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中西药联合应用探讨

关于中西药联合应用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是现代药物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从药物的命名、用药原则、联合应用的好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的命名1、西药与中药在名称上的表达方式不同,西药多采用统一的化学名称,而中药的命名方法十分多样,每个方剂都有专有名称,因此在联合应用中必须要进行精准的药物命名和匹配。
2、在联合应用中,对于中药的命名需要标注清楚其学名、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及其含义。
3、对于西药来说,命名需要注明其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等。
二、用药原则1、选择性联合:药物联合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联合,不同药物之间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因此需要选择药效相同、作用机制相似并具有协同增效的药物进行联合。
2、安全性: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药品评估和监测,确保联合应用后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3、适用症:联合应用需要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心理因素,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三、联合应用的好处1、提高疗效: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促进疾病的治愈和缓解,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并增加治愈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
2、减轻副作用: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由于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单个药物的用药量,从而减轻了单个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3、适应症扩大: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扩大药物的适应症,缩短药物的治疗周期和提高治疗效果。
4、减少药物耐受性发生: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减少药物耐受性的发生,加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现代药物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但是在联合应用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效果的平衡,精准的药物命名和用药原则是联合应用的关键。
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

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
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是指中药和西药在临床应用中相互配伍、联合使用的原则。
其基本原则如下:
1.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药物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西药组合,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疗效进行调整。
2. 相似原则:中药和西药的药性和作用相似或相近,适合联合使用,例如中药和西药都具有抗菌作用的情况。
3. 互补原则:中药和西药在作用机制上互为补充,通过联合应用可以增强疗效,例如中草药可以增强某些抗生素的效果。
4. 调控原则:中药可以调节西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提高其疗效或减少副作用,例如中药可以调节西药的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
5. 安全性原则: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应考虑其安全性,避免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总之,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中西药组合,并考虑其相互作用和安全性,以达到优化疗效的目的。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中西药联合应用如今在各医院临床科室已相当普遍, 由于疗效不错,也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肯定。
正确合理配伍能增强药物的药效,同时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反之,不但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所以,我们在中西药联合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代赭石、石膏、花蕊石、磁石、牛黄解毒片等。
不宜与四环素类、左旋多巴类、红霉素、利福平、强的松、异烟肼、氯丙嗪等药同用,中药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会与这些西药形成络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如1.含钾的中药,如金钱草、牛膝、泽泻、萹蓄等不宜与安体舒通、氯化钾同服,同服后会出现药源性血钾过高症。
2.含汞的朱砂中药不宜与具有还原性的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同用。
3、含砷的中药雄黄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同用等。
二、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山茱萸、陈皮、乌梅、五味子、木瓜、青皮及其制剂山楂丸、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糖浆等,1.不宜与制酸药同服,包括氢氧化铝、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同服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2.不宜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为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能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3.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同用,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甲氧基青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
这些西药在酸性尿液中抗菌力降低;5.有机酸与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合用,使后者分解失效;6.有机酸不宜与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长期合用,会增加西药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对肾脏的毒性;不宜与东莨菪碱、咖啡因及颠茄等弱碱性西药合用,会减少肾小管对这些药物和重吸收,使药效降低。
三、含碱性化合物的中药,如硼砂、玄明粉等。
1.不宜与左旋多巴同服。
因为此类中西药相遇,在消化液中,可使相当部分左旋多巴分子降解迅速,且不可逆地变成无生理活性的黑色素,从而降低疗效;2.含生物碱的中药,如麻黄、黄连、黄柏、防己、元胡、苦参、乌头、贝母等,与胃蛋白酶、乳酶生、等酶制剂产生沉淀;与碳酸钙、氯化钙、硫酸亚铁等金属盐类产生沉淀;与碘化物、碘化钠产生沉淀,因此都不宜同服。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及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和联合用药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及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和联合用药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与西药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包括制作工艺、服用方式以及临床应用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药炮制和制剂与西药的不同之处,同时介绍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的炮制和制剂中药的炮制是指将中药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增强其药性和疗效。
中药炮制的工艺包括曝晒、浸泡、煮炼、研磨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传统配方和方法进行操作。
中药炮制的时间、温度、火候等因素对药效有着重要影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
另外,中药还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的不同进行配伍,形成适合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有颗粒剂、丸剂、水蜜丸等形式,便于患者服用和储存。
中药制剂中的药物成分经过炮制和配伍后,药性更加稳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二、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中药和西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药强调整体调理,讲究“治未病”,重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中药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体质和生活习惯要求严格,需要患者长期服用才能见到显著效果。
相比之下,西药则更侧重于治疗已发生的疾病症状,常以靶向治疗为主。
西药疗效快,药效明显,但副作用也较大,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和耐药性。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三、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中西药联合用药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中药和西药分别或同时应用于患者治疗的一种综合疗法。
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充分发挥中药和西药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缩短疗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进行中西药联合用药时,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向医生反馈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期间,需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中西药合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目录摘要 (1)引言 (2)1 药物相互作用 (2)1.1合理用药 (2)2 不合理用药 (2)2.1产生化学反应 (3)2.2产生毒副作用………………………………………………………………3 存在问题与对策 (4)4 结论 (6)注释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内容简要:通过分析中西药合用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阐明不恰当的中西药物合用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其毒性反应。
且由于用药不当造成不良反应或产生配伍禁忌,使其药物无法发挥疗效。
建议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关键词:中药;西药;相互作用引言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受合用、或先后使用的其他药物、内源性化学物质、附加剂或食物等影响而使药散发生变化的现象,还包括合用药物在体内影响临床检查结果。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增强,以致出现毒性反应;也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
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因此,重点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同、相加、拮抗作用。
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反之可降低疗效或增加毒性,干扰治疗,加重病情。
1.1合理用药1.1.1 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1]有其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指临床诊疗过程中,用中药(单味、复方制刑、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联用或序惯联用。
在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最早见于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随着中西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在诊疗中日益广泛应用。
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使药效减弱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1]。
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对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无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中西药联用增加原有疗效中药成分复杂、宏观调节、疗效稳定,而西药大多成分单一,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两者合理结合,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如香连丸与广谱抗菌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理气药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于胆道感染时,由于枳实能松弛胆总管括约肌可使肠道内压力下降,从而升高了胆道内庆大霉素的浓度,疗效提高。
2 中西药联用降低毒性化疗药物在对机体起化疗作用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西药尤为突出,中西药联用能降低毒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轻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防止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防止化疗的毒副作用,如灵芝、刺五加、人参,鸡血藤、女贞子等分别与环磷酸酰胺、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联用均可以缓解或消除因使用后者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甘草人参汤与激素联用,可减少因长期使用激素而无法撤停的病人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3中西药联用降低疗效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使原有成分失去活性或丧失,从而降低疗效。
如①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与西药四环素类同服,能降低四环素抗生素的疗效。
②含鞣质类中药及中成药如地榆、虎杖、五味于等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碳酸钙、葡萄糖酸钙、胃舒平等同服,可生成难于吸收的沉淀物而降低疗效。
③含酸性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如乌梅、山楂、保和丸与碱性西药或氨基糖升类抗生京同用,使西药药效减弱或失效。
④含碱性成分较多的中药及中成药如硼砂、瓦楞于、石灵散等可降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的抗菌能力,也可降低普艿洛尔、苯妥英钠等药物的疗效,故忌同服;⑤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及中成药如黄连、黄柏、川乌等与碱性较强的西药酶制剂、重金属盐类西药合用,可导致疗效降低或消失[2]。
临床中西药联用中常见的问题

华 中西 医学 杂志 , 2 0 0 6 ; 4 ( 3 ) : 6 0 — 6 1 .
炮 制 品泻 下 作 用 、 抑菌作用 、 抑 制消化酶活性 、 止 血 和 抗 应 激 医 学分册 , 2 0 0 7 ; ・ l 5 ( 5 ) : 1 0 4 . 作 用 等方 面 。 【 7 ]宋少 华, 张传美, 田桂 英 . 大黄 炮制 品种 及 其 与 晦床 疗 效 的
内蒙古中医药
l 】国 家药典 委 员会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药典 【 M 1 . 北京 : 化 学 工 业 影响 ; 酒 炖大 黄 对胰 蛋 白酶活 性 的抑 制作 用低 于清 宁 片 、 醋炒 大 【 黄、 酒炒大黄 : 大 黄 炭 和酒 炖 大 黄对 胰 脂 肪 酶 的 活 性 均 具 有 明 出 版 社 .2 0 0 5 :1 7 —1 8 .
临床 中西 药 联 用 中 常见 的 问题
陈丽 秀
摘
要: 联 合 用 药 的 目的是 为提 高疗效 , 减 少药 物 的 用量 和 不 良反应 , 但是 由 于 中药成 方制 剂 的基 础 研 究水 平较 低 , 绝大 多数 中 药
成 方制 剂 的 疗效 物 质基 础 不 明确 , 作 用机 制 不 清楚 , 体 内代谢 过 程 复杂 , 导 致 中药 成方 制 剂与 化 学药 品的 配伍 应 用 。本 文从 临床 中
西 药联 用 、 配伍 不 当引发 的 问题及 应 注 意的 方 面进行 综 述 。
关键词: 中西 药 ; 配伍 ; 协同 中图分 类号 : R 9 7 9 . 9 文献标 识码 : B 1 中西药 联 用 中的 常见 问题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8 — 0 0 9 2 — 0 2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审核关键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审核关键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审核关键点。
中医药和西方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期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然而,鉴于两种药物之间存在潜在的相互影响和风险,正确地管理中西药联合使用至关重要。
该文将探讨中西药配伍禁忌规定、相互作用风险以及适当的管理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相关禁忌规定及解释说明、相互作用风险及管理策略以及结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并概述各部分内容与安排。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中西药联合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强调其中涉及的审核关键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讨论中西药配伍禁忌规定,并详细解释说明每一条规定的原因和意义。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究中西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医务人员、研究者以及药学专业人士提供中西药联合使用时的审核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对中西药物配伍禁忌规定和相互作用风险的详细解释,读者将了解到正确管理中西药联合使用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
此外,本文还将给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西药联合使用在临床实践中的更好应用和发展。
2.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2.1 定义和背景中西药联合使用是指同时或分别应用中药与西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中西药联合使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模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两者的疗效优势,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2 审核关键点一在中西药联合使用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所选择的中西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适应症。
即需要确认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目标、作用机制或途径上具有相似性,并且能够互补产生协同效应。
2.3 审核关键点二其次,对于重要的方剂配伍原则和禁忌规定必须进行了解和遵守。
根据经验和临床实践,存在一些特定的配伍禁忌情况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例如某些中草药与某些西药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公告:全球有七分之一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因此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中西医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广泛开展,如何合理地联合应用中+ 西药以及避免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就成了较为突出的问题。
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往往会使药物疗效降低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产生毒付反应和危及生命。
1: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如优降宁、复方降压片等(服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能同时服中药麻黄、中成药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糖浆、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通宣理肺丸、清肺饮、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半夏露、气管炎糖浆、哮喘片等。
因这些中药中含有麻黄碱,而麻黄碱可促使贮存在神经末稍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 (2):在服用优降宁期间忌服白扁豆,因二者结合使体内酪胺堆积,引起高血压危象,甚至导致死亡。
附:(高血压危象症: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毫米汞柱以上,头痛剧烈,烦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视网膜出血,水肿,出现尿毒症,尿毒症常为致死的原因)。
(3)以上含有麻黄的中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与氨茶碱合用后,毒性增强,可致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震颤、头痛、头昏及心律失常,故二者不宜合用。
(4)含麻黄制剂的中药不宜与洋地黄、地戈辛、毒毛旋花子甙k等强心药合用,(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
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
(5):使用麻黄碱时不能同时服用降压药:因麻黄碱具有兴奋和收缩周围血管的作用,使降压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6):服甘草制剂如甘草浸膏、甘草片等不能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以上降压药相拮抗。
2:糖尿病患者在服用D-860、优降糖等降血糖药物期间,忌与人参、甘草、鹿茸、复方甘草合剂、参茸片、双宝素等同用。
因上述中药中均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能产生拮抗作用,可使血糖上升,降低降血糖类药物的药效。
服用阿司匹林时忌与甘草、鹿茸等合用,否则会增加胃肠道反应。
3:含朱砂的中药如朱衣茯芩,朱衣麦冬,辰灯芯、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梅花点舌丹、冠心苏合丸、磁朱丸、人丹、七厘散、苏合香丸等不宜与还原性西药如巴氏合剂、溴化钾、碘化钾、碘化钠、亚硝酸盐、硫酸亚铁等合用。
因朱砂的主要化学成份为硫化汞(H gs),可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沉淀物,而硫化汞在胃肠道遇溴、碘化物后,硫可被溴和碘置换生成有毒的溴汞与碘化汞。
而这二种新物质有较强的剌激性,能剌激胃肠道,引起赤痢样大便,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
天王补心丹中含的朱砂也不能与昆布、海藻、海带同用,同用就会产生碘化汞, 引起中毒。
4:含有大量鞣酸的中药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虎杖、陈皮、四季青片,槐角丸、七厘散等,忌与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口服酶类制剂同用。
因鞣酸是酶类药物的灭活剂,能与蛋白质生成不溶性沉淀,以致失去活性而影响其吸收利用。
以上含鞣酸的中药也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合用,因鞣酸的吸附作用可使这些西药降低药效。
5:含有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山楂冲剂等不宜与含碱性的碳酸氢钠、氨茶碱、胃舒平同服。
含碱性较强的中药如龙骨、牡力、硼砂等不宜与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西药同服。
因二者配伍均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中西药物均失效。
6:中药海蛸、龙骨、石膏、山楂、明矾、牛黄觧毒片、五味子糖浆、牛黄上清丸、白金丸忌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等合用。
因这些中药中含有钙、镁、铝、铁、离子,而这些二价三价金属离子能与四环素族类抗菌素及异烟肼形成络合物,使肠道吸收减少,从而降低其抗菌效力。
中药珍珠母,龙骨、牡蛎、石膏等中药不能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心可定、心痛定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同用,因为以上中药含大量的钙离子,对心脏的作用类似强心甙类药物,如合用,毒性增强而导致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7:服含鞣质的中药汤剂(如柯子、地榆、白芍等)时不要同时服含铁质的西药,如硫酸亚铁、贝贝血宝,力维隆等,因汤药中的鞣酸遇铁会产生不溶性沉淀物,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8:服中药柴胡、旋复花、槐米、山楂、桷角丸、山楂冲剂等与碳酸钙、维丁胶性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忌合用,因这些中药中内含槲皮甙、芸香甙等糖甙,这些糖甙在体内吸收代谢过程中能分解产生甙元槲皮素,而槲皮素易与钙、镁、铁、铝形成螯合物而降低疗效。
9: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等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硫酸盐类同服,因为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化砷(AsS),与这些西药结合可生成硫代砷酸盐迫使疗效下降。
而这些西药会产生微量的硝酸、硫酸可使硫化砷(AS2S2)氧化而增加毒性。
10:中药洋金花、胃痛散、红灵散、通窍散、颠茄等含颠茄类生物碱药不宜与强心甙同服、因颠茄类生物碱能使胃肠蠕动减慢,使强心甙在肠道吸收增多,诱发中毒,若与异烟肼合并应用时,可产生震颤、惊厥、谵妄等病症。
11:人参酒、虎骨酒、十全大补酒、冯了性药酒、骨剌消痛液等不能与鲁米那、苯妥英纳、安乃近、甲苯磺丁脲、胰岛素等同用。
因乙醇能增强肝脏药酶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疗效降低。
风湿酒、国公酒、虎骨酒、骨剌消痛液不能与阿司匹林同服,如同服会加大对消化道剌激,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12:含氰甙成分的中药如苦杏仁,桃仁、白果、枇杷叶等不宜与麻醉、镇静、止咳等西药合用,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呼吸中枢抑制,、甚至于呼吸衰竭而死亡。
13:中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山茱萸、山楂冲剂、五味子糖浆,山楂丸、保和丸等不宜与磺胺类药合用。
因这些中药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服后能酸化尿液,而使磺胺药的溶解度降低,致使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泌尿道损伤或血尿。
以上药物也不能与呋喃旦啶,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阿司匹林、先锋霉素、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消炎痛合用。
合用后增加酸性西药在肾小管的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
以上药物也不能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用后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
14:牛黄解毒片忌与多酶片、乳酶生同服牛黄解毒片中含雄黄,其中的硫化砷能与酶蛋白结合,与氨基酸分子结构上的酸性烃团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而使吸收减少,抑制酶的活性,降低生物利用度,使疗效降低。
另一方面牛黄解毒片与乳酶生同用时,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黄连、金银花等中药能抑制乳酸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性,从而降低乳酶生的药效,抑制其助消化的作用。
15:牛黄解毒片忌与地高辛同用(牛黄、石膏、黄芩、冰片、雄黄、大黄、梗桔)牛黄解毒片内的黄芩、大黄等所含生物碱,在胃肠道中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致肠道的菌群改变,当服用强心甙,可使一部分洋地黄类强心甙被细菌代谢减少,血中强心甙浓度升高,易导致强心甙中毒。
牛黄解毒片不能与诺氟沙星同时服用。
(这两种药一般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如同时服用,牛黄解毒片能降低诺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降低其疗效。
牛黄丸内含硫酸钙,若与诺氟沙星同服,钙离子与诺氟沙星可形成诺氟沙星-钙络合物,溶解度下降,肠道难以吸收,降低疗效。
必要时可间隔2-3小时后分服。
16:六神丸忌与地高辛同用六神丸中蟾酥成分复杂,有效成分达20种以上,而主要成分为甙、即蟾酥毒及蟾毒配基,属固醇类化合物,基本结构与强心甙相似,故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减慢至57次/分)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甚至引起心室纤颤。
故在临床工作中服用洋地黄类强心甙的患者,忌服此类药物。
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不能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同服可出现心跳骤停的危险。
元胡和氯丙嗪有类似的安定和中枢止呕作用,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罗布麻,荚竹桃,冰凉花,蟾酥等中药,不能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合用,因为以上中药均含有强心甙或强心物质,若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合用,则总剂量增加,可引起强心甙中毒,易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停搏等严重中毒症状。
17:藿香正气水忌与胃复安同服:藿香正气水有阿托品相似的作用,对抗肠痉挛,抑制肠平滑肌的活动。
胃复安促进食道和胃的蠕动,增强贲门括约肌的张力,松弛幽门,能加速胃内的排空,改善胃功能,若合用会降低胃复安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不能与苯巴比妥。
苯妥英纳、安乃近片同用,因为藿香正气水中含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18:三九胃泰冲剂忌与多酶片同服:多酶片含有淀粉酶、胰酶、胃蛋白酶三种成分。
而三九胃泰冲剂有显著的抑制、吸附胃蛋白酶的作用,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抑菌消炎、止血镇痛、改善微循环、促进体内核蛋白质及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从而增强脏器的功能免疫调节作用和组织修复能力,所以多酶片并用三九胃泰冲剂将使药效降低。
19:黄连素忌与维生素B6同服维生素B6在自然界中有3种形式,即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黄连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葡萄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特别是脱羧反应,与维生素B6有拮抗作用。
20:消渴丸不能与优降糖片合用,因为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花粉,优降糖组成,与优降糖片同服,若一日三次服用,优降糖超剂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21:六味地黄丸不能与利福平片同服:因为六味地黄丸含有山茱萸,内含有机酸,与利福平同服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的吸收,从而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21:小活络丸、香莲丸、贝母枇杷露不能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东莨菪碱同时服用,因前三种中成药都含有生物碱,与后三种西药同时服可增加毒性,引起中毒。
22:中药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冠心丹参片等不能与抗酸药。
胃舒平、三硅酸镁、氧化镁、胃得乐等同服。
因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参酮甲、乙、丙、隐丹参酮等,可以和抗酸药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降低疗效。
23:昆布。
海藻、海带不能与异烟肼合用,合用后后者失去抗结核作用。
24:麦芽、神曲、淡豆豉不能与抗生素合用,因为这些中药含有丰富的消化酶,,而抗生素可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疗效。
25:穿心莲、不能与乳酸菌素片同用,(一般用于治肠炎)理由是:乳酸菌系活菌,在肠内分解糖类产生乳酸,降低肠液PH值,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及防止蛋的质发酵,减少肠内产气。
穿心莲片具有抑菌作用,在胃中就可将乳酸菌灭,二药合用,可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其他具有抗菌。
抑菌的清热解毒中成药如清热解毒片、保婴散等也不能和乳酸菌素片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