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内蒙古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生物学(上)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

空白对照
5.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喷水池
水龙头
饮水机
喷水池的细菌和真菌比饮水机、自来水多。
(四)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分布广泛
深海火山口周围的部分生物
(五)细菌和真菌生存的一般条件
书桌
说明细菌和真 菌的生存需要 什么条件?
▪有机物
餐桌
(五)细菌和真菌生存的一般条件
新鲜的蘑菇 晒干的蘑菇
说明细菌和真 菌的生存需要 什么条件?
3.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 • 标签纸 • 四套培养基(高温灭菌) • 三支无菌吸管 • 三种水样(喷水池、自来水和饮水机)
3.制定计划 思考:
① 标签纸有什么作用?
做标记(时间、组别等)
3.制定计划 思考: ② 为什么有四套培养基?
喷水池
自来水
饮水机
空白对照
3.制定计划 思考:
③ 三支有刻度的无菌吸管有 什么作用?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为什么肉眼看不到细菌和真菌?
(一)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思考:从哪些方面可以分辨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小
大
或光滑粘稠, 绒毛、絮状、 或粗糙干燥 蛛网状
大多数为白 红、褐、绿、
▪水分
(五)细菌和真菌生存的一般条件
细菌和真菌生 存的一般条件
▪水分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 有的细菌还需要特殊条件,比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需要在缺氧的条
件下进行生长
▪夏天一些水果蔬菜容易腐
烂,你能根据细菌和真菌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课
教
学
贰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观察 菌落
菌落(菌类繁殖 细菌
后的集合体)
真菌
课 堂
培养基: 适于细菌、真菌生长的物质
总
分布:广泛分布于生物圈
结
生存的基本条件 水分
叁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质
有的需要特殊条件
为了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某研究小组在无菌固体培养
基上均匀涂抹被检测的细菌,放置浸泡不同液体的甲、乙、丙三
3.接种(冷却后进行)
新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接种?
课
教
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 培养基。
学
超净台内接种
贰
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4.提供适宜温度培养
为什么要准备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 养皿,并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形成对照,对照组的培养皿经高温灭 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不会有菌落 的生成。如果对照组有菌落产生,说 明灭菌不完全,不能排除外界干扰。
新 课 教 学
贰
三、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制定计划:
(1)没有想好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将标 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
设置对照。一套培养皿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套培养 皿在选定的环境中处理,为实验组。
细菌和真菌生活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
贰
质等,还需要一定的水,琼脂。
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2.将培养皿、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
为什么必须高温处理? 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 养基内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杀死, 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2019-2020年内蒙古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 新人教版

真
曲霉
菌
菌
的
的
菌
菌
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
落
青霉
• 细菌的菌落 真 菌 的 菌 落
4.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牛肉汁 琼脂
冷却 胶化
培养皿
配制好的培养基
高温高压 灭菌锅
高温灭菌
接种
恒 温 箱
恒温培养
观察菌落
4.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接种 4.恒温培养
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如何检测教室空气中细菌的多少?
2.什么是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3.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各有什么特点?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状
颜色
光滑粘稠 细菌菌落 小 或干燥粗糙
灰色、白 或黄
绒毛状,絮状 真菌菌落 大 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 黑,黄
细
肺炎链球菌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课件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级标题
4、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
表面轻轻一接,这一做法在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中叫( A )
A.接种 B.种植 C.培养 D.接合
c 5、下列哪一组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细菌或真菌( )
A、火山口与熔岩
B、皮肤与体内
C、超高温及超真空
D、土壤与湖泊
6、下列不是所有细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 A )
真菌
真菌
真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分布广,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在已经发现了七 万多种真菌。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真菌已经有了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
1、酵母菌
形态:卵形 结构:单细胞个体;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里面有明显的液泡,与植物 细胞区别的是无叶绿体。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A、氧气 B、有机物 C、水 D、适宜的温度
7、下列与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无关的是( D)
A、饭前饭后洗手
B、便后洗手冲厕
C、经常进行家居消毒
D、经常给花草浇水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级标题
4、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
表面轻轻一接,这一做法在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中叫( A )
A.接种 B.种植 C.培养 D.接合
c 5、下列哪一组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细菌或真菌( )
A、火山口与熔岩
B、皮肤与体内
C、超高温及超真空
D、土壤与湖泊
6、下列不是所有细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 A )
真菌
真菌
真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分布广,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在已经发现了七 万多种真菌。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真菌已经有了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
1、酵母菌
形态:卵形 结构:单细胞个体;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里面有明显的液泡,与植物 细胞区别的是无叶绿体。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A、氧气 B、有机物 C、水 D、适宜的温度
7、下列与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无关的是( D)
A、饭前饭后洗手
B、便后洗手冲厕
C、经常进行家居消毒
D、经常给花草浇水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4_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 的分布
手机
VS
马桶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33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1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2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3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5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10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150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300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70000 倍
霉变
肉眼可看到的菌落
在一个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 亿个的个体。
观察要求
• 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菌落,完成以下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 判断培养基上的菌落,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 真菌菌落?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光滑黏稠或 粗糙干燥
一般为白色
真菌菌落 大
常呈绒毛状、絮 红、褐、 状或蜘蛛网状 绿、黑、
黄等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接种
配制培养基
恒
温
高温灭菌
培 养
箱
接种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上海青年报
生物学家表示,由于长时间的触摸以及电池产生 的热量,手机成为滋生所有类型细菌的一大温床。手 机上的细菌数量甚至超过了卫生间马桶、一只鞋或者 一个门把手等细菌基地。
检测探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参照教材,设计实验方案,各组选择的 环境要有代表性,注意设计对照,提倡进行 对比实验。
手机
VS
马桶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33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1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2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3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5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10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150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30000 倍
电镜下的钉子
放 大
70000 倍
霉变
肉眼可看到的菌落
在一个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 亿个的个体。
观察要求
• 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菌落,完成以下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 判断培养基上的菌落,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 真菌菌落?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光滑黏稠或 粗糙干燥
一般为白色
真菌菌落 大
常呈绒毛状、絮 红、褐、 状或蜘蛛网状 绿、黑、
黄等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接种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接种
配制培养基
恒
温
高温灭菌
培 养
箱
接种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上海青年报
生物学家表示,由于长时间的触摸以及电池产生 的热量,手机成为滋生所有类型细菌的一大温床。手 机上的细菌数量甚至超过了卫生间马桶、一只鞋或者 一个门把手等细菌基地。
检测探究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参照教材,设计实验方案,各组选择的 环境要有代表性,注意设计对照,提倡进行 对比实验。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4_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

A
请 观
B察
2、上图培养基中( A)是细菌 的菌落,( )是B真菌的菌落。
3、细菌和大部分真菌个体比较小, 可以在( C)中加入适于它们生长 的物质制成 ( ),B 经过接种就会 繁殖成肉眼可见的( )。A
A. 菌落 B.培养基 C. 培养皿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 c)。
氧气 水 有机物 适宜的温度 A . B. C. D.
四、生存条件
基本条件:
•水分 •适宜的温度 •大多数还需要有机物
特殊生存条件:
•某些细菌和真菌还要特定生活条件如乳酸菌生活 在无氧的条件,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微生物大量存在的地方
微生物很难生存的地方
1、下列关于细菌的菌落特点叙述 错误的是( D)。
A. 比较小 B. 或光滑黏稠
C. 或粗糙干燥 D. 比较大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放大33倍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钉子
放大100倍
放大200倍
放大300倍
放大500倍
放大1000倍
放大15000倍
放大30000倍
放大70000倍
杆菌
大肠杆菌
双歧杆菌
弧菌
霍乱弧菌
螺菌
球菌
肺
金
炎
黄
球
色
菌
葡
萄
球
菌
嗜热 链球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什么样条件下细菌更多呢?
(实验目的:温度,湿度,有机物)
1、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 为什么?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2、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什 么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 ?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A . 农村养鸡的地方没有细菌真菌 B . 农户的衣服上没有细菌真菌 C . 养鸡场的细菌真菌比农户家多 D . 养鸡场、农户家的细菌真菌一样多
3、通过学习了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后,小慧从培养流程中可以看出细菌真菌 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
A . 水分 B . 有机物 C . 适宜温度 D . 以上三项
如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示:参考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步骤
XX牌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哪些基本条件:
为什么在夏天面包容易发霉? 为什么塑料不会发霉? 晒干的蘑菇为什么不容易发霉?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有些细菌和 真菌十分微小, 往往需要用电子 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有没有更直 观的方法证明周 围环境中细菌和 真菌的存在呢?
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真菌菌落
我们可以利用菌落进行计数
1、制作培养基
材料:琼脂(凝固剂);牛肉汁、土壤浸出液、牛奶等 (提供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
4、小毛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 放了盐水浸过的无菌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 对此的解释是 ( )
A . A 细菌以纸片为食
B . A 细菌生长速度快
C . A 细菌消灭了B 细菌
D . A 细菌更适应盐度大的环境
本节小结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巩固练习
妈妈说常吃大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大蒜可以杀菌吗?小曼决定 和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步骤如下:
3、通过学习了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后,小慧从培养流程中可以看出细菌真菌 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
A . 水分 B . 有机物 C . 适宜温度 D . 以上三项
如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示:参考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步骤
XX牌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哪些基本条件:
为什么在夏天面包容易发霉? 为什么塑料不会发霉? 晒干的蘑菇为什么不容易发霉?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有些细菌和 真菌十分微小, 往往需要用电子 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有没有更直 观的方法证明周 围环境中细菌和 真菌的存在呢?
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真菌菌落
我们可以利用菌落进行计数
1、制作培养基
材料:琼脂(凝固剂);牛肉汁、土壤浸出液、牛奶等 (提供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
4、小毛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 放了盐水浸过的无菌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 对此的解释是 ( )
A . A 细菌以纸片为食
B . A 细菌生长速度快
C . A 细菌消灭了B 细菌
D . A 细菌更适应盐度大的环境
本节小结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巩固练习
妈妈说常吃大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大蒜可以杀菌吗?小曼决定 和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步骤如下: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共26张PPT)

得出结论
洗手前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表达和结论
建议同学们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吃东西前注意 洗手。
交流讨论
1、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防止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落在培养基上
2、为什么要有三套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目的是设置对照。一套培养皿不作处理(对照组), 另两套进行接种(实验组)。
菌落数目
43 44 42 12 10 11 0 0 0
平均值
43
11
0
菌落其他情况
实多验,结而1号果3号:无1号变比化2。号培2养号基上细菌真菌的3菌号落较
实验结论:洗手前手上细菌数量比洗手后的多
洗手前
洗手后
对照组
实验结果
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多,洗手后的培养皿中的细菌 数量较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
再见
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呢?
• 显微镜:细菌都很微小,大部分真菌
个体很小,镜下才可看清结构
• 肉眼:
1.大型真菌 ( 多个细胞) 2.菌落
一. 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较小,表面光滑 粘稠或粗糙干燥,
无色或白色
细菌由菌一落个
细菌或真菌
繁殖真菌后菌形落成
的肉眼可见 的集合体 较大,霉菌的表面
1.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 合体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2.想一想
晒干的种子和潮湿的种子,哪个更容易发霉,为什 么? 潮湿的种子,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 为什么?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 什么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 ?
洗手前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表达和结论
建议同学们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吃东西前注意 洗手。
交流讨论
1、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防止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落在培养基上
2、为什么要有三套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目的是设置对照。一套培养皿不作处理(对照组), 另两套进行接种(实验组)。
菌落数目
43 44 42 12 10 11 0 0 0
平均值
43
11
0
菌落其他情况
实多验,结而1号果3号:无1号变比化2。号培2养号基上细菌真菌的3菌号落较
实验结论:洗手前手上细菌数量比洗手后的多
洗手前
洗手后
对照组
实验结果
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多,洗手后的培养皿中的细菌 数量较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
再见
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呢?
• 显微镜:细菌都很微小,大部分真菌
个体很小,镜下才可看清结构
• 肉眼:
1.大型真菌 ( 多个细胞) 2.菌落
一. 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较小,表面光滑 粘稠或粗糙干燥,
无色或白色
细菌由菌一落个
细菌或真菌
繁殖真菌后菌形落成
的肉眼可见 的集合体 较大,霉菌的表面
1.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 合体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2.想一想
晒干的种子和潮湿的种子,哪个更容易发霉,为什 么? 潮湿的种子,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人也较多, 为什么?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 什么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