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导学案_6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设计者:第一课时 九亭第四小学 郑文君
第二课时 九亭第四小学 方宗丹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想和你一起玩》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在一起》作为本册书的第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针对一年级学生在同伴群体生活中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基本的核心主题,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的这些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本课侧重于“乐群”意识的培养,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
6.交流:游戏中温暖的小故事
7.提炼总结:是呀,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不仅开心,还能受感动,学本领、收获友谊,大家一起玩真是欢乐多。(板书:欢乐多)
【设计说明】在游戏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游戏中我们会收获很多。通过“以点带面”讨论形式让小朋友在交流中明白,在交友过程中大家可以一起学本领,互相鼓励,从而获得乐群在活动中,需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讨论中,主动表达,初步体会到要遵守一定的合群规则,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主动合群的基本方式和技能,能够用这些方法和其他人共同玩耍,感受与人共处的快乐。
2.在游戏互动中,初步掌握与同伴相处时应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方法。尝试自己主动大胆地融入到和同伴一起的学习生活中,并积极参与共同活动、解决问题。
3.遵守和他人共处时的基本规则,初步养成善于倾听,乐于沟通的行为习惯。
2.交流:说说与小伙伴在一起都玩了什么游戏。
预设:老鹰抓小鸡、跳绳、讲故事等
3.出示课题: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游戏可真开心啊,说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玩。(板书: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设计说明】学生已经小学生活半年了,交到了很多的新老朋友,并一起发生了许多的故事。通过故事分享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在回忆中体会到和朋友玩耍的喜悦,初步体会到合群带来的乐趣,为后面的乐群打下情感基础。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介绍让他们初步感受合群的方法。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中的第13课。
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和习惯,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的同伴关系。
而本课侧重于“乐群”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一般来说,人人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
上学后的小学生迫切需要与同学交往,这不仅是其适应群体生活的需要,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但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有限,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还有欠缺,加上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使得很多交往难以继续。
在交往过程中,有的学生容易表现出霸道、自私、不懂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等不良行为,还有的学生因为胆怯、害羞,不能很好的融入同伴交往中,这些都使得教给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
【教学重点】针对游戏、生活中遇到的合群问题,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与他人相处中能遵守规则,做到讲文明,相互尊重和会宽容等,让小朋友与同伴能快乐相处。
【教学准备】羊角球2个、游戏词卡三张、游戏场景图若干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玩的很开心吧!你们玩了什么游戏啊?都是跟谁一起玩的?学生畅谈自己玩游戏时的快乐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二、观看动画片,理解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快乐教师播放动画片,学生观看,在相互交流感受与体会。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2)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1)回忆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向往如此美好的生活。
(2)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1)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
(2)了解游戏的规则。
4.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
(2)通过讨论最容易接受的融入大家的方法,积极参与共同活动。
【教学重点】(1)感受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
(2)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
【教学难点】(1)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2)培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反映大家共同快乐玩耍的各类图片。
2.课件。
学生准备1.玩具。
2.折纸。
3.各种游戏的道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玩得非常开心,和谁一起玩的?生1:和我们邻居一起砌长城。
生2:和同学玩跷跷板。
生3:和好朋友们玩堆沙子。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生:开心。
师:那如果是你自己一个人在玩,会这么高兴吗?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生1:因为一个人玩没意思。
生2:因为人多在一起很热闹,非常有趣。
二、回忆往事,流露真情师:是啊,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有趣了。
小朋友们,你们有小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生:略。
师:你们的小伙伴可真多呀!谁来讲讲你与小伙伴之间有趣的故事?生1:我和佳佳一起写作业。
生2:我和李育林、王浩宇一起玩捉迷藏。
生3:我和同学们一起丢沙包。
师:那就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手拉手上台,唱起来、跳起来、拍起来吧!(学生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拍手、唱歌、跳舞)师:现在,大家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生1:开心。
生2:激动。
生3:快乐。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说课稿(共9课时)附目录

②谁愿意来当母鸡?请母鸡妈妈去挑选 3 只小鸡宝宝吧。 ③体验游戏:老鹰捉小鸡 (3)采访参与学生:跟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开心)是呀,一起玩真快乐,那就请你下课后邀请更多小朋友一起 玩吧! 3.总结:(PPT 出示一起玩的快乐照片)一个人玩,很快乐。和 小伙伴一起玩,就创造出了更多快乐。(板贴:创造快乐) 环节三、层层深入,游戏感悟 (一)羊角球的玩法 1.情境引入羊角球:小朋友们,你们给欢乐岛带来了好多笑声, 于是乐乐邀请大家一起去玩欢乐岛上最热门的游戏——看,这是什 么? 2. 单人示范:玩过吗?是怎么玩的呀?谁上来玩给我们看看? (预设:两手抓紧把手,两腿夹紧球,用力蹬腿向前跳。) (二)怎么玩更有趣 1.人数增加时怎么玩: 采访学生:好玩吗?想想,怎么玩会更有趣? 预设:请一个好朋友一起玩,他玩一会儿,我玩一会 看来你很愿意和朋友分享快乐,请回到座位上。如果让更多小朋 友加入,还有更有趣的玩法吗?(预设:分小组比赛玩。) 2.引导制定规则:比赛应该怎么比呀?(预设:同时从起点出发、 人数相等、每人玩一次)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你言我语,分析问题 1.我们太阳队的小朋友好像很不高兴,你们想说什么?不公平? 怎么不公平了?别着急,一个一个说。 预设:(1)你们离篮筐远,月亮队离得近,所以你觉得不公平。 对不对? 老师看一看。恩,的确是这样。 那怎么样才能公平呢?对, 投篮的距离要一样远。(距离一样 ) (2)你好像也很不高兴,你想说什么?哦,你们的球少,要不 停地要捡。 你们有几个球?(三个!) 月亮队呢有多少球?(有十 个呢!)恩,有道理,球太少,不停地捡球肯定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想要比赛公平应该怎么样?(球一样多)好,这样,老师拿走月亮队 七个球,这样大家的球就一样多啦! 2.小裁判们,你们对游戏的过程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说课(含板书及教学反思)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次活动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场游戏体验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激发学生乐群意识,互助意识,学习一定的交往技巧,并在交往中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交往的意愿与信心。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迫切需要与同学交往,这不仅是其适应群体的需要,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与小伙伴一起游戏游戏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发展社会性的重要途径。
但是不喜欢与他人交往,不大胆不主动,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怎样引导教育孩子大胆主动地和别人交往,是一个迫切解决的总问题。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喜欢和同学交往,愉快地玩,懂得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游戏才能玩得好。
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懂得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并遵守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养成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3.知道各种游戏都有规则,并能够说出一些游戏的规则内容,能参与制定并完善简单的游戏规则。
4.通过观察,体验,讨论,实践等活动,知道游戏要有规则,体会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初步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两次击鼓传花的对比游戏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共同制定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2.通过常见的课间游戏的回忆,帮助学生建立所有游戏都有规则的概念。
3.进行一系列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有规则相伴的游戏真有趣,激发学生做一个遵守规则,文明,友善待人的好孩子。
五、说教学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二课时活动二:想一起玩怎么办?师:开心的故事讲到这里,开心的游戏又要开始了。
看,我这里有根跳绳,你愿意和我一起玩跳绳吗?我们再找个同学吧,你能不能去邀请一位同学呢?来,我们俩摇绳子你来跳,一个,两个……咦,我发现还有同学想加入我们的游戏,你想加进来,你该怎么说呢?说得不错,来吧。
你也想来?怎么说呢?好,我把我的位置让给你。
哎呀,还有这么多人想参加,我们的绳子只能再容下一个人啦。
这样吧,你们听听他们怎么说,谁最能打动你们就选谁。
师:你可真有办法,快和他们一起去跳绳吧,同学们我们给他们数数吧。
师:同学们想要一起玩时,如果能大胆主动要求加入,或者热情邀请加入,再或者想点办法加入游戏的机会就很大了。
(板书:大胆主动、热情邀请、想办法)老师呀再给你们一条建议,如果你能这样做,机会就更大了。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完故事后你们就知道老师给的是什么建议了。
师:故事看完了,谁能告诉我,我们在要加入游戏时还要注意什么呀?师:是呀,有礼貌的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可以很快地融入大家的游戏。
(板书:礼貌加入)师: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即使做到了以上几点,还是会遭到拒绝。
遭到拒绝时,你们是怎么想的呀?师:老师采访了一些同学,来看看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被拒绝呢?师:原来是这样呀,同学们当你了解了这些原因后,你对被拒绝又是怎样想的呢?师:说得真好,有时因为一些原因,有时甚至什么原因都没有,我们没能参加游戏,但我们不要因此不开心,说不定下次就轮到我们了呢。
不过有的同学好像总是轮不到跟大家一起游戏,大家看看这幅画。
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假如我们就是这位同学,心里会怎么想?体会到他的心情,你会不会跟他玩?如果还是玩不到一块呢?你会不会叫你的好朋友也不跟他玩?为什么?如果有个游戏必须要你和这个同学一起去完成怎么办?不错,你真有合作精神。
活动三:为什么玩不下去了?师:找到伙伴我们开始游戏了,却碰到了这样的情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课堂实录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在同伴生活中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基本的话题,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处、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想和大家一起玩,却因为害羞、胆怯而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表达的时候不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往往是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困扰。
为此,需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学习用协商的方式与人交往。
教材列举了学生实际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例,引发学生回到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去,举一反三,进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很想和同伴玩,但是因为年龄小,且家长都比较宠爱,所以,在与人交往时容易表现出霸道、自私、胆怯、不懂礼貌、不讲文明等特点。
这些行为方式不仅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也影响着自己的成长。
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孩子懂得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使孩子能与他人更好地相处。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克服与他人相处时不自信的缺点,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2.探寻游戏玩不下去的原因,初步掌握和大家一起玩的方法和技巧。
3.养成良好的游戏心态,树立规则意识,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寻游戏玩不下去的原因,初步掌握和大家一起玩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养成良好的游戏心态,树立规则意识,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过程:环节一:聊绘本,揭课题1.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布丁吗?生:记得。
师:小布丁不喜欢一个人玩,他在小蝴蝶的鼓励下,走出家门,去找小伙伴,你们猜一猜,小布丁会和小伙伴怎么说呢?生1:你们好!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可以吗?生2:你们好!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生3:……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布丁是怎么说的。
播放录音:我叫小布丁,想和你们一起玩。
师:大家猜对了。
小布丁能主动去找伙伴玩,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的话题。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全单元教学设计》精品优秀实用打印版教案

最新精品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目标:1.知道游戏规则是参加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在游戏中;2.在游戏、讨论等活动中,感受、体验规则在游戏中;3.在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能自觉要求自己守规则。
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
2.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
难点:1.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2.培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快乐地歌唱《课间十分钟》吧。
2.刚才视频里的小朋友在课间十分钟都玩了些什么?(跳绳,玩得多开心呀!打篮球,不仅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转呼啦圈,真有趣!)3.视频当中的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呀!小朋友,你们肯定也很爱玩游戏,说说你都平时都和小伙伴们玩哪些游戏呀?4.交流、评价:(1)玩卡片,很有意思!(2)老鹰捉小鸡,真好玩!(3)玩斗鸡,很刺激!(4)捞小鱼!大家一起玩,真开心!(5)和伙伴骑自行车玩要注意安全!(5)红绿灯的游戏很有意思!5.小朋友们,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增进了伙伴间的友谊。
有的游戏还能锻炼身体、开发智力。
今天,老师先带大家一起来玩《投篮》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二、参与游戏,发现问题1.怎么玩呢?大家看,我们教室前面有两个篮球架,我们先请第一小组和第三小组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好队。
来,把队伍排直。
嘘,静悄悄的,讲话的小朋友老师就不请他玩了。
2.小朋友们都站直了,真精神!第一小组老师给你们取名叫月亮队,给你们贴上月亮标签!你们投篮子里黄色的球。
第三小组老师给你们取名太阳队,你们投老师给你们的红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主动合群的基本方式和技能,能够用这些方法和其他人共同玩耍,感受与人共处的快乐。
2.在游戏互动中,初步掌握与同伴相处时应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方法。
尝试自己主动大胆地融入到和同伴一起的学习生活中,并积极参与共同活动、解决问题。
3.遵守和他人共处时的基本规则,初步养成善于倾听,乐于沟通的行为习惯。
4.喜欢和他人一起玩,初步培养学生乐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主动合群的方法,知道与他人相处时应遵守的规则。
教学难点:尝试自己主动大胆地融入到和同伴一起的学习生活中,并积极参与共同活动、解决问题。
三、课时分布
本课分为2课时:
第1课时由“大家一起欢乐多”、“想一起玩怎么办”、“小布丁和小蝴蝶”三个栏目组成,三个部分从让学生感受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到探究如何主动融入大家,最后引导小朋友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积极融入大家。
三个栏目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体会主动融入大家的快乐。
第2课时重点探究“为什么玩不下去了”,本课时主要针对游戏中出现的不遵守规则的问题,引导学生正视难题,寻找解决方法,遵守游戏中的规则,体会游戏中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在故事分享中,感受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
2.
初步掌握参与游戏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积极融入到其他同学的活动
中,初步感受与人共处的快乐。
3.在绘本故事和游戏体验中,遵守游戏的基本规则,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掌握参与游戏的方法,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遵守游戏的基本规则,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音乐、视频、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导入: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有趣了。
小朋友们,你们有好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
2.交流:说说与小伙伴在一起都玩了什么游戏。
预设:老鹰抓小鸡、跳绳、讲故事等
3.出示课题: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游戏可真开心啊,说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玩。
(板书: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设计说明】学生已经小学生活半年了,交到了很多的新老朋友,并一起发生了许多的故事。
通过故事分享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在回忆中体会到和朋友玩耍的喜悦,初步体会到合群带来的乐趣,为后面的乐群打下情感基础。
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介绍让他们初步感受合群的方法。
(二)游戏体验,分享收获
1. 玩“抢座位”游戏,分享游戏中的收获。
(1)介绍游戏规则:
① 6人一组随音乐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同一方向开始跑动(注意不能插队);
②当音乐停下时参加同学迅速找到一张凳子坐下;
③没有凳子的一人被淘汰。
(2)说一说:游戏中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预设:收获到开心;又学会了一个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2.播放录音:我叫丁丁,我的纸飞机是明明教我折的,飞得可高了。
3.思考:丁丁在玩游戏中,有什么收获?
预设:和明明成为好朋友;学会折纸飞机...(板书:交朋友学本领)
4.交流:你们一起玩的时候,也学到过本领吗?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学会了下围棋...
5.播放录音:我是明明,我和小伙伴总在一起玩走迷宫的游戏,一开始我总是输,小伙伴们耐心地等着我玩,我觉得这就是好朋友,我心里很温暖。
(板书:有朋友很温暖)
6.交流:游戏中温暖的小故事
7.提炼总结:是呀,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不仅开心,还能受感动,学本领、收获友谊,大家一起玩真是欢乐多。
(板书:欢乐多)
【设计说明】在游戏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游戏中我们会收获很多。
通过“以点带面”讨论形式让小朋友在交流中明白,在交友过程中大家可以一起学本领,互相鼓励,从而获得乐群带来的欢乐。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化友谊,而且可以体会到交友的价值所在。
在活动中,需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讨论中,主动表达,初步体会到要遵守一定的合群规则,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爱心助力,学习交友
过渡:抢座位的游戏咱们玩得这么高兴,有一个叫小布丁的孩子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但是他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录音:大家好,我叫小布丁,刚刚搬来,这楼上、楼下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只有玩具陪着我,我好孤单呀!
2.思考问题: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预设:他是刚搬来的没有人陪他玩)孤独的小布丁发现窗口停着一只小蝴蝶,就问:小蝴蝶,你敢出去玩么?大家猜一猜,小蝴蝶敢不敢去试一试呢?(学生齐说:敢)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小蝴蝶们找到了好朋友。
4.提问:小蝴蝶在花丛中会玩什么游戏呢?
预设:捉迷藏、采蜜等。
5.播放音频:小布丁,那个戴帽子的男孩球拍得可好了,我知道你也爱拍球,要不要和他一起玩?
6.提问:小布丁说什么了?大家看,戴帽子的小男孩,球拍得多开心啊,你
想加入一起玩吗?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怎样说,特别是怎样做,能交到新朋友呢?先静静地想一想,再和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最好用。
7.师生表演对话:
预设:
学生1:我也想和你们一起玩,带我一个呗;
学生2:我太想和你们一起玩了,加我一个呗;
学生3:加我一个呗,我有好吃的,下次和你们一起吃。
(学生互评,然后随机点评。
引导学生敢于表达、注重礼貌等。
)
8.提问:小蝴蝶和小布丁是怎样交到好朋友的呢?
预设:勇敢地走出去,大胆地说出来,还有好朋友的鼓励,就交到朋友了。
(板书:走出去说出来多鼓励多分享)
9.小结:同学们,想要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走出家门,勇敢地说,大胆地做,你就一定是会收获好朋友。
(板书:朋友多)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节选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漫画“小布丁”,通过贴合学生实际的卡通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为后来全文讨论总结出合群好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活动总结
1.出示儿歌,齐读儿歌:
朋友多,真快乐,
交朋友,学本领,
有朋友,很温暖!
大胆说,勇敢做,
多鼓励,多分享,
大家一起乐呵呵!
2.课后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与他人相处时要做到大胆出去、热情回应、主动邀请、礼貌问好,但做到这四点还不够,那还需要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来学学习吧。
【设计说明】以“儿歌”的形式结束本课时,一方面能让学生朗朗上口,较快地对本课内容有所掌握。
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在课后设置了一个思考,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合群的思考,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