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14章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14章

=1.00×10-4 mol⋅L-1
同理计算加入 20.0;30.0μL浓度分别为 2.00×10-4 mol⋅L-1 ;3.00×10-4 mol⋅L-1 (3)利用实验获得的数据绘出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清中锂含量的工作曲线(图 14-2) 。外延曲线与横 坐标轴相交,交点至原点的距离为锂的浓度c x =1.00×10-4 mol⋅L-1。 (4)血清中锂的含量 =
N =16(
2
H= 例 14-4
30cm L = =8.72×10-3cm N 3.44 × 10 3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止痛药膏中樟脑的含量。 内标物为水合萜烯。 若取 45.2mg樟脑和 2.00mL
6.00mg⋅mL-1的水合萜烯用CCl 4 溶剂稀释到 25.00mL制成标准溶液。当进样量约为 2μL ,火焰离子检测 器响应值对樟脑和水合萜烯分别为 67.3 和 19.8。精确称取 53.6mg的止痛药膏,CCl 4 溶剂加热溶解过滤, 滤液中加入 2.00mL 6.00mg⋅mL-1的水合萜烯,最后用CCl 4 溶剂定容到 25.00mL,2μL进样量,火焰离子检 测器响应值对樟脑和水合萜烯分别为 24.9 和 13.5。测定的止痛药膏中樟脑的重量百分比(%w/w)是多 少? 分析 由于内标物的质量和樟脑标准品的质量及各自的响应值已知,可由(14.21)式求出校正因
1.00 × 10 −4 mol ⋅ L−1 × 5.00ml =5.00×10-3mol⋅L-1 0.100ml
1
标准加入法 例 14-2 用荧光法测定复方炔诺酮片中炔雌醇(一种合成雌激素)的含量,取供试品 20 片,研细 后溶于无水乙醇中并稀释至 250.0mL,过滤,取滤液 5.00mL,稀释至 10.00mL,在激发波长 185nm和发 射波长 307nm处测定荧光强度为 61。如果炔雌醇标准品的乙醇溶液质量浓度为 1.4μg⋅mL-1在相同测定条 件下荧光强度为 65,计算出每片药中炔雌醇的含量。 分析 由于在相同测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则可用比例法求出样品中荧光物 质的含量。 解 比例法计算公式: 将已知代入上式: 每片药中炔雌醇的含量= 例 14-3 cx= cx=
有机化学第八版答案

有机化学第八版答案简介《有机化学第八版答案》是针对《有机化学》第八版教材的辅助答案,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解释。
本答案的目的是帮助有机化学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的知识,并提供参考答案以帮助他们解决习题和案例。
目录1.分子结构与化学键2.烷烃与立体化学3.单键取代反应:化学与构造概念4.单键取代反应:醇、卤代烷和乙烯5.双键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6.单键酸碱反应:有机酸碱7.单键酸碱反应:胺和两性物质8.烷基卤化物:亲电取代反应9.芳香化合物:芳香性和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取代10.碳负离子的核磁共振:1H和13C NMR谱11.乙炔的化学12.合成和反应阻碍:有机化学第一部分的综合问题13.活性化学和有机催化剂:库伦沙酮反应14.极性加合反应:加酸和加氢内容1.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本章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键的概念、键的能量和长度、电子结构和杂化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有机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2. 烷烃与立体化学本章主要介绍了烷烃的命名和构象,以及立体化学的基本原理。
学习者将学会如何使用化学式和线结构式来命名烷烃,并了解立体化学对有机化学反应的影响。
3. 单键取代反应:化学与构造概念本章介绍了单键取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机制。
学习者将学会如何预测和解释单键取代反应的产物,并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 单键取代反应:醇、卤代烷和乙烯本章主要讨论了醇、卤代烷和乙烯的单键取代反应。
学习者将学会如何预测和解释这些化合物的反应,以及它们在实际合成中的应用。
5. 双键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本章介绍了双键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学习者将学会如何预测和解释这些反应的产物,并了解双键和消除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6. 单键酸碱反应:有机酸碱本章主要讨论了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和相关的反应机制。
学习者将学会如何判断和解释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并预测其在酸碱反应中的行为。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2章

3
2.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4) 、 (5) 、 (6) 和 (7) 。 3. 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 (8) 和 (9) ; 水的渗透方向为 (10) 或 (11) 。 四、问答题 1. 何谓 Raoult 定律?在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后,凝固点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2. 在临床补液时为什么一般要输等渗溶液? 五、计算题 1. 临床上用来治疗碱中毒的针剂NH4Cl (Mr= 53.48),其规格为 20.00mL一支,每支含 0.160 0g NH4Cl,计算该针剂的物质的量浓度及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在此溶液中红细胞的行为如何? 2. 溶解 0.113 0g磷于 19.04.0g苯中,苯的凝固点降低 0.245 ℃ ,求此溶液中的磷分子是由几个磷原子 组成的。(苯的Kf = 5.10 K·kg·mol-1,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0.97)
3.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关的因素为( )
A. 溶液的体积
B. 溶液的温度
C. 溶质的本性
D.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
E. 以上都不对 4. 50g水中溶解 0.5g非电解质,101.3kPa时,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 ℃ ,水的Kf = 1.86K·kg·mol-1, 则此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②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 >③>①
D. ③>②>①
E. ① >③>②
2.下列几组用半透膜隔开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水从右向左渗透的是( )
A. 5%的C6H12O6|半透膜|2%的NaCl B. 0.050 mol·kg-1的NaCl|半透膜|0.080 mol·kg-1的C6H12O6 C. 0.050 mol·kg-1的尿素|半透膜|0.050 mol·kg-1的蔗糖 D. 0.050 mol·kg-1的MgSO4|半透膜|0.050 mol·kg-1的CaCl2 E. 0.90% 的 NaCl|半透膜|2%的 NaCl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 第一章 习题参考答案3.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 %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5. 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6. 1 mi 3 = 1.609 3443 km 3 = 4.168 182 km 3, 所以水资源的总体积V = (317 000 000 + 7 000 000 + 2 000 000 + 30 000) × 4.168 182 km 3 =1.3590 ×109 km 37.m ol 0.25 kg 1g1000 m ol g )00.10.160.23(kg 0.010(NaOH)1-=⨯⋅++=nmol1.89 kg 1g 1000 mol g )00.16301.1299.222(21kg 0.100 )CO Na 21(mol4.99 kg 1g1000 mol g 08.4021kg 0.100 )Ca 21(1-321-2=⨯⋅⨯++⨯⨯==⨯⋅⨯=+n n8. m ol 2.57 m ol g )35.45 239.65(g350)(ZnCl 1-2=⋅⨯+=n1-21-2k mol 3.95 kg 1g1000 650mol 2.57 )(ZnCl L mol 3.48 L1mL1000 mL 39.57mol 2.57)(ZnCl g g b c ⋅=⨯=⋅=⨯=9. 1-1--3L mmol 5.1 mol 1mmol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9.13g 10 20 )(K ⋅=⨯⨯⨯⋅⨯=+c1-1--3-L mmol 103 mol1mmol 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5.453g 10 366 )(Cl ⋅=⨯⨯⨯⋅⨯=c10. 设称取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的质量为m ,052600. molg 16.0)1.01g/[(2 50)-(1000 mol 0.28mol0.278 )O H (C Lmol 0.278 mol g )0.16601.1120.126(L g 0.05 )O H (C g 27.5L g 50.0 L.50001g )0.1601.120.16601.1120.126(g)0.16601.1120.126( O)H O H (C 1-61261-1-1-61261-26126=⋅+⨯+=⋅=⋅⨯+⨯+⨯⋅==⋅=⨯+⨯+⨯+⨯+⨯⨯+⨯+⨯⨯=⋅x c m m ρ11. L .41 L g .091g 3.02g )5.350.23( g 5.0 (NaCl)1-=⋅⨯+⨯=V12. ∵ 10KI + 2KMnO 4 + 8H + = 12K + + 2MnO 2 + 5I 2 + 4H 2O∴ mol 0.004 mol g )9.1262(21g 0.508 )I 21( )KMnO 51 (KI 1-24=⋅⨯⨯==+n n基础化学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1. 根据 BA AA n n n x +=,mol 56.5mol 18.0g 100g O)(H 1-2=⋅=n mol 0292.0molg 342g 0.10)(1=⋅=-蔗糖n 995.0mol0292.0mol 56.5mol 56.5)(O)(H O)(H O)(H 222=+=+=蔗糖n n n x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2. (1) mol 004912.0molg 342g68.1)(1=⋅=-甲n mol 003551.0molg 690g45.2)(1=⋅=-乙n 1kg mol 2456.0kg0200.0mol004912.0-⋅==(甲)b1kg mol 1775.0kg0200.0mol003551.0-⋅==(乙)b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基础化学第八版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八版习题答案由于我无法提供具体的习题答案,因为它们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的习题集或书籍。
但我可以提供一些基础化学习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解决大多数基础化学习题。
# 开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
基础化学习题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原理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解题步骤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你解决什么问题。
2. 识别关键信息: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所有相关信息,如化学方程式、摩尔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等。
3. 应用化学原理:根据题目类型,应用适当的化学原理,如摩尔浓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列出方程式:如果可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或数学公式。
5. 计算:使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确保单位一致。
6. 检查答案:计算完成后,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化学原理。
# 解题技巧- 平衡化学方程式:确保所有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都是平衡的。
- 使用摩尔概念:摩尔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量。
- 注意单位转换:在进行计算时,确保所有的单位都是一致的。
- 利用图表:如果题目中提供了图表,如pH曲线或浓度-时间图,要善于利用它们来辅助解题。
- 练习和复习:通过大量练习来熟悉不同类型的习题和解题方法。
# 结尾解决基础化学习题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分析。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上述技巧,你将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并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住,化学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事实,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请注意,具体的习题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习题内容来提供,上述内容仅供参考。
如果你有具体的习题需要帮助,请提供题目的详细信息。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12章

0.05000mol ⋅ L−1 × 22.14 ×10−3 L × 252 g ⋅ mol−1
2. ω(C6H8O6 ) =
2 0.1988g
= 0.7045
章后习题解答
习题
1. 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
(1) 2.0321 (4) 0.01﹪
(2) 0.0215 (5) 1.0×10-5
(3) pKHIn = 6.30
学生自测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 4.× 5.×
4
二、选择题
1.B 2.A 3.B 4.B 5.A
三、填空题
1. (1)酸碱浓度 2. (2)浓 HCl 易挥发 3. (3)10mL (4)40mL 四、问答题
1.答(1)H 2 C 2 O 4 ·H 2 O风化后会失去结晶水,使H 2 C 2 O 4 ·H 2 O变为H 2 C 2 O 4 ,由于H 2 C 2 O 4 的相对分 子质量小于H2C2O4·H2O,会使标定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2)用于含有少量杂质,使所称的邻苯二 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减少,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3. 两人分析同一试样中的含铜量,其结果质量分数(ω)如下:
甲 0.3610
0.3612
0.3603
乙 0.364l
0.3642
0.3643
巳知此试样中含铜量的真实值为 0.3606。试问何人所得结果的准确度高?何人的结果精密度高?
为什么?
解 甲的 X = (0.3610 + 0.3612 + 0.3603)/3 = 0.3608
2.某一弱酸型指示剂HIn的pKHIn=4.1,那么它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
A. 3.1∼5.1 B. 2.1∼3.1 C. 3.2∼6.2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9章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解答难题解析例9-1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
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
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
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
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9-2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析概率就是可能性。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
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
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例9-3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
所以本题的关键是有效核电荷的变化规律。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

= 2.50 ×10−4 mol ⋅ kg -1
章后习题答案
习题
1. 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试举几例说明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解 因为现代化学几乎与所有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相关联,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科学和技术促
进了化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化学又反过来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展,而且很多科技进步以化学层面的变
解 1 mi3 = 1.609 3443 km3 = 4.168 182 km3,所以水资源的总体积
V = (317 000 000 + 7 000 000 + 2 000 000 + 30 000) × 4.168 182 km3 = 1.3590 ×109 km3
7.
求
0.010
kg
NaOH、0.100
1.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质量浓度的定义: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摩尔分数的定义: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物质的量
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体积分数的定义:溶质的体积除以溶液的体积
式中,花
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6. 地球水资源是被关注的热点。有国外资料给出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
水资源体积/mi3
占水资源总量百分比/%
海洋
317 000 000
97.23
,冰盖,冰川
7 000 000
2.15
地下水
2 000 000
0.61
淡水湖
30 000
0.00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距离所示的坐标值即为锂的浓度。
解
(1)锂标准溶液浓度c
s
=
127.9g
1.5988g ⋅ mol−1 ×
0.500L
×
2
=0.05000mol⋅L-1
(2)当加入 10.0μL 锂标准溶液到 5.00mL 水中(其中含有 0.100mL 的血清试样)ol ⋅ L−1 ×10.0 ×10-6 5.00 ×10-3 L
ci
%
=
1.108
×
24.9
×
6.00mg ⋅ ml-1 × 13.5 × 53.6mg
2.00ml
× 100%
= 45.8%
学生自测题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计算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同一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和第一吸收光谱可以呈现良好的镜像对称关系。( ) 2. 荧光分析仪器的检测器应设置在光源-液池的直线上。( ) 3. 一般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要高 2-3 个数量级。( ) 4.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的波长无关。( ) 5. 从色谱图上测得组分 x 和 y 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10.52min 和 11.36min, 两峰的峰底宽为 0.38 min
和 0.48 min,可以达到完全分离。( )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
1. 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或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谱线称作( ) A. 灵敏线 B. 分析线 C. 最后线 D. 共振线 E. 以上均不正确
2.原子吸收法通过测定光源发出的待测元素的( )被原子蒸气吸收后产生的吸光度而定量。 A. 灵敏线 B. 分析线 C. 最后线 D. 共振线 E. 以上均不正确
第十四章
首页
难题解析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章后习题解答
难题解析
例 14-1 用标 准加入法测 定血清中 锂的含量 。锂 标准溶液 配制:称 取 1.5988g光 谱纯硫酸 锂
(Li2SO4⋅H2O)移入 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 4 份 0.100mL血清试样分别加入锂标准溶液 0.0,10.0,20.0,30.0μL, 然后用蒸馏水分别定容到 5.00mL。锂原子吸收波长为 670.8nm,用锂元素的
=32μg
例 14-3 组份 A 和 B 在一根 30cm 柱上分离,其保留时间分别为 16.40 和 17.63min;峰底宽分别为
1.11 和 1.21min。试计算:分离度 R;柱子的平均塔板数 N;板高 H。
分析 两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峰底宽均已知,可由(14.20),(14.16),(14.17)式计算出分离度 R、
柱子的平均塔板数 N 和板高 H。
解 将已知数据代入(14.20),(14.16),(14.17)式:
R = (tR2 − tR1) = 2∆tR = 17.63 min−16.40 min = 1.06
1 2
(W1
+
W2
)
W1 +W2
1 (1.11min+1.21min) 2
N =16( tR W
(4)血清中锂的含量 = 1.00 ×10−4 mol ⋅ L−1 × 5.00ml =5.00×10-3mol⋅L-1 0.100ml
1
标准加入法
例 14-2 用荧光法测定复方炔诺酮片中炔雌醇(一种合成雌激素)的含量,取供试品 20 片,研细
后溶于无水乙醇中并稀释至 250.0mL,过滤,取滤液 5.00mL,稀释至 10.00mL,在激发波长 185nm和发 射波长 307nm处测定荧光强度为 61。如果炔雌醇标准品的乙醇溶液质量浓度为 1.4μg⋅mL-1在相同测定条
少?
分析 由于内标物的质量和樟脑标准品的质量及各自的响应值已知,可由(14.21)式求出校正因
子 f,再由(14.22)求出止痛药膏中樟脑的重量百分比(%w/w)。
解
f =(
45.2mg
) × (19.8 ) = 1.108
6.00mg ⋅ ml−1 × 2.00ml 67.3
将待测试样的测定结果代入(14.22)式:
L
=1.00×10-4
mol⋅L-1
同理计算加入 20.0;30.0μL浓度分别为 2.00×10-4 mol⋅L-1 ;3.00×10-4 mol⋅L-1
(3)利用实验获得的数据绘出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清中锂含量的工作曲线(图 14-2)。外延曲线与横 坐标轴相交,交点至原点的距离为锂的浓度cx=1.00×10-4 mol⋅L-1。
件下荧光强度为 65,计算出每片药中炔雌醇的含量。
分析 由于在相同测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则可用比例法求出样品中荧光物
质的含量。
解 比例法计算公式:
cx=
Fx × Fs
cs
将已知代入上式:
cx=
61×1.4µg ⋅ ml−1 65
=1.3μg⋅mL-1
每片药中炔雌醇的含量=
1.3µg⋅ml−1×10.00ml×250.0ml÷5.00ml 20
)2 = 16×
(117..2613mmiinn ) 2
+
(16.40 min ) 2 1.11 min
÷
2
=3.44×103
2
H = L = 30cm =8.72×10-3cm N 3.44 ×103
例 14-4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止痛药膏中樟脑的含量。内标物为水合萜烯。若取 45.2mg樟脑和 2.00mL 6.00mg⋅mL-1的水合萜烯用CCl4溶剂稀释到 25.00mL制成标准溶液。当进样量约为 2μL ,火焰离子检测 器响应值对樟脑和水合萜烯分别为 67.3 和 19.8。精确称取 53.6mg的止痛药膏,CCl4溶剂加热溶解过滤, 滤液中加入 2.00mL 6.00mg⋅mL-1的水合萜烯,最后用CCl4溶剂定容到 25.00mL,2μL进样量,火焰离子检 测器响应值对樟脑和水合萜烯分别为 24.9 和 13.5。测定的止痛药膏中樟脑的重量百分比(%w/w)是多
空心阴极灯,灯电流 5mA,缝宽 0.5nm,空气-乙炔贫燃火焰测得的吸光度依次为 0.201,0.414,0.622, 0.835。计算此血清中锂的含量。M(Li2SO4⋅H2O) 为 127.9g⋅mol-1
分析 根据称取锂标准品的质量与配制标准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锂标准溶液浓度;再由各试样中加
入的锂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每一试样中锂的浓度;绘出工作曲线,外延曲线与横坐标轴相交,交点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