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习题讲评(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后练习带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072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后练习带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072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后练习带答案-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

22《寓言四则》
课时训练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庇护()赫耳墨斯()粘()住喇叭()宙斯()凯歌()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其作者相传是(国名)的(人名)。

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二、阅读理解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4.点明寓意的句子是哪句话?
5.下面的几个成语是对这段寓言思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答案是()
A.自高自大B.以弱胜强
C.骄兵必败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6.文中两次写蚊子“吹喇叭”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参考答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读懂《穿井得一人》,并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表述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培育思辨能力。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

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

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说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参考答案:1.听说2.讲述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3.无,没有4.伤害5.为何,为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2课寓言四则(学生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2课寓言四则(学生版+解析)

第22课 寓言四则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积累词语。

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等有关的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点01 整理基础,梳理文脉。

【即学即练1】(一)、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了解文体知识。

【知识点一】:1.给加点词注音赫.拉(H è) 庇.护(b ì) 较.量(ji ào ) 爱慕.(m ù)添.头(ti ān ) 蜘蛛..(zh īzh ū) 溉汲..(ɡài jí)杞(qǐ) 坠(zhuì) 躇.步(chú) 跐.蹈(cǐ) 中.伤(zh òn ɡ) 舍.然(sh ì) 2.解释词语。

①庇护: 袒护; 保护。

②虚荣: 表面上的光彩。

③较量: 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 实力的高低。

3.翻译重点词语:(1)国.人道.之:古代国都也称“国”。

道,议论。

(2)闻之于..宋君: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

于,向、对。

宋君,宋国国君。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3)问之于.丁氏:于,介词,向、对。

(4)常一人居外:常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5)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6)崩坠:崩塌,坠落。

(7)晓:开导。

(8)只使:即使。

(9)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10)四虚:四方。

(11)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12)行止:行动和停止。

(13)舍然: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那么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那么同步习题含答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ǐ()人忧天zhòng()伤bì( )护爱mù()kǎi( )歌diāo()像2.以下对课文相关知识的明白得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伊索,古希腊作家。

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B.《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孤芳自赏的赫尔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碰鼻的故事,挖苦了那些不识趣的人。

C.《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挖苦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忘乎因此、轻忽自己短处的人。

D.《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奇。

3.试分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或《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今天,咱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作者写道:“小时候,教师告知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在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慢慢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

那个寓言故事,告知咱们要时刻维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

但今天我真的做那个实验的时候才明白,全然不是这么回事……”正方:咱们要相信寓言故事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

但猴子特爱干一件情形:丢西瓜捡芝麻。

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路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

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疑心,需要疑心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各类心态。

人不能死于蠢病,但一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

寓言是一种“悟”,不是成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在寓言故事中寻觅现实的根基,本身确实是一种愚蠢。

那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能够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舍弃一切凡尘杂事,去追赶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失望。

你更能够带着疑心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

部编七上语文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七上语文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参考答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读懂《穿井得一人》,并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表述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培育思辨能力。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

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

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说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参考答案:1.听说2.讲述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3.无,没有4.伤害5.为何,为什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 (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 (word版含答案)

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挑出并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遵重。

( )(2)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暮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 )(3)蚊子唱着铠歌飞走了。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粘( )___________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选择题3.下面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A.尊.重(zūn)雕.像(diāo)星宿.(sù)B.剌.叭(lǎ)饶.头(ráo)宙.斯(zhòu)C.庇.护(pì〕爱慕.(mù)赫.耳墨斯(hè)D.爪.子(zhuǎ)凯.歌(kǎi)较.量(jiào)4.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赫.拉(hè)添.头(tiān)B.庇.护(pì)雕.像(diāo)C.喇.叭(lǎ)粘.住(zhān)D.凯.歌(kǎi)爱慕.(mù)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的话语攻势凌厉,没有一丝感情,有些咄咄逼人....。

B.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真是喜出望外....。

C.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D.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他杞人忧天....,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综合性学习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不若..无闻也(3)因往晓.之(4)身亡.所寄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晓: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及:_____________(3)若.屈伸呼吸若:___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闻:_____________(5)国人道.之道: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9.阅读下面寓言,补充故事的结尾(至少写出两个)。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 边塞.(sài)较.量(jiào)剌.叭(lǎ)B. 爱慕.(mù)凯.歌(kǎi)添.头(tiān)C. 赫.拉(hè)雕.像(diāo )粘.住(nián)D. 崩坠.(zhuì)舍.然(shì)庇.护(pì)2.下列词语的字形和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雕像庇护爱慕杞人忧天(qǐ)B. 虚荣较量蚊子日月星宿(xiù)C. 凯哥尊重充塞吹着哪叭(lǎ)D. 溉汲崩坠消灭废寝忘食(qǐn)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无井/而出溉汲。

B. 有/闻而传之者。

C. 奈何忧/崩坠乎?D.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这里指世间的人)B. 废寝食者(宿舍)C. 国人道之(这里是讲述的意思)D. 亡处亡气(这里是无、没有的意思)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为古希腊作家。

B.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

C.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儒家人物。

D.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18世纪德国寓言家莱辛、17世纪法国寓言家拉封丹、19世纪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B.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的是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的是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儒家代表之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寓言四则》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寓言四则》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2课寓言四则》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______(2)及.其家穿井。

______(3)若.屈伸呼吸。

______。

二、选择题2.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庇.护(pì)爱慕.(mù)B. 俯.视(fǔ)乏.味(fàn)C. 惭.愧(cán)妒.忌(dù)D. 囱.(cōng)矗.立(zhù)3.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A. 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B. 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C. 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D. 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4.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A. 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B. 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C. 宣扬自己的功绩,要称雄于动物界.D. 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无井/而出溉汲B. 有/闻而传之者C. 奈何忧/崩坠乎?D.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三、其他6.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______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______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______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四、名著导读8.填空。

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通常用拟人化的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

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

五、语言表达9.写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

②《蚊子和狮子》:______。

10.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