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第二讲 中国当代诗歌创作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一、引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发展阶段及其重要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二、第一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创作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其主要文学现象和成就。

2. 教学内容:a. 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发展特点;b. 分析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如莫言、陈忠实、王蒙等;c. 探讨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流派。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三、第二章:诗歌创作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当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家,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概述当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发展趋势;b. 分析代表性诗人,如北岛、顾城、舒婷等;c. 解读经典诗歌作品,探讨其艺术特色和价值。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诗歌鉴赏法、小组讨论法。

四、第三章:小说创作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当代小说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2. 教学内容:a. 概述当代小说的创作主题和艺术特点;b. 分析代表性作家,如路遥、张承志、刘震云等;c. 解读经典小说作品,探讨其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五、第四章:散文创作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当代散文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概述当代散文的创作特点和主题;b. 分析代表性作家,如余秋雨、周国平、张抗抗等;c. 解读经典散文作品,探讨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六、第五章:戏剧与影视文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当代戏剧与影视文学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戏剧与影视作品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概述当代戏剧与影视文学的创作特点;b. 分析代表性作品,如《茶馆》、《雷雨》、《霸王别姬》等;c. 探讨戏剧与影视文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第二章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第二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郭小川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55年到1956年,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阶段。他写了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等诗作在内的《致青年公民》组诗。这些诗感情热烈豪迈,以“阶梯式”的形式表现斗争、建设、进军的主题,倾吐着澎湃的激情,以政论家的头脑和战土的姿态鼓舞人民投入火热的斗争。但在艺术方面却不够成熟,政治性的议论往往代替了艺术形象的创作。
第二章 当代诗歌
一、五、六十年代的重要诗人郭小川专题:新时期朦胧诗派专题。
1、郭小川的创作道路(重点识记)。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思大,河北丰宁县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37年9月在去延安途中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丰宁县县长。建国以后,曾在中南局宣传部、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等部门工作。5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从事诗歌创作。出版的诗集有《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鹏程万里》、《两都颂》、《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阴下集》、《郭小川诗选》等。
1957年到1960年。是郭小川进行探索的一个时期。在一阵诗情爆发之后,他意识到:“文学毕竟是文学,这里需要很多很多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它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海洋,而它应当是从海洋中提炼出来的不同凡响的、光灿灿的晶体”。他甚至认为他的一些创作“说不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对那些“政治性的句子”感到不满,而且感到“非常不安”,伯伤了读者的胃口。因此,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努力克服议论多于形象这一缺陷的同时,开始向复杂的生活内容和新的题材挺进,不再满足于诗的表层鼓动作用,而追求深沉的情感内蕴。他选择了革命历史题材写了叙事诗《白雪朗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和《将军三部曲》。这些作品显示着诗人对生活认识与思考的加深,并逐步由以政治语言鼓动读者,向以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感染读者的方向转变。《望星空》标志着诗人在抒情方面的探索,抒情由浮泛激荡转向凝重深沉。遗憾的是,他的这种探索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没有能够继续下去。

中国当代文学(2二)诗歌

中国当代文学(2二)诗歌

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把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3、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
穆旦
“九叶诗派”中最 具现代主义特质的诗 人
穆旦
二、边缘的争鸣诗歌(非主流)。
1956年前后,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些 大胆、张扬、个性化的具有反思性的诗 歌创作。 代表作品有: 郭小川的《望星空》 艾青的《养花人的梦》 流沙河的《草木篇》、 蔡其矫的诗歌等等。
郭小川的探索诗的思想艺术特色。有哪些
特殊的地方?与主流话语有何不同?
大海呵, 在你的面前, 我的心 久久的、久久的不能平静, 我并不是太愚蠢的人,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更早些 开始你那样的灿烂人生!
蔡其矫
《雾中汉水》 、《川江号子》

雾中汉水
蔡其矫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 堤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 向上游去的货船 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看得见的 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赤裸着双腿倾身向前 在冬天的寒水冷滩喘息…… 艰难上升的早晨的红日, 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 用雾巾遮住颜脸, 向江上洒下斑斑红泪。 1957年

萧三《谈〈望星空〉》《人民文学》1960年第1 期
叙事诗
更能体现新颖独特的艺术主张。
《深深的山谷》 《白雪的赞歌》 《一个和八个》等。
都写到了革命利益和个人利益、集体主义 与个性价值之间的矛盾。(人性的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一、引言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广大优秀作家们创作了大量具有独特风格和思想内涵的作品,对于教育教学来说,理解和研究这些文学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当代文学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欣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其写作潜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中国当代文学概述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例子,引发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2. 概念解释:讲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包括时间范围和文学形式等;3. 发展历程: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并举例说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4. 特点分析: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表现手法等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5. 思考拓展: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中国当代小说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当代小说的封面或摘录,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2. 流派介绍:介绍中国当代小说的各种流派,如现实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等,并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流派进行深入了解;3. 代表作品欣赏:选择几部中国当代小说的代表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并分析其主题、人物形象、叙事结构等要素;4. 作品解读:引导学生对所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发现其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5. 创作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

第三课时:中国当代诗歌1. 引入:通过朗诵中国当代诗歌或者播放录音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2. 传统与现代:介绍中国当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联系和区别,并展示一些代表作品;3. 主题与表现手法:分析中国当代诗歌的主题内容和表现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4. 名家作品赏析:选择几位中国当代诗歌名家的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5. 诗歌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提供一些创作技巧和指导。

中国当代文学诗歌

中国当代文学诗歌

以下是一些中国当代诗歌精选:
1. 《雨巷》- 戴望舒: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期望能遇到一个结着愁怨、如丁香一般的姑娘。

2. 《门前》- 顾城:诗中表达了"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的意境。

3. 《雪》- 李松山: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令人恍惚的世界中的感触,每一片雪都蓄着经年的泪水。

4. 《热爱生命》- 汪国真:这是一首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的诗,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深受人们喜爱。

5. 《一代人》- 顾城:这是一首表达对一代人的思考和追求的诗,是新诗中的佳作。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2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圣才出品】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22章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圣才出品】

第22章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22.1复习笔记一、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一)写作空间的拓展写作空间的拓展不仅是指创作题材的开拓,同时它还意味着形成了新的审美形态,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富于创造性的因素,这实际上是在更加切近文学自身的层面上打开了新的写作向度。

(二)女性写作空间的开拓1.写作倾向(1)着重于表现女性自身特征、写作倾向更加个人化;(2)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已不是与男性可以共享的公共意识,所揭示的女性问题也不再具有共名的普遍意义;(3)女性视角更多地聚焦于写作者的个人世界之中,尤其是作为女性的个体生命体验之中,并以独特的个人话语来描绘女性的个体生存状态(包括相对私人性的生存体验,也包括女性的躯体感受、性欲望等感性内容)。

2.创作成就(1)诗歌①代表作品:翟永明的组诗《女人》、《静安庄》、《人生在世》,唐亚平的组诗《黑色沙漠》、伊蕾的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等②创作特点:a.把男性世界和权力世界作为一个反抗的对象;b.二元对立的意象组合。

(2)小说①代表作品:陈染的《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回廊之椅》等②创作特点:a.探询女性生存的私人空间,描写对躯体及感官的感受等;b.注重描写女性感性世界的丰富与美丽;c.穿插大量的独白自赏、纯粹精神上的白日幻想等;d.叙事方式呈现为非中心化的零散、片段式形态以及情绪与感受的层叠聚合等。

(三)海外新移民题材写作空间的开拓1.写作倾向(1)关注中外文化对个体经历的冲击、碰撞;(2)关注中外文化之间的对话。

2.代表作品查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和严歌苓的《少女小渔》、《女房东》、《扶桑》、《人寰》。

(四)军旅题材写作空间的开拓1.写作倾向对和平时期军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与审思2.代表作品朱苏进的《醉太平》、《绝望中诞生》、《金色叶片》、《接近于无限透明》。

二、女性自我世界的空间:《女人组诗》(一)作品概述《女人组诗》是翟永明于1984年完成的第一个大型组诗,包含了二十首抒情诗。

中国现当代诗歌概述

中国现当代诗歌概述

大堰河 ——我的保姆(节选)
艾青
大堰河, 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 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 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 我的保姆。
新现代主义诗群,也称为现代 派诗群,源自于纪弦1953年所创办 的《现代诗》诗歌季刊。现代派诗 人也可能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 派”的延续,所以也称为新现代主 义。《现代诗》季刊的创办也被认 为是台湾现代诗歌的起端。代表诗 人: 纪弦、杨唤、林泠、郑愁予。
❖ 羊肚子手巾包冰糖,虽然人 穷好心肠。 玉米结子颗颗鲜,李老汉年 老心肠软。 时常拉着王贵的手,两眼流 泪说:"娃命苦! " "年岁小来苦头重,没娘没 大孤零零。 "讨吃子住在关爷庙,我这 里就算你的家。" 刮风下雨人闲下,王贵就来 把柴打。 一个妹子一个大,没家的人 儿找到了家。
漳河水
漳河小曲(片段)
❖ 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 象”在诗中的作用。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光, 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郭沫若与其诗歌《天狗》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郭沫若与其诗歌《天狗》
2.朗读诗歌:指定学生朗读;老师范读、生集体齐读(师指导)。
六、写作背景
《天狗》写于五.四运动后的1920年2月。后来收入1921年8月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郭沫若诗集《女神》一书,是一首时代颂歌。
七、诗歌赏析(讲解)
1.大家思考这首诗歌的核心意象是什么?老师提示一下,这首诗歌有一对截然相反的意象,请找出他们,并讨论它们分别象征什么?(生答,师补充。)
板书设计:
《天狗》
追求理想(目标)——武装自己——开始行动——坚持信念
选择海经专业——四年学习——毕业工作——坚定选择
八、情感世界
包办婚姻(张琼华);巧遇安娜(佐藤富子);处处留情(安琳);
始乱终弃(于立忱);尘埃落定(于立群)。
九、政治立场
由于郭沫若在政治上立场不坚定,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风派人物”,说他“软软腰肢,弯弯膝盖,朝秦暮楚,门庭常改。”
【思考与作业】
1.简析“天狗”这个意象的性格特征。
2.分析《天狗》的写作特色。
【书目推荐】
1.郭沫若.女神.上海:上海泰东书局,1921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2011
【教学小结】
2、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作品的时代精神与自我抒情形象。
2、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课程导入】
我们中学学习过一首诗歌,名字叫《天上的街市》,请大家想一想他的作者是谁?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生答,师补充)
【讲授内容】
一、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曾用笔名沫若、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早年赴日本留学,深受浪漫主义和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了一代新诗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