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人民体质,从娃娃抓起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中学高考历史三诊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中学高考历史三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传说尧舜时代的“诽谤之木”,柱上那一条弯钩,方便百姓“上书”,原来立于“大路交衢”,在谤木上数落“王恶”,诽谤官府,均不得治罪。
汉代重树诽谤木转立于皇宫门前,“以表王者纳谏”,后更以石代木,雕龙饰物,改称华表,威风凛凛。
从“谤木”到“华表”的演变()A. 说明了先秦时期专制王权尚未形成B. 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古代长期居于主导地位C. 说明了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D. 体现了从先秦到秦汉时期政治转型的完成2.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
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 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 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 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 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3.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 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 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C. 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运转效率D. 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4. 王夫之认为:“未有马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
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
这一观点()A.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 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 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 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5. 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说:“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
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
”这实际上说明()A. 传统夷夏观有一定的突破B. 林则徐是一个坚定的抵抗派C. 古代中国军事技术的先进D. 士大夫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6.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
体育常识

体育常识一、知识结构体育常识奥运常识体育常识常见体育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田径、羽毛球、网球)体育名人二、常考知识点:(一)体育常识1、马拉松是长跑比赛项目,全程42.195公里。
2、三大球:足、篮、排。
三小球:乒、羽、网3、毛泽东关于体育的题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的题词: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4、国内外的游泳姿势: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5、五禽戏:虎、鹿、猿、鹤吴忠动物动作,有东汉华佗创制。
(二)奥运常识1.奥林匹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
2.古代奥运会创始人是谁?伊菲图斯。
3.奥林匹克日是哪一天?每年的6月23日。
4.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谁?曾任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的顾拜旦。
“奥林匹克之父”5.奥林匹克会旗图案是什么?五环蓝(欧洲)、黄(亚洲)、黑(非洲)、绿(大洋洲)、红(美洲)5个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平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
6.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是谁?希腊诗人维凯拉斯。
7.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何处?设在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的瑞士洛桑。
8.奥林匹克每4年一次的盛大的体育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聚会在一起。
夏季和冬季相隔2年。
9.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是“和平、友谊、进步”。
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的口号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
10.奥林匹克的格言是谁提出的?是顾拜旦的一位老朋友亨利•马丁•狄东1895年提出的。
(三)常见运动1、NBA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2、起源:篮、排球——美国。
兵乓球——英国,是中国的“国球”容国团1959年夺得世界男子单打冠军。
现代体操——欧洲(分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男(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3、田径分为田赛(以米丈量)、径赛(时间计算)、全能比赛。
游泳不是一种田径运动。
60年体育流行语

中国运动品牌广告语: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安踏:永不止步 三六一度361:勇敢做自己 特步:让运动与众不同 鸿星尔克:成为第一 To be NO.1 森马服饰:穿什么就是什么 爱乐:爱运动,真快乐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谢 谢 观 赏 再 见!
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流行指数 ★★★★★ 经典指数 ★★★ 重要指数 ★★★
1979年9月,《体育报》发表文章,题为《冲出 亚洲 走向世界》;评论陈肖霞在世界大学生运动 会上获得女子跳台跳水冠军,这句话迅速流行起 来,影响了整个八零年代。 在这一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体育在八零年代取得 了诸多历史性的突破,在众多项目上都实现了从 亚洲领先到世界第一的成绩。 虽然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在很多项目,比如男子田径 的大部分小项、足球等集体项目上,还依然没有 冲出亚洲真正走向世界,因此,这句流行语,依 然是这些弱势项目需要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破 冰 外 交 关 系
乒 乓 外 交
少林少林&哼哼哈兮
流行指数 ★★★★★ 经典指数 ★★★★ 重要指数 ★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 仰„„”这首歌曲在八十年代初,可谓是人 人传唱。以票价1毛钱的电影票,能创造出1 亿元的电影票房,可见《少林寺》在当年的 受欢迎程度。
为革命 做眼保健操
流行指数 经典指数 重要指数 ★★★ ★★★ ★★
作为一个特殊年代的产物,做眼保健操这 个保护广大青少年视力的普通活动,也需 要在前面加上一个“限定词”。每一个年 代有每一个年代的特殊情况,在很多年之 后,我们回看“为革命,做眼保健操”, 更多的还是想起童年,想怀念学生时代的 淳朴和温馨。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大众全民体育

大众全民体育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需求不局限于物质层面,开始向精神层面转变。
但由于充足的物质生活,也出现了许多社会化问题,近几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并且趋向于年轻人群。
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预防,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增进身体健康。
但是运动又局限于场地、器材、人员的限制,推广大众体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抵抗疾病的发生。
刚起步的大众体育,由于自身在特征、途径、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阻碍了大众体育的推广。
目前,大众体育处在一个初始的推广阶段,逐渐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消费的不断提高,给大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城市加速发展,阻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生态环境,严重的阻碍了大众体育的发展。
我国存在着人口基数大,场地器材紧缺,公共体育资源较少,也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员。
只有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才能加快大众全民体育的推广与普及。
大众全民体育的推广与发展现状一、城市和和农村发展不均衡我国过快的发展速度,造成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进而影响力大众体育推广的不平衡,城市推广的速度远远快于农村。
这主要是城市经济水平高于农村,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人们的生活观念不同追求不同。
人们日常辛苦的劳作,和运动需要一定的经济支出,并且农村基本没有可以使用的场地器材,所以农村人们都不愿意去开展活动,而城镇在发展规划中会设置活动场地(公园、运动场),并且城镇居民思想上也追求运动健身,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资金。
虽然城镇有活动的场地,但也存在着大众体育运动不能使用专业场地,非免费开放造成了使用率低,专业器材少不能合理分布。
二、体育运动多元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开始有了转变,不仅限于平常的传统健身运动项目(广场舞、啦啦操、太极拳),更加趋向于多元化。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是我们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早就在我们国家全民族兴起,这一点就说明了体育教育在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素质过程中的必要性及不可忽视性,进而也强调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那么体育教学就是所有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换句话说,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的都为“0”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必须科学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真正的把体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从娃娃抓起,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那么体育教学也就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它的改革也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热点。
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它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开发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念。
可见,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因此,在体育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应该理性的分析分析。
1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考核标准的制定,必须顾及全体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课外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的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每个学生都能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最终有所收获,有所得。
2适时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学教材因素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和课堂组织教学的特点,需要学生身体参与练习以及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获得知识与技能,这就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在教学中既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为辅,又要公正公平的对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决不能欲盖泥章,是是而非。
总之,要使学生跟随体育课教学的节奏,自然而然地接收到了德育教育。
3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我们所从事的素质教育不单单是为升学做准备,也不仅是为就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为有健全的体魄做准备的。
六个“下功夫”培养时代新人

卷首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2018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培养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可以说,六个“下功夫”进一步明确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五四”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就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为此,必须加强近现代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教育,用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同祖国和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将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接班人。
弘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维系着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不懈奋斗。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小抓起,从爱国家的一草一木,爱祖国的壮丽河山做起,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加强品德修养。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感、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知识见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学识、重实干、靠奋斗、讲奉献的时代新人。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谁于1952年的重要题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谁于1952年的重要题词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
这一题词,是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所作的。
在全国体总成立大会前夕,体总筹备会副秘书长黄中给筹备组全体人员传达了毛泽东这个题词。
当时,一些看不起体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听了传达后,精神为之一振,逐渐转变了体育不过是“打打球”“玩一玩”的肤浅认识。
在全国体总成立大会上正式传达毛泽东这一题词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讨论时,人们喜气洋洋,尤其是马约翰、吴蕴瑞、徐英超等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名体育教授,格外喜悦。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毛主席把体育的真谛抓住了。
”当年唯一的体育刊物《新体育》杂志以整页的篇幅刊登了毛主席的这一题词,并突出宣传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这一重要思想。
这一题词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高宗旨,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题词强调增强人民体质,特别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旧中国,中国人被人诬蔑为“东亚病夫”,炎黄子孙无不为之痛心疾首。
毛泽东早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就为改变中华民族体质孱弱的状况而大声疾呼。
毛泽东的题词着眼于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国体育翻开了新的一页。
群众不再是体育被遗忘的对象,而是成为体育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发展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后,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平均寿命比解放初期长了很多。
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为雪“东亚病夫”之耻,发展体育事业,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奋发图强,团结拼搏,创造了出色的成绩。
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体育正在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生机勃勃的伟大民族。
中医治未病“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的实践

中医治未病“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的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实现2030健康中国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中医传统医学在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其强调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过药食同源、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有效地预防和调理各类亚健康问题。
本文从备孕阶段和儿童青少年健康养生教育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医调理的实践价值。
备孕期的中医调理对提高人口身体质量和优生优育至关重要,而从娃娃抓起的健康养生教育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社会的健康进步奠定基础。
通过将中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融合,并紧密围绕2030健康中国的目标展开探索和实践,我们有望实现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全民健康新时代。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2030健康中国;预防和健康管理引言在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始终是一个国家最优先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2030年健康中国的宏伟愿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中医“治未病”理念被认为是关键的策略之一。
中医“治未病”强调在疾病出现之前预防和调理,其与2030健康中国目标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中医传统医学在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传承千年的中医理论以“治未病”为核心,强调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使其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相较于现代医学,中医更注重个体差异,强调防病于未然,提倡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通过药食同源、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中医有效地预防和调理各类亚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探索健康未来的绿色通道。
1.中医“治未病”:2030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策略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在人体尚未患病或疾病初期阶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一理念与2030健康中国的目标紧密相连。
2030健康中国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健康目标,旨在提高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传统医学在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人民体质,从娃娃抓起
作者:代淑军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
增强人民体质,从娃娃抓起,是我几十年来体育教学的深刻体会,也是我的实践所得,请全社会、学校、家庭一起来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吧,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结构。
为什么有些精英、工作狂常猝死在工作中,他们英年早逝,才华殒灭,令人扼腕叹惜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难道仅仅是熬夜、加班惹的祸吗?答案不是唯一的。
因此,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娃娃身体棒棒哒,才能报孝祖国、回报亲人。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口号我们喊了几十年,几代人了,但到了现在这句口号不仅没过时,反而更经典,更经久不衰,究其原因是我们国人的体质,尤其是少年儿童,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洋快餐,及饮食营养丰富的催生下,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的方面反而呈下降趋势。
比如,现在的小胖墩、小豆芽,他们不管胖也好瘦也好,许多孩子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①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②肺活量呈下降趋势;
③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等等。
这些孩子在上体育课时刚做一些准备活动,就累得气喘吁吁,或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动了。
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看到学生的这种表现很是焦急,为他们的现在、将来着急,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吃不消的。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在少年时代就尤其注重锻炼身体,每天清晨起来跑跑步,课间时做一些体育游戏,踢键子、跳绳啦,放学后约好几个同学去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等。
因此,我的身体一直很强壮,很少生病,身材也保持得很好。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背不驼、耳不聋、眼不花,堪称国防身体。
所以,看到现在小学生们的身体状况,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们的身体锻炼好,体质达标,我想,过去外国人管我们叫“东亚病夫”,现在我们国家崛起了,不能再把这顶帽子落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国家强大了,人民的身体体质也要强大,这样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才能称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仅如此,如果从小学生时就抓紧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将对他们终身受用。
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这些,因此,我对体育锻炼从娃娃抓起,有以下几点想法和作法。
第一,从家庭抓起,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从学龄前抓起。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但许多父母比如,有的家长就做得很好,教孩子学游泳,领着孩子进行慢跑,到户外去参加一些活动,农家乐啊、采摘节、亲子活动等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从小就培养他这些健身意识,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有意义的,所谓“言传身教”就在这里。
而现今却有许多家长正相反,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欠妥,过分的关心、溺爱,使之养成了孩子不爱活动的习惯。
具体表现为:有些家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基本的家务活都不会做。
家长们最关注的是孩子身体,可又不注意身体与营养的关系或不懂得科学膳食,。
造成一是小胖墩的骤增,或者由于严重地危害了他们的健康,有些孩子很小就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承受了他们不能承受的痛苦。
尤其是洋快餐、饮料、膨化食品,这些家长认为是大餐,用来奖励孩子,哄孩子的奖品,反而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二是孩子营
养不良,挑食、偏食,形成了小豆芽式儿童;。
有些家长生怕孩子累着、苦着,可以爬楼梯,却要坐电梯,可以骑自行车,却要坐汽车,衣服可以自己洗,家长却不让,使孩子。
临上学前,家长还嘱咐,体育课运动量大了就不要做,跟老师请个假,天气不好也不要参加活动,免得伤着自己,如此种种,使学生失去了运动的兴趣,体质也随之下降。
还有些家长只注重抓成绩,重语、数、外,轻体育的现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几乎不闻不问或者。
还有些家长是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的身体健康。
这些都对孩子健康带来损害。
,认为只要孩子每天上了学,写了作业,就是好孩子了,剩下的时间就让他自己支配,比如打打游戏、玩玩电脑,看看电视,只要不出门惹事就行,这样的话不要说运动,就连到户外的时间都很少了,造成了小学生近视率的增加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我呼吁家长们,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金娃娃才是硬道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最重要的场所。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尤其是在学生刚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万丈高楼从地起,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们把锻炼身体输在起跑线上。
同时学校也要和家长多沟通、联系,让家长意识到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还应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多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
体质上去了,那么学习的精神状态也会达到最佳,许多学霸不仅学习好,更是体育达人。
因此,我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分层教学的方法,年级分层,学生分层。
我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强项扩展,弱项增强,让学生的体育才能得到更科学、更全面、更客观的发展。
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决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一直恪守的原则。
因此,我对于年级不同,个体差异不同,展开了分层教学。
比如,一年级新生没有接受过体育老师的专门训练,基本的队列练习也不懂,我就每天都用些时间进行队列练习,教他们站如松、坐如钟,才能塑好完美的形体,才能像军人一样飒爽英姿,威武动人,让他们挺拔,豪迈得像个军人,小学生很多都很崇拜军人。
因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主要是加强技能训练,从体力、速度、柔韧度、协调性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开展篮、排球、羽毛球、足球等各球类项目,此外,我还在课外时间训练了一支校排球队,加强他们的技能练习,在实战中,让他们体会到体育竞赛的风采,体育竞赛的艰苦。
第三,是社会教育,这一点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的社会教育做得很好。
比如,:电视里有专门的体育频道,一天24小时在播报体育活动,体育评论。
也经常播放健康的体育表演,如,抖空竹、呼啦圈、气功表演等,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热潮。
我们的国家提出足球教育从娃娃抓起,为许多学校投资建设跑道、操场、健身器材等。
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也很给力,经常可以看到社会办学的跆拳道班、博击训练班、俱乐部游泳班、轮滑,有些家长不惜花重金,花
费自己大量的时间送孩子去训练,为的是有个好身体,或者打造一个国防身体,也有的是为了摆脱体弱多病或肥胖的痛苦。
强身健体从娃娃抓起,我们的社会,家长可谓是功不可没。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壮的身体,才有资本去学习,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长大才能胜任建设祖国的重任,身体好,也能缓解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培养和锻炼。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生活节奏急剧加快,社会对知识分子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好的身体难以从事各项工作。
因此,再次呼吁某些家长尽快告别洋快餐,不健康的食品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走出去,到户外去参加各项活动吧,强身健体,从娃娃抓起,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运动的起跑线上。
希望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