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北师大版初一生物下册第8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八章复习资料讲解

一、食物中主要营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产热营养素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
食物来源
奶制品、深绿 色蔬菜、豆类 瘦肉、鱼、蛋
谷类、薯类 瘦肉、鱼、 奶、蛋、豆 类 肉类、花生、 植物油
口腔
切断、撕裂、 磨碎、搅拌
淀粉
唾液淀粉酶 唾液
麦芽糖
胃
蠕动、混合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胃液
多肽
小肠 消化的主 要部位 蠕动、混合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胰液、肠液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胰液、肠液
脂肪 胆汁脂肪微滴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 在消化管的消化过程?
未 100
被
消
化
营
养
物
质 的
50
百
分
比
1
淀粉
3 脂肪
3.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吸收面积大: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小肠绒毛,绒毛上皮细胞上有微绒毛。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促进吸收。
(3)小肠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 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提高了吸收的效率。
2.体质指数评价
2
蛋白质
0
A
B
C
(口腔)
(胃)
消化部位
D
E
(大肠)
2、消化道各段的吸收情况
口腔、食管:基本不吸收
思考: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 主要部位?
总结: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情况。
口腔、食管:基本不吸收。 胃:吸收部分水、酒精。 小肠: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大肠: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
2018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14章知识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知识要点1、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化。
设臵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不是由水引起的。
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2、维生素C 的检测 实验现象:蓝紫色的吲哚酚试剂(或加碘的淀粉试剂)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
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 可以使吲哚酚(或加碘的淀粉试剂)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吲哚酚(或加碘的淀粉试剂)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4、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 ,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
5、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糖 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食物 供能物质 脂 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中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营养 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成份 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8章 章末复习 课件

3.(广东广州中考)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 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产生的情况是( D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降落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降落
4.(湖南益阳中考)刘伍同学中餐摄入了160 g食物和
240 mL水。进食后一小时内,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量
思考练习
1.(福建中考)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
是( A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
素
2.( 广 东 广 州 中 考 ) 下 列 可 能 会 引 起 骨 软 化 症 的 是 (A ) A.钙流失过多 B.磷流失过多 C.铁流失过多 D.碘流失过多
葡萄糖
多肽
胰液、肠液 小肠
氨基酸
(3)脂肪 胆汁 小肠
脂肪微滴
胰液、肠液 小肠
甘油+脂肪酸
知识点 4 营养物质的吸取
1.消化管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取
口腔 食管
消化道各段的吸取情况
基本不吸取
胃
少量 水和酒精
水和无机盐
小肠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大肠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知识点 4 营养物质的吸取
营养成分的 重要作用
人体需要的 营养成分
主要成分 的检测
人类的食物
食物消化过 程及条件
食物的消化 和营养物质 的吸取
营养吸取及 主要场所
均衡膳食 利于健康
合理膳食与 关注食品
营养失调
安全问题
合理膳食与 食品安全
人体的营养
————————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章末总结

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少量的麦芽糖、无机盐、脂肪
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有可能取自于( C )
A. 胃
B. 食道
C. 小肠
D. 大肠
7. (2020衡阳)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D ) A.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 的消化液过少 B. 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②,在④处最终 分解成氨基酸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和脂肪的酶 D. 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3)既能暂时贮存食物,又能初步消化鸡蛋的器官是[____⑤____] ____胃______。 (4)肝炎病人怕吃油腻,是因为[____④______]___肝__脏_____分泌的 胆汁不足,影响了____脂__肪____的消化。
15. (资料分析)(2020温州)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 质、脂肪、糖类和水等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下。
D. 蛋白质
3. (2020南通)如皋长青沙的西瓜品质优良,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消
暑佳品。西瓜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D )
A. 水分
B. 无机盐
C. 维生素
D. 糖类
4. (2020德州)当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依靠静脉滴注葡萄糖
溶液维持生命。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 C )
A. 人生病时,喜欢喝葡萄糖
17. (综合应用)(2020聊城)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 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淀__粉__(_或__糖__类__)_, 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____②__⑦____(填序号)内被消化。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_____D_____(填字母)层食物。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 牛奶中的___蛋__白__质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最全面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欢迎阅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目录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 C 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 ,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无机盐钙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牛奶、肉类、鸡蛋)缺铁性贫血、乏力、头维生素B1 食欲不振皮、猪肝)(粗粮、谷类的种铁维生素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晕(猪肝)C维生素D 菜、水果)(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锌B1;佝偻病—缺维生素D 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第8章人体的营养8.1人类的食物一、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演示实验1、蛋白质的检测双缩脲试剂紫色2、维生素C的检测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反应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1、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钙的无机盐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5、脂肪也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通常作为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
6、维生素是一些小分子有机物。
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小资料】人体健康需要部分维生素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1)在消化管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和小肠。
无消化但有吸收功能的是大肠。
消化腺消化液所含消化酶作用的场所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口腔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胃肝脏(最大消化腺)胆汁无消化酶,乳化脂肪,物理消化小肠胰腺胰液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小肠肠腺肠液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小肠1、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2、胃储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3、食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其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1)长:长5~6米(增加消化和吸收时间);(2)大: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3)薄: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适于吸收);(4)多:有胆汁、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只适于消化)。
食物的消化(1)概念:食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三大供能有机物的消化唾液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口腔小肠胃液肠液、胰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胃小肠胆汁(乳化)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小肠小肠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8.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最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目录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3、夜盲症—--缺维生素A ;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 1;佝偻病—缺维生素D 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
北师大生物七下第八章重点知识总结完美版

北师大生物七下第八章重点知识总结完美版一、再生与生活过程1.再生是指部分或全部组织损失后,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2.动物再生:动物再生主要表现为修复和再生组织、器官和肢体的能力,如蚯蚓的再生节,蛇的再生尾巴,蟾蜍的再生肢体等。
3.植物再生:植物再生主要表现为通过无性生殖和分生组织的再生,如林木的扦插繁殖、茎叶的无性繁殖、受损植物的抽节再生等。
二、动物的再生1.平面再生:指有些动物可以通过切开身体沿一些特殊平面而分裂成两部分,两部分都能长出完整的身体。
2.体细胞核移植:指将体细胞核注入到去核卵细胞内,使其胚胎发育并分裂成胚胎。
3.组织器官再生:指动物体内的一些组织或器官受伤后,可以重新进行细胞分裂和再生,最终恢复原状。
4.超完全再生:指一些动物在受损的部位上能够再生出多出原有部位的组织。
三、植物再生1.无性生殖:植物通过茎叶、根茎、根等组织无性繁殖,能够迅速繁殖大量的植株。
2.切花扦插:通过将茎叶切下插入土壤,茎叶能够长出新的根系并发芽生长。
3.分生组织再生:切取植物中的分生组织(如茎的韧皮部、根的尖端),能够再生成完整的植株。
4.抽节再生:当植物茎受损时,损伤部位上的分生组织可以迅速活化并产生抽节,修复受损。
5.诱导体再生:通过适当的培养基和激素处理,可以诱导植物细胞、组织进行再生,如愈伤组织的形成。
四、激素与植物再生1.激素是由植物内部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2.不同激素对植物再生有不同的作用,如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激动素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等。
3.在植物再生过程中,合理使用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提高再生效率。
五、再生与生活1.再生对生物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保持生物种群的稳定和修复生态环境。
2.科学利用再生技术可以对植物进行大规模繁殖,并利用植物再生组织进行真核转化和基因转移等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北师大版初一生物下
册第8章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一生物下册第8章知识点总结
一、人类的食物
1.作用: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少,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2.缺乏症状及饮食治疗
维生素A缺乏: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多吃胡萝卜、肝脏及蔬菜瓜果) 维生素B1缺乏: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吃粗粮、全麦面) 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多吃蔬菜、水果。
辣椒中含量最高)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腰酸背痛腿抽筋(虾皮、肝脏)
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三、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知识点1营养评价提示膳食是否合理
1.要做到合理膳食,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
评价方法一般是先测量自己的身高(m)和体重(kg),再按照体质指数进行评价;计算方法是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知识点2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响营养状况
2.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3.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4.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
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