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章节与测试 教案 (4)
大学物理教案-第4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动的时刻)。
反映 t=0 时刻的振动状态(x0、v0)。
x0 Acos0
v0 Asin0 x
m
A
0=0
o
A
X0 = A
o x
-A x
t T
0 = /2
m
A
o X0 = 0
m
-A
o
X0 = -A
o x
-A x
A
o x
-A
t T
0 = Tt
4、振幅和初位相由初始条件决定
由
x0 Acos0
v0 Asin 0
A A12 A22 2 A1A2 cos2 1 ,
tan A1 sin 1 A2 sin 2 。 A1 cos1 A2 cos2
3. 两种特殊情况
(1)若两分振动同相 2 1 2k ,则 A A1 A2 , 两分振动相互加强, 如 A1=
A2 ,则 A = 2A1
(2)若两分振动反相,2 1 2k 1 , 则 A | A1 A2 | ,两分振动相互减弱,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 机械波----机械振动的传播 波动 电磁波----电磁场的传播 粒子波----与微观粒子对应的波动 虽然各种波的本质不同,但都具有一些相似的规律。
一、 弹簧振子的振动 m
o X0 = 0
§4.1
m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二、谐振动方程 f=-kx
a f k x
x
mm
令 k 2 则有 m
教学内容
备注
1
大学物理学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教案
第 4 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前言 1. 振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2. 振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机械振动:位移 x 随 t 变化;电磁振动;微观振动 广义振动:任一物理量(如位移、电流等)在某一数值附近反复变化。 3. 振动分类
普通心理学教案(第4章 知觉)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
2018年10月 22日授课年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020级班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教师徐鹏
室主任审核签字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著)
起止章节页码第四章,P149 – P201
讲授题目第四章知觉
计划用学时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知觉的一般概念
熟悉内容知觉的特性
教学要点:重点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难点错觉
疑点
教学进程: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讲义)
25分钟20分钟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30分钟20分钟30分钟第三节空间知觉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
10分钟小结:复习本章节掌握内容和做习题
教学方法:课堂多媒体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习题练习
参考资料:
1.《心理学与生活》(美)津巴多等著,王佳艺译 /2008-07-01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业:一、复习本次课所授内容
贵州医科大学教案。
初中数学章节教案

初中数学章节教案
本节课的内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相似多边形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热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难点: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如卫星图片、同比例放大的画作等,引导学生对相似图形产生兴趣,引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例题演示相似多边形的判定过程。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多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了解学生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汽车理论》教案4-汽车制动性

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60’)
(1)制动减速度(10’) 1)车辆制动时整车受力分析 2)最大制动减速度的推导
abmax s g , abmax p g
3)平均制动减速度 (2)制动过程分析(15’) 1)制动踏板力、汽车制动减速度与制动时间的关系曲线 2)阶段划分 驾驶员反应时间
(7)同步附着系数φ0 的选择(15’)
4
预习 思考题
《汽车理论 A》教案
1)轿车同步附着系数φ0 的选择 2)货车同步附着系数φ0 的选择 本章节的重点,介绍完轿车的φ0 选择后采用提问式教学让学生 自己分析货车φ0 的选择 (8)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15’) ECE 制动法规 (9)制动力的调节(15’) 1)限压阀 2)比例阀 3)感载比例阀、感载射线阀 (10)制动防抱死系统(ABS)(40’) 1)ABS 的理论依据 2)ABS 的优缺点 3)ABS 的基本组成 4)ABS 的液压原理 5)ABS 的控制原理 ABS 的理论依据和优点是本章节的重点,应认真分析到位。结 合视频文件和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本章共 10 学时,5 次课,各次课的预习思考题: 第 1 次课预习思考题 汽车制动性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什么是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它们和附着力的关系如何? 什么是滑动率? 什么是制动力系数?它与滑动率的关系如何? 什么是侧向力系数?它与滑动率的关系如何?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第 2 次课预习思考题 制动过程分成哪几个阶段?哪几个阶段与制动距离有关? 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性能比较? 什么制动跑偏?其产生原因有哪些? 前后轴的抱死次序有哪几种?各是何含义? 什么制动侧滑?哪种情况下易发生制动侧滑?为什么? 第 3 次课预习思考题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失去转向能力?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4-6)与(4-7)的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案第四章总账系统

第四章总账【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总账系统初始化中设置会计科目,录入期初余额及设置各种分类档案资料的方法。
3、掌握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凭证处理和记账的方法。
熟悉出纳管理的内容和处理方法。
4、掌握期末业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
【本章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前三章的基本知识以及《会计学原理》相关理论,同时应该熟悉会计处理的基本流程。
2、本章知识包括:总账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出纳管理、期末处理,由此决定本次教学的顺序。
【本章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1)、总账系统初始化中设置会计科目(2)、录入期初余额及设置各种分类,档案资料的方法(3)、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凭证处理和记账的方法(4)、出纳管理的内容和处理方法(5)、期末业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2、教学难点:(1)、凭证的修改(2)、期末业务的内容和处理方法【本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形式讲授法【课时分配】14学时【参考书目】指定的教材。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内容:分成四节。
时间:4.1为4课时,4.2为4课时,4.3为2课时,4.4为2课时4.1 总账系统初始化4.1.1启动总账系统系统初始化:是指将通用会计软件转成专用会计软件、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移植到计算机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是使用财务软件的基础。
总账初始设置的内容:包括设置基础参数、会计科目、外币及汇率、凭证类别、结算方式、分类定义、编码档案、录入期初余额及设置操作员明细权限。
4.1.2设置总系统参数系统在建立新的账套后由于具体情况需要,或业务变更,发生一些账套信息与核算内容不符,可以通过此功能进行账簿选项的调整和查看。
可对"凭证选项"、"账簿选项"、"会计日历"、"其它选项"四部分内容的操作控制选项进行修改。
(公开课设计)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4 What can you do A let’s talk教学设计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A) Let’s talk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够听懂、会说:We'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next Tuesday!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及其答句并能在各种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句型。
2.能够灵活应用四会单词和四会动词短语。
重点动词词组:sing English songs, do some kung fu及句子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难点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及句型的熟练运用。
教具课件,相应教学工具等。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Preparation准备活动1.Let’s chant.2.活动:看动作,猜词组活动方式: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出相应的词组。
3.活动:才艺表演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进行才艺表演,边表演边用I can…来展示自己的才华,看看谁的本领大。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Presentation新知呈现1.Let’s tryT: Do you know our fri end Mike? What can Mike do? Let’s try.Our que stion is “ What can Mike do?” Listen and tick.(l)学生先看图,说说Mike会做什么?如:Mike can draw cartoons. He can do some kung fu.(2)学生听录音,做Let's try部分的练习,回答问题:“What can Mike do?”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勾出Mike会做的事。
2. 教学Let's talk介绍对话背景。
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party. Miss White are talking with her students. What can the students do for the party?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 it.1)出示教学挂图,师生就挂图内容进行对话。
信号与系统教案第4章FT的性质

可见An是n的偶函数, n是n的奇函数。 an = Ancosn, bn = –Ansin n,n=1,2,… 上式表明,周期信号可分解为直流和许多余弦分量。 其中, A0/2为直流分量;
A1cos(t+1)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它的角频率与原周期信号相同;
A2cos(2t+2)称为二次谐波,它的频率是基波的2倍; 一般而言,Ancos(nt+n)称为n次谐波。
信号与系统 电子教案
第四章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点击目录
第4-1页
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 傅里叶级数 周期信号的频谱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取样定理
,进入相关章节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教研中心
a0 f (t ) a n cos(nt ) bn sin(nt ) 2 n1 n 1
系数an , bn称为傅里叶系数
2 an T
第4-10页
可见, an 是n的偶函数, bn是n的奇函数。
■
T 2 T 2
f (t ) cos(nt ) d t
2 bn T
信号与系统 电子教案
4.2
傅里叶级数
3 .f(t)为奇谐函数——f(t) = –f(t±T/2) 此时 其傅里叶级数中只含奇次谐波 分量,而不含偶次谐波分量即 a0=a2=…=b2=b4=…=0
0 f(t)
T/2
T
t
三、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含义比较明确,但运算不便,因
而经常采用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可从三角形式推出:利用 欧拉公式:cosx=(ejx + e–jx)/2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与测试及答案)

【2019统编版】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全章节备课教案教学设计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理解密码子的概念3.能熟练地阅读密码子表4.能够运用教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5.理解中心法则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遗传信息的转录思考:(1)DNA主要存在于哪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2)蛋白质是在哪里合成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的(3)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的呢?科学家推测,在DNA和蛋白质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物质充当信使,后来发现细胞中确有这样的物质,它就是RNA。
1.关于RNA(1)RNA的全称:核糖核酸(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3)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即时突破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若核酸中出现碱基T或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则必为DNA。
对②若核酸中存在A、T、C、G四种碱基,其中A≠T、C≠G,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对③若核酸中出现碱基C,则必为RNA。
错(4)RNA的种类和功能信使RNA(mRNA):遗传信息传递的媒介。
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核糖体RNA(rRNA):与蛋白质构成核糖体。
总结:为什么RNA适合做DNA的信使呢?①RNA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连接而成,跟DNA一样能储存遗传信息。
②RNA一般为单链,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③RNA与D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mRNA是DNA的信使,那么DNA在细胞核里,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把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5的第三自然段和图4-4,完成下列填空。
2.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2)场所:细胞核(3)基本条件:①模板:DNA的一条链②原料: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RNA聚合酶(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5)产物:mRNA(6)遗传信息流动:DNA→mRNA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编码这个蛋白质的一段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碱基暴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三)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5~6节)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2分)1.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A .用钢丝球洗刷铝锅B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C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的水垢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昧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 3+3H 2↑B .熟石灰和盐酸反应:CaO+2HCl=CaCl 2+H 2OC .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 2S04=CuS04+H 2↑D .通电分解水:2H 2O −−→−通电2H 2↑+0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C .涤纶、腈纶、羊毛等都属于天然纤维D .电木插座开裂后,可用加热熔化的方法修补4.X 、Y 、Z 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 、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 表面产生气泡;将Y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 表面有银析出,而Z 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ZB .X>Z>YC .Z>X>YD .Y>Z>X5.小芳收集了一些衣料的纤维,各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
下列衣料纤维中,燃烧后能够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A .涤纶B .锦纶C .棉纤维D .羊毛纤维6.金(Au)、银(Ag)、铜(Cu)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右图就是几枚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制造的金属货币。
下列关于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B .单质铜可以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C .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D .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大小的顺序为:金>银>铜7.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 .观察颜色B .称量质量C .加稀硫酸D .磁铁吸引8.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9.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人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A.有H2S04 B.有CuS04和FeS04C.有H2S04和FeS04 D.只有FeS0410.从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什么有关……………………………………………………………(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金属的延展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04溶液、ZnS04溶液、CuS0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 B. ZnS0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根据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12.下列对塑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废弃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C.所有塑料都容易燃烧并产生有毒气体 D.塑料给人类带来了污染,因此要禁止生产和使用1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慢。
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丙>甲>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 丙>乙>甲14.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 C.D、C、A、B D.D、C、B、A15.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Y盐溶液Z盐溶液Ni 无无有Mn 无有有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16.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0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0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人到FeS04、CuS0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04、Cu S04溶液中。
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7.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18.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C.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19.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其中不必进行的 是…………………………………………………………………………( )A .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C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 .将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20.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具有酸的性质)。
关于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与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 .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 .只能与硫酸反应D .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1.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 向其中分别加人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 .向左偏B .向右偏C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21.铝合金材料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单质”)。
铝是活泼金属,生活中的铝锅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如果将铝片投入 稀硫酸中,片刻之后才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A 、B 、I 均为单质,其中A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 ,物质A 、C 、F 、G 中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B 、D 、I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这些物质间的部分反应见下面的反应表达式(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①A+B→C ②A+H→F+I ↑ ③C+H→F+E ④G+H→F+E+D ↑ ⑤B+I→E ⑥E→B ↑+I ↑请回答以下问题:(1)A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E 物质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A 与D 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3.2008年5月26日上午,北京奥运圣火在泰州市传递。
奥运祥云火炬在工艺上采用了高品质的铝合金外壳和中空塑件设计。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铝合金材料中的铝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的:2A12O 3(熔融) 4Al+302↑。
其中,冰晶石作熔剂,可使A12O 3更易离解成自由离子。
冰晶石的化学式为Na 3AlF x ,则其中氟元素的原子个数x 为________。
(2)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 3H 8),它与甲烷(CH 4)、丁烷(C 4H 10)属于同一系列的有机物——烷烃。
烷烃系列中还有戊烷(C 5H 12)、己烷(C 6H 14)等许多物质。
根据上述几种 烷烃的化学式与名称,可知分子中含两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是________,所有烷烃中含 氢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
(3)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丙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02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沉淀与通入C0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产生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克,请计算原石灰水中所含溶质的质量________克。
电解 冰晶石三、实验题(共18分)24.(8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现象: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