD液晶显示基本原理 (7)3.3.1 LM061L液晶模块 (7)3.3.2 LM016L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9)4 系统设计 (11)4.1业务调度控制规则设计 (11)4.2 前端排队子系统设计 (11)4.3 银行业务调度系统设计 (13)4.4 业务提示子系统设计 (14)4.4.1 液晶显示电路 (14)4.4.2 声音提示电路 (15)4.5 系统总设计 (16)5 仿真结果及分析 (17)6 心得体会 (21)参考文献: (22)附录:源程序 (23)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3)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排队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智能排队机或称智能排队系统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控制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

它完全模拟了人群排队过程,通过取号、进队、排队等待、叫号服务等功能,取代各类服务性窗口传统的由顾客站立排队的方式,实现了计算机系统代替客户进行排队的过程。

适用于各类窗口服务行业,目前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医院、电信、以及各级政府对外服务窗口等行业。

银行自动叫号系统就是电子排队管理统的一种,是针对银行服务窗口的特点而设计的.这里以ATMEL 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把客户与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排队叫号系统。

模拟排队叫号管理,科学地处理各种排队情况,操作简便,控制灵活,显示清晰,制作成本低,性价比较高。

关键词:排队技术智能排队系统银行排队叫号系统AT89C52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queuing technology also develops by leaps and bounds. Intelligent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or or intelligent queuing system is a kind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produ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t completely simulates the crowd queue process.Through the functions of taking number, into the team, waiting for the queue, calling the number and so on ,it replaces all kinds of service window of the traditional way by the customer to stand in line, and realizing the computer system instead of the process of the customers line up .it is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window service industry, and at present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reign financial, hospit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government's foreign service windowat all levels , etc. Bank automatic station system is electronic queuing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nk service window. Here taking ATMEL company's AT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i design a simple calling the number system which combine the customers with the facilitating agency .It simulates the queue station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ly processes all kinds of queuing situation.It is simple to operate ,smart to control , and the display is clear, and the production is of low cost, high cost performance.Keywords: queuing technology Intelligent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or Bank queuing station system AT89C521设计目的与任务要求1.1 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学会对电路分析计算以及设计。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综合设计型和创新性实验及训练,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1.2设计任务银行叫号调度系统:1.银行门口有一个叫号机,在客户操作下可打印出一个顺序号;客户按照顺序号依次到银行窗口办理业务;2.叫号机支持两类业务:现金业务和非现金业务。

办理现金业务的窗口有3个,办理非现金业务的窗口有2个,称为综合窗口;现金业务窗口只能办理现金业务,而综合业务窗口可以办理现金业务和非现金业务;3.非现金业务优先级高,综合业务窗口只有在没有非现金业务情况下,才能办理现金业务;4.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了一个客户业务后,按一个呼叫按钮,由系统安排其下一个办理业务的顺序号;顺序号在窗口前的LED屏上显示的同时进行语音播音,提示客户前来办理业务;设计一个叫号调度系统,实现对办理银行业务的排队和调度。

1.3设计要求1.制定出业务调度控制规则;2.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画出系统构成框架图;3.进行银行业务前端排队子系统的详细设计;4.进行银行业务调度系统的详细设计;5.进行业务提示子系统(LED屏显示、语音提示)的详细设计;5.设计调度系统与排队子系统、提示子系统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6.总结整个系统的设计,形成文档,作为课程设计的结果提交。

7.鼓励进行完整的理论设计-编程-仿真过程。

2方案设计由于在上课过程中接触到了单片机的有关知识,对单片机的使用及编程都比较熟悉,而嵌入式ARM板没有接触过,因此不太熟悉它的原理及使用,因此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单片机来实现,即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分别设计叫号电路、取号电路、显示电路及声音提示等外围电路与单片机的对应引脚相连接,然后编写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通过单片机来控制外围电路的功能,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仿真本次课程设计以单片机AT89C52为主体的模拟仿真系统。

叫号部分和业务处理部分选择键盘电路模式,显示部分选择LM016L液晶显示模块。

3基本原理3.1键盘电路基本原理键盘分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键盘上闭合键的识别由专用的硬件编码器实现,并产生按键编码号或键值的称为编码键盘,如计算机键盘。

而靠软件编程来识别的称为非编码键盘,在单片机组成的各种系统中,用的最多的是非编码键盘。

非编码键盘又分为矩阵键盘和独立键盘,分别如图3.1(a)(b)所示。

图3.1(a)矩阵键盘图3.2(b)独立键盘键盘扫描原理:在这种非编码键盘的单片机系统中,键盘处理程序首先执行有无按键按下的程序段,当确认有按键按下后,下一步就要识别哪一个按键被按下,对键的识别常采用逐行(逐列)扫描的方法。

首先判断有无按键按下。

方法是:向行线输出全扫描字00H,把全部行线置为低电平,然后将列线的电平状态读入到累加器A中,如果有按键按下,会使列线电平被拉至低电平,是列输入不全为1。

判断键盘哪一个键被按下。

方法是:一次给行线送低电平,然后查所有列线状态,称为行扫描,如果全为1,则所按下键不在此行,如果不全为1,则所按下键必在此行,而且是在与零电平列线相交的交点上的那个键。

在此,按键的位置码并不等于按键的实际定义键值,因此还必须进行转换,即键值译码。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由于只需采用两个取号键盘和五个服务窗口键盘,所以我采用了独立键盘来实现,在程序中直接对连接键盘的单片机引脚进行扫描,若引脚为0且延时去抖动之后仍为低电平则说明该键盘按下了。

3.2 ATC89C52基本原理单片机ATC89C52 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口只需要两个口就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

晶振采用12MHZ。

其芯片管脚图如图3.2所示。

图3.2 ATC89C52单片机VCC:电源。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