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撰写分集大纲思路探析
电视剧大纲怎么写?

电视剧大纲怎么写?什么样的电视剧故事大纲才算合格?角度一:一、电视剧故事大纲是最难写的,因为锤炼的是最初的创意,然而大纲又是最重要的,因为别人有了兴趣才会继续跟进。
二、电视剧故事大纲需要做到的是:体现大的起承转合,主要结构,情节线索,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
细节,不需要太多。
多了反而坏事,授人以柄。
三、大纲要抓人:这一步,类似于预告片,精华尽在其中,必须浓墨重彩。
四、大纲不吸引人,剧本更不吸引人。
大纲,要当作小说去写,文笔要美。
五、大纲的写法:可以倒叙,可以插叙,可以拦腰斩断,把最重的情节点抛出,然后补叙。
六、不要给人物起名字,在大纲阶段。
一堆陌生人物名字,很容易弄混,读者不入戏。
根据人物特色,给外号,贴标签,比如大胸神婆,迟暮美女,比如黑帮小弟,妖娆gay蜜等。
一来生动活泼,二来帮助你定位人物,三是可以让读者看的更投入。
角度二:切入角度:「合格」与「不合格」是制片公司的概念,而非编剧的概念。
编剧可以自信地认为自己创造的所有东西都「合格」,也可以因为艺术总存在遗憾,认为所有东西都「不合格」。
所以真正的「合格」只存在于合同契约中。
1、编剧在电视剧创作的时候分故事梗概、故事大纲、分集大纲、初稿、终稿几个阶段,一般制片公司也会根据这样几个阶段来认可编剧的创作。
2、编剧获得报酬的阶段一般与剧本完成进度相对应,每完成一个阶段可以得到相应的稿酬,故事梗概、大纲、分集大纲这些会占20-30%,初稿占40-50%左右,终稿占剩下的30%,其中的一个阶段没有通过审核都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
3、通过合同中对着作权归属、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性等一系列权限的设定,制片公司可以取得很多电视剧剧本的分集大纲,有了这些故事框架,电视剧的架构基本完成,制片公司可以再找很多人对其进行加工和初稿创作。
如何分辨制片公司是想套用你的剧本还是真想跟你好好合作呢?一、看制片公司在业界的口碑,剧本开发能力——具有剧本开发能力的公司为了高效开发剧本,会有专门的剧本研发经理跟编剧一起讨论并完成故事梗概乃至故事大纲。
电视剧编剧创作技巧的研究与实践

电视剧编剧创作技巧的研究与实践电视剧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然而,好的电视剧并非易得,一个成功的电视剧需要具备好的剧本,好的剧本则需要有扎实的编剧功底和创作技巧。
因此,对于电视剧编剧创作技巧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十分重要。
一、故事情节的构思好的故事情节是电视剧成功的关键所在,而故事情节的构思则是编剧的首要任务。
编剧需要有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发掘生活中有趣、动人、震撼和感人的故事,然后将这些素材组合起来,进行剧本的编写。
同时,故事情节的构思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需要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喜剧需要滑稽幽默,爱情需要温馨浪漫,而悬疑则需要惊险刺激。
此外,故事情节的构思也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
故事情节的创作需要贴近时代感,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让观众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了解社会的风貌、人民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二、角色刻画的重要性故事情节是建立在角色之上的,因此角色刻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角色需要有深刻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而这需要编剧具备深度的人类学思考,运用感性敏锐的细腻笔触,描绘出站在角色内心视角的人物形象。
同样,角色的刻画也需要贴近时代和社会背景。
角色需要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社会性,能够传递出时代思潮和社会现实,使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引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情节的安排和起承转合的处理电视剧的每一集中,都需要有起承转合的处理,将情节有机地串联起来,并设计悬念和波折,使观众能够一步步地关注剧情,期待下一集的到来。
通过情节的安排和起承转合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剧情的节奏和情绪的起伏,让观众永远保持着对电视剧的期待和悬念。
同时,这也需要编剧具备较强的文笔功底和逻辑思考能力。
四、语言的运用电视剧剧本的语言需要能够忠实于人物性格和情感状态,同时通俗易懂易于观众理解。
电视剧剧本的语言需要简练明了,具有高度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摆脱传统文学的繁琐和冗长,让观众能够通过听、看、感的方式全面理解剧情。
动画片编剧大纲

动画片编剧大纲动画片编剧大纲是动画片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为了确保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场景设计等方面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动画片编剧大纲的重要性和编写方法。
一、动画片编剧大纲的重要性动画片编剧大纲是动画片制作的基础,它起到了框架的作用。
一个好的编剧大纲可以帮助编剧明确故事的主题、情节的发展以及角色的塑造,从而使得动画片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同时,编剧大纲也是制作团队进行后续工作的参考依据,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二、动画片编剧大纲的编写方法1. 确定故事主题:编剧在编写大纲之前,需要明确故事所要传达的主题和目的,这有助于编剧在后续的创作过程中保持一致性。
2. 设定角色和背景:编剧需要确定动画片的主要角色以及他们的性格、外貌、能力等方面的设定。
同时,还需要确定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为后续的场景设计做好准备。
3. 制定故事结构:编剧需要确定故事的起承转合,包括引入、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
在制定故事结构时,需要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吸引力,以保持观众的兴趣。
4. 完善剧情细节:在编写大纲的过程中,编剧需要完善剧情的细节,包括角色的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
这有助于制作团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后续的绘画和配音工作。
5. 调整和修改:编剧在编写大纲之后,需要进行多次的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制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得更好的创作效果。
三、动画片编剧大纲的注意事项1. 故事的独特性:编剧在编写大纲时,需要注意故事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避免陷入俗套和老套的情节。
只有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角色的塑造:编剧在设定角色时,需要注意角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每个角色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征,以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认同。
3. 故事的逻辑性:编剧在编写大纲时,需要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故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不应该出现突兀或不合理的情节转折。
电视剧的分集大纲与分场大纲创作

电视剧的分集大纲与分场大纲创作分集大纲我在做编剧的时候,最喜欢弄分集大纲了。
几个编剧凑在一起,砍瓜切菜一样,将大纲分成多少块,看看每一块是不是都有戏,然后加料,细化,再切,直到切成需要的集数。
如果你是一个人编剧,也需要这个过程,帮助你掌握每集戏剧容量。
搞分集大纲,重要的步骤是搞“情节点”,简称“点”。
故事脉络、人物在大纲阶段应该都做得比较扎实了,没有太多宏观的工作了,于是找“点”成了最重要的技术性工作――没错,已经不再是艺术创作的阶段,而是技术实施的阶段了。
比如,这一集主要反应贫嘴张大民下岗之后的反应,那么你就要找到能正确反应出他情绪的,有戏剧张力又符合人物的点。
好,找到一个点:张大民在家闷了两天,居然去了劳务市场!结果还被拉去装车、背水泥!灰头土脸的回来又不敢说,结果被曾经的徒弟发现了,这下他可难办了……有的编剧说,一集有三个点就够了;还有的编剧说,一集找到七个点才觉得踏实。
刨除敬业与否的差别,主要在于对于点的大小理解不同。
上面张大民的例子,可以算一个大点,也可以算三个小点,无关宏旨。
但如果你的分集大纲一集只有三个小点,那将来的剧本肯定水。
大纲大纲,纲举目张。
分集大纲就是将来剧本的构架提纲,漂亮的分集大纲弄出来了,将来的剧本多半不差。
即便不行,对公司来说换个好枪手就差不多了。
大纲的陈述语言有哪些讲究呢?举例说明:一:“老王是个国家干部,儿子女儿都已成家,老伴也在多年前去世。
眼看就到退休年龄了,忽然觉得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不需要自己了,很有些失落。
他琢磨着该干点什么。
”陈述性的语言,上来介绍主要人物的身份、年龄、家庭背景和故事开始时的状态,引入故事。
二:“老王从办公室出来,碰到单位老干部办的刘处长,跟他开玩笑让他早点报道。
联想起早晨听说原来部长的赵秘会要来接他的位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条的问题在于太细了。
一个故事大纲,应该是高度概括性的文字。
如果这样写,把整个故事写完,你要写多长才够?三:“十年前,老王的老伴死了。
影视剧编剧知识:影视剧编剧如何创造出有层次感的剧本

影视剧编剧知识:影视剧编剧如何创造出有层次感的剧本影视剧编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个成功的剧本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情节变幻莫测,让人回味无穷。
而一份好的剧本在于其有层次感、有深度。
那么,如何创造一个有层次感的影视剧剧本呢?下面将就此作针对性的讨论。
1.剧本创作的初期需要定义好主题和故事线索在创作剧本的初期,我们需要尽量明确今后剧情的主题和基本线索,只有将这些要素确定下来,才能有着更明确的大局观和整个故事的体系结构,从而推进剧情深入剖析、内涵探究和深意体现。
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应该与整个剧情的主题相关,也就是需要找到各剧情成员之间互相联系的纽带。
2.需要塑造更具深度的人物形象在历经各种波折的过程中,主角的形象会发生诸多变化,角色的内心经历也会随时在剧中展示出来。
因此,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具有深度的主角形象。
这包括角色的性格、个性特征和过往经历等。
在角色的塑造上,要尽量让观众看到角色内心真实的情感和众多的矛盾,以期达到更多的情感共鸣。
3.剧本的构建需要契合人际关系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是伴随着人际关系的纠葛。
影视剧剧本也需要关注这一方面,通过构建剧情中的人际关系,展现出人类世界的复杂和多变性。
人际关系的建构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互动和情节的铺陈来展现。
通常,纠葛的人际关系会给剧情注入更多的动荡气息,加深观众的情感体验。
4.剧情设定需要精心构思好的剧本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揣摩观众的喜好,通过深度设定剧情又可让其更具吸引力。
在构思剧情时,要涉及到全局视野,尽量避免俗套和陈旧式的创作方式,创新和深度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同时,剧情设定还要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5.剧本的结构需要把握好节奏影视剧剧本的结构是观众最为敏感的部分。
如果剧情的节奏不合理,会让观众产生无聊或厌烦的感觉。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剧情的发展节奏,依情讲述,赋予人物形象鲜活的个性,才能做到感情共鸣和吸引观众的目的。
6.剧本的情感表达需要通透细腻影视剧剧本的成功在于其情感表达的出色。
影视剧编剧知识:影视剧编剧如何塑造不同的故事结构和呈现方式

影视剧编剧知识:影视剧编剧如何塑造不同的故事结构和呈现方式编剧是影视剧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构思和塑造故事结构和呈现方式来创造影视剧的精髓和内涵。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影视剧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本文将就影视剧编剧知识,以此为题,探讨影视剧编剧如何塑造不同的故事结构和呈现方式。
一、故事结构影视剧的故事结构是指影视剧故事的基本框架,也是影视剧的骨架。
好的故事结构能够让影视剧有一个立体、完整的结构,让观众深入了解影视剧的主题和内涵,也能够让影视剧更加具有可看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事结构:1.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影视剧的一种基本结构。
这种结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讲述一个故事的发展,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剧情的发展和时间的进展是相同的。
因此,线性结构的影视剧是非常简单明了,并且容易让观众理解和接受。
2.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是一个更复杂的结构。
与线性结构不同,非线性结构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表现剧情发展的。
这种结构一般采用回顾和闪回的手法,通过不同的时序来讲述故事,让观众感受到故事元素的复杂性和推理性。
影视剧中的非线性结构在现代戏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故事的事件和情节,并且增加其叙事风格的丰富性。
3.多线结构多线结构是指影视剧中同时发生多个故事线的结构。
这种结构通过多个平行存在的情节线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发展过程,从而呈现出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剧情,提高了影视剧的可看性和可理解性。
二、呈现方式影视剧的呈现方式是指影视剧制作上的表现形式,包括镜头、音效、造型等方面。
好的呈现方式能够让影视剧更加生动、真实、有感染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呈现方式:1.前后句重复前后句重复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影视剧编剧手法之一,在剧情的处理中常用于手法转折、情节铺垫和情节主题的突出。
通过前后句重复,可以加深观众对于情节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影视剧的可看性。
2.镜头镜头是影视剧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镜头和角度来呈现影视剧中的视觉效果,增强观众对情节的体验。
影视剧编剧知识:影视剧编剧中的思路开创与创作原则

影视剧编剧知识:影视剧编剧中的思路开创与创作原则影视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影视剧的制作过程中,编剧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编剧决定了影视剧的质量和形象,是影视剧制作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
影视剧编剧的思路开创与创作原则,是为了在影视剧创作过程中,正确面对编剧工作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应对编剧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
影视剧编剧需要遵循的创作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表现为先情感是影视剧的灵魂所在,是编剧激发影视剧观众感情共鸣、引起情感共鸣的关键所在。
编剧必须要注重对影视剧中人物情感的刻画,不仅要刻画人物外在的行为和语言表现,更要关注人物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情感变化,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2、结构合理为主在影视剧创作中,剧情结构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好的剧情结构能够让影视剧更加紧凑、情节连贯,让观众抓住主线追剧。
影视剧编剧需要清晰、明确地构思剧情框架,充分考虑到情节的连贯、推进和架构的完整性,让影视剧的情节发展自然,达到最终要表达的目的。
3、人物塑造为基影视剧中人物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而好的人物塑造能够让角色更加鲜活、立体,使得观众更容易被影视剧的内容所吸收。
影视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个性特征。
编剧应该通过表述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表达其内心世界和特点,让人物形象真实、丰富、立体化。
4、风格个性为要在影视剧的创作中,根据不同的故事主题和情感价值,可塑造出不同的的风格特点。
编剧需要通过风格特点的设定、表述来丰富影视剧的内涵,提高观众的艺术审美鉴赏水平。
同时,以可靠、准确、具有特色的语言交流,展现影视剧所要传达的特定意义和情感。
5、视觉表现为辅影视剧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表达,画面表达同样是重要的艺术手段。
编剧需要在剧本中涉及到某种画面效果或创新的拍摄方案时,切合实际地提供给导演和摄影师控制。
好的视觉效果能够让观众更加沉浸,产生更强的情感共鸣效果,从而使影视剧的艺术价值得到最大的提升。
作为电视剧编审

作为电视剧编审,以挑剔的眼光审视每一部电视剧是惯常的、亦为富责任感的情愫,一、结构:我们一向强调电视剧的开场也就是第一集非常重要,我们也一直津津乐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电视剧的戏剧冲突是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斗争,这种冲突观众尤为关注。
这是因为电视剧里,观众关注的是人,是人的生活,人的遭遇,人的命运。
在第一集,我们没有遇见一个大的起伏、激切的剧情。
如果我们试试改变一下第一集的出场顺序,或许会有冲突、哗众取宠、拉拢观众、提升收视率之良好效益。
例:把白宏骂学生卓梦的戏放在第一集的第一场,也就是第一集之第十九场戏提前,提到第一场,虽然第一场不是主角粉墨登场,但配角的不伦演绎,反倒让观众心理产生对于主角闺密的期盼。
那么第二场,镜头切到陈静办公室。
………..。
最后一场,陈静找到卓梦道歉,卓梦不屑一顾。
另,可以安排第二集的最后一场,白宏责怪妻子,路遇车祸,双目失明。
于此,第一、二、三集的顺序就需调整,这个调整不大。
调整是为了戏剧性、故事性,为了迎合观众。
但是这种调整意义似乎不够积极,闺密的含金量仍未凸现。
保证商业成功的剧本亦为一种结构性过强、过分复杂、人物设置过多的感官刺激。
《闺密》一剧整个结构似乎没有往前推进的良好趋势,我们也看不到明显的起伏和变化。
例,从第五集第一场戏白宏提出离婚,到第十集才有了一个假离婚证的结果,剧情略显拖沓,注水现象较为严重,基本无有令人折服的、让人茶思饭想的、或者具有持久感染力的剧情。
如,第一集到第四集中三位女主角个人故事的结构性不足,看上去只是对生活片段的呆板刻画,将表相逼真误认为是生活真实,没有启迪,没有深化。
还有就是一集至十七集基本找不到一个戏骨,也就是足以撑起整个大情节的有故事、有巧妙递进、耐人寻味的叙事结构,以及主情节与次情节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第十八集至二十三集仍然是揪心着白宏的眼疾,眼疾好,闺密就好。
无论如何阅毕本剧,总觉得并非纯闺密题材,其主题内容太平,太素,太空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剧撰写分集大纲思路探析
作者:黄桂艳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5期
【摘要】分集不仅仅是人物的塑造,我们要想很多的办法,把这些人物串联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在其中体现结构。
建议大家写出一个故事的大的整体走向,以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盲目地去写分集。
【关键词】编剧;撰写;分集大纲;思路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67-01
一、前面部分要用强情节吸引住观众,情节要极致化
如今,观众群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一部影视作品怎样才能把他们留住,让他们有始有终地欣赏完,那就需要编剧在它的台词、开场和整体结构上保持一个很高的标准。
所以一部作品的前面部分要求强情节快节奏,尽量以黑色幽默和喜剧的方式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美剧《越狱》第一集的开场戏,主人公在文身店文身,文得满身都是。
第二场戏他就已经站在银行里朝天花板开枪了。
直接给你故事的开头,与此无关的交代都忽略了,让我们来写会不会在前面写得很烦琐?用这种动感很强的行为,如开枪、撕纸、扔东西,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用说一句台词,就会让人联想这个人要干什么。
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即创作分集大纲的过程中每一个小情节点的设计。
除了人物极致以外,每一个情节点、每一场戏都要极致,这叫单场极致化。
每一场戏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人物类型只要在人物小传中确定了,就要带着性格出来。
《越狱》的开场,把不必要的东西都压缩掉,用四个场景讲完了四件事,就是一件事在一场戏里完成。
这就是典型人物快速地进入到典型环境里去。
《士兵突击》开始播的时候收视率并不好,前两集节奏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通过在网络上被热议之后才火起来的。
但它是一个特例,难以复制,而且如今我们面临的环境和《士兵突击》那时是不一样的,没有收视率肯定不行。
收视率不是编剧一个人的责任,但是电视剧确实是编剧的艺术,拼的主要是编故事的能力。
强情节、快节奏应该是中国电视剧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中间部分以环境变换引出情怀,以新的任务保持强情节并推动人物关系
中间部分主要是情怀。
有情感线的错综复杂,还有故事的推动。
中间部分也需要用大事件来串联,而且要注意这个典型环境相对于前面有没有变化,变化也是我们做结构的一部分。
以《士兵突击》为例,前十集左右,许三多在草原5班,10集之后去了钢7连,他换了一个新的
环境。
新的环境可以带来事件的推动和人物的发展,不能总沉浸在一种环境之中。
典型环境的变化实际上也可以带来人物和故事走向的变化。
在把人物塑造做扎实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强情节,这是我们做分集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不断地有任务出现,不断地给主人公施以外界的压力。
与此同时,人物个性和人物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在中间部分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都有所发展。
真正出彩的人物都是内外两张皮,他所表现出来的永远跟他内心的秘密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外国基本上是一致的。
深埋在心底的情怀,随着剧情的推进,一步一步地展露出来。
军旅戏怎样体现人物关系的变化?一定是在战斗中,在生死攸关之时,这就和家庭戏区别开了,它是经受生死考验的。
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悲壮的生命体验,所以还是要多看前人的东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我去找基层部队的战斗功臣,询问他们在战场上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所以明白了在战场上能够交换的只有生命,其他的都不存在。
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在极端的环境之下,我们写人物的关系,兄弟情、爱情的发展,一定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
当然,在和平年代做一做表面文章,剧本也能糊弄过去,但真正投入进去时我们一定要具备一个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创作人物才能明白真正想要表达的什么。
《永不磨灭的番号》里“李大本事”率领的部队有独立的番号了,应该庆祝,但我写的台词是:“我们今天死了一百多号人,但是我们今天成立了新的番号。
”他其实想的是兄弟怎么办,我死去的兄弟们怎么办,这是一个有人性的人想的。
如果按庆祝一下写出来的台词一定是没有人情味的。
处理这样的角色,把自己想象成他们,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只要回答出了这个问题,我相信剧情就能朝着尊重和表现人性的方向发展下去。
三、后面部分逐渐回归主旋律,升华精神内核
即使前面使用了喜剧和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在后一部分也要逐渐回归到正剧,让所有人物走向一个主旋律,作为中国的军旅剧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
一部剧要表达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要被反复地提起、强调。
《永不磨灭的番号》的精神内核是我们不需要番号,我们的番号是天生的,那就是中华民族;《火蓝刀锋》表达的是为祖国的大海流尽最后一滴血;《士兵突击》的精神内核是不抛弃不放弃。
这样的剧绝不会被人们迅速遗忘。
精神内核是需要我们在结尾部分着力强调的,再配合以符合主旋律的主题,我们的军旅题材就能够呈现不同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丽萍.编剧如何突围[N].太原日报,2012(009).
[2][美]埃格里.编剧的艺术[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3]陈立强.电视剧理论与编剧技法[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