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空调舒适性指标的研究和探讨
关于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

关于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轨道列车作为城市交通主要载体之一,其空调系统对节能性和乘客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轨道列车的空调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能源消耗大、舒适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以提高节能性和舒适性。
随着节能减排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日益普及,轨道列车的空调系统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针对空调系统的设计优化,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更舒适的乘坐体验也是轨道列车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目标,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舒适感。
对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和节能技术应用,提高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通过舒适性评估方法和实验研究结果,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为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设计优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和舒适性评估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舒适性,以满足乘客对列车环境舒适度的需求,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验证设计优化和节能技术在实际运营中的效果,为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为未来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在现代社会,轨道列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扩展,轨道列车的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性和舒适性水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轨道列车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应用节能技术,评估舒适性,并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来探讨其效果。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设计轨道列车空调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列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为城市交通建设和运营提供更加可持续的支持。
高铁车辆空调系统优化

高铁车辆空调系统优化随着高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高铁出行,但是在高温天气下,车辆空调系统的问题成为了许多人的烦恼。
因此,优化高铁车辆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铁车辆空调系统的优化目标、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高铁车辆空调系统。
一、优化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优化高铁车辆空调系统的目标。
高铁车辆空调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车内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舒适度等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温度控制:车内温度应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通常为22-26℃。
2. 湿度控制:车内湿度也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通常为40%-60%。
3. 洁净度控制:车内应保持清洁卫生,杜绝异味、尘土等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4. 舒适性控制:车内空气的流通、声音、振动等同样需要考虑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二、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高铁车辆空调系统面临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下面列出了一些主要问题:1. 能耗过高:高速行驶下,空调系统需要大量消耗电能,对市电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对能源消耗提出了挑战。
2. 温度不均:高级别列车里,车厢之间的隔断可能会造成温度不一致的问题,而这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
3. 噪声问题:空调系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高铁车辆的高速行驶对减少噪声振动构成了挑战。
4. 维护难度高:高铁运行的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空调系统的维护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三、优化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铁车辆空调系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新技术的运用:如利用电流变控制风量和风温,开发新型材料来减少重量以减轻能源负担,使用爆闪式空调系统等。
2. 均温设计:将每个车厢的空调独立设立,根据车门、厕所、餐厅等分布去布置空调的位置,以达到车厢之间温度差不大的效果。
3. 噪音减少:采用优质的隔音材料,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方面都需逐步减少噪声。
4. 维护保养:在使用上加强车辆的维护,保持管道、过滤网的正常清洗和更换,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速列车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高速列车空调系统性能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出行便利性的不断追求,高速列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正日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然而,高速列车上的舒适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空调系统作为高速列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高速列车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之一——温度控制性能。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人们对车厢内温度的舒适度要求较高。
因此,一个好的空调系统应能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既能在夏季提供凉爽的空气,又能在冬季提供温暖的气流。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空调系统应具备快速调节温度的能力,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地维持所设定的温度。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空调系统的温度设定、风速和风口角度等参数,进一步优化温度控制性能。
除了温度控制性能外,空调系统的效能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速列车经常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行,因此,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空调系统需要具备高效能运行的能力,以提供足够的冷热负荷,并且在能源利用效率上进行优化。
例如,空调系统可以通过风流优化设计,合理分配空气流量,在不影响舒适性的前提下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空调系统的噪声水平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速列车运行时,噪声源主要来自于轮轨之间的摩擦和风的阻力,如果再加上空调系统产生噪音,将进一步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因此,空调系统的噪声水平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仅要满足相关的噪声标准,还要尽量减少噪声对乘客的干扰。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空调系统的隔声设计、风道的优化等手段来降低噪声水平。
此外,空调系统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环境因素。
例如,在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会经过不同的地区,其环境温度和湿度会发生变化。
因此,空调系统需要具备自适应控制的能力,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参数,以保证乘客在不同条件下的舒适度。
总结来说,高速列车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课题,其中包括温度控制性能、效能、噪声水平和特殊环境因素等。
轨道交通空调 舒适度参数

轨道交通空调舒适度参数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然而,在高温天气里,轨道交通车厢内的温度会变得十分闷热,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不适。
因此,轨道交通空调舒适度参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轨道交通车厢内的空气流通性应当得到优化。
通过增加通风口的数量和布局,以及调整车窗的开启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车厢内的空气流通性,减少闷热的情况。
空调系统的温度和湿度应当得到合理的控制。
在高温天气里,空调系统的温度应当控制在26℃左右,湿度应当控制在50%左右。
这样可以保证乘客在车厢内的舒适度。
轨道交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
轨道交通空调舒适度参数的优化,需要从空气流通性、温度和湿度、运行效率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以提高乘客在车厢内的舒适度。
关于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

关于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摘要】轨道列车空调系统是保障乘客舒适出行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之一。
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舒适性,本研究从空调系统优化设计入手,分别对节能性和舒适性进行优化研究。
通过对空调系统性能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
本研究最终得出了节能性和舒适性之间的平衡关系,指出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提升乘客舒适度。
本研究对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可以为未来类似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轨道列车、空调系统、节能性、舒适性、优化设计、性能评价、平衡、未来研究、总结、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正文、结论、优化设计方案、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轨道列车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乘客舒适性和能源消耗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列车的运行负荷持续增加,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舒适性优化设计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轨道列车在采用空调系统时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舒适性差等问题。
传统的空调系统设计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轨道列车对节能和舒适性的需求。
开展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提高其节能性和舒适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轨道列车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既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也能提升乘客乘坐舒适感,提高乘客满意度。
本文将就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舒适性优化设计展开研究,为轨道列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1.2 研究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轨道列车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其空调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
对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节能方面,优化设计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运营成本。
在舒适性方面,优化设计可以提升乘客的舒适感,增强乘客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促进轨道列车的发展和推广。
高速动车组的空调舒适性

高速动车组的空调舒适性[摘要]简要分析和讨论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舒适性的基本要求和特殊需要,分析了国内高速动车组在空调系统舒适性方面的设计和研究数据,尤其强调了对于高速列车来说,空调系统的压力保护装置用来控制车内压力变化率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应用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客车的迅猛发展令世界瞩目。
CRH系列高速动车组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开辟了南北贯通的一条干线,北起哈尔滨,南至广州,我们都能看到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组驶过。
动车组的开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加快捷和便利的条件。
人们在惊叹”和谐号”动车组速度之快的同时,也对舒适度有了更高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对于列车而言,舒适性指标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动力学舒适性,即平稳性;设备舒适性,例如座椅的舒适度;还有空调舒适性等。
在这里,重点谈一下空调舒适性。
空调系统是控制列车舒适性指标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系统,对于高速列车而言,空调系统已经不仅仅是对“温湿度”与“气流速度”等人们日常所认识到的基本的空调舒适性指标的控制,而对车内“压力变化率”的控制也成为高速列车不可忽视的舒适性指标。
首先,高速列车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指标是依据铁路行业标准进行设计的,但是由于技术引进的原因,CHR1、CRH2、CRH3、CRH5以及CRH380系列动车组的设计标准依据是各不相同的。
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设计中所采用的标准有德国标准,有法国标准,有日本标准,还有美国标准和UIC标准。
国产化以后的车辆,采用了中国的铁路标准进行设计。
虽然设计的依据有差异,结构和设备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要保证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满足人体舒适性的需求。
通常设计参数都在人体舒适性的范围内,夏季车厢内的温度保持在22℃到26℃之间,相对一般湿度不超过65%,卫生间和端部区域的温度不超过28℃。
而冬季车厢内的区域里温度则在20℃到24℃之间,卫生间、端部通过台区域等,不低于18℃。
关于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

关于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轨道列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为了满足乘客出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轨道列车的设计和运营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空调系统作为轨道列车乘车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节能性和舒适性的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明确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和舒适性优化设计的意义和目标。
其一,节能性和舒适性的优化设计能够降低列车运营成本,提高列车的整体运营效率,有利于公司的经济发展。
其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增强对轨道列车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乘客的粘性,从而增加公司的盈利。
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和舒适性优化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要进行轨道列车空调节能性及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在市场调研中,需要了解不同地域乘客的出行特点和需求,以及对空调的要求,比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还需要了解列车运营的环境和条件,比如车厢内的空间结构、车辆的耐热性和零部件的性能等。
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方向和目标,为接下来的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随后,需要进行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优化设计。
在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对列车空调系统的设计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新型的节能空调技术和材料,比如高效换热器、节能压缩机等,以降低能耗。
通过优化列车车体结构和隔热材料,降低外界环境对列车车厢温度的影响,减少能源消耗。
可以通过合理的空气流通设计和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循环和温度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通过加强列车的能源管理和监测系统,对列车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还需要进行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优化设计。
在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需要通过空调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实现列车车厢内的空气净化和杀菌,保证乘客的健康和舒适。
可以通过智能温控和湿度控制技术,保持列车车厢内的舒适温湿度,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高铁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舒适性设计研究

高铁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舒适性设计研究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高铁列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其快速、高效和便捷的特点深受乘客的喜爱。
而在高铁列车的设计中,空调系统的节能与舒适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铁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舒适性设计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提升列车出行的舒适性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首先,空调系统的节能性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高铁列车乘客众多,每节车厢的人流量大,因此空调系统需要能够满足大流量人员的需求,同时又要节省能源。
为实现这一目标,空调系统应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如智能温控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
智能温控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和车厢内外环境的温度实时调整空调系统的供冷或供暖能力。
通过准确感知车厢内外的温度变化,并实时调整空调系统的输出能力,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采用智能温控系统还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对乘客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空气循环系统也是提高空调系统节能性的重要手段。
空气循环系统可以实现车厢内外空气的相互流通,使新鲜空气与车厢内空气混合,降低空调系统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通过合理设计空气循环系统的换气率和循环频率,可以在满足乘客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对外界新鲜空气的依赖,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舒适性设计也是高铁列车空调系统的关键。
在长时间乘坐高铁列车过程中,乘客对舒适的需求十分重要。
因此,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乘客的舒适感受,提供良好的通风、噪声控制和空气质量。
首先,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够保证车厢内空气的流通,并确保乘客处于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中。
通风系统应具备强力送风和排风能力,以确保车厢内部的空气新鲜,并消除异味和有害气体。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具备有效的过滤功能,过滤掉悬浮颗粒物和细菌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其次,噪声控制是提升高铁列车舒适性的重要方面。
高铁列车的运行速度快,产生的噪声较大,可能对乘客的休息和睡眠造成干扰。
因此,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噪声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车辆空调舒适性指标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铁路空调客车的实际参数,对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对乘客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铁道车辆;空调单元;舒适性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铁路空调列车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铁路空调列车普遍采用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该空调机组基本上能满足夏、冬两季的供冷和供热要求, 为旅客提供了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康消费观念日益加强, 对乘坐空调客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问卷调查和笔者的多次亲身感受表明, 绝大多数铁路空调客车未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普遍反映客车室内空气品质差, 客车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 这些不尽如意之处应引起铁路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车内环境及空气品质的评价和指标
人们对乘坐空调客车的舒适性感觉主要是由车内环境的好坏决定的。
对车内环境的考察,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对人群舒适度的影响。
空调客车除了要满足热舒适性要求外,还要满足健康性要求,热舒适性和健康是良好室内环境品质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空气品质的评价按测试指标,具体分为两类:
(1)室内人员主观评定,即主观感觉指标(包括头晕、胸闷、疲倦等),主观感觉指标反映在室内环境因子的复合作用下,室内人员的心理,生理健康程度。
(2) 客观环境参数指标测量,如体温、温度、风速及风量等。
对于客车,要求在车内创造既卫生又舒适的条件,以保证旅客的身体健康,减少旅途中的疲劳。
我国对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的要求如下,分夏季和冬季两种情况。
夏季客车室内参数要求:
(1)客车室内温度范围:24 ℃~29 ℃;(2)客车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70 %;
(3)客车室内气流范围:(0.25~0.5)m/s ;(4)新鲜空气量:(20~25)/h·人;(5) 客车室内空气的含尘量不大于1mg/m3。
冬季客车室内参数要求:
(1)客车室内温度范围:18℃- 22 ℃;(2)客车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30 % ;(3)客车室内气流范围(0.05~0.25)m/s;(4)新鲜空气量小于(20~25)/h·人。
2.舒适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旅客乘坐空调客车时, 舒适性方面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 大多数旅客有头晕、胸闷、疲倦甚至恶心等不适感觉,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铁路空调客车室内空气品质不符合要求。
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在颁布的标准ASHRAE62 - 1989《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对室内空气品质作了新的定义: 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 %) 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按照这个标准,只要超过20 %的人对该环境表示不满意,则此环境的空气品质不合格。
然而据2001 年 4 月9 日对两节硬座车的乘客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满意程度分别为72.12 %和66.17 %。
大多数乘客有头晕、胸闷甚至恶心等症状。
这表明铁路空调客车硬座车厢内的空气品质不符合要求,卧铺车厢内的情况笔者认为亦如此。
导致空气品质恶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铁路运输自身的特殊性。
因为我国空调客车运行距离远, 运行时间长, 车厢内人员比较集中。
(2)通风换气不足。
始发车在发车前未进行彻底的通风换气工作,未打开门窗,或者新风量不够,始发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客车较长时间运行以后。
造成旅客感觉不适的另一个原因是铁路空调客车车厢内温度不太稳定。
有时感觉闷热,晚上睡觉时则感觉比较冷。
中医认为“卧不迎风”而空调客车车厢的顶部一直在不断的送风, 在上铺的旅客又不能根据需要调小或者关闭风门。
3.可行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很多。
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有以下几条可行的改进措施:
3.1要重视通风换气工作
从卫生角度, 即有利于旅客健康的角度来讲, 室内空气的“除旧更新”即“通风换气”应当比“空调冷暖”更重要得多。
规范规定, 要以每人20~25m3/ h 新鲜空气来置换室内空气, 否则就会缺氧或CO2 过多, 使旅客感到头晕、恶心等, 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
为此, 笔者希望各铁路局, 各客车段全体领导、乘务员切实重视通风换气工作。
为节省能源最简便最可行的方法是在列车始发前或列车终到后打开所有能够打开的门窗, 尽量形成对流换气, 把室内所有的污浊空气都排尽后, 在列车始发半小时前再开启空调机组。
3.2在结构设计上作一些改进
有的空调客车车厢只是在一侧的两端部设有能够开启的窗户, 而另一侧则没有, 这种结构设计在通风换气时不利于形成空气对流。
建议在日后有条件时,对这些车厢的结构作一些改进。
不但两侧端部都应设有活动窗户, 而且车厢中间的两侧也应各设一扇活动窗户。
这样的话, 不仅有利于通风换气, 能够迅速形成对流, 节省通风换气的时间, 而且乘客实在不舒服时, 可以自由打开窗
户透透气。
这似乎浪费了空调能源, 但从人健康的角度来考虑, 即使浪费一点能源也是值得的。
再说列车运行时风速很大, 旅客一般是不会长时间打开窗户, 且如果自然通风良好的话, 在不冷不热的季节, 可以不开空调或只开少量时间的空调。
3.3制冷制热量要根据温度适时调整根据气温的变化
一般夜间温度比较低, 所以可以只开部分空调机组以缩小制冷量, 节约能源, 如果冬季、春季车厢太热, 可以减少部分制热量。
3.4在送风口结构设计上作一些改进
车厢顶部的送风应设计成可调式, 如同飞机上的空调那样, 乘客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关闭或减少送风量,有了这一点改进后, 也许好多乘客就不再拒绝、惧怕坐上铺。
■
【参考文献】
[1]严隽.西南交通大学主编.车辆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章音.西南交通大学主编.车辆设计参考手册.客车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3]滕兆武,王刚.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