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电泳异常分析
尿蛋白电泳正常值

尿蛋白电泳正常值
尿蛋白电泳是一种用于分析尿液中蛋白质成分的实验室技术。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尿蛋白电泳的正常值通常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检测方法和设备而定的,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范围:
1. 白蛋白:尿蛋白电泳中,白蛋白的正常值通常在 0-30%之间。
白蛋白是尿液中最常见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较低。
2. 球蛋白:球蛋白的正常值通常在 0-15%之间。
球蛋白包括多种类型,如免疫球蛋白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球蛋白含量也较低。
3. 肾小管性蛋白:肾小管性蛋白的正常值通常小于 1%。
肾小管性蛋白是由肾脏肾小管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其在尿液中的含量很低。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考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和检测方法而有所差异。
因此,具体的正常值应该参考你所在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
如果尿蛋白电泳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医生会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你对自己的尿蛋白电泳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实验室专业人员,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解释。
毛细管电泳对异常球蛋白的检测

Various questions can be answered with a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血清蛋白电泳可解决不少问题
Confirm a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association with other parameters: inflammation, hepatitis, cirrhotic or nephrotic profile
毛细管电泳对血清蛋白分成6组份
SEBIA CAPILLARYS PROTEIN
a-1 acid glycoprotein a-1 antitrypsin Haptoglobin a-2 macroglobulin
Gammaglobulins C3 complement Transferrin
Hemopexin
电泳是一种多目的检测方法,可对多种疾病提供重要的信息(肝硬化,多发性硬化症….)
There is currently no alternate assay for determining the immunoglobulin monoclonality, evidence of a bone myeloma
By Genevieve HENNACHE
Director of SEBIA Diagnostic Department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蛋白电泳技术)
The electrophoresis assay is easy to operate, not very expensive, and can be performed routinely in most pathology laboratories to separate, quantify or identify proteins in different fluids (serum, urine, CSF…)
蛋白质电泳条带分析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蛋白质电泳条带分析
蛋白质电泳条带分析就是对电泳结束后的蛋白质条带进行后续鉴定分析,可以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分子质量、种类、含量、一级结构、翻译后修饰情况如修饰类型、修饰位点以及修饰水平等。
复杂混合蛋白质样品经电泳后被分离成不同分布的蛋白质条带,不同的蛋白质由此得以分离开来,根据电泳结束后蛋白条带在凝胶中所处的位置和条带的宽度可以对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和含量进行初步鉴定,如果要获得精确的分子质量和含量数据以及该蛋白的更多信息则需要进行后续鉴定。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Thermo Fisher的Q ExactiveHF质谱平台结合Nano-LC色谱,提供快速高效的蛋白质电泳条带分析服务技术包裹,可对1D-SDS PAGE分离的蛋白胶条以及2DE PAGE中的蛋白胶点进行后续定性定量鉴定等,欢迎免费咨询。
异常血清蛋白电泳图形1-正常血清电泳图形通常从正极到负极为Alb1-

异常血清蛋白电泳图形1. 正常血清电泳图形通常从正极到负极为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及γ-球蛋白五个区带。
β包括β1和β2,β2主要是C3成分。
AFP位于Alb和α1-球蛋白之间。
若样品为血浆,则纤维蛋白原泳动在β和γ之间。
由于各实验室的条件不同,应建立相应的正常参考范围。
影响因素包括采血部位、时间、季节等;个体间的差异;操作技术等。
2.急性炎症及应激型:当机体受到各种损伤或炎症刺激时的病理现象。
主要特征: Alb减少或正常,α1、α2-球蛋白增高,γ-球蛋白增高不明显,当炎症转为慢性时,可明显增加。
病理生理: Alb下降主要是由于蛋白分解亢进所致,α1和α2-球蛋白增加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α1糖蛋白增加有关,β区带减少是由于转铁蛋白分解代谢增加所致。
新生儿由于结合珠蛋白合成功能不完全,当有炎症病灶时,α2区带无明显增高,而α1区带可明显增高。
3.肾病型:由于肾小球受损引起低蛋白血症,蛋白尿,高脂血症以及全身性水肿。
主要特征: Alb明显降低,α1-球蛋白轻度增加,α2-球蛋白明显增加,γ-球蛋白降低、正常或增高。
小儿类脂样肾病时,γ-球蛋白可降低,有时可降低至零;成人肾病综合症时,γ-球蛋白通常增加,特别是狼疮性肾病。
病理生理: Alb降低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所致。
α1-球蛋白增加,主要是小分子量的α1糖蛋白增加,可能是为了补偿由于Alb降低引起的低渗透压,虽然α1糖蛋白也大量丢失于尿中,但体内合成量超过排泄量,故仍可增高。
α2-球蛋白明显增加是由于α2-球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相对增加所致。
β球蛋白降低主要是分子量小的转铁蛋白排泄于尿中所致。
γ-球蛋白降低主要是由于漏出于尿中及体内分解亢进所造成,而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γ-球蛋白增加,可能是由于免疫刺激,使IgG增加所致。
4. 弥漫性肝损伤型主要特征: Alb明显降低, α1-球蛋白在轻度时可略增加,但肝细胞破坏严重时,则α1、α2和β球蛋白通常均降低,在胆汁郁积性肝炎时,α2和β球蛋白可增高,γ-球蛋白轻度或中度增高。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蛋白电泳检测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蛋白电泳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异常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IgG、IgM、IgA的变化及电泳分析情况。
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
结果:19例异常患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
蛋白电泳结果15例IgG-k型、4例IgA-λ型。
结论:免疫球蛋白分型及其蛋白电泳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型、λ型、IgG、IgM、IgA、蛋白电泳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表现为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的恶性疾病。
骨髓被破坏和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并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1]。
在日常肝功能检测中,发现蛋白质异常升高的患者,进行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并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测等,最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几例患者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到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33—90岁,平均年龄64.68岁。
1.2 标本采集采集静脉血标本3ml,置于分离胶管中4000转离心4分钟,取血清进行检测。
1.3 试剂与仪器1.3.1 试剂:试剂公司提供,免疫球蛋白检测试剂罗氏进口原装试剂。
1.3.2仪器:罗氏8000-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蛋白电泳仪、离心机一台。
1.4 方法与参考区间1.4.1免疫球蛋白的参考区间免疫球蛋白IgG:8.00—16.00g/L 、IgM:0.60—2.60g/L、IgA:0.70—3.30g/L。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19例患者血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蛋白电泳应用和解读

临床分析中的血清蛋白电泳应用和解读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常用于临床分析的技术,可以通过分离和测定血清中的蛋白质,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血清蛋白电泳的应用和解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一、血清蛋白电泳的原理和方法血清蛋白电泳是利用电泳的原理,将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分离开来,进而对其进行测定和分析。
通常使用的电泳方法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血清蛋白电泳方法。
首先,将血清样品与电泳缓冲液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加入电泳槽中,通过电流的作用,将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蛋白质在电场中根据其大小和电荷的差异而沿着凝胶上的固定路径运动,形成蛋白质谱图。
根据谱图的特征,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定量。
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分离的电泳方法,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和节约样品等优点。
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同,毛细管电泳是利用毛细管的微观通道进行电泳分离。
血清样品通过毛细管时,蛋白质会根据其电荷和尺寸的不同而在毛细管中进行迁移和分离。
通过采集毛细管两端的电泳峰值,可以得到蛋白质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信息。
二、血清蛋白电泳的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血清蛋白电泳常见的应用场景:1. 筛查和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增生性疾病,会导致血清蛋白异常增多。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骨髓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通过分析异常的蛋白质谱图,确定是否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积累。
2. 评估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常伴随着尿蛋白异常。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确定尿蛋白异常的性质和病因。
例如,在肾病综合征中,血清蛋白电泳可以显示血清中白蛋白的减少。
3. 诊断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是一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血清蛋白电泳能够帮助确定免疫球蛋白亚类的异常,对于诊断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具有重要价值。
4. 鉴别白蛋白异常:白蛋白异常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鉴别白蛋白异常,例如扩增或缺失。
血清蛋白电泳典型图谱分析.pptx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时,主要是α2 区的α2巨球蛋白增加,β1 区的ApoB增加所致。
遗传基因突变;或服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导致药物与 白蛋白结合。
低丙球蛋白血症
常见于先天性缺陷或继发性因素(如免疫抑制剂治疗)
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高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 感染等
M蛋白
γ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淋 巴瘤等疾病
β区M蛋白
因IgA位于β区后部或β和γ区之间,所以单克隆IgA 升高常出现这样图形,主要见于IgA型骨髓瘤 。
M蛋白
M蛋白
即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 protein ,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 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 质是一种(无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片段(重 链,轻链等)。
--毛细管电泳
血清电泳原理
➢ 蛋白质等电点
由于蛋白质含有羧基 “-COOH”和氨基 “-NH2”可 解离成带电荷基团,所以在溶液中有两性电离现象。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该蛋白质极性基团解 离正负离子数相等,净电荷为0,此时该溶液的pH值就 是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值。
每种蛋白质pI大小是特定的,只与该蛋白质结构有关。
➢ 从正极起依次为白蛋白、a1、a2、b( b1, b2)、g。 ➢ 区带经丽春红等染料染色后,由光密度扫描仪检测
并自动画出吸光度积分曲线。
血清蛋白电泳正常图谱
Albumin α1 α2 β
γ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白蛋白
a1: a1酸性糖蛋白, a1抗胰蛋白酶,甲胎蛋白等 a2: 结合珠蛋白, a2 巨球蛋白, a脂蛋白, 铜蓝蛋白等 b : 转铁蛋白, b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补体,b2微球蛋白等 g : 免疫球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报告分析

血清蛋白电泳报告分析
尊敬的医生:
感谢您对我的身体进行检查和分析。
我收到了您提供的血清蛋白电泳报告,并且非常想了解它所涵盖的信息。
分析报告
根据您提供的血清蛋白电泳报告,我的总蛋白质含量为
85.2g/L。
在五个主要分数段中,甲型白蛋白的含量为 50.6g/L,α1球蛋白的含量为 6.7g/L,α2球蛋白的含量为 10.2g/L,β球蛋白的含量为 9.2g/L,γ球蛋白的含量为 8.5g/L。
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数据,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我的总蛋白质含量在正常范围内,这是一个好的迹象。
2. 甲型白蛋白的含量占我的总蛋白质含量的 59.4%,这是正常的。
它在体内承担着多种功能,例如运输荷尔蒙和药物、维持血液渗透压等。
3. 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的含量都在正常范围内,也非常接近于理想的值,这证明了我的肝脏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
4. β球蛋白的含量更低,但我还在正常范围内。
β球蛋白可以帮助携带铁和饱和脂肪酸,所以我需要考虑摄取一些必要的营养素,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5. γ球蛋白的含量略低,但也在正常范围内。
γ球蛋白是体内主要的抗体,因此低水平可能会在免疫系统中产生一些问题。
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问题所在。
结论
感谢您提供这个血清蛋白电泳报告,它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保持我的健康。
此致
敬礼
(您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配胶缓冲液系统对电泳的影响?
在SDS-PAGE不连续电泳中,制胶缓冲液使用的是Tris-HCL缓冲系统,浓缩胶是pH6.7,分离胶pH8.9;而电泳缓冲液使用的Tris-甘氨酸缓冲系统。
在浓缩胶中,其pH环境呈弱酸性,因此甘氨酸解离很少,其在电场的作用下,泳动效率低;而CL离子却很高,两者之间形成导电性较低的区带,蛋白分子就介于二者之间泳动。
由于导电性与电场强度成反比,这一区带便形成了较高的电压剃度,压着蛋白质分子聚集到一起,浓缩为一狭窄的区带。
当样品进入分离胶后,由于胶中pH的增加,呈碱性,甘氨酸大量解离,泳动速率增加,直接紧随氯离子之后,同时由于分离胶孔径的缩小,在电场的作用下,蛋白分子根据其固有的带电性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所以,pH对整个反应体系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实验中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后仍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情况,应首要考虑该因素。
2. 样品如何处理?
根据样品分离目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还原SDS处理、非还原SDS处理、带有烷基化作用的还原SDS处理。
1)还原SDS处理:在上样buffer中加入SDS和DTT(或Beta巯基乙醇)后,蛋白质构象被解离,电荷被中和,形成SDS与蛋白相结合的分子,在电泳中,只根据分子量来分离。
一般电泳均按这种方式处理,样品稀释适当浓度,加入上样Buffer,离心,沸水煮5min,再离心加样。
2)带有烷基化作用的还原SDS处理:碘乙酸胺的烷基化作用可以很好的并经久牢固的保护SH基团,得到较窄的谱带;另碘乙酸胺可捕集过量的DTT,而防止银染时的纹理现象。
100ul 样品缓冲液中10ul 20%的碘乙酸胺,并在室温保温30min。
3)非还原SDS处理:生理体液、血清、尿素等样品,一般只用1%SDS沸水中煮3min,未加还原剂,因而蛋白折叠未被破坏,不可作为测定分子量来使用。
3. SDS-PAGE电泳凝胶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
聚丙烯酰胺的作用:丙烯酰胺与为蛋白质电泳提供载体,其凝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泳成功与否,与促凝剂及环境密切相关;
制胶缓冲液:浓缩胶选择pH6.7,分离胶选择pH8.9,选择tris-HCL系统,TEMED与AP:AP提供自由基,TEMED是催化剂,催化自由基引起的聚合反应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去污剂,作用有四:去蛋白质电荷、解离蛋白质之间的氢键、取消蛋白分子内的疏水作用、去多肽折叠。
4. 提高SDS-PAGE电泳分辨率的途径?
聚丙烯酰胺的充分聚合,可提高凝胶的分辨率。
建议做法:待凝胶在室温凝固后,可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用。
忌即配即用或4度冰箱放置,前者易导致凝固不充分,后者可导致SDS结晶。
一般凝胶可在室温下保存4天,SDS可水解聚丙烯酰胺。
一般常用的有氨基黑、考马斯亮蓝、银染色三种染料,不同染料又各自不同的染色方法,具体可参照郭尧君编着的《蛋白质电泳技术手册》P82-103。
5.“微笑”(两边翘起中间凹下)形带原因?
主要是由于凝胶的中间部分凝固不均匀所致,多出现于较厚的凝胶中。
处理办法:待其充分凝固再作后续实验。
6. “皱眉”(两边向下中间鼓起)形带原因?
主要出现在蛋白质垂直电泳槽中,一般是两板之间的底部间隙气泡未排除干净。
处理办法:可在两板间加入适量缓冲液,以排除气泡。
7. 为什么带出现拖尾现象?
主要是样品融解效果不佳或分离胶浓度过大引起的。
处理办法:加样前离心;选择适当的样品缓冲液,加适量样品促溶剂;电泳缓冲液时间过长,重新配制;降低凝胶浓度。
8. 为什么带出现纹理现象?
主要是样品不溶性颗粒引起的。
处理办法:加样前离心;加适量样品促溶剂。
9. 什么是“鬼带”,如何处理?
“鬼带”就是在跑大分子构象复杂的蛋白质分子时,常会出现在泳道顶端(有时在浓缩胶中)的一些大分子未知条带或加样孔底部有沉淀,主要由于还原剂在加热的过程中被氧化而失去活性,致使原来被解离的蛋白质分子重新折叠结合和亚基重新缔合,聚合成大分子,其分子量要比目标条带大,有时不能进入分离胶。
但它却于目标条带有相同的免疫学活性,在WB 反应中可见其能与目标条带对应的抗体作用。
处理办法:在加热煮沸后,再添加适量的DTT或Beta巯基乙醇,以补充不足的还原剂;或可加适量EDTA来阻止还原剂的氧化。
10. 为什么溴酚蓝不能起到指示作用?
我们在实验中常会遇到溴酚蓝已跑出板底,但蛋白质却还未跑下来的现象。
主要与缓冲液和分离胶的浓度有关。
处理办法:更换正确pH值的Buffer;降低分离胶的浓度。
11. 为什么电泳的条带很粗?
电泳中条带很粗是常见的事,主要是未浓缩好的原因。
处理办法:适当增加浓缩胶的长度;保证浓缩胶贮液的pH正确(6.7);适当降低电压;12. 为什么电泳电压很高而电流却很低呢?
这种现象一般初学者易出现。
比如电压50v以上,可电流却在5mA以下。
主要是由于电泳槽没有正确装配,电流未形成通路。
包括:a.内外槽装反;b.外槽液过少;c.电泳槽底部的绝缘体未去掉(比如倒胶用的橡胶皮)。
处理办法:电泳槽正确装配即可。
13. 浓缩胶与分离胶断裂、板间有气泡对电泳有影响吗?
这主要出现在初学者中,一般对电泳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前者主要原因是拔梳子用力不均匀或过猛所致;后者是由于在解除制胶的夹子后,板未压紧而致空气进入引起的。
14. 凝胶时间不对,或慢或快,怎么回事?
通常胶在30MIN-1H内凝。
如果凝的太慢,可能是TEMED,APS剂量不够或者失效。
APS应该现配现用,TEMED不稳定,易被氧化成黄色。
如果凝的太快,可能是APS和TEMED用量过多,此时胶太硬易裂,电泳时易烧胶。
15. 电泳时间比正常要长?
可能由于凝胶缓冲系统和电级缓冲系统地PH选择错误,即缓冲系统地PH和被分离物质的等电点差别太小,或缓冲系统的离子强度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