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细菌ppt课件
C15 动物源性细菌linben总结

炭疽芽孢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
枯草芽胞杆菌
二、蜡样芽孢杆菌
• 致: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呕吐型和 腹泻型 • 2、机会性感染
第四-七节 自学
第六节 弗朗西斯菌属
• 一、分类与临床意义
种类:土拉弗朗西斯菌、新凶手弗朗西斯菌2个种。 经:接触患病动物感染或消化道、呼吸道或昆虫叮咬 致病表现:急、高热、剧烈头痛、关节痛,甚至衰竭 及休克、全身中毒症状;接触/叮咬部位皮肤溃疡、 淋巴结肿大坏死。
第一节 布鲁菌属
• 一、生物学性状
• 1、G- 短小杆菌,无芽鞭,有微荚膜 • 2、需氧菌+CO2 ,高求,专用培养基; • 3、分类:含A、M、G、Vi、L、Y、C抗原 • 依A:M分——羊、 牛、 猪布鲁菌 A:M —— 1:20 20:1 2:1 • 4、抵抗力较强,土壤毛皮病畜脏器分泌物、 肉和乳制品可生存数周—数月;
属肠杆菌科
一、鼠疫耶尔森菌
1、G-球杆菌端脓染,易发生形态变异而呈多形 态性; 2、蚤叮咬、呼吸道传播, 致鼠疫(烈性传染病 )、 肠炎 、败血症; FI –Ag、 V/W-Ag、 外膜蛋白、 外毒素(鼠、 肠)、内毒素致病。 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
8
卡法之战 1364年,鞑靼人远征,围攻卡法 城。卡法城军民奋力抗击,酣战数日 未分胜负。 鞑靼士兵大部分是患过鼠疫的幸 存者,深知鼠疫的厉害,面对苦攻不 下的卡法城,决定把大自然赐予他们 的鼠疫“慷慨”地转让给卡法城。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 们弄来几具死于××的尸体,穿上鞑 靼士兵服装,抛进城内。
极度损害,细菌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病死率极高。
(3)肺鼠疫或继发性鼠疫 由吸入空气中鼠疫杆菌
直接引起,传染性极强,在寒冷季节里很容易造成扩大 流行,此型病症最危险。继发性肺鼠疫由腺鼠疫或败血 症鼠疫患者体内细菌侵入自身肺内引起的并发性肺炎, 由病人呼吸散播,病死率极高。
动物源性细菌

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某些传染病,所谓的|人畜(兽)共患病(zoono sis)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该类细菌通常以家畜或野生动物作为储存宿主,人类因通过接触病畜及其污染物等途径感染而致病,这些病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地。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氏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等。
第一节布氏菌属布氏菌属(Brucella)又称布鲁菌属,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现已知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因最早由医师_David Bruce首先分离出,故得名。
本属对人致病的有[羊布氏菌(B. melitens[S、牛布氏菌(B. abortus,又称流产布氏菌)、猪布氏菌(B. sui®和犬布氏菌(B. canis),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氏菌病,其次为牛布氏菌病。
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有微荚膜。
(二)培养特性为需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若加入血清或肝浸液等可促进生长。
最适pH为6.6〜6.8。
经37C培养48小时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型(S)菌落,经人工传代培养后可转变成粗糙型(R)菌落。
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不产生溶血现象,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使培养液轻度混浊并有沉淀。
牛布氏菌在初分离时需5%〜10%CO2。
(三)生化反应大多能分解尿素,产生H2S。
根据产生H2S的多少和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鉴别羊、牛、猪等三种布氏菌。
(四)抗原构造与分型布氏菌含有两种抗原物质,即A抗原和M抗原。
两种抗原在不同的布氏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菌含A抗原多,故A抗原又称牛布氏菌(abortus)抗原;羊布氏菌含M 抗原多,故M抗原又称羊布氏菌(melitensis)抗原。
由于两种抗原的比例在菌种中有差异,如牛布氏菌 A : M = 20 : 1,而羊布氏菌 A : M=1 : 20,猪布氏菌 A : M=2 : 1,因此用A与M因子血清进行凝集试验可鉴别三种布氏菌(表16-1)。
动物源性细菌

炭疽芽胞杆菌引起食草动物炭疽病,
人类可经多种途径感染该菌。
19:46
致病性
人类炭疽病有3种临床类型: ① 皮肤炭疽:由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所致, 最多见, 占95%。
伤口感染 小疖 水泡、脓包 坏死溃疡 中央黑色焦痂
① 肺炭疽:由吸入芽胞所致。占 5% 。多见于皮革工 业的工人。
② 肠炭疽: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芽胞 污染的食物所致。少见
免疫荧光法检测荚膜抗体,ELISA检查炭疽毒素, PCR技术检测核酸。
19:46
(四)防治原则
病畜应严格隔离,死畜焚毁或深埋,严禁现 场解剖、剥皮和食用;易感家畜接种疫苗; 患者严密隔离至痊愈。
易感人群皮上划痕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
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采 用环丙沙星及红霉素等。
19:46
第一节
布鲁菌属Brucella
布鲁斯菌属共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鲁菌病,其次为牛 布鲁菌病。
19:46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培养特性 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 抵抗力 较强:在土壤、毛皮、病 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 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19:46
4.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 有菌免疫 无菌免疫 Ⅳ型超敏反应(免疫保护及病理损害)
19:4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血液、骨髓、尿、乳汁及关节渗出液等
分离培养与鉴定:
双相肝浸液培养基
血清学检测:
玻片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布鲁斯菌素皮肤试验用来诊断慢性布鲁斯菌
I3 第十五章 动物源性细菌 5.30

病原体:汉塞巴尔通体
血清学鉴定
核酸检测
防治原则
灭鼠灭蚤是切断鼠疫传播环节、消灭鼠疫的根本 措施。
鼠疫菌苗有活菌苗(EV活菌苗)、死菌苗和化学菌 苗三类。接种途径有皮下、皮内、皮上和气雾等, 一般在接种后10~15d产生免疫力,维持约1年。
此外,应加强国境、海关检疫。 治疗:腺鼠疫采用链霉素加磺胺类药物;肺鼠疫和 败血症鼠疫常用链霉素或阿米卡星加四环素治疗。
H2S 含染料培养基中生长
凝集试验
菌种
需试 要验
产 复红(1: 硫堇(1: 抗A 抗M 生 50000) 20000) 因子 因子
牛布鲁 + + +
氏菌
+
羊布鲁 - 不 -
氏菌
定
+
猪布鲁 -
氏菌
+ +/ -
-
-
+
-
+
-
+
+
+
+
抵抗力
生物学性状
本菌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皮毛、肉和乳制品 及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但在湿热60℃、20min死亡;直射日光下 20min死亡;3%来苏儿中数分钟死亡。 对常用的抗生素也较敏感。
芽胞杆菌属(Bacillus)
芽胞杆菌属是一大群具有芽胞的革兰阳性杆菌,其 共同特点是绝大多数菌种在有氧条件下形成不大于菌体横 径的芽胞,多有周鞭毛,对营养要求不高,菌体呈长链状 排列,菌落为粗糙型。 本菌属包括: 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炭疽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其它芽胞杆菌:是实验室和药品生产车间常见的污染菌
一、生物学性状
G-需氧杆菌,个别种有单极鞭毛,为兼性细胞内 寄生。
动物源性细菌

加强养殖管理
加强养殖场的卫生 管理,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清洁
加强养殖场的通风 和采光,保持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
加强养殖场的防疫 措施,定期进行疫 苗接种和疾病检测
加强养殖场的饲料 管理,保证饲料质 量和营养均衡
加强养殖场的人员 管理,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和培训,提 高养殖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防疫意识
提高卫生水平
传播疾病:动物源性细菌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疾 病,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动物源性细菌可能导致生态失衡, 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影响农业生产:动物源性细菌可能导致农业生产 损失,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Nhomakorabea3
动物源性细菌的预防和控制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动物 源性细菌的传播和危害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预防和控 制动物源性细菌的技术水平
4
动物源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细菌的致病机理
细菌的致病机理主要包括毒素、 酶、侵袭和免疫逃避等。
01
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
细菌的繁殖方式为 二分裂,即一个细 菌分裂成两个新的 细菌。
细菌的种类繁多, 包括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球 菌、杆菌等。
细菌在自然界中广 泛存在,对人类和 其他生物具有重要 的影响。
01
02
03
04
动物源性细菌的分类
革兰氏阳 性菌:如 金黄色葡 萄球菌、 链球菌等
革兰氏阴 性菌:如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等
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人卫7版微生物)16 动物源性细菌

炭疽杆菌青霉素串珠试验菌体呈现串珠状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重点在于控制家畜感染和牧场的污染 对疫区家畜接种活疫苗
对从事畜牧业的有关人员用炭疽减毒
活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Exotoxin
Protective antigen (PA) - subunit 保护性抗原 B
Lethal factor (LF)-Both PA and LF are
required for lethal activity. required for edema to occur.
致死因子 水肿因子
侵入门户:
多
所 消化道 致 疾 病
败血症
呼吸道
皮肤
肠炭疽
肺炭疽
皮肤炭疽
炭疽性脑膜炎
Cutaneous Anthrax
Lab diagnosis
标本 采取标本时注培养与鉴定
青霉素串珠试验
动物试验
青霉素串珠试验:
炭疽杆菌接种含青霉素(0.05-0.5u/ml) 培养基中,其形态变异为肿大而均匀的圆球形, 呈串珠状排列,故称串珠试验,其他需氧芽胞 杆菌无此现象。
Chapter 16 Zoonotic
bacteria
动物源性细菌
概念: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 类发生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 菌。
储存宿主:家畜或野生动物
传播途径:接触病畜及其污染物 高发区: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地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一、炭疽芽胞杆菌 (B. anthracis)
Gram stain of Bacillus anthracis
Gram stain of Bacillus anthracis
动物源性细菌知识

假结核耶氏菌
(Y. pseudotuberculosis)
• 致病性 人类感染多为胃肠炎,肠系 膜淋巴结肉芽肿,回肠末端炎等, 后者的症状与阑尾炎相似,多发生 于5~15岁的学龄儿童,并易发展为 败血症。少数表现为高热、紫癜, 并伴有肝、脾肿大,类似肠伤寒的 症状。并有呈结节性红斑等自身免 疫病症的。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下午5时 55分20 .10.291 7:55Oc tober 29,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9 日星期 四5时55 分35秒 17:55:3 529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5时55 分35秒 下午5 时55分1 7:55:35 20.10.2 9
动物源性细菌
动物源性细菌
• 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 菌,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 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称为人畜 (兽)共患病,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动物 作为传染源的称为动物源性疾病 (zoonosis)
动物源性细菌
• 布鲁菌 • 鼠疫耶氏菌 • 炭疽芽胞杆菌 • 弗朗西丝菌
布鲁菌属 (Brucella)
预防
• 灭鼠灭蚤是切断鼠疫传播环节,消 灭鼠疫源的根本措施。
• 我国目前应用EV无毒株生产活菌疫 苗,多用皮下、皮内接种或皮上划 痕,免疫力可维持8~10个月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Y. enterocolitica)
• 致病物质:耐热肠毒素
• 小肠结肠炎分为四型:①胃肠炎 (或小肠结肠炎)型;②回肠末端 炎、阑尾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型; ③结节性红斑与关节炎型(自身免 疫病);④败血症型。
动物源性细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 内毒素 – 荚膜与侵袭酶
特征:可通过完整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 2、感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径
–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畜产 品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多途径感染
– 普通培养基:R型菌落
3、抵抗力较弱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 F1抗原: 荚膜抗原,抗吞噬作用 2. V/W抗原:抗吞噬作用,增强毒力、侵袭力 3. 外膜蛋白:突破防御、增强致病性 4. 鼠毒素(外毒素):对鼠类有剧烈毒性 5. 内毒素:发热、休克、DIC等
(二)所致疾病
传播途径:鼠蚤、人蚤、呼吸道
动物源性细菌
动物源性细菌--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动物源
以动物为传染源
动物源性疾病(zoonosis)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传染病
人畜(兽)共患病
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 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
主要动物源性细菌
炭疽芽胞杆菌 布鲁杆菌 鼠疫耶氏菌
芽胞杆菌属
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
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病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俗称炭疽杆菌 也是目前已知最大致病菌
1. “二战”期间,日本731部队大量 培养炭疽杆菌,并用活人进行细 菌及细菌武器效能的试验。
2. 1942年,浙赣战役---731部队
用飞机把130公斤的炭疽菌---向
水源地、沼泽区和居民区投撒---
陆续暴发疫情--我国军民大批死
亡。
3. 日本战败后,731部队在逃跑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源性细菌
定义: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 主要有:布氏菌 炭疽芽胞杆菌 鼠疫耶氏菌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炭疽杆菌感染人体的途径及其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2.简述炭疽杆菌的防治原则。 3. 试解释动物源性细菌、串珠试验。
炭疽芽胞杆菌
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病
致病物质
荚膜
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
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
所致疾病
炭疽病: • 传染源:患病食草动物及其制 品或被污染物 • 传播途径:接触——皮肤炭疽 食用——肠炭疽 吸入——肺炭疽 可并发败血症,死亡率极高
防治原则
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场的卫生防护
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 严禁现场剖检取材,死畜剥皮或煮食,必经焚毁或深埋2m以下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俗称炭疽杆菌
传播方式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列呈竹节状、有荚膜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培养
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卷发状菌落)
抵抗力很强
5%石炭酸5天 干燥土壤、皮毛中存活数年至几十年
对青霉素等敏感
炭疽芽胞杆菌
所致疾病
物质
荚膜、鼠毒素、内毒素等 鼠疫,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在人群发病前,先有鼠类的发病和流行 传染源:鼠、病人 途 径:鼠蚤、人蚤、呼吸道
鼠-蚤-人
病
人-人
肺鼠疫
引起
败血症型鼠疫
腺鼠疫
胞内寄生菌:
沙门氏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嗜肺军团菌
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
噬菌体基因编码的毒素: 猩红热毒素、志贺毒素、肉毒毒素、 白喉毒素
谢 谢 大 家
特异性预防
减毒活疫苗 疫区工人
治疗以青霉素为主
鼠疫耶氏菌
俗称鼠疫杆菌,是鼠疫的病原菌
①G—,两端浓染卵圆形短杆菌,有荚膜(图1)
②培养的典型菌落为粗糙型菌落,在肉汤培养基中形成菌膜,且稍加摇动呈“钟乳石” 状下沉现象
③通过鼠蚤的叮咬而传染人类,临床常见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鼠疫(图2)
④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 ⑤预防:灭鼠灭蚤来切断传播环节,特异性预防是接种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