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工程实施方案资料
道路清淤实施方案范本

道路清淤实施方案范本一、前言。
道路清淤是指对道路进行清理、疏通、排除积水和淤泥等杂物,以保障道路畅通、安全通行的工作。
本实施方案范本旨在规范道路清淤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道路畅通,保障交通安全。
二、工作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城市、乡村的各类道路清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市区道路、乡村公路、山区道路等。
三、工作内容。
1. 路面清理。
对道路路面进行清理,包括清除落叶、杂草、杂物等,确保路面平整、清洁。
2. 排水系统清理。
对道路排水系统进行清理,包括排水沟、雨水篦子、排水管道等的疏通,确保排水畅通。
3. 泥沙清理。
对道路上的泥沙进行清理,包括清除积水中的淤泥、泥沙等,确保道路畅通。
4. 设施维护。
对道路清淤后的设施进行维护,包括排水井盖、雨水篦子等的检修和更换,确保设施完好。
四、工作程序。
1. 制定计划。
由相关部门制定道路清淤工作计划,包括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
2. 调配人员。
根据工作计划,调配清淤人员和设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 开展清淤工作。
按照工作计划,开展道路清淤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4. 检查验收。
对清淤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工作达到要求。
五、工作要求。
1. 安全第一。
清淤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2. 环保优先。
在清淤工作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处理清淤产生的废物。
3. 高效完成。
要以高效率完成清淤工作,确保道路畅通,保障交通安全。
六、工作效果。
经过道路清淤工作后,道路畅通,排水畅通,交通安全得到保障。
七、总结。
道路清淤工作是保障道路畅通、交通安全的重要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道路畅通、交通安全。
希望本实施方案范本能够为道路清淤工作提供参考,推动道路清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
河道清淤实施方案规定文件

河道清淤实施方案规定文件一、前言。
河道清淤工作是保障河道畅通、防洪排涝、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河道清淤工作,保障工作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原则。
1.依法依规。
清淤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2.科学合理。
根据河道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清淤方式和技术手段,确保清淤效果。
3.安全第一。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
4.环保优先。
清淤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公开透明。
清淤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监督。
三、工作内容。
1.确定清淤范围。
根据河道情况和实际需求,确定清淤的具体范围和淤泥深度。
2.制定清淤方案。
根据清淤范围和淤泥性质,制定清淤方案,确定清淤的时间、地点、工艺和设备等。
3.组织施工。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清淤作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施工质量。
4.监测评估。
在清淤过程中,对清淤效果进行监测评估,确保清淤工作的实际效果符合要求。
5.环境保护。
严格控制清淤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资料整理。
对清淤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资料整理,形成清淤工作报告,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依据。
四、工作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清淤工作,不得私自调整清淤范围和深度。
2.清淤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不得擅自进行清淤作业。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4.清淤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清淤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河道周边环境整洁。
六、工作总结。
通过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进行清淤工作,河道清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保障了河道的畅通和水环境的质量。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本实施方案,不断提高清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附录。
山塘清淤实施方案

山塘清淤实施方案
1. 背景介绍
太多的山塘因为缺乏维护和管理,导致沉淀物多,淤积严重,水质下降。
清淤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山塘的蓄水和排水效率,改善周边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实施方案
2.1 策略制定
根据山塘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合理的清淤方案,包括: -清淤对象:根据山塘大小、水深、水体容积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清淤对象。
-清淤工艺:选择适合清淤对象工艺,包括机械清淤、手工淤、生物清淤等。
-清淤进度:合理规划清淤进度,特别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有更多考虑。
2.2 周期检查
按照周定期性对山塘进行检查,以及维护管理,非定期清除沉淀物等。
2.3 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
清淤工作中除了工人,还包括相关管理人员,如管理负责人、环
保人员、安全防护人员等,他们都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职
业资格。
2.4 环保措施
保护环境要贯穿整个清淤工作的实施,特别是保护岸线、不破坏、保护生命、勿乱丢垃圾还原河道和滤过化学物质到河道等。
3. 实施效果
合理实施清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改善山塘蓄排水效果,提高水质,增加蓄水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周边环境
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
-提高周边环境,还给人们一份清新宜居的山水。
-保护水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4. 结语
清淤工作对于山塘的健康发展和整体效应是非常重要,因此需要
科学、规范地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山塘清淤实施方案范本

山塘清淤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
山塘是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水利设施,它对于农田灌溉、防洪排涝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山塘底淤严重,水质变差,影响了山塘的正常使用和水质。
因此,有必要对山塘进行清淤工作,以保障山塘的正常使用和水质。
二、清淤目标。
本次清淤工作的目标是彻底清除山塘底部的淤泥和杂物,恢复山塘的原有容积和水质,确保山塘能够正常使用和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三、清淤范围。
本次清淤工作范围为XX山塘,总面积约XX平方米,平均淤积深度为XX米。
四、清淤方案。
1. 施工前准备。
在清淤工程开始前,需对山塘周边进行清理,清除周边树木、杂草等植被,确保施工区域畅通无阻。
2. 设备准备。
准备清淤所需的挖掘机、吸泥船等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施工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清淤工程。
按照清淤范围,采用挖掘机进行淤泥的挖掘和清理,将淤泥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同时,利用吸泥船对山塘底部进行吸泥作业,确保淤泥和杂物能够被有效清除。
4. 清淤结束后。
清淤工程结束后,需对山塘周边进行清理,清除施工遗留的杂物和废弃物,确保山塘周边环境整洁。
五、安全措施。
1. 施工人员需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严格遵守作业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 施工现场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周边人员不会误入施工区域。
3. 施工现场需配备专业的安全监控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安全。
六、验收标准。
1. 清淤工程结束后,需对山塘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底部无淤泥和杂物残留。
2. 清淤后,山塘的容积应恢复至原有水位,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
3. 清淤结束后,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施工遗留物得到妥善处理。
七、总结。
本次山塘清淤工程的实施方案是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的,旨在确保山塘的正常使用和水质。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希望本次清淤工程能够顺利完成,为当地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提供可靠保障。
清淤施工方案(4篇)

清淤施工方案(4篇)清淤施工方案篇一一、施工准备1、劳动力准备:为确保工程质量、工期,我项目部将在长期在册的专业施工队伍中,优选出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组织规范的市政工程施工专业队,投入到本工程施工中。
保证所有队伍中的所有技术工人均接受过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2、材料准备: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的要求编制材料使用计划,选择讲质讲信的供应商,做好各种材料的采购与供应工作。
进场材料加强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能进场,进场后按要求存放,保证材料的完好。
3、机械准备:工程开工前编制机械使用计划,机械做到提前进场,确保工程需要。
4、技术准备:编制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组织学习招标文件及施工技术规范,编制测量实施大纲。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的特点,项目部技术人员随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相对应的施工方案。
5、其他准备:根据现场勘察:(1)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水文与地质情况;(2)临时道路;(3),积极主动与各有关方面的高位协调,使得工程尽早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a)地方矛盾协调;(b)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位协调,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调查周围单位、居民区的情况,协同指挥部调解沿线的地方矛盾,并与当地政府、主要交通、电力、供水、通讯、公安、市容、环卫等部门搞好协调。
二、现场设施布置1、临时用水:施工前与有关部门召开现场配合会,充分利用周边的给水设施,并局部埋设临时上水管线,以满足施工临时用水。
2、临时用电:架设临时线路提供施工用电。
3、办公、生活区设置:建立办公、生活设施点。
根据现场调研需现场搭设现场办公室、职工宿舍。
三、主要施工技术措施3、技术准备:在各项工序施工前进行技术方案编制和交底,提交监理工程师确认。
(1)了解河塘清淤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工程量,弃方堆放场地,掌握淤泥的界定标准。
清淤前应设法探明淤泥厚度,估算淤泥量。
清淤工程实施方案

清淤工程实施方案•相关推荐清淤工程实施方案(通用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淤工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淤工程实施方案篇11 、清淤前准备河道清淤开挖前,首先对河道开挖边线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进行清理。
清理工作拟采用人工与挖掘机配合进行。
表面植被如棉花杆、芦苇等采用人工拔除。
对建筑垃圾及芦苇根、树根等则由挖掘机挖至施工场地以外业主指定地点堆放或掩埋,清除的植物根茎等则在业主指定地点集中焚烧。
清基的范围需超出开挖或堆土范围以外2m。
2、泥浆泵冲泥施工及其运输(1)引水及排水泥浆泵进行土方开挖所需的冲泥水可利用附近河道水。
堆土区的迎河侧可开挖排水沟一条深0.8m-1.0m,底宽0.5m-1.0m将排泥区泌出废水排出引入冲泥区重复利用。
(2)根据施工分段,在冲泥工作面上安装高压水泵及泥浆泵,敷设排泥橡胶锦纶管,在大东江河安装潜水电泵,抽引清水供应高压泵用水,待泥浆泵输泥后,回归水可供利用。
(3)启动高压泵以水枪冲泥浆处地面,使形成水潭,放下泥浆泵抽吸泥浆,输入到专用泥灌车,再运输到指定地点。
如遇到交通不便的河道直接将泥浆输入到指定泥浆池。
(4)在泥浆泵冲挖时在河底、河坡保留保护层0.3m。
在河道冲挖结束后,用人工整修河底、河坡,使开挖轮廓准确,底面、坡面平整。
(5)水力冲挖施工注意事项和冲挖质量予控:a、统筹安排施工,调度好冲挖排泥区分仓轮流作业,提高设备利用率;b、输泥管应平顺,避免死弯;c、出泥口应伸出泥灌车一定距离,并应高出排泥面50cm;d、输泥管接头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水,经常检查泥灌车是否漏浆,一旦发现应及时修补或更换;e、输泥管支架必须牢固,布置尽量避免破坏其他设施;f、加强输泥管的巡回检查,注意按放样桩进行冲挖,掌握管道工作状况,并防止河道超挖和围堤倒塌、泥浆漫出。
灌区清淤实施方案

灌区清淤实施方案一、前言灌区清淤是保障灌溉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灌区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灌区清淤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制定依据1. 灌区清淤的必要性:灌区长期使用会导致淤积,影响水流通畅,降低了水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田灌溉成本。
2. 灌区清淤的技术要求:清淤工程应该遵循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3. 灌区清淤的经济性:清淤工程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保证清淤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1. 灌区清淤前期准备在确定进行清淤工程之前,需要进行灌区水文测算,了解淤积情况,确定清淤的范围和深度。
同时要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的准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清淤工程技术要求清淤工程应该采用科学的工艺和方法,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要根据淤积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淤机械设备,确保清淤工程的质量。
3. 施工过程管理在清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工程进度的汇报和协调工作。
4. 清淤工程后期管理清淤工程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证周边环境的整洁。
同时要对清淤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实施效果评估1. 清淤后的水流情况清淤工程完成后,需要对灌区的水流情况进行跟踪观测,评估清淤工程对水流的影响。
2. 农田灌溉效益评估清淤工程完成后,需要对农田的灌溉效益进行评估,比较清淤前后的灌溉成本和效果,评估清淤工程的经济效益。
3. 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清淤工程完成后,需要对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比较清淤前后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清淤工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五、总结灌区清淤是保障灌溉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淤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灌区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1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1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的清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河道清淤不仅可以提高河道的排水能力,保障城市防洪安全,还能改善水质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案概述2.1 施工目的该方案旨在对城市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消除淤积物,恢复河道的原有功能及外观,提高水体通畅性,改善水质。
2.2 施工范围本次清淤工程将主要针对城市XX河道进行,总长度约XX公里,工程范围包括XX区域。
2.3 施工内容•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垃圾及杂草•对河床进行疏浚,保障水流通畅•进行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三、施工步骤3.1 施工准备阶段1.落实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2.准备所需工具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清淤船等3.设立施工现场标志牌,确保施工区域明确3.2 施工实施阶段1.利用挖掘机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2.利用清淤船将淤泥及垃圾吸取出来3.对河床进行疏浚,保障河道通行3.3 施工结束阶段1.确保清淤工作完成,河道通畅无阻2.清理施工现场,保障周边环境整洁3.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二次污染3.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周边卫生4.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标识,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五、施工效果评估1.河道清淤后,水流通畅,水质明显改善2.河道恢复了原有的功能和景观3.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提升,防洪效果显著六、结语通过本文介绍的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河道的排水能力,改善水质环境,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维护,确保河道的畅通和清洁,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综合说明1.1 绪言东干渠是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四条干渠之一,承担着宁夏吴忠利通区、青铜峡市和银川灵武市13个乡镇、7个大中型国营农林场的农业灌溉,同时担负着盐环定扬水、扁担沟扬水等大中型扬水的供水任务。
在牛首山山麓有14条较大山洪沟,每当汛期,沟道洪水严重威胁东干渠的安全。
为了减轻和消除洪水危害,保护东干渠的安全,自1971年—1979年期间,先后在扁担沟、黄羊沟、涝池子、小洪沟和双吉沟上建成了5座拦洪库,其防洪标准均按照平原海滨区标准确定,校核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库区下游修建了多条公路,进驻了许多企业,拦洪库保护对象增加,拦洪库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但拦洪库防洪标准较低,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将会对下游防护对象造成很大损失。
因此,为了下游防护对象的安全,对拦洪库进行清淤,增大库容,抵御超标准洪水,是非常必要的。
2013年8月受秦汉渠管理处的委托,我院开始编制扁担沟、涝池子和小洪沟3座拦洪库清淤工程实施方案,参照相关规范、规程,于2013年9月完成实施方案编制任务。
2013年10月29日,水利厅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我院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最后形成了本次上报的实施方案。
1.2水文河东灌区深居内陆,属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年均降水量205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
年均蒸发量1283mm,相当于降水量的六倍,以5、6、7三个月蒸发量最大。
干旱指数4.8~8.5,是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地区。
年均气温8.9℃,一月份平均气温-8.3℃,七月份平均气温23.8℃,最高气温41.4℃(1953年7月8日),最低气温-28(1954年12月28日)。
灌区气候干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1~56%,年内以四月份最小,八月份最大,并呈现冬春干燥,夏秋稍湿的趋势。
土壤冻结期在120天以上,冻土深度50~90cm,最深112cm(1968年),无霜期150~170天,日照年3000小时左右。
1.3地质该地区属牛首山东麓山前洪积~冲积地貌区。
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暂时水流在牛首山前堆积了大量的洪积物,这些洪积物和山坡上面流所携带下来的坡积物汇合起来,形成了宽广平坦的山前倾斜平原。
由于山前倾斜平原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洪积扇所组成,因而形成高低起伏的波状地形。
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面高程1120m-1259m。
场地范围主要为耕地及丘陵残丘。
该地区地层以第四系上更新统及全新统为主,岩性如下:(1)第三系(E3q)砂岩,砂质泥岩。
主要出露在黄河东侧残积丘陵上。
强风化,棕褐色,中密-密实,水平层理发育,坚硬。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apl)主要出露在110国道附近至贺兰山东麓之间。
岩性以壤土、粗砂、角砾、碎石等为主。
属冲洪积物。
(3)第四系全新统(Q41al)主要出露在黄河阶地中。
岩性以壤土、粉质粘土、粉细砂等为主。
属河湖相沉积。
1.4工程任务和规模本工程位于青铜峡市峡口镇南侧的牛首山洪积扇上扁担沟水库、小洪沟水库、涝池子水库。
主要任务为三座水库清淤,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保护该工程范围内的耕地及公路。
本工程从各水库上游延伸至库区,结合水库两岸地形现状,进行清淤。
清淤土方暂时堆放在水库下游台地处作为河道整治等工程的备用土方。
1.6工程布置本次清淤的各中心线基本沿原有库区中心线进行布置,局部进行调整,工程终点均为水库大坝坡脚外200m处,桩号为0+200,扁担沟水库、涝池子水库、小洪沟水库起始点桩号分别为0+725、0+540、0+600。
清淤比降及边坡坡比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尽量贴近原库区比降,不改变水库天然特性,同时使施工开挖回填工程量最小;二是根据实际地形现状设计清淤比降。
具体布置见清淤工程平面布置图。
1.7工程管理工程建成后,由秦汉渠管理处管理与维护,维护人员由秦汉渠管理处内部调剂解决。
工程管理范围包括工程和设施的建筑场地和管理用地。
1.8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位于青铜峡市峡口镇南侧的牛首山洪积扇上,三座水库均有乡级道路通过,主要材料设备可由公路运输,交通便利,施工用水、用电可由附近解决。
1.9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废水。
从总体来看,工程建成后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本工程的环境影响结论是利大弊小,有利影响将长期发挥作用,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暂时问题,通过施工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全可以减免。
1.10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损坏地表植被,扰动表土结构,产生部分临时弃土,可能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编制本水土保持设计的目的,针对建设期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部位和时段,因害设防,采取各种预防和治理措施,预防、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保障项目建设的安全。
施工期产生的弃渣和粉尘、噪音对附近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采用设备尽量减少噪音,对施工场地洒水减少粉尘,做到文明施工,并将废土及弃渣运送至指定区域,杜绝随意堆放。
1.11投资概算扁担沟清淤工程总投资235.56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193.81万元;临时工程2.91万元;独立费用29.72万元。
涝池子清淤工程总投资102.69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84.49万元;临时工程 1.27万元;独立费用12.96万元。
小洪沟清淤工程总投资163.33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134.38万元;临时工程2.02万元;独立费用20.61万元。
2 水文2.1区域概况2.1.1地理位置扁担沟、涝池子和小洪沟三座水库位于青铜峡市峡口镇南侧的牛首山洪积扇上,属牛首山麓山前洪积~冲积地貌区。
扁担沟拦洪库地理坐标北纬37°46′05.32″东经106°09′10.86″,位于101省道东侧,距离101省道2.5km,地面高程为1230.00m,距离东干渠直线距离5.9km。
涝池子拦洪库地理坐标北纬37°48′04.29″东经106°05′45.75″,坝址距离东干渠 5.85km,地面高程1120.00m~1259.00m。
小洪沟拦洪库地理坐标北纬37°48′26.70″东经106°05′11.03″,坝址距离东干渠 5.85km,地面高程1120.00m~1259.00m。
2.1.2气象、水文项目区深居内陆,属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年均降水量205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
年均蒸发量1283mm,相当于降水量的六倍,以5、6、7三个月蒸发量最大。
年均气温8.9℃,一月份平均气温-8.3℃,七月份平均气温23.8℃,最高气温41.4℃(1953年7月8日),最低气温-28(1954年12月28日)土壤冻结期在120天以上,冻土深度50~90cm,最深105cm(1968年),无霜期150~170天。
2.2工程水文2.2.1 洪水特征⑴产流洪水特性与暴雨特性相应,即年际变化大,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
产流方式以超渗产流为主。
由于地处干旱区,土壤经常处于干旱状态,一次降水使流域达到饱和的机率极少,当雨强超过损失率,超过部分即可变为地面径流汇成洪水。
工程所在地区的山洪沟道,属中低土石山,年平均雨量仅有200mm,降水除去径流,不够树林蒸腾,降雨入渗损失率大,产流形式同黄土丘陵区。
⑵汇流产流区属于牛头山东麓缓坡丘陵区和鄂尔多斯台地缓坡丘陵区,土质疏散,下渗量较大,地面坡度1/30~1/1000,水土侵蚀严重,产流方式以超渗产流为主。
产流后即泻,汇流快,造峰历时短,洪水陡涨陡落,过程较短。
⑶洪峰一般洪峰为单峰,复式峰较少。
与产流面积小、暴雨集中、历时短有关,峰型尖瘦,陡张陡落,一般从开始起涨到峰落约6小时左右。
流域面积较大的沟道洪水历时可达10小时左右。
洪峰流量随流域面积增大而缓慢增加,反映出干旱地区暴雨洪水不均匀的特性。
据《秦汉渠管理处志》记载,东干渠自1975年建成以来,全线范围内因牛首山山洪而使东干渠发生决口的事件共有16起,其中主要分别是:1976年8月12日,扁担沟的山洪与双吉沟的山洪一起冲毁东干渠南堤,造成干渠决口8处。
1978年7月27日,牛首山的山洪和庙梁子沟山洪将东干渠材机厂桥(桩号43+123)附近的渠堤冲毁,造成决口2处,淤平渠道4.4km。
1978年8月7日,牛首山的山洪和庙梁子沟山洪将东干渠42号口(桩号42+500)附近的渠堤冲毁,造成决口2处,42号口被冲走,淤平渠道300m。
1989年7月16日,牛首山的山洪和庙梁子沟山洪将桩号45+500附近的渠堤冲毁,造成决口4处,淤平渠道3.9km。
2002年6月8日,牛首山的山洪将126涵洞(桩号24+530)附近的渠堤冲毁,造成决口2处,冲毁126涵洞。
2006年7月14日,长流水沟(青)洪水将长流水沟溢流堰(桩号5+450)处冲毁,造成渠道漫堤3处,淤积5km。
2.2.2 暴雨特点项目区属缓坡丘陵地貌,具有干旱区降雨的一般特性,降雨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9月。
降雨一般为短历时暴雨,而且笼罩面积不大,点面折减快。
项目区的山洪主要集中在东干渠右岸的牛首山和鄂尔多斯台地的山洪沟上,具有干旱、半干旱暴雨洪水的一般特点:⑴年际变化:各年发生暴雨次数不等,最多一年4次,最少0次,多年平均≥50mm暴雨每年发生1次,≥100暴雨每年0.4次。
⑵ 季节特点:暴雨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9月,但主要集中在7、8两月,H 24≥50mm 暴雨7、8两月发生次数占全年的80.5%,H 24≥100mm 暴雨7、8两月发生次数占全年的82.3%。
⑶ 暴雨分布:暴雨中心分布情况,牛首山各山洪沟道出山口处(海拔1200~1500m ),占60%,距山脊线不远,高程在2000m 以上可占40%。
⑷ 次暴雨时空特征① 暴雨历时不长,大强度暴雨持续时间短。
② 笼罩面积不大,点面折减快。
2.2.3 设计洪水2.2.3.1计算方法拦洪库所在区域的洪水特性与暴雨特性相应,即年际变化大,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
产流方式以超渗产流为主。
由于地处干旱区,土壤经常处于干旱状态,一次降水使流域达到饱和的机率极少,当雨强超过损失率,超过部分即可变为地面径流汇成洪水。
暴雨多为短历时暴雨,暴雨笼罩面积不大,点面折减较快。
由于项目区属无实测资料地区,本次设计洪水计算依据《宁夏暴雨洪水图集》和重新修订的宁夏不同历时暴雨参数等值线图,采用设计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集水面积小于50km 2的沟道,根据《宁夏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暴雨洪水泥沙研究》(宁夏水文局编)计算设计洪水,产流汇流历时采用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