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单元复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一、内容简述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背景,这些课文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等多个领域,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当然学习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理解课文的表面意思,更在于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和评价文本,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也是这个单元的重要考点之一,通过我们的梳理和训练,相信你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每个课文的详细解析吧!1. 简述第三单元学习的重要性第三单元的学习可是咱们语文之旅中的重头戏啊!别看这只是一个单元,但里面的知识点可真是丰富到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课文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和社会,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所以呀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说是九年级语文的精髓所在,绝对不能轻视哦!2. 提出总结考点、梳理训练的目的与意义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中的第二板块内容,也就是“提出总结考点、梳理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总结考点和梳理训练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我们知道语文知识点虽然琐碎,但是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而且通过这个梳理过程,我们还可以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比如发现自己对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深入,哪些地方需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复习。
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更高。
所以呀这个总结考点和梳理训练的过程可是非常重要的哦!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应对考试,更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更加高效!怎么样?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挑战吧!二、第三单元文本内容概述第三单元是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集结了几篇经典的文学作品。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
-理解课文-
学习目标 把握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课文理解
《岳阳楼记》
课文理解
作者通过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全景、晴明美好之景、晦暗恶劣之
景),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以物喜,以己悲)与自己及
古仁人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不
文 章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课文理解
侧面描写:
写 作
写山水写滁人,都是为了烘托太守的
手 与民同乐。 法
课文理解
《湖心亭看雪》
课文理解
文 本课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
章
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清高自赏的闲情
主
旨
雅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
怀念之情。
课文理解
内容方面
景:冰天雪地,万籁无声,天地苍茫,浑然一体。人很渺小。
语
言
功,白描手法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
和 写
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
作 本文多运用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
方 法
味。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
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都是以白描来写意传神的。作者曾盛
特 点
写作记缘由是为写景铺垫,写景为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铺垫,写
览物之情又为和古仁人对比铺垫。层层铺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课文理解
《醉翁亭记》
课文理解
文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
章
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复习测试题卷附答案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复习测试题卷Unit3一. 单项选择(共20小题;共20分)1. --- Do you know Amy came to school this morning?--- Her bike was broken, so she had to walk.A. WhyB. howC. whenD. where2. I was told to meet Mr. White at the airport. But I don't know he will arrive.A. whenB. howC. whereD. why3. ---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 will go to HongKong on business?--- Sure. I prefer to take a plane.A. whetherB. whyC. whenD. how4. I hope you can go there and see what there.A. take placeB. took placeC. is taking placeD. is taken place5. --- Tom, what did the girl say?--- She asked me .A. how could she get to the bankB. where was the hospitalC. where the post office wasD. how could she find a fruit store6. --- Sam, can you tell me ?--- Try Music. World on Huangyuan Street.A. why to buy a CDB. where to get a CDC. how to choose a CDD. when to record a CD7. Our teacher suggested English every day.A. SpeakingB. spokenC. be spokenD. to speak8. The little boy is afraid of playing alone. He always walks his mother.A. belowB. aboveC. besideD. among9. It's to drop litter everywhere.A. PoliteB. unhappyC. terribleD. impolite10. --- I live right next to a supermarket. It's very .--- That's wonderful. You can spend less time shopping.A. SafeB. convenientC. beautifulD. fascinating11. I was told to meet Mr. Green at the airport. But I don't know he will arrive.A. whereB. whyC. howD. when12. You don't know I want to see you again. It's a year since I last saw you.A. how soonB. how longC. how oftenD. how much13. --- I don't know Mr. Green will come to see us.--- He will help us with our English.A. WhyB. whenC. howD. where14. --- Has Wendy handed in her application form?--- Not sure. She told me that she wanted to check again and it in soon.A. will handB. would handC. has handedD. had handed15. --- Could you tell me ?--- Of course.A. where's there a good place to eatB. where there's a good place to eatC. where is a good place to eatD. where a good place is to eat16. This math problem is too difficult. Can you show me , George?A. what to work outB. to work it outC. how to work it outD. how to work out it17. It was sunny. He suggested out for a walk.A. goingB. to goC. goesD. go18. There is a big park the post office.A. besideB. besidesC. betweenD. in front19. It's to point at others with a finger.A. politeB. impoliteC. politelyD. impolitely20. If it is quite to you, I'll visit you next Tuesday.A. ConvenientB. fairC. easyD. comfortable二. 单词拼写(单句首字母填空)(共10小题;共10分)21. There was little time left, so we had to r to school together.22. My house is next to the bus station, so it's very c for me to take a bus.23. Every one of us should speak to our parents p .24. Tell me your email a so that I can send emails to you.25. The English program can s ways for us to take an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26. --- Which d does your house face?--- It faces south.27. There is a mistake in the notebook; you should c it.28. P ? I can't hear you clearly. It's too noisy.29. It's i to point at others.30. It takes us only a quarter to get to the centre of Nanjing by u .三. 单词拼写(根据中文提示拼写单词)(共10小题;共10分)31. Tom sat (在旁边) his mother all night at the party.32. It is very (便利的;方便的) to pay by credit card.33.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to (改正) my mistakes?34. Talking loudly in a library, a museum, or a movie theater is (不礼貌的).35. Do you know his home (地址)?36. Haikou is the (中心) city of Hainan Province.37. Jim sits in the (角) of the classroom, on the right side.38. You can park your car in the (地下的) parking.39. Which (方向) is the bus coming?40. We've got plenty of time; there's no need to (仓促).四. 翻译(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句子)(共5小题;共10分)41. 想知道这架飞机有多重是很困难的。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
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有《范 文正公集》传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因吉州原属 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 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著有《欧阳文忠文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10.岳阳楼记 11.醉翁亭记 12.湖心亭看雪 13.诗词三首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1.熟练背诵文言课文和古诗词。 2.准确掌握文学文化常识。 3.理解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意思,能够流畅翻译课文。 4.积累诗词名句,学会诗词鉴赏技巧,归纳答题思路。
(4)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5)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6)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板块复习四
亭 记 第3段:宴酣之乐
滁人游:“歌”“休”“呼”“应”“往”“来”(动作欢快) 太守宴:“溪鱼”“泉酒”“山肴”“野蔌”(食物富足) 众宾欢:“射”“弈”“觥筹”“起坐”(活动热闹)
太守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神态欢乐)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复习(新版教材)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复习(新
版教材)
本次复旨在让学生们能够默写古诗文,测试他们对古诗文的理
解及记忆能力。
研究目标
1. 熟练掌握《饮酒·其一》、《饮酒·其二》、《夜泊牛渚怀古》三篇古诗文的内容和形式;
2. 培养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古诗文的欣赏水平。
复方法
1. 师生互动:教师为学生朗读古诗文,学生们跟随朗读,熟悉
文本;
2. 默写练:通过多次默写练,加深学生们对古诗文的记忆和理解;
3. 分角色朗诵:学生互相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诵古
诗文,增强情感投入。
复重点
1. 理解《饮酒·其一》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等词句的含义;
2. 掌握《饮酒·其二》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词句的含义;
3. 理解《夜泊牛渚怀古》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词句的意境和基本思想。
注意事项
1. 学生们要注重细节,特别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2. 学生们要多注意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次复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范仲淹学习关键词:详略得当、情景交融、骈散结合、叙议结合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é( 谪)守朝晖.( huī)怒号.( háo)浊.浪( zhuó) 潜.形( qián) 诗fù( 赋)冥.冥( míng) 汀.兰( tīng) jiē( 嗟)夫浩浩shāngshāng( 汤汤)一碧万顷.( qǐng)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越.明年越:到( 2 )朝晖.夕阴晖:日光( 3 )前人之述备.矣备:全面,详尽( 4 )去.国怀乡去:离开( 5 )沙鸥翔集.集:停息( 6 )微斯.人斯:这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
( 1 )明越明年至若春和景明次于今天或今年的明媚( 2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观看名词,景象( 3 )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连词,有时连词,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体会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 1 )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写文章( 2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 3 )南极..潇湘南极:向南面到达( 4 )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5 )微.斯人微:如果没有5.文学常识。
( 1 )本文作者范仲淹是北宋( 或:宋代)(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
( 2 )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的楼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6.根据要求填空。
( 1 )本文中,从空间角度表现岳阳楼“大观”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2 )本文中,描写明媚春光中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3 )本文中,写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写迁客骚人览物而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练 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
【答案与解析】B 欧阳修谥号文忠。故选B。
课下注释
岳阳楼记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官)( 指做州郡的长官 )
②越明年( 到 )
③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
④百废具兴( 通俱,皆 )
⑤增其旧制( 规模 )
⑥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
⑦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美景;胜:美好 )
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夺得冠军。
【答案与解析】D 盛气凌人,谓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今多用作贬义。 不符合D句语境,使用有误。
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 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代表作《范文正公集》。 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 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 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 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 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词语积累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 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 情的真相大白。《醉翁亭记》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 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醉翁亭记》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 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 曲折复杂。《醉翁亭记》
课下注释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复习一、文学常识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荡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实12、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但是:固然如许,那末……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墨客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傍晚冥冥薄:迫近19、去国怀乡去:分开国:都城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23、波澜不惊:僻静24、锦鳞游泳鳞:鱼儿25、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合理化建议的产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提出建议。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 一、以法律为准绳
1、民主制度中最大的权威是法律。 2、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是:依法治 国。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 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4、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能够 根据材料灵活运用)
B.为了防止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政府的 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 C.防止腐化的根本途径是消灭权力 D.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拥有绝对的权力都 会导致腐化
4、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 ) A.不断提高文化素质 B.日益改善人民生活 C.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扩大政治权利
5、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人 权是 ( ) A.劳动权和财产权 B.生存权和发展权 C.选举权和监督权 D.健康权和自由权 6、中国人权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是在 ( ) A.19世纪上半叶 B.19世纪下半叶 C.20世纪上半叶 D.20世纪下半叶 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 A.国务院 B.中共中央 C.全国人大 D.全国政协 8、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行使 ( )
三、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尊严 1、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的前提是遵守宪法 和法律。 2、公民在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1)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 法律的保护; (3)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不得强迫其他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
3、我国法律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第一、我国法律给予特殊群体,尤其是对弱 势群体以特殊的保护,是法律对公民平等权利 的维护,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保护,是衡量 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11、公民行使游行、示威的自由 ( ) A.必须依法向公安部门申请 B.必须依法向司法部门申请 C.不得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愿 D.不得联络其他的公民参加 12、某些商店实行“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的做法, 侵犯了消费者的 ( ) A.自主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真情知悉权 D.依法求偿权 13、在我国,公民参加管理国家的一项最基本的政 治权利是 ( ) A.言论自由 B.批评建议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人身自由
(1)说说材料一中中国人权状况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了,综 合国力提高了,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 度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权是中国人民享有人 权的根本保障。(3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他国的人权提出批 评,真正的目的的是什么?(2分)
第二课 一、国家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3、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 4、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权力有:最高立法权、 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 6、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是: 人民依法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人大代表 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7、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二、相关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护 法》。
选择题: 1、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选举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2、在法治国家里,最高的权威是 (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法律 3、埃克顿公爵说:“权力趋向腐化,绝对的 权力趋向绝对的腐化。”对于这句名言,下 列理解不恰当的是 ( ) A.权力如果没有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的关系是
( )
A.上级和下级的关系 B.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C.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关系 D.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15、我国税务机关的人员进行认真查帐, 说明了 (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西方列强的铁蹄在中国领土上肆意践踏,中国因战 乱饥寒而死者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的 人权状况是历史上最好的。 材料二:1963年8月28日,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 金在华盛 顿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他说:“我的梦想就是,有朝 一 日,这个国家终将会站立起来,真正履行其信条:我们认为所有人 生来平等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材料三:2004年4月,美国在联合国第六十届人权会议上提出的所 谓“中国境内的人权状况”的反华提案第11次遭到失败;;2005 年3 月,美国国务院发布200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俄罗斯、 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人权状况提出批评。
二、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权状况揭开了新 的篇章。
2、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权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人民拥有广泛、公平和真实的人权。 3、中国的人权观: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 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人权要主权来保护, 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4、“克林德碑”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权的发展系 于国家民族的兴衰。
干涉他国内政;丑化别国形象„„(言之 有理就给分)(2分)
(4)美国一直标榜是“是世界最民主,人权最 好的国家”,读了材料二和材料三,你对美国 的人权状况有哪些新的看法?(2分)
美国的人权是虚伪的,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人享 有充分的人权还任重而道远。(2分)
二、人民的公仆
1、政府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 2、政府的作用? 3、政府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一、建立和完善各种民主决策机制, 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 社会听证制度。 第二、为防止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
三、守望公共家园 1、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依法享有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2、公民政治权利中位于首位的就是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3、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最广泛、最公平、最 真实的民主权利。(批评建议权、检举揭发 权等)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人权的历程
一、人权的足迹
1、最早提出“天赋人权”观念的是法国的启蒙思 想家伏尔泰。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美国的《独 立宣言》。 3、第一次将“天赋人权”写入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法国的《人权宣言》。 4、第一次系统地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人权的具体内 容是在《世界人权宣言》中。 5、对待人权问题的正确态度是: ★人权的普遍性原则要和各国国情相结合。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能够辨别“人治”和“法治”。 人治: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例如: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任人唯亲等。
法治:法律是最大的权威。 例如: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民告 官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依法维护合法 权益等。
二、我是中国公民 1、公民的概念。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 利。 3、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准确地辨别公民。 (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是依法享有各项权 利的同时,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 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决定权 C.最高任免权 D.最高监督权 9、长兴县人民代表大会是 ( ) A.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B.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C.地方国家审判机关 D.地方国家检察机关 10、我们之所以人人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权 利,主要是由于我们生活在 ( ) A.工业社会中 B.信息社会中 C.民主社会中 D.学习型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