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第五周周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2018.9.28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物理周考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周考卷含答案

相互作用A组一、选择题(1~6为单选每小题4分,7~10为多选每小题6分共6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B.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对出现的C.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完全知道一个力D.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中,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则不是施力物体3.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B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B.B物体一定受四个力C.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4.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的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6.某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B.2F1 C.2F1D.07.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有( )A .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中,撑杆的形变B .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椅面发生的微小形变C .细钢丝被绕制成弹簧D .铝桶被砸扁8.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 N 的拉力F 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为400 N/m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为200 N/mC .根据公式k =F x,弹簧的劲度系数k 会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 D .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不会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9.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C .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D .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0. 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 .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水平力F 可能不变D .水平力F 必须逐渐增大二、填空题(共12分)11.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0~5 N 、最小刻度为0.1 N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O 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水平和竖直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N 和____N .(只需读到0.1 N)(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B组三、计算题(共28分)12.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通过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取g=10 N/kg,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13.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拉力缓慢地拉起球B,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环A仍保持静止.求:(1)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2)横杆对环的支持力;(3)横杆对环的摩擦力.。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2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2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2021—2021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五次双周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13年12月07日一、选择题〔共48分,不项选择。

每题全对4分,漏选2分,错选0分〕1.单位制中规,力学量所选用的根本量是:( )A.长度、力、时间B.长度、质量、时间C.长度、力、质量、时间D.速度、加速度、力2.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和理想,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了牛顿力学的根底.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体操运发动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发动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发动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发动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4.一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而静止。

假设其中的力先逐渐减小至0,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另一个力始终保持不变。

那么该物体( )A.速度方向,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B.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C.速度方向,速度大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D.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先不断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5.如下图,自由下落的小球开始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所受合力的变化情况是 ( ) A.合力变小,速度变小B.合力变小,速度变大C.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6.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假设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物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块的加速度为a'那么〔〕A.a'>2a B.a'<2a C. a'=a D.a'=2 a7.如下图,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甲和乙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而且F1>F2,那么甲施于乙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F 1B .F 2C .221F F + D .221F F - 8.一物体重为50N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如下图加上水平力F 1和F 2,假设F 2=15N 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F 1的值不可能是(g =10m/s 2)( )A .3NB .50NC .30ND .25N9.如下图,传送带的水平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一小木块,假设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 〕 A .gv vLμ2+B .vLC .v L 2D .gL μ210.如下图,A 、B 两物体之间用轻质弹簧连接,用水平恒力F 拉A ,使A 、B 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长度为L 1;假设将A 、B 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 拉A ,使A 、B 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2。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周末练习5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周末练习5

高一物理周末练习5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4s 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A .13和3sB .3和3s C .13和2.8sD .3和2.8s 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其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 .同时抛出两球B .先抛出A 球C .先抛出B 球D .使两球质量相等3、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2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2次、第3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4m ;第4次、第5次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 ;由此可以求出(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m/s 2(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0.5m/s 2(C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为1m/s(D )从第3次闪光到第4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6m4、如图所示,质量为m 1和m 2的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

当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若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 ’m 1 m 2 FB u L V A θ O =2a 做匀加速运动。

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 ’=2FB.x ’=2xC.F ’>2FD.x ’<2x5、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现用一支铅笔贴着细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 匀速移动,运动过程中保持铅笔的高度不 变,悬挂橡皮的那段细线始终保持竖直,则在铅笔未碰到橡皮前,橡皮的运动情况是()(A )橡皮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运动。

(B )橡皮在竖直方向上作加速运动。

(C )橡皮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D )橡皮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1cos 2+θv6、物体置于粗糙的斜面上,受到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F 的作用,当F =40N 且沿斜面向上或F =20N 沿斜面向下时,物体都能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不受力F 作用时,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 f =____________7、如图河道宽L =100m ,河水越到河中央流速越大,假定流速大小u =0.4x (x 是离河岸的垂直距离,0≤x ≤2L )。

高中物理上学期第5周训练题高中全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上学期第5周训练题高中全册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一中度高中物理上学期第5周训练题一.选择题(1-5为单项选择,6-8为不项选择,每题6分,共计48分)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面向右上以速度v匀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的速度大小为2vB.橡皮的速度大小为3vC.橡皮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角D.橡皮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2.物体在直角坐标系xOy所在的平面内由O点开始运动,其沿坐标轴方向的两个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该物体运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0~3 s做直线运动B.物体在3 s~4 s做直线运动C.物体在3 s~4 s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0~3 s做变加速运动3.小船过河,若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则在出发后10 min到达对岸下游120 m处;若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出发后12.5 min到达正对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流的速度为0.3 m/s B.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0.2 m/sC.河的宽度为180 mD.船头与河岸间的夹角α为53°4.在距河面高度h=20 m的岸上有人用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的速率v=3 m/s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 ) A.5 s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B.5 s后小船了15 mC.5 s时小船的速率为4 m/sD.5 s时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15 m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尔夫球将逐渐成为人的休闲娱乐.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高尔夫球.由于恒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地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的A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球被击出后做平抛运动B.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穴所经过的位移为LC.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2L2ghD .球被击出后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为mgL/h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质量为m ,从半径为R 的光滑圆形管内的顶部A 点水平飞出,恰好又从管口B 点射入管内,已知O 为圆心,且OB 水平,OA 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 ,设小球过A 点时对管壁的弹力为F 1,过最低点时对管壁的弹力为F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1的大小为21mgB.F 1的方向为竖直向下C.F 2的大小为29mgD.F 2的方向为竖直向上7.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且不打滑。

高一物理第五次周考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第五次周考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第五次周考参考评分标准及解析1.B 【解析】A .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而重力作用于球上,故A 错误;B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但由于没有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每个足球均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2个力作用,故B 正确;C .足球被踢起过程中,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产生的,故C 错误;D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足球被停下来过程中,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等于球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故D 错误。

故选B 。

2.D 【解析】A .路程为汽车运动轨迹的长度即汽车走过的路程,则为15km ,故A 错误;B .位移大小为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即为9km ,故B 错误;CD .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为3910m/s 30m/s 560x v t ⨯===⨯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C 【解析】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2AB v x a= 222(4)1522BCv v v x a a-== 则 115AB BC x x = 故C 正确。

故选C 。

4.C 【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且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重力G 、推力F 、墙面的支持力N 、沿墙面向上的静摩擦力f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5.D 【解析】恒力撤去前,对AB 两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30m/s 10m/s 12A B F a m m ===++ 此时弹簧弹力为 1210N=20N B F m a ==⨯恒力撤去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则有2220m/s 20m/s 1A a == 2220m/s 10m/s 2B a == 故选D 。

6.A 【解析】A .质量、时间、路程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A 正确;B .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 错误;C .位移、力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C 错误;D .力、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D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第五周周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第五周周测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梁河一中高一第五周周测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2.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m/s的速度远离B.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靠近C.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 m/s的速度远离D.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靠近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A.18m/s B.36m/s C.15m/s D.17.1m/s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就是说A.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m/sB.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m/s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D.开始运动1s后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该时刻1s后的速度的瞬时速度增加2m/s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6.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小8.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3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9.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16 m,方向从A到C;16 mB.16 m,方向从A到C;25.1 mC.25.1 m,方向从A到C;16 mD.16 m,方向从C到A;16 m10.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同C.第2 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第5 s内速度方向与第1 s内方向相同二、实验题(9分)11.(9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 以后连续的各点。

高一物理第五周周末作业-d6b981ab2f264f828da789f7165a09a5

高一物理第五周周末作业-d6b981ab2f264f828da789f7165a09a5

高一物理第五周周末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据2vaR=知,向心加速度与运动半径成反比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受到恒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B.若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C.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变力D.若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变力4.如图所示,河水以相同的速度向右流动,落水者甲随水漂流,至b点时,救生员乙从O点出发对甲实施救助,则救生员乙相对水的运动方向应为图中的()A.Oa方向B.Ob方向C.Oc方向D.Od方向5.如图所示,河水由西向东流,河宽为800 m,河中各点的水流速度大小为v水,各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为x,v水与x的关系为v水=3400x(m/s)(x的单位为m),让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小船划水速度大小恒为v船=4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的轨迹为直线B.小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C.小船在距南岸200 m处的速度小于在距北岸200 m处的速度D.小船渡河的时间是160 s6.如图所示,汽车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提升物块A。

汽车匀速向右运动,在物块A到达滑轮之前,关于物块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B.将处于失重状态C.将处于超重状态D.将竖直向上先加速后减速7.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和v 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 和t 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 a>t b, v a<v b B.t a>t b, v a>v bC.t a<t b, v a<v b D.t a>t b, v a>v b8.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 处,平抛一个物体,该物体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正好与斜面垂直,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v为()A.9H17gB.H4gC.3H4gD.H3g9.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其中B和C半径不同,它们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且无相对滑动,其半径之比为R B∶R 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五次周考试题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五次周考试题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市区三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五次周考物理试题(本卷总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下图。

质点在t = 0时位于x =-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t =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19mB. x=14mC.x=17mD. x=25m2、如下图,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

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B之间的摩檫力一变小B.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C.弹簧弹力可能减小D.弹簧弹力一不变3、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在同一点,假设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4、光盘驱动器在读取内圈数据时,以恒线速度方式读取。

而在读取外圈数据时,以恒角速度的方式读取。

设内圈内边缘半径为R1,内圈外边缘半径为R2, 外圈外边缘半径为R3。

A、B、C分别为内圈内边缘、内圈外边缘和外圈外边缘上的点。

那么读取内圈上A点时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和读取外圈上C点时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3221R R RB. 2231R R RC. 3122R R RD. 2321R R R 5、如图,用两根长均为2d 的轻绳将长为d ,质量为w 的均质木板悬挂在间距为3d 竖直木桩上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

某次维修时用另一块长为2d,质量为m 56木板将原木板换掉,绳子的悬挂点还在木板的两端点,木板静止时,F 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大小,F 2表示单根轻绳对未板拉力的大小,那么维修后A.F 1增大,F 2增大B.F 1不变,F 2增大C.F 1不变, F 2减小D.F 1不变,F 2不变6、如上右图所示,有一个截面为抛物面形状的水池〔所画平面图为抛物线), 水池最深处为h=5m ,池子口跨度为L=10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