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曼卡农奏鸣曲TWV40 120 第一乐章(双长笛或双小提)

合集下载

FLAMMA 吉他综合效果器FX150 说明书

FLAMMA 吉他综合效果器FX150 说明书
吉他综合效果器 中文说明书
www.flShenzhenFlammaInnovationCo.,Ltd
目录
注意事项-----------------------------------------------------------------------------------------------------------01 性能概述-----------------------------------------------------------------------------------------------------------02 主面板说明----------------------------------------------------------------------------------------------------03-04 接口面板说明-------------------------------------------------------------------------------------- -----------05-06 应用场景连接说明------------------------------------------------------------------------------------ --------07-12 连接吉他功放后级+吉他箱体--------------------------------------------------------------------------------07 连接全频设备 - -----------------------------------------------------------------------------------------------08 全频+非全频设备混合连接 ----------------------------------------------------------------------------------09 连接吉他音箱的INPUT - -------------------------------------------------------------------------------------10 连接吉他音箱的FXLOOP------------------------------------------------------------------------------------11 四线接法 -----------------------------------------------------------------------------------------------------12 基本操作------------------------------------------------------------------------ ------------------------------13-19 开机 ----------------------------------------------------------------------------------------------------------13 主界面--------------------------------------------------------------------------------------------------------13 编辑界面-----------------------------------------------------------------------------------------------------14 选择预置音色--------------------------------------------------------------------------------------------15-17 编辑预置音色 ------------------------------------------------------------------------------------------------18 编辑效果链顺序----------------------------------------------------------------------------------------------19 预置音色保存------------------------------------------------------------------------------------------------19 调音器-------------------------------------------------------------------- -----------------------------------------20 LOOPER乐句循环功能--------------------------------------------------------------------------------------21-22

《卡农》(长笛独奏完整版)长笛谱

《卡农》(长笛独奏完整版)长笛谱

《卡农》(长笛独奏完整版)长笛谱
《卡农》(长笛独奏完整版)长笛谱该歌谱演奏者为Johann Pachelbel ,歌曲名称为卡农,歌谱类型为长笛谱。

卡农Canon(K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一个神圣的意境。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复调音乐。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卡农》(长笛独奏完整版)长笛谱,欢迎阅读。

歌曲特点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第1页共1页。

卡农canon_长笛与单簧管与大提琴

卡农canon_长笛与单簧管与大提琴

pizz.
31
p
mf
arco
mf
33
35
mf
V.S.
Copyright © 中国-重庆 李喻平老师长笛教学专用版
Johann Pachelbel_Canon in D
2
29
31
p
33
35
mf
37
Violoncello p
p
帕奇贝尔 李喻平制谱、修订
p
6
10
mp
mp
pizz.
mp
13
p
arco
mf
mf
Copyright © 中国-重庆 李喻平老师长笛教学专用版
6
46
p
mf
pizz.
p
49
p
mf
p
mf
arco
mf
mf
53
p
pp
mf
40
f
V.S.
Copyright © 中国-重庆 李喻平老师长笛教学专用版
Johann Pachelbel_Canon in D
2
42
p
f
46
pizz.
p
arco
mf
50
mf
mp
p
40
mf
44
f
p
48
p
mf
53
p
pp
Clarinet in Bb
长笛、单簧管、大提琴
Time:5'23"
Largo
q
= 44
Canon in D
p
帕奇贝尔 李喻平制谱、修订
mf

钢琴谱 五线谱 卡农变奏曲 (选自December.十二月专辑) 带指法

钢琴谱 五线谱  卡农变奏曲 (选自December.十二月专辑) 带指法


农 (第4页/共6页)


68
>
ó
ñó
MMMMMMMMMMMM MMMM
ô
M
M
M
M M
M
M M
M
òõ
M M
M
òõ
M M
M
òõ
M M
M
òõ
M M
M
òõ óñ òõ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
MMM M MM MM
MM M M M M
M M
M
MMM M M M M M
71
>
òó
òõ
M
M
M
óñ
M
M
M
ñ
M
ó
M
M
M
òô
M
óñ
M
M
M
ñ
M
M
M
M
M
ñ
M
ò
M
óõ
M
M
M
?
M MM M M M MM
M MM M M M MM M
M MM
MMM
MM
43
>
óñ
óõ
óõ óñ
M MMM MMMMMMMMMM
óôñ
M MMM MMMMMMMMMM
ó
ó
M MMM MMMMMMMMMM
÷
?
M M
MM
M M
ô
M
M
M
M
ô
M

浅谈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

浅谈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

浅谈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1. 引言1.1 勃拉姆斯作品简介勃拉姆斯《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之一。

勃拉姆斯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勃拉姆斯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室内乐作品,其中《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这部奏鸣曲是勃拉姆斯晚年创作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94年,是他最后一部室内乐作品之一。

这部奏鸣曲展现了勃拉姆斯成熟的作曲风格,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乐曲中的旋律优美动人,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现了勃拉姆斯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力。

《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勃拉姆斯作为作曲家的独特风格,也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部奏鸣曲的精湛技艺和深刻情感使其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之作,被广泛演奏和研究,并被认为是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2. 正文2.1 曲目分析《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是勃拉姆斯创作的一部单簧管独奏曲,该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包括迅速的第一乐章、慢板的第二乐章、舞曲式的第三乐章和快板的第四乐章。

第一乐章的快速节奏和激烈的旋律展示了勃拉姆斯的独特风格,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第二乐章则展现了勃拉姆斯对柔和旋律和复杂和声的把握能力,音乐流畅而动人。

第三乐章的舞曲风格充满了活力和乐趣,展示了勃拉姆斯喜欢使用节奏和旋律的技巧。

第四乐章的快板部分展现了勃拉姆斯对于技术性和动态性的驾驭能力,充满了挑战性和表现力。

整个曲目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和声精致,展现了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才华和造诣。

2.2 乐器使用《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号是勃拉姆斯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作品中单簧管的运用是非常精彩的。

勃拉姆斯巧妙地运用了单簧管的独特音色和技巧,使得整个曲目充满了浓厚的个性和表现力。

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谱子

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谱子

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谱子一、背景介绍1. 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是一种具有浓厚音乐史底蕴的音乐形式,它融合了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的优势,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

2. 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曲目种类繁多,从古典到现代,涵盖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

3. 该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音乐会演出、教学、创作等领域。

二、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的演奏特点1. 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各自拥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在卡农三重奏中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2. 三重奏的编配和谱写要求严谨,既要兼顾乐器间的和谐共鸣,又要突出每一乐器的独特性,这对演奏者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 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绎。

三、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的经典曲目1. 贝多芬:《D大调三重奏》2. 梅拉斯:《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3. 门德尔松:《d小调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4. 肖邦:《g小调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5. 亨德尔:《g小调协奏曲》6. 梅培尔:《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奏鸣曲》四、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的演奏技巧1. 小提琴演奏者需具有良好的音色掌控和弓法技巧,能够在演奏中表现出优美的旋律和情感。

2. 大提琴演奏者需要具备稳健的音色和扎实的技巧,能够给音乐作品增添深沉和庄重的气质。

3. 钢琴演奏者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灵活的手指技巧,能够与小提琴和大提琴形成和谐的演奏效果。

五、学习和演奏卡农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的建议1. 针对初学者,建议从简单的曲目开始练习,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逐步提高。

2. 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和专业演奏者,可以选择经典曲目进行深入学习和演绎,提升音乐表现力和技术水平。

3.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音乐理论知识和历史背景,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演绎音乐。

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

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

?
t tt
t tt
t
t
e t tt tt tt tt d tt tt tt t t t
t tt t t t
t
t
> e t tt tt tt t t t t tt tt tt t tt t tt t tt t t tt t tt t tt t t t tt t
? t t t t t t t t
? ||| > ||
|||
||| |||
tt t tt
||| |||
tt tt tt
||| |||
||| |||
tt t tt t tt
||| |||
tt tt tt t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tt t t t tt tt
t
t t
tt
tt t t t t t t t t t t tÇ t
t t t t t t tt
>
tt
t
tt
t
t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t t t t t t t
? t t t t t t t t
tt tt t t t t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t t t t t t t t
tttttttt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t t tt t tt t t t
? t
t
t
t
t

大提琴六级奏鸣曲

大提琴六级奏鸣曲

大提琴六级奏鸣曲
大提琴六级奏鸣曲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大提琴曲目,由奥地利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创作。

该曲于1796年至1797年间完成,是范·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之一。

这首奏鸣曲有三个乐章,分别是快板、慢板和终曲。

奏鸣曲的快板乐章以一个强烈的主题开始,大提琴和钢琴交替演奏。

随着乐曲的发展,主题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大提琴和钢琴的演奏也更加激烈。

这个乐章的高潮部分非常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慢板乐章则以柔和而优美的旋律开始。

大提琴的独奏非常感人,让人不禁感到悲伤和温馨。

这个乐章的高潮部分比较短暂,转入了一个更为平静的部分,最后以宁静和温和的方式结束。

终曲是整个奏鸣曲的高潮,以一段非常激昂的音乐开场。

这个乐章的旋律非常轻快,有着一股动感和欢乐。

大提琴和钢琴的演奏非常紧密,增强了整个乐曲的节奏感。

这个乐章的结束部分非常有力,给人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大提琴六级奏鸣曲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大提琴作品,被广泛地
演奏和传颂。

这首曲目的旋律浑厚深远,音乐结构严谨,尤其对大提
琴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受力有很高的要求。

整个曲目充满了浓郁的古
典主义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是大提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CCCCCC C
t C
]
© 2005 by Stretta Music / www.stretta.de
BR
STR 2142
Allegro
C
[
C
W Flöte / ! W c Violine I
W Flöte / ! W c Violine II
]
Sonate im Kanon
für zwei Flöten oder zwei Violinen, TWV 40: 120 (1. Satz)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C
C
C
!
WC
S
CS
]
C CCCCC C CCCC C C CCCCC C CCCC C
26
[
C W W
C
T
C
C
CCCC CCCCCCCCCCCCCCCC CCCCCCCCCCCCCCCC
!
h
W C C C WC
!W C ]
C
C
C
C CTCC h
CCCC CCCCCCCCCCCCCCCC
29
[ C CO W
C C C CO
CCC CC CCCCCCC
t C
!
C
C
C
B W W !
]
C CWC C C
C CCCC CC
C
CO
C
CCCCCC
C C C CO
CCCCCC
44
[
W W
C
T C CCC C
C CCCCCC
t C
CC
C
C
CC C
CC B
R
!
h
C
C
C
W W !
C
C
CCCCC C
t C
C
T
C h
CCC C
WC C C
CCCC
C
C
S T CCCCCCCC h
© 2005 by Stretta Music / www.stretta.de
STR 2142
22
[W ! W WC S C S
-2-
C CCCCC C CCCC C
C C CCCCC C CCCC
C CC
C
C WC CC
W W
X 'C
C
C
C
T
C C CCCCC C CCCC
C
t
C CO C C C C
36
[
t
W W
C
C
CCCCC
CCCC
CCC
C
CC T
C
C
C
C
C
C
t C
S
B
!
C CWC C C
t
W W !
CC
CCCCC C CCCC
C C CCCCC
CCCC C C
CC CCC T
C
CCC
C
t C
S
]
40
[
C CCCC
C
W W
C
C
CO C C C C C C
h
C
C CO
W W
C
!
]
CWC C
C C CWC C C C C C C C C C C
t C C TC
C
h
18
[W W
!
t
C
C CC C
WC C C C C C
C
C
S
T C C C C C C C C X 'C C C C T C C C
C
C
h
W W !
]
CCCC CCCCCCC C
C
t C
C CCC
W !C
CCC C
W W
CCCCCCCCCCC C CCCC
!
]
CCCCCCCCC
C CO C C C C
C
C CS C
C C C C C CCC C
C CCC C C C C C
C CS C
33
[W
W !
C
C CCC S C
W W !
C CCC
C
]
CCCC
C
t
C CO C C C C
C C CCC S C
t CO C C C C
Q
t C C CCCCC C CCCC C C CCCCC CCCC
C
t
C CO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4源自[ W CCC C CC C
W
T
C CCC C C
S
!
t
W W
C
C
CCCCC
CCCC
CC
CC CCC T
!
]
C
R
C
C CCC C C S
t CO C C C C C CWC C C C
C
R
C
8
[
t
W !W C
WC C C C C C C C C C C
CCCCC C C C T C C C C CCC C
C
t
t
W W CO !
]
CCC
C
C CWC C C C
C CWC C C C C C C C C C
C
CCCCC C C C
11
[W
B
WS
! WC
C CWC CWC C
C
C
C
t W CO
CO C
CC
C CO C
CWC C
C
h
W W !
T C C C C CCC C WC
B S
]
C CWC CWC C
C
C
C
t W CO
CO C
CC
C
h
15
[W W
!
C
C CWC C C C C
C
CCCCC
C
t
C C T C CCC C C CCCC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