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难经_命门_释疑

合集下载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畅其义,圣学之传,惟此为得其宗。然窃有疑焉,其说有
即以经 文为释 者,有悖 经文 而为释 者,有颠 倒经 文以为 释者。”
南京中医学院校
释《难经校 释·前言 》:“《难 经》是 我国古 代医学 著作 之一……全书 以阐明《内经》的
要旨为 主,用问答 的体 裁,辑为 八十一 难。”
的研究探讨,但是若不打破 “《难经》是阐释《内经》旨意之作”这种观念的束缚,总
以为 传统 医 学的 理论 莫 不是 发端 于 《黄 帝内 经》,就 必然 会 限制 我们 对 这 一问 题进 行
更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探索早期医学发展的多元化模式,以及更客观的认识《难经》
的价值也都是不利的。
那么 《 难经 》 中之 “《 经 》言”所 指为 谁 ?时 贤郭 霭 春先
枢》、《 素 问 》 也 。”
清·徐 灵胎 《 难 经 经 释·叙》: “《 难 经 》, 非 经 也 。 以 《 灵》、
《素 》之微 言奥 旨引端 未发者 ,设为问 答之 语,俾畅 厥义也 。古人书 篇名 义,非可苟
称,„难 ‟者 辩论之 谓,天下岂 有以 „难 ‟名为 „经 ‟者 ,故 知《 难经》非经 也……惟《难 经》
李 经纬 、林 昭庚《中 国医 学通史·古
代卷》:“关于《 难经》书 名的 含义,历 代学 者有着 不同的 理解 和认识,一种 观点认 为,
以„难 ‟字作 为问 难之 „难 ‟(nan,发 音为 四声 )。清·徐灵 胎《 难经 经释·自 序 》说 : „以
《灵》、《 素 》之 微 言 奥旨 , 引 端未 发 者, 设 为 问答 之 语 ,俾 畅 厥 义也 。 ‟另一 种 观点
《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之疑难者
传统 观点 认为 ,《难经 》一

命门

命门

命门学说及其意义“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和睛明穴而言。

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说:“……少阴之上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灵枢·根结第五》亦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命门者,目也。

”是《难经》首先提出了与《内经》完全不同的“命门”概念:所谓命门,是指产生和维系生命存在的系统。

如《难经·三十六难》:“脏各有一耳,肾独二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

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由此可见《难经》所言命门已是一个脏象系统的概念了。

自《难经》之后,在汉、晋、隋、唐代等医学著作中很少专论。

直到明清,对命门这一脏器始为医家所重视,但对其部位和功能各有见解,归纳如下。

(一)右肾为命门右肾为命门说起于《难经》,其中亦对命门的定义和生理功能做了阐述。

如《三十九难》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

此段论述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说命门在人体中非常重要,它是人体精神所在的地方,是生命之门户,故曰“命门”。

其二是提出了命门的功能,它具有“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重要功能,这说明命门与人体的生殖机能有密切关系。

其三是说命门与肾相交通,二者虽有左右之分,但在功能上是互相联系的,故云“其气与肾通”。

自此以后,不少医家认为人体除了肾之外尚有命门。

晋·王叔和在他的《脉诀琮璜·脉赋》中说:“肾有两枚,分居两手尺部,左为肾,右为命门”。

王氏不仅认为有命门的存在,而且指出了脉诊命门的部位。

(二)命门为两肾功能之概括持此观点者首推元代滑伯仁。

他说:“肾之两,虽有左右命门之分,其气相通,实皆肾而已”。

至明代虞搏《医学正传》则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

否定了左肾右命门之说,并指出了命门的重要作用“为元气之根本,性命之所关”。

张景岳亦认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

《黄帝八十一难经》介绍

《黄帝八十一难经》介绍

《黄帝八十一难经》介绍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三卷,原题为秦越人撰。

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其成书较《黄帝内经》为晚。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

作者把自己认为的难点和疑点提了出来,然后逐一解释阐发,还又对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

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

因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此著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其中“一至二十二难论脉;二十三至二十九难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论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论俞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论针法。

同时,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的论述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另外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总之《难经》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有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有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患者,女,45岁。

2天前感觉胁肋部皮肤灼热疼痛,皮色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状大小丘状疱疹,呈带状排列,兼见口苦,心烦,易怒,脉弦数。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大椎.曲池.合谷B.行间.大敦.阳陵泉C.血海.隐白.内庭D.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E.内庭.曲池.太白【答案】B2、四逆散所治四肢厥逆的病机是A.血虚寒,客经脉B.肾阳衰微,阴寒内盛C.过汗亡阳D.传经寒邪,深陷于里E.以上都不是【答案】E3、“肺为水之上源”是指其能A.宣发布散津液B.其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主津C.辅助心脏,转输气血津液D.肃降水液,通调水道E.宣发卫气,调节汗液排泄【答案】D4、下列各项,属于被动体位的是A.角弓反张B.辗转体位C.肢体瘫痪D.端坐呼吸E.以上均非【答案】C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A.全血细胞减少B.嗜碱粒细胞增多C.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多D.酸化溶血试验阳性E.网织红细胞增多【答案】B6、分布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阳胆经【答案】C7、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心与肺B.心与肾C.脾与肝D.肺与脾E.肺与肝【答案】E8、直接灸法又可分为A.艾条灸.白芥子灸B.艾柱灸.艾条灸C.化脓灸.非化脓灸D.化脓灸.瘢痕灸E.非化脓灸.无瘢痕灸9、患者腹胀,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逍遥散B.六磨汤C.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D.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E.八珍汤合化积丸【答案】B10、膀胱经的合穴是A.上巨虚B.下巨虚C.足三里D.委阳E.委中【答案】E11、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A.胸骨体下段之后B.心前区C.剑突下E.胸骨体中.上段之后【答案】E12、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除了A.预防为主B.保护公民身体健康C.促进卫生事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D.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协调发展E.动员全社会参与卫生工作【答案】C13、下列何方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A.五味消毒饮B.银翘散C.仙方活命饮D.大黄牡丹汤E.四妙勇安汤【答案】D14、患儿,2岁。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命门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藏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难经》为命门学说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命门学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难经》中命门的名称、位置、功能等问题。

标签:难经;命门;藏象学说;中医理论命门学说是藏象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它完善了中医的脏腑理论,拓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架。

命门学说是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并推动了中医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几千年来,众多医家对命门的研究与讨论一直没有停止,直至今天仍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家公认《难经》中对命门的论述开创了命门学说之先河。

通过深入研究《难经》中的命门理论,包括命门的名称、位置、生理功能及其与其它脏腑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命门实质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的将命门理论应用于临床。

1《难经》命门名称的由来依据现存的中医史料记载,命门这一名称最早出自《内经》,书中有三处关于命门的论述,都认为命门指眼睛,其的位置在睛明穴。

如《灵枢·跟结》与《灵枢·卫气》都提到“命门者目也。

”《素问·阴阳离舍论》:“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命门可理解为生命之门,《内经》从经络腧穴学和诊断学的角度,认为眼睛是脏腑精气凝聚的部位,也是反映生命精神活动状况的窗口,故目为命门。

而《难经》则将命门赋予了藏象意义的内涵,最早提出了“右肾命门说”。

如《难经·三十六难》有云:“肾两者,非皆肾也。

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这与《内经》中之命门相差甚远。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有医家[1]认为《内经》的“目为命门说”是受到了主火论哲学思想的渗透,而《难经》的“右肾命门说”则是受当时主水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命门学说起源于“水生万物说”。

还有另一种观点是命门学说脱胎于道家的“玄牡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2],2《难经》对于命门的认识21命门位置《难经·三十九难》:“谓肾有两脏也。

?难经原文和译文(黄帝八十一难经白话文)

?难经原文和译文(黄帝八十一难经白话文)

难经原文和译文(黄帝八十一难经白话文)2022-05-15《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医理论著作,共3卷,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

“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

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几个重点部分“藏象学”知识板块:更能彰显《难经》不同而又丰富于《内经》学术的魅力。

要言之有三:一是首次从“形态结构决定功能”的视角,较准确地记述了五脏的大体解剖形态,细化了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的形态结构,发现了七冲门并给予了形象的命名,站在解剖学的立场上唱响了三焦“有名无形”的别样声音,认为三焦乃非与肝、心、脾、肺、肾相匹配的另“外(之)府”,自此引发了2000多年来关于三焦的“形名”之争,从争论中促进了气化三焦理论的发展。

中医黄帝八十一难经¥49购买二是元(或“原”)气理论。

《内经》虽有原气的内容,但无“原气”(或“元气”)之名,是《难经》第一次启动了“原气”的医学理论的起点。

三是命门理论。

词语“命门”于《内经》凡6见均指眼睛,都是站在诊法的角度认为眼睛是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集中体现,人类的生命活动规律能通过眼神而表达于外,因而眼睛是医生了解人的生命活动最关键的部位,是医生窥视生命活动的门户。

《难经》却将“命门”视为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等同的“脏”,故言“脏有六者”。

若依《内经》命“脏”的法则言之,凡言“脏”者必须具备“藏”的生理特征,一“藏”精二“藏”神,二者务必兼而有之,缺一不可。

《难经》之所以将“命门”以“脏”名之,是因为“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诸神精之所舍也”。

足见《难经》作者将命门视为六脏之一,是在严格遵循命“脏”法则的前提下立论的,自此开创了命门理论之先河。

中医四大经典——《难经》

中医四大经典——《难经》

中医四大经典——《难经》难经《难经》为《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或称《八十一难》。

旧题秦越人撰。

大约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

现存较早的版本有明经厂刻医要集览本、日本武村市兵卫刻宋·王九思《黄帝八十一难》集注本等。

历代注释、发挥者约50家。

该书针对《内经》中深奥的中医学理论,归纳为81个问题,进行释疑解难。

内容包括脉诊、脏腑、阴阳、五行、病能、营卫、俞穴、针灸、以及三焦、命门、奇经八脉等理论疑难问题。

涉及到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证候、诊断、针灸与治疗,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种种疑难问题的论述。

内容十分丰富,在阐发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共3卷(一说5卷),分81难。

1~22难,主要论述脉学,介绍脉诊的基本知识、脉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正常与反常脉象。

首先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把古代比较繁难的三部九候等各种诊脉法统一为“独取寸口”,简便易行。

确立了以手腕寸、关、尺为三部,再分别每部之浮、中、沉为九候的“三部九候”脉诊法。

《难经》在论述正常脉及各类疾病所反映出的病脉在疾病诊断上的意义,各类脉象之鉴别等方面,均发挥了《黄帝内经》的理论,使学者更易于理解。

23~29难论述了经脉的流注始终、经络的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及其有关病证。

对《灵枢·经脉篇》作了深入阐述,主言经脉气绝之证候。

《难经》集中发挥了《内经》对奇经八脉的含义、内容、循行部位和起止处,以及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发病证侯等。

30~47难以脏腑学说为主要议题,介绍了脏腑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营卫周行。

对三焦、命门、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肛门)、八会理论,皆有阐释。

《难经》关于人体消化道由唇到肛门的“七冲门”之论如此精彩,可以说是得益于当时医家在实际解剖所获得的科学数据。

48~61难主要论述疾病。

强调要以四诊八纲为基础辨证,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明疾病的传变、预后。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内经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内经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内经学必背条文一、《黄帝内经》1.《素问》九候:___,___。

经脉别:十二经脉,命门俞穴。

形态:形神合一,形体不惰。

出入:出入之道,外邪不犯。

色:五色使人,五官相应。

营卫:卫气为善,志意为害。

脏腑:十一脏六腑,坚固不移。

藏府:盛藏之地,五脏六腑。

阴阳:阴阳之道,处世积善。

病因:病之所生,乃因于内。

妇科:孕产之道,妇女须守。

解人:轻重疾病,人体之象。

2.《灵枢》本原:病有虚实,阴阳二形。

寿命:寿保之道,五实五虚。

季节:四时之气,养生之道。

阴阳:调阴阳气,以平和为首。

五脏:五脏各有位,功能不同。

功用:阴阳之气,运行有规。

经络:十二经脉,气血先行。

把脉:察诊方法,诊断无误。

气化:五味之化,千变万化。

病机:虚实病机,证候不同。

卫气:卫外之气,六腑主管。

五腧:五官之腧,与经相应。

二、《难经》1.《神农本经》药物:芳香助透,药性须知。

编篡:药性成方,功用难忘。

刮痧:刮痧疗法,经络得开。

针灸:针刺疗法,穴位要穷。

药膳:食疗,药食相融。

炮制:药物制法,临床常用。

平词:养生术语,掌握有术。

推拿:经络按摩,寒湿必除。

酒石:炮制良方,剂量恰当。

术语:医学术语,必须熟知。

说明:药物属性,用法要明。

2.《金匮要略》病机:毒邪之邪,病机不同。

脉法:三部九候,寻常所用。

寒热:寒热证候,各具特征。

汤液:汤药煮取,疗效显著。

藏府:脏腑之藏,病机明确。

行针:针灸疗法,手法灵巧。

附方:治疗方剂,临床推用。

动静:调节运动,身心和谐。

病毒:疫病之毒,传染多端。

辨证:辨证施治,确立治法。

食疗:养生良方,食材为主。

三、《外科正宗》1.《外科正宗》疾病:疾病之源,六经饮食。

切治:学疾所治,刀刃对准。

手法:操作技术,熟练得当。

用药:药与手法,互为配合。

医德:医者所宜,操守要端。

外伤:创伤积酿,切勿漫延。

关节:关节病痛,治疗有招。

伤科:损伤治疗,注意不少。

肛肠:肛门病变,仔细观察。

临证:立即诊治,去病求存。

动脉:动脉之脉,要数要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家南针、浙医春秋、专科集验、临证启悟、衷中参
西、大师诊籍、中医文化等新栏目,贴近实际,立足
浙江,面向全国,不断为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发
展作出努力。
(东 火 )
筋骨、四肢百骸。验之今者,也确而无误。受胎后五 十天左右,在 B超检查中始可见胎心跳动,五个月左 右始能听到胎音,此其验也。男女交媾之时,先有火 动而后有精聚,而始成形。此火者,元阳根本也,此
命门有阴虚者,以邪火之偏胜也。邪火之偏胜, 缘真水之不足也,故其为病,或为烦渴,或为骨蒸, 或为咳血吐血,或为淋浊遗泄。此虽明是火证,而非 邪热实热可比,以其来徐,且有虚损之因,不可 寒 胜,不可水折。盖虚火只因无水,只当补水以配火, 而使阴阳得平,而火自熄,此所谓劳者温之之义。此 系丹溪 “阴常不足,阳常有 余” 之 体 现, 治 宜 畜 鱼 置 介,育阴潜阳,以六味地黄类补水以制火。设使苦寒 清火,更伤阴精,水涸无度,火焰难熄,故此火宜补 而不宜泻,宜温养而不宜寒折,此又许知可补脾不若 补肾者也。
此论景岳论之最详。其曰命门有火候,即元阳之 谓也,此火为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气,藏于 坎 中。此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化,此实生生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2013 年 10 月 第 48 卷 第 10 期
· 707 ·
之本也。是以花萼之荣在根柢,灶釜之用在柴薪。使 真阳不发于渊源,则总属无根之火,火而无根,即病 气也,非元气也。…… 可 见 火 之 标 在 上,火 之 本 在 下。使命门阴胜,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 故致游散不归,而为烦热格阳等病。凡善治此者,惟 从其性,但使阳和之气直入坎中,据其窟宅而招之诱 之,则同气相求,而虚阳无不归原矣。故曰:甘温除 大热。此乃东垣脾胃虚弱,谷气下流乘肾,相火离位 上逆而为相火矣。此乃虽呈火候,总属无根,招之引 之则为大法,直宜温养,且忌寒之折之,若用寒凉, 则至速毙。此火属无形,与实热迥然有别焉。东垣制 补中益气汤类,甘温升提,上之下之,则清阳得升, 火归其宅,此所谓有形之火 (实 火) 不 可 纵, 无 形 之 火 (虚阳、阴火) 不可残 也, 也 很 明 确 地 指 出, 虚 阳 (无根之火) 乃 为 离 位 之 相 火, 也 即 阴 火 也。 此 乃 东 垣补肾不若补脾论者。
区优秀期刊 和 优 秀 编 辑 评 选 结 果,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
被评为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研究
院主 办、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社 编 辑 出 版 的 《浙 江 史 悠 久, 内 涵 丰 硕, 质 量 上
最早 把 命 门 作 为 脏 腑 提 出 来 的 是 《难 经 》, 《难 经·三十六 难》 曰: “脏 各 有 一 耳, 肾 独 有 两 者, 何 也?然两肾者,非 皆 肾 也,其 左 者 为 肾,右 者 为 命 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 藏精, 女 子 以 系 胞, 故 知 肾 有 一 也。” 《三 十 九 难 》 曰: “五 脏 亦 有 六 脏 者, 谓 肾 有 两 脏 也, 其 左 为 肾, 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 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 言 脏 有 六 也。” 而 《道 经》 谓之 “丹田”,《内 经》 谓 之 “七 节 之 旁, 中 有 小 心”, 皆命门之别谓也。然其旨皆晦涩难解。后世诸家如李 中梓、赵献可、彭 用 光、张 景 岳、陈 士 铎 等 各 有 发 挥,命门之义始渐明朗,今浅述于下。 1 左 为 肾 , 右 为 命 门 解
命门有火候,有阴虚,两者皆现火候,而其成因 各异。前者益 气, 后 者 补 水 (养 阴 ), 此 乃 景 岳 继 承 了东垣、丹溪学说而有所发挥也。此所谓命门受病, 当辨水火之异也。 5 命 门 有 生 气
即乾 元 (元 阳 ) 不 息 之 机 也。 盖 阳 主 动, 阳 主 升,惟动性升,所以阳得生气。故乾元之气,始于下 而盛于上升,则向生也。如水暖则气化,气化则升, 无不生也。水寒则成冰,成冰则降,无不死也。故肾 气独沉,则奉生者少。此所谓阳精所降其人夭也。所 谓生气者,少 阳 之 气 也 (相 火 ), 来 自 根 本 (命 门 ), 此中尤有真元,此所谓命门有生气也。 6 命 门 为 十 二 经 之 主
乘,影响广泛。其读者、作者遍及全国各地,并发行
到海外3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该 刊 以 选 题 精 致、 用 稿
讲究,设计典雅、版式整齐,享誉中医药期刊界,倍
受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入选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
多次荣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奖等。
《浙江中医杂 志 》 着 力 发 掘 祖 国 医 学 遗 产, 突 出
火,一曰寒水,一曰相火。水寒火逆则为阴火;水涸 火遁,此为虚火。此两火皆离位之相火,东垣丹溪之 说皆源于此也。
收 稿 日 期 2013-05-04
命门为先天之火也,此火无形,而居于水中,为 阳火,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间者也。人先生命门而后 生心。天锡曰:人之初生,受胎之始,于任之兆惟命 门 。 先 具 有 命 门 , 然 后 生 心 , 而 后 生 皮 毛 气 血 、脏 腑 、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 荣 获 华 东 地 区 优秀期刊奖
[本刊讯] 日前,浙江 省 新 闻 出 版 局 公 布 了 华 东 地
《难经》 己明确指出: “命 门 者 神 精 之 所 舍, 原 气 之所 系 也, 男 子 以 藏 精, 女 子 以 系 胞。” 原 气 者, 肾 间动 气, 人 之 生 命, 十 二 经 之 根 本。 此 “神” 之 舍, 亦即 肾 间 动 气, 即 “肾 阳 ” 所 系 之 处。 又 “精 ” 所 舍, “藏 精”、 “系 胞” 亦 即 肾 精 (阴) 所 舍 之 处。 赵 献可谓,其右旁一小白窍,即相火也,其左旁之小黑 窍,即 天 一 之 真 水 也。 此 一 水 一 火, 俱 属 无 形 之 气 (《医贯》 命门为人生之本)。此 处 “相 火”、 “天 一 真 水”,俱 属 无 形, 乃 人 生 先 天 之 真 阳、 真 阴 也, 此 乃 与生俱来者也。以其与肾通,故真阴通于左肾,与五 脏六腑之精气合而藏之。真阳通于右肾,与后天相火 合而藏之。肾主水,两肾皆为水脏,而水中寓火,左 肾以肾阴为主,右肾以肾阳为主,此与左右两尺之别 是相一致的。 4 命 门 有 火 候 , 命 门 有 阴 虚
《难经》 谓 “肾独 有 两 者 ”, 又 云: “故 知 肾 者 一 也。” 看似 矛 盾, 其 旨 亦 隐 晦 不 明。 后 世 切 脉 者, 以 左尺为肾水, 右 尺 为 命 火, 习 以 此 为 解。 似 “命 门 ” 专主乎火,其实非也。《难 经》 又 云: “命 门 者, 诸 神 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 系 胞。”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医 部 全 录》 注 云: “肾 之 有 两 者,以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也。男子于此而藏精,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也。女子于此而系胞,是得精 而能施化,胞则受胎之所也。原气谓脐下肾间动气, 人之生 命, 十 二 经 之 根 本 也。 此 篇 言 非 皆 肾 也。” 其 又云: “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则一耳。” 言 命门既能藏精,又乃原气之所系,内舍阴阳两途,故 非肾,而另有 一 脏, 故 云 “脏 有 六 也 ”。 而 此 脏 (命 门)又与肾直 接 相 通。 人 生 先 生 命 门 火, 而 后 成 形, 后天百骸俱备。若无一点先天火气,尽皆属死灰矣, 故曰 “主 不 明 则 十 二 官 危 ”。 说 明 命 门 不 仅 另 有 脏, 且为十二官之主。
精者,元阴真水。两者皆出自命门,故心非十二经之 主,而其主非命门莫属也。
综上所述,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人之
受胎先生命门,后生他脏,故为十二经之主。今所谓 命门者,多以真阳解,以为右尺虚为命门火衰,殊不
知左尺虚为命水亏。肾和命门相通,肾之阴阳皆来自 命门。潜溪曰: “命门受病,当辨水火之异。” 所谓 水
· 706 ·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2013 年 10 月 第 48 卷 第 10 期
《难 经 》 “命 门 ” 释 疑
郭立崎 赵国仁 (指导)
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 浙江 奉化 315500
摘要 关于命门的位置,历来有不少争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左肾右命门说:肾有二枚,左肾 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 始 自 《难 经》。 ② 两 肾 总 号 命 门 说: 明 · 虞 抟 明 确 指 出 “两 肾 总 号 为 命 门 ”。 ③两肾之间为命门说:以命门独立于两肾之外,位于两肾之间,以明·赵献可为首倡。④命门为肾间 动气说:此说虽然认为两肾中间为命门,但其间非水非火,而只是存在一种原气发动之机,同时又认 为命门并不是具有形质的脏器。今作一统而释之。 关键词 难经 命门 释义 中医学术发掘
2 命 门 之 部 位 考 《针经》、 《铜 人 图 》, 命 门 穴 在 自 上 而 下 十 四
椎下,自下而上 七 节 之 上。 明 · 赵 献 可 《医 贯 》 谓: “命门在人生 之 中, 对 脐 附 脊 骨。 自 上 数 下, 则 为 十 四椎,自下数上,则为七椎。” 经曰: “七节 之 旁, 中 有小心,此处两肾所寄,左边一肾属阴水,右边一肾 属阳水,各开一寸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宫,即太 极图中之 白 圈 也。” 《内 经 》 谓 七 节 之 “旁 ” 中 有 小 心,似欠明确,应以七节之 “中” 为 宜。 其 各 开 一 寸 五分为肾俞,乃肾气所输之处。赵氏之论为后人所认 可,然命门只有其功能而无实质脏器,属无形。 3 命门不专乎 “火”
中医中药优势;总结名老中医经验,推广创新科研成
果;倡导学术流派争鸣,注重切合临床实用;交流各
科临证心得,扶持基层中医人才。近些年来,浙江中
医杂志社提出 “保持传 统 特 色, 体 现 时 代 气 息” 的 办
刊理念,强化学术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办刊
宗旨正确,中医特色鲜明,编校质量优秀,先后推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