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果树瀑布》 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4、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准备:搜索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1、师板书“瀑布”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黄果树)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1、课件出示: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2、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点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
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并且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在读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4、生自渎课文师巡视了解学情点拨帮助。
5、交流: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6、作者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三、默读课文走近瀑布,感受壮美读书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我们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
(一)听瀑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2、汇报(1)你“听”出什么来了?师引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那作者又是在那些地方听瀑的呢?分别听到怎样的声音?a、远处b、近处c、谷底(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点击感受声音)听了刚才的瀑布声,你对文中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指导生朗读:“渐近渐响”、“涌了过来”……指导生用“好像…又像”说话。
《看黄果树瀑布》教案

《看黄果树瀑布》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自然之美,《看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看黄果树瀑布》这部纪录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美感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对纪录片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PPT和投影片、学生分组名单。
学生:学习笔记本、PPT软件、纪录片《看黄果树瀑布》。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一下他们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展示一张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并引发学生对这个自然景观的美感和好奇心。
步骤二:观看纪录片《看黄果树瀑布》(30分钟)1.学生分组观看纪录片《看黄果树瀑布》。
2.观看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他们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感受和所了解到的信息。
3.观看结束后,每组随机选一名代表进行简要介绍和讨论,其他组进行补充和互动。
步骤三:整理学习笔记(10分钟)1.学生整理自己在观看过程中记录的学习笔记,并把重点内容整理成PPT。
2.学生可在PPT中插入图片和视频片段,以丰富口头表达的内容。
步骤四:PPT展示和讨论(2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进行PPT展示。
2.其他学生可在展示过程中主动发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步骤五:小组合作(15分钟)1.重新分组,把学生分成新的小组。
2.每个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身边的自然环境,并列出具体做法。
3.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班级间的交流和分享。
步骤六:总结(10分钟)1.学生思考并回答:你们从这次学习中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自然景观和环境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景观的宝贵之处,并提醒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分析《看黄果树瀑布》中所涉及到的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地理环境,探讨其中的科学知识。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6篇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6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
2、学习自由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雄壮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1、理解欲扬先抑的写法。
2、理解作者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角度。
难点: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赏析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导入。
二、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
三、释义并造句。
别无二致震耳欲聋干瘪千篇一律陈腔滥调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五、合作探究:1、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采用了怎样的顺序?2、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有哪些变化?采用了什么写法?六、谈感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感受。
七、品味语句: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八、练习(二选一)(1)描写你观察或欣赏过的自然景物。
要求:描写集中,层次分明,顺序合理,手法恰当,200字左右。
(2)叙述一件你亲身经历过或亲眼目睹过的事,并写出切身感受。
要求:真实感人,条理清楚,200字左右。
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二执教:xxx课题: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以及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
2、学习自由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雄壮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1、理解欲扬先抑的写法。
2、理解作者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角度。
难点: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赏析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导入。
《看黄果树瀑布》教学教案

《看黄果树瀑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瀑布,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瀑布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视频资料、相关文章。
2. 学生准备:预习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准备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基本信息。
2. 教学新课:(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瀑布的壮观。
(2)引导学生关注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原因,讲解相关知识。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瀑布的景象。
(2)邀请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练习写作:(1)布置写作任务:以“黄果树瀑布”为主题,写一篇描绘瀑布景象的短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完成黄果树瀑布相关知识的家庭作业。
2. 修改并完善课堂写作成果。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3. 课堂分享评价:邀请学生分享写作成果,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作业的质量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2024年《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

2024年《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1、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预习要求。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
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
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
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
(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
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
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
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优秀10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篇一一、回顾旧知,语言激趣1、网上操作: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教师补充介绍:黄果树瀑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亚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壮观的大瀑布之一。
二、情景激趣,学习课文二—四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二—四自然段,展开想像: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交流:瀑布的声音:①播放瀑布由远及近的声音,感受瀑布声响的特点。
②指名朗读课文,读出瀑布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抓住“微风拂过树梢”“像潮水般涌上来”“人喧马嘶”“喧嚣”进行朗读指导,感受瀑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的形态:①播放瀑布录象,理解瀑布“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感受到瀑布形态宽的特点。
②借助图片,想象“银雨洒金街”的奇妙的情景,理解“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这些词句。
③抓住这些词句,进行评读、赏读、赛读来充分感悟瀑布的壮美。
3、教师小结过渡:黄果树瀑布如此雄伟壮丽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4、学生网络练习(即课后第三题。
)三、选读探究,自主学习课文五—七自然段:过渡:我们随着作者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这里别有洞天,你可以根据老师的自学导航,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同桌合作学习。
1、学生根据老师的自学导航,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导航:1、如果你坐在绿潭边,最想做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浏览庐山瀑布和黄果树瀑布的图片,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它们各自的美?3、为什么作者会感到自己的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觉得自己的胸膛就像张开的山谷?2、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机进行交流:①第五自然段:结合图文,想象自己坐在绿潭边的情景,感悟潭水的清幽和水珠飞溅在脸上的清凉,让人感到这一切舒服极了。
②第六、第七自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不同于庐山瀑布的秀美,抓住“气势非凡、雄伟壮丽、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展开联想,仿佛自己端坐谷底,观赏气势非凡、雄伟壮丽的瀑布,聆听轰鸣如雷的瀑布声,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看黄果树瀑布》教案

《看黄果树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位置、特点和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观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黄果树瀑布的特点;(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果树瀑布的位置、特点和形成原因;2. 教学难点: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资料;2. 实地考察所需道具和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听说过黄果树瀑布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黄果树瀑布的位置、特点和形成原因;(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黄果树瀑布的位置、特点和形成原因;(2)通过实例,解释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
4. 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前往黄果树瀑布进行实地考察;(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黄果树瀑布的实际情况;(3)培养学生观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幅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并配以简要文字描述;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深入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3. 利用实地考察法,提高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和观赏能力;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果树瀑布位置、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的观察能力及写作水平;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及对黄果树瀑布的认识。
黄果树瀑布教案2

黄果树瀑布教案2
课程概述
本次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理、周围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理和周边生态环境。
2.掌握黄果树瀑布的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景色和位置。
(2)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知识,并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理。
2. 导入活动环节
(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黄果树瀑布的纪录片,让学生加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周围生态环境,并提出保护意见。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观察黄果树瀑布周边环境,收集现有的污染问题; 2. 对黄果树瀑布周边环境提出其所需要的种植树木; 3. 给出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法。
3. 总结讲解
(1)带领学生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并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分析和比较;(2)讲解黄果树瀑布的保护措施,并强调学生的环保意识;
4. 作业布置
(1)回家观看黄果树瀑布的视频,并做好笔记;(2)学生收集本地水falls 的信息。
教学要点和重点
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需要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理、周围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能够进行团队合作,并对周围环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保护措施。
教学手段
纪录片、小组合作、互动讲解等方式。
教学评价
本次课程通过纪录片、小组活动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理、周围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看黄果树瀑布》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常瑞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站在儿童的视角,怀着孩子般的童真与好奇心,以两个小孩的游览为线索,真实地记叙了参观中外闻名的风景区贵州黄果树瀑布时的所见所闻。
课文共有9段,主要从瀑布的位置、声音、形态、京京的感受等方面凸显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它对于贵州、中国的重要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瀑布声音、样子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
感受瀑布的壮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在读中感悟瀑布壮观的景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特点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观察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让学生随文自主识字,兼顾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事物特点以及由此展开丰富想象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朗读,让学生了解风景名胜黄果树瀑布的特点,感悟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激发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孩子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旅游,请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播放黄果树瀑布的视频)
2、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贵州省的,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看完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
3、今天,我们就随着小导游京京到贵州去看看这壮美的黄果树瀑布。
(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看黄果树瀑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的生字词语,自己读一读。
3、出示词语,抽生教读。
4、学生评论,并提醒应该注意的字音。
教师指导读准翘舌音“驶”、“湿”、“衫”、“扇”等字。
5、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读)
6、调皮的生字娃娃又跑回课文中了,你们还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把课文里面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欣赏瀑布美景。
(一)读课文,请找出京京和阳阳在哪儿观看瀑布,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相应的词句。
(远处——观瀑台——水帘洞——从山洞出来。
)(二)再读课文,找出他们看到的瀑布的特点,用“——”勾画出来。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1、远处:突然,“轰——轰——”远处传来一阵像打雷一样的声音。
啊,瀑布!原来是山崖顶上飞落下来的大河。
瀑布落到深深的潭中,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晶莹耀眼,像给大山罩了一层洁白的面纱。
(播放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瀑布壮美的景象,理解其中的词语。
)美美地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教师范读、引读、个别读、对比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瀑布的壮美。
)
2、观瀑台:立刻,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打湿了她的脸、头发和衣衫,洗去了她一路旅行的疲劳。
播放课件,观察图片,激发想象,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五自然段。
3、水帘洞:大瀑布就像给山洞挂上一幅很大的窗帘。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朗读六、七自然段。
4、从山洞出来:彩虹好似系在窗帘上的彩绸。
学生语言描述彩虹,美美地朗读课文八自然段。
5、有感情朗读全篇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读一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教师重点指导“迎”、“挺”、“旅”3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书写,相互评议。
五、积累运用。
你最喜欢哪些句子?(相机引出描写瀑布声音和样子的句子。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背一背。
六、拓展延伸。
欣赏黄果树瀑布,激发学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