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识别与储层精细刻画技术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识别与储层精细刻画技术王 浩1 简高明2 柯光明1 徐守城1 吕其彪1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摘 要 四川盆地北部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具有埋藏深、生物礁呈条带分布、单个生物礁规模小、纵向发育多期等特点,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生物礁地震识别与储层预测难度大。
为了提高该区生物礁气藏的开发效益,在单井解剖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开展生物礁识别,剖析生物礁形态,雕刻生物礁内幕结构,刻画生物礁空间展布,并利用叠后、叠前反演技术和最大似然裂缝预测技术开展储层及裂缝预测,采用频率衰减、数据结构变化等技术手段开展流体识别,最终形成一套针对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识别与储层精细预测的技术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①正演模拟和地震多属性技术能准确识别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古地貌恢复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刻画生物礁的平面展布及其内幕结构;②长兴组单礁体可分为单期礁和双期礁,礁体组合可分为纵向进积式、纵向退积式、横向并列式、横向迁移式和复合发育模式;③相控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储层预测精度,较之于相干和曲率等裂缝预测方法,最大似然裂缝检测技术的精度更高;高低频属性和拉梅系数等多属性信息融合可识别流体。
结论认为:①基于“相控储、储寻优、优找甜”的思路开展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所建立的技术体系能有效预测生物礁储层分布;②运用该技术体系对元坝气田生物礁储层进行井位部署和钻井跟踪,提高了钻井成功率和储层钻遇率。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二叠世 生物礁 多期次 储层预测 裂缝预测 流体识别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9.S1.018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深层复杂生物礁底水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编号:2016ZX05017-005)。
作者简介:王浩,1982年生,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与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礁滩储层地震预测

层的识别特征 ,在此基础上预 测有利储层发 育区,以期对明确有利圈闭,落实勘探成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震 地层学 礁滩储 层 地震相 正演模拟 元坝 元 地区位于川东北 .其北部为九 龙山背斜构造带南端 .南部 为 苍溪一 中 ( I )低缓构造带 , 东与 通南巴背斜构造 带干 邻” 巴 J中 I 北 } j 晚二叠世长兴期 ,在拉张背景下基 底断块 的差异升降分化 出深 水海槽 区干 J 东北 、川西北 台地 区 川东北地 区呈现陆棚一 ¨I I 台地梢f 格 局. H J 元坝长 兴组沉积环境从均斜碳酸盐缓 坡演 化为远端 变陡碳酸盐缓坡和 碳酸盐开阔 台地 ,开江 、梁平地区转 变为深水海槽环境 前人研 究认
( ) 3 正演模 型 为进一步研究礁盖 、滩体储集层 反射特 征 ,以 已有钻井 资料 为依据 ,没汁地 质模型 ,进行储层横向变化的地震正演
() 1 岩石物理特 征 . 长兴组是 一套以碳 酸盐岩 为主 的地层 ,戍 岩时期 ,经过 多期臼云岩化作 用和溶解作片 ,部分灰岩 白云岩化后成 j 为 多孔 的碳酸盐 岩储集体 分析钻井 资料发现 ,长 兴组地层厚 度在 2o 3( 之间 .灰岩孔隙度介于【 %~o 1一2m I 1 1%,平均孔隙 度一般 为2 . 6 %, 白云岩孔隙度 为5 一8 % 1%.平均值为抖 总体上看 ,白云岩孔隙度明 % 优于 灰岩 ,是储 层发育 的主要岩性 。储层 主要发育在 长兴组 中上 部 ,有效储 层 多为23 ~ 个薄层的组合 ,单层厚度 一般f4m,储 集类 ’0 一 型主要 为孔 隙型 和裂缝 一 隙型储 层 .地 震波 速度 主要受 岩性 、密 孔 . 度 、孔隙 度 、孔隙流体性 质 以及饱 和度等凶 素的影响 。据 Tedrs hooo
元坝气田长兴组储层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研究_郭彤楼

2. 1 破裂作用 与普光气田所在地区大致发生了五期强烈的破裂作用
不同,裂缝系统作为有效孔隙和流体的运移通道对普光优质 储层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永生等,2007b) 。元坝地区 总体上处于通南巴背斜带、九龙山背斜带的倾末端向川中隆 起的过渡带,构造平缓断裂作用比较弱,地震剖面上长兴组 基本见不到断裂 发 育,元 坝 地 区 长 兴 组-飞 仙 关 组 主 要 发 育 三期裂缝( 郭彤楼,2010) 。岩心及薄片观察显示,裂缝发育 程度中等,以张 性 为 主。根 据 裂 缝 之 间 的 穿 插 关 系、充 填 物 成分及包裹体测温,元坝地区主要发生了 3 期破裂作用。第 一期裂缝形成于印支期,充填物包裹体测温显示,均一化温 度为 99. 6 ~ 114. 3℃ ,平均 107. 7℃ ,该期裂缝被方解石全充 填,对储层贡献不大; 第二期裂缝形成于燕山中期,均一化温 度在 117. 8 ~ 135. 7℃ ,平均为 126. 5℃ ,该期裂缝部分充填沥 青,部分未被充填( 图 4-①) ,对储层形成有一定影响; 第三期 裂缝形成于燕山 晚 期-喜 山 期,该 期 裂 缝 大 部 分 没 有 充 填 物 ( 图 4-②) ,对储层形成影响很大。
等,2010) ( 图 1) 。普光、罗家寨等气田主力产层为飞仙关组 台地边缘浅滩相储层,而元坝气田主要产层为长兴组礁滩相 储层,尤其是生物礁储层发育。详细研究该礁滩储层发育的 主要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元坝气田下一步勘探开发以及川 东北地区 礁 滩 储 层 的 进 一 步 勘 探 进 展 能 起 到 很 好 的 指 导 作用。
长一段至长二段,元坝地区表现为海平面相对变浅的过 程。由于沉积环 境 差 异,长 一 段 与 长 二 段 储 层 在 岩 石 类 型、 厚度及物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
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长兴组是普光气田的主要储层,是一种砂岩储层。
储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中。
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由孔隙结构、夹层结构、比表面积、砂粒、岩石含水量等构成。
一、孔隙结构: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的孔隙结构主要包括取向性孔隙度和空隙率。
取向性孔隙度和空隙率均较高,分别为42.1%和74.7%,较低的孔隙粒度有助于油气的自由迁移。
二、夹层结构: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的夹层结构主要为古生界组份,存在角砾岩、砂岩、片麻岩、页岩等组分。
其主要表现为砂夹砾,砂夹粉等夹带状结构,这种夹带状结构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三、比表面积: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比表面积很大,数值分析表明比表面积为128.45m2/g,由于比表面积大,大量空气和水可以收放入储层,有利于储层中有机质的改造,以及滤头的形成。
四、砂粒: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砂粒排列密度非常高,细砂和细粒的砂粒比例占优势。
五、岩石含水量: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岩石含水量多为1.5%-4.5%,其中,大部分含水量小于2%,表明具有较高的自足含气量,为油气的涌出提供足够空间。
总之,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表明,该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空隙率,夹层结构可以有效地引导油气的迁移,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改造储层中的有机质,而细砂和砾砂的共存有利
于油气的运聚,研究表明,这种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为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
元坝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

元坝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长兴组从上到下依次为:黄坝组、棋盘山碎屑岩组、曹家板坝组、宋
家沟组、长兴组(白鹤坝地区)。
其中,黄坝组以粉砂岩为主,并夹入滨
灰岩、泥质砂岩、礁灰岩,棋盘山碎屑岩组覆盖性比较差,主要以粗砂岩
和砾岩为主。
曹家板坝组以碎屑岩、砂岩和礁灰岩为主,宋家沟组以页岩、礁灰岩和陆棚灰岩为主,长兴组以泥质砂岩为主,并夹入弱有机质的灰岩。
沉积相上,黄坝组、棋盘山碎屑岩组和曹家板坝组属于海岸侵入沉积相,
反映出沉积脉的活动性和古海侵活动;宋家沟组属于古陆侵入沉积相,反
映出陆相变化的沉积环境;长兴组属于滨浅海活动沉积相,反映出古滨浅
海活动。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沉积特征研究

资源与环境
川 东北元坝 地 区长 兴组沉 积特 征研 司工程监督 中心 , 四川 德 阳 6 1 8 0 0 0 )
摘 要: 在 川 东北元 坝 气田 中生界 上 二 叠统 长兴 组 发 现 了许 多 天 然 气藏 , 该 区 富含 海相 碳 酸 盐 岩 地 层 , 本 文 对 区域 资 源和 地 质 备件 进 行 了描 述 , 阐释 其 研 究 意 义 , 继 而进 行 了沉积 体 系特征 和分 布 模 式研 究 , 最终 阐明 其 对储 层 成 藏 的 重要 作 用 , 突 出进 一 步
研 究 的重要 性 和 必要 性 。 关键 词 : 元 坝 区; 川 东北 ; 沉 积相 ; 价 值 意 义
1区域 资源和地 质概况 和介屑。 该相带内主要发育潮坪和泻湖亚相。在剖面上 , 潮坪与泻湖沉 1 . 1资源储量 丰富 , 开发潜 力巨大 积多伴生出现, 往往构成向上变浅的序列。 ( 2 ) 台地边缘。 台地边缘位于 四川 盆地有 大量 丰富 的碳酸 盐岩体 系 , 具 有数 量 多 、 分 布广 、 厚度 碳 酸盐开 阔台地与 广海连 通的 台地边缘 部位 , 包 括 台地 边缘 浅滩和 台 大的特点 。 川 东北位于米 仓山一大 巴山山脉 的前 缘地带 , 位 于川东弧形 地边缘礁两部分, 是波浪和潮汐作用改造强烈的高能地带。发育有台缘 褶皱带 的东北倾 伏端 , 其西 侧 的华 蓥 山断裂 , 成 为与川 中平 缓褶皱 带接 浅滩及生物礁亚相,其中生物礁的形成和分布与其经历的一次较大的 壤的边界带, 构造整体由北侧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向东延伸。近年来 , 海平面升 降过程有关 。 台地边缘浅 滩浅滩亚 相 中主要 沉积鲡粒灰 岩 、 鲕 随着油气勘探力度的加大, 川东北的碳酸盐岩也得到大量开发 , 而二叠 粒白云岩、 粉晶白云岩 、 砂屑灰岩 , 夹有少量泥晶灰岩。沉积厚度较大 , 统长兴组作为重点勘探对象 , 备受重视 , 经过不断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 分布稳定。生物礁厚度为数米至上百米, 与浅滩共生。发育由多到少依 进展和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x - , U f 『 东北地区长兴组进行天然气勘 次有海绵障积岩、 海绵骨架岩及海绵粘结岩。 探, 是一 项具有 巨大潜力 的工作 。 3长兴组 沉积相发展 及其分 布模 式 1 - 2沉积体系有利, 开发价值凸显 为了进一步了解长兴组沉积体系, 与附近飞仙关组进行了对比, 两 在开江一 梁平台盆的控制下, 晚二叠世长兴期在其两侧发育了较为 者最 大差别 在于 : 长 兴组 广泛发 育海 侵生 物礁 , 而 飞仙关 组发 育 海退 型 对称的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但由于台盆深度小、 鲕粒 滩 , 这是 由于 台一 盆形成 过程 中发生 的一次二 级海平 面 的升降过 程 宽 度窄 、 相变 等原 因, 陆棚相 发育不充 分 。 加之 东部的鄂 西深水陆棚 、 造 成的 , 并且 台地边缘 礁滩沉 积主要 发育 于开江 一 梁平 台盆的两 侧呈 不 西 部 的广元 、 旺苍一 梁平 、 开江 陆棚 、 西 北 部广 旺深水 陆棚 和 东南 梁平 、 连续 环带状 分布。 其发展 模式表现 为 : ( 1 ) 早期 , 经历 二次海侵 。 由于第 一 开江浅水陆棚 ,能够沉积大隆组炭质页岩夹硅质岩、沉积大隆组硅质 次 海侵影 响广泛 , 淹没 了大部分 碳酸盐 台地 , 元坝 地区 三 口井沉 积 了一 岩、 页岩 , 和长兴 组灰岩 。 形成 沉积格局 愿_ 滩、 生 物礁 沉积相带 在纵横 向 套陆棚泥岩 ,另外一口井井沉积了一套含放射虫的深水陆棚泥页岩。 上不断迁 移 、 抬升 , 在 台盆两 侧发育呈 不连续环 带状分 布明 显受 沉积相 ( 2 ) 中一 晚期 , 随着海平 面下降 , 海侵 期陆棚相 向台地转换 。 元坝发育 开 阔 带控制 。而沉积生物礁 灰岩和鲕粒 白云岩 , 在部 分井块沉 积了巨厚 的鲕 台地 台坪 、 台内生屑滩 , 台地边缘生 屑滩 、 海绵礁 。 仍有陆棚存 在 。 ( 3 ) 长 粒 白云岩 。 兴末期 ,海平面下降到坡折带附近 ,元坝地区碳酸盐台地多次暴露溶 2长兴组沉积相体系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蚀, 并开 始 向蒸 发环境 过渡 , 发 育厚度 不大 的局限泻湖 沉积 的泥 晶 白云 结 合上述研 究和前 人 研 究成果 ,我们知 道川东 北上二 叠统长 兴组 岩, 变化为浅海陆棚。 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 长兴组形成了开江— 梁平海槽和凸凹的台 4结束 语 地一 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 。 气藏环开江一 梁平海槽断续分布 , 并且随着海 综 匕 所述 , 沉积 作用是 碳酸盐 岩储 层形成 与演化 的是基础 , 它不 仅 槽的发育 、 填平作用而相应的迁移变化。因此, 研究长兴组的沉积格局 决定 了储层 的大致 分布 范围 , 还影 响着成 岩作用 的类 型 、 强度及 储层 内 不仅具有 重要 的理论意 义 , 而且 对进一步 勘探礁 滩 、 生物礁 沉积 相具有 部的孔隙结构等。因世从 开江墚 平的渴 槽边界及特征 究台. 盆相间 重要的实践意义。 与此同时, 通过对研究区岩层的内在描述和室内仪器 的沉积格局对区域成藏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有待进一步加深 鉴定 , 结合碳酸盐台地概念及其沉积演化模式 , 判断元坝地区长兴组的 和强化 。 碳酸盐岩地层属于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进一步将碳酸盐台地划分为 参考 文献 以下几 个相带 , 并依据 各相带亚 相和微相特 征再进行 划分 。 [ 1 ] 马永生, 牟传龙, 郭彤楼, 等.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层序地层与储层 如 下介绍 了本 区发育 的沉积相 ,并对其 沉积特 征分别 进行 了具 体 分布叨. 地 学前缘 , 2 0 0 5 , 1 2 ( 3 ) : 1 7 9 - 1 8 5 . 阐述 : ( 1 ) 局限 台地。该 相带位 于障壁 岛或 大的浅滩之后 , 向陆逐 渐相变 [ 2 ] 李风杰, 刘殿鹤 , 郑荣才, 等. 四川盆地 东北地区上二叠统层序地层特 为台地蒸发岩。海水循环不畅, 水体极浅、 能量低, 发育有各种暴露f 生 的 征研 究叨. 沉 积学报 , 2 0 0 9 , 2 7 ( 6 ) : 1 1 1 6 . 1 1 2 3 . 沉 积标 志 。据 监测 , 元 坝地 区 富含 泥晶灰 岩 、 白云 质泥 晶灰 岩 、 泥质 灰 [ 3 澄 林. 沉积岩石 学嗍 . 北京: 石油工 业 出版社 , 2 0 1 0 . 岩、 叠层石 灰岩 、 白云岩 、 泥( 页) 岩及 膏岩 、 粉砂 岩 、 粉砂 质 泥岩 , 夹 白云 『 4 险 强. 油藏描述中的沉积相研究m. 沉积学学报, 2 0 0 8 . 质微晶灰岩、 白云质生屑微晶灰岩和微晶灰岩 , 偶见有孔虫、 棘屑 、 腕足 农家 乐示范 区位 于胶王公路南 侧 , 弥河东岸 。利用弥河环 境综合治 理 之际 , 将 弥河东 岸工业 全部外迁 , 工 业外迁 后 留下 的土地 建成农 家乐 示范 区。 农 家乐示范 区充分利用 弥河沿岸生态 资源 , 建设 生态 型 的休 闲 社 区。 利用 弥河 沿岸洼 地 , 引弥河之水 , 在示 范区 内部 形 成 ^ 、 工湖泊 。 围 绕中心湖进行建筑和景观布置 , 形成集旅游观光、 餐饮 、 娱乐休闲、 居住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区。 4 3商 务 中心 商务中心位于市场区和镇政府驻地之间, 是花博园内接待游客、 商 务办公、 居住、 餐饮休闲、 展览展示 、 拍卖交易等活动的场所 , 由四星级酒 店、 商务办公楼、 拍卖中心和花博馆组成 , 是花博园对外形象展示和对 台撤 掉 , 每次都 浪费大量人 力物力 财力 。 花博 广场作为 花博会 的固定举 办场所 , 位于景观大道南端 , 由迎宾广场 、 演艺广场 、 花之长廊、 服务 区、 休闲区和主题景观区等几大功能区构成。 4 . 6花卉 物流 中心 花卉 物流 中心位 于市场 区东侧 ,是花 卉物 流服务 的场所 ,包含停 车、 装卸 、 仓储 、 信息、 办公 、 餐饮 和商住等功 能 , 是完善 花博 园功能 , 提 升 花博园档次的重要功能节点。 5结束语 青州黄楼花卉博览园的规划建设 , 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 它既不需要政府大量的财政援助乡村建设 ,又不需要农民离开 自己的 外交流 的窗 口。 土地来 到城市 , 村 民大部 分还是 在 自己的土地 上从事着 种植 产业 , 或者 4 . 4珍奇 园 从 事与花 卉相关 的服务 产业 ,它不但 能很好 的解决 本地村 镇人 民的就 珍奇园位于景观大道北端 , 由入 口广场、 温室、 展区 、 生态餐厅 、 风 业问题 , 而且由于花卉种植和相关服务产业需要大量的就业 ^ 、 员, 还能 同时, 结合花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 筝广场、 名人广场等几部分构成 ,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微型博览园, 是 解决周边一些地区村 民的就业问题 , 花博 园对外展览 展示的��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超深层礁滩岩性气藏中裂缝特征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超深层礁滩岩性气藏中裂缝特征范小军;彭俊;李吉选;陈丹;李凤;邓金花;黄勇;缪志伟【摘要】为明确川东北元坝长兴组礁滩储层裂缝特征,通过对多口井长兴组储层裂缝特征的精细刻画和构造、生烃、成岩、孔隙等演化作用的动静态研究指出,裂缝纵向上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二段,平面分布非均质性较强,各井区差异性较大,构造相对高部位的裂缝较发育;裂缝类型可细化为3大类、11小类,主要发育3期裂缝,同时建立了典型裂缝标准识别图版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裂缝形成主要受构造、埋藏及溶蚀等作用控制。
缝-孔动态配置则表现为裂缝与有效孔隙网状交错配置形成有效储集空间或构建网状立体输导体系,其中第二、第三期缝-孔配置较第一期更好,对储层储渗性能和产能有积极贡献作用。
认为元坝长兴组西北部为油气有利富集区。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eef-bank reservoir in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in Yuanba area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this paper finely described the fractures of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in many wells ,and also studied the tectonicevolut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iagenesis and the porosity evolution .Vertically ,the fractur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2nd Member of Changxing Formation .While laterally,they show strong heterogeneity in distri-bution ,with heterogeneity being different in different blocks .Fractures are relatively well developed on structural high . The frac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3 types and 11 subtypes developed mainly in 3 stages.We established th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standard identification chart of typical fractures .Theformation of fracture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evolution,burial and dissolution.The dynamic fracture-pore assemblages of the 2nd and3rd stag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1st stage.These assemblages form effective storage space or reticular carrier systems an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rvoir property and productivit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Yuanba area is favorable for enrichment of oil /gas.【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511-516)【关键词】礁滩储层;裂缝特征;长兴组;元坝地区【作者】范小军;彭俊;李吉选;陈丹;李凤;邓金花;黄勇;缪志伟【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元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三级构造九龙山背斜构造带东南侧、通南巴背斜构造带西南侧、川中平缓构造带北部的衔接部位,受3个构造的遮挡,总体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岩性气藏 [1-16]。
四川盆地元坝区块长兴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四川盆地元坝区块长兴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文章充分利用岩芯、钻井、测井、测试等方面资料,并结合井剖面层序地层研究成果,以及长兴组地震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分析。
通过展开上述工作,获得的认识包括:①在元坝地区长兴组为一个二级层序,在其内部识别出了3个最大海泛面,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Q1至SQ4;②在长兴组二级层序旋回中,SQ1为低位充填型层序,主体发育分布于海槽以西的台地;SQ2为退积型层序。
SQ3为前积型层序,SQ4为低位层序(只有LST),其中SQ3的FSST,SQ4的LST规模较大。
标签: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四川盆地;元坝区块;长兴组1 前言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在勘探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期,中石油又在仪龙、平昌一带龙岗构造获得重大突破,此外,元坝地区也于最近有了较大的突破,再次显示了川东北地区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
现今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天然气勘探有了重大突破,成绩斐然,但是就总体勘探程度来看,仍显偏低,尚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着眼于对长兴组层序进行精细研究,了解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确定储层纵横分布,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目标选择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科学参考依据。
2 区域地质概况元坝地区行政上隶属于四川省苍溪、阆中、巴州、旺苍等县市(区),区域构造位置位于南秦岭米仓山推覆构造带南缘、大巴山弧形冲断构造带的西南侧。
元坝地区的北侧为九龙山背斜构造带、东北侧为通南巴背斜构造带、西南部为川中隆起,属于川中平缓构造带的一部分,处于川北坳陷与川中隆起的过渡带上。
元坝地区(巴中区块)的持证勘探面积为3230.0km2。
3 井震结合标定层位YB9井(图1)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地区,处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带。
元坝9井合成记录顶底对应情况较好,中部对应一般,可能是由于薄互层灰岩影响下测井数据误差较大所引起。
长兴组底部为高速生屑灰岩,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套光滑、连续、强振幅显示,为标志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Co n t r o l l i ng Fa c t o r s a nd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o r Bi o l o g i c a l Po r e s o f Cha n g x i ng Fo r ma t i o n i n Yua nba Ar e a,S i c hua n Ba s i n
Ab s t r a c t :Q u a l i t y Do l o mi t e Re s e r v o i r o f e x p o s u r e s h a l l o w s h o a l i n b a c k r e e f a n d t h e e x p o s u r e r e e f l f a t h a s d e v e l o p e d o n
s p a c e t y p e . T h e ma j o r r e s e vo r i r s p a c e t y p e s a r e t h e d o l o mi t e i n t e r c r y s t a l l i n e p o r e , o r g a n i s m c o e l o m p o r e , r f a me wo r k p o r e ,
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 : l :
黄 勇, 张汉荣 , 范小军
中国石 化勘 探南 方分 公 司研究 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摘
要 :川 东北元坝地 区二 叠 系长兴组 台地 边缘暴露礁滩 、 礁后 暴露 浅滩 白云岩优质储层发 育。通过对元坝 2 0多口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r g r a n u l a r p o r o s i y t a n d d i s s o l v e d p o r e o r b r e a k , e t c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r e s e r v o i r s p a c e s o f t h e q u a l i t y d o l o mi t e
钭 撑j l : 崴 缸
V o _ I _ 3 5 No . 1 Fe b . 2 0 1 3
文章编 号 :1 6 7 4 —5 0 8 6 ( 2 0 1 3 ) O 1 —0 0 7 9 —0 7 中图分 类号 :T El 2 2
DO I :1 0 . 3 8 6 3  ̄ . i s s n . 1 6 7 4 —5 0 8 6 . 2 0 1 3 . 0 1 . 0 1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Hu a n g Y o n g , Z h a n g Ha n r o n g , F a n Xi a o j u n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u t h Ex p l o r a t i o n Br a n c h , SI NO P EC , C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0 41 , Ch i na
t h e p l a t f o r m e d g e o f Ch a n g x i n g Fo r ma t i o n i n Yu a n b a Ar e a i n S i c h u a n Ba s i n .By o b s e va r t i o n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t o h u n d r e d s o f me t e r s d r i l l i n g c o r e a n d mo r e t h a n o n e t h o u s a n d c a s t p i e c e s s e c t i o n s o f mo r e t h a n 2 0 we l l s d r i l l i n g, we d i s c o v e r ma n y r e s e r v o i r
西南石 油大 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2 0 1 3 年 2 月 第3 5 卷 第 1 期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d i t i o n )
隙由生物孔 隙经 白云石化 、 溶蚀作 用和重结 晶作 用改造后形成 ; 生物成 因孔 隙的发 育除 受生物 自身矿物组分、 结构、 形
态等 内因的控 制外 , 归根 结底 受沉积相及建设性 成岩 作用的控 制 ; 生物及其溶孔发育是川 东北元坝地 区长兴组台缘礁
滩及礁后暴露 浅滩优质储层发 育的主控 因素之 一。 关键词 :生物孔 隙; 特征 ; 控制 因素 ; 长兴组 ; 元坝地 区
钻 井数 百米岩 芯的观察和描述及 1 0 0 0多块铸体 薄片的鉴 定分析发现 , 储层储 集空间类型众 多, 主要有 白云石晶 间孔 、
生物体腔孔 、 生等 , 其 中生物溶孔及具生物成 因的 次生孔 、 洞是元坝长兴组
礁滩及礁后 浅滩储层 的优 势储集空 间; 少部分 次生孔 隙由白云石 化、 溶蚀作 用和 重结晶作用等直接形成 , 多数 次生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