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长兴组层序地层划分
普光气田产水气井产能变化规律

普光气田产水气井产能变化规律余启奎【摘要】随着有水气藏开发的不断进行,水区地层水向气区推进至生产气井井底时,由于储层含水饱和度升高导致气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气相受伤害程度越大,气井产能下降幅度越大,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主力层位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藏生产动态显示气藏水体较活跃,随着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气藏边部先后5口气井见水,严重影响气藏产能.常规气井产能公式由于没有考虑产水造成的附加压降,导致产水气井产能的计算结果精度较低.以气井常规产能方程为基础,引入由生产井附近含水饱和度上升所产生的等效表皮系数Sb,修正气井产能公式中的原始表皮系数S,通过联立水气比、含水率,结合实测相渗曲线,利用气井水气比求解产水气井产能方程,实现有水气井产能实时确定,计算结果符合率超过90%;进一步通过统计产水气井水气比随时间上升规律,归纳出不同储层物性条件下,产水气井的产能变化规律,对类似气藏产水气井产能的预测具有参考作用.【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7(040)002【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普光气田;边水气藏;水侵;表皮;附加压降;相渗;改进产能公式;产能变化规律【作者】余启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东北断褶带东北段,生产层位主要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上二叠统长兴组,气层厚度165~410 m,其中飞仙关组气层厚度96~360 m,长兴组气层厚度20~148 m,是国内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整装礁滩相碳酸盐岩气田。
普光气田储层非均质较强,局部溶蚀孔洞、裂缝发育,气水关系复杂,不同层系、不同礁体间气水界面不统一。
其中飞仙关组气藏气水界面-5 125 m,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存在多个气水界面(-4 985~-5 230 m)[1]。
普光气田气井产能总体较高,已测试气井无阻流量介于(243~705)×104m3/d,平均487×104m3/d,气田年产气能力超过100×108m3。
元坝长兴组-飞仙关组层序界面识别及发育因素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u a sT c n l g n o o tr l Ga e h o o y a d Ec n my
Vo. 1 6, N o. 2
Ap . 0 2 r2 1
第6 ・ 2 卷 第 期
di 0 3 6 ji n 2 9 —1 3 . 0 2 0 . 0 o:1 . 9 9/ .s . 0 5 1 2 2 1 . 2 0 8 s
的填 平补 齐期 。 台地 区 主要 为微 晶 灰 岩沉 积 ,陆棚
区则 为 泥灰岩 、含 泥微 晶灰 岩或斜 坡 灰泥 岩沉 积 。 3 Q 缺 失低 水 位 体 系域 ,只发 育 海 侵体 系域 )S 3 和高 水 位 体 系域 。海 侵 体 系域 由 2 海 进 一 海 退 次 期
S 4 面为 飞仙关 组 四段 与上覆 三叠 系嘉 陵江 组 B界
3 B 界面 )S 3
2 Q 由低 水位 体 系域 、海 侵 体 系域 和 高 水位 )S 2
体系域构成。低水位体系域仅发育在斜坡 一 陆棚区
域 ,在 地 震 剖 面上 呈 典 型 的 透镜 体 状 ,为 一 些 自生 的碳 酸 盐 岩 。主要 以含 泥 灰 岩 、泥灰 岩 以及 含 硅 质 放射 虫 泥 灰 岩 沉 积 为 主 。此 时 台 地处 于暴 露 剥 蚀 阶
水 位 体 系 域 由 4 海 进 海 退 次级 旋 回叠 置 而成 , 期 单 个 旋 回均 反 映 了 向上 变 浅 的特 征 ,是 长 兴 期 台地
增 生 的主 要 阶段 ,主 要 沉 积生 物 礁 灰 岩 、生 屑滩 灰
岩 以及 局 限潮 坪 、泻 湖 的泥微 晶灰 岩 和 泥 微 晶 白云
究区最新钻井资料 ( 特别是岩石薄片 ) 的获得 ,该区
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模式

台地 边 缘 相 主 要 以沉 积 灰 岩 、 屑 灰 岩 、 灰 生 礁
岩、 礁云 岩及 白云 质 为 主 ; 坡 相 主要 以 泥 灰 岩 及 斜
硅 质灰 岩为 主 ; 陆棚相 沉积 物与 海侵 时期 类似 。
特 征 , 内长兴 组 两个 三级 层 序 的海 侵 体 系域 的沉 区 积 厚 度 明显 小 于高 水 位体 系域 的沉 积厚 度 ( T< 即
四川 通 江 一 南江 一 巴中地 区长 兴 组层 序 地层 特征 及 演 化模 式
郭 川 李 国蓉 , 莹莹 解发 川 董 文玉 , ’杨 。 , ,
( . 成 都理 工大 学 能源 学院 ,四川 成都 6 0 5 ;2 “ 气 藏地 质 与开 发 工程 ” 国家 重 点 实 1 109 . 油 验 室 ,成都 理 工大 学 , 四川 成 都 6 0 5 ) 10 9
: ~一 .
层序 , 自下 而 上分别 称 为下部 三 级层 序 ( Q ) 上 部 S1 、
三级 层序 ( Q ) S2 。
2 1 层序 地 层格 架特 征 .
在 对沉 积格 局 和单 井 层 序 划 分 的基 础 上 , 用 运 层 序地 层学 原 理 , 过 关 键 界 面 的控 制 作 用 , 展 通 开
Fg i.1 S d me t r r me o k o ot e se n S c u n b sn e i n ay fa w r f n r a tr ih a a i h
动 所形 成 的 区 域 性 构 造 不 整 合 面 为 界 。该 二 级 层 序 的海 侵 体 系 域 由上 二 叠 统 吴 家 坪 组 ( 潭 组 ) 龙 和
斜 坡 台地 边缘 局 限 台地 台地 边缘
川东南北部石家场长兴组层序-沉积相特征

川东南北部石家场长兴组层序-沉积相特征唐德海;曾婷婷【摘要】川东南北部石家场长兴组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台地前缘斜坡相.综合钻井及地震资料,长兴组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SQ1、SQ2),4个Ⅳ级层序.长兴组储层主要为礁滩相储层,位于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长兴组沉积早期,南部池A井一带为储层发育有利区.东北部为台地前缘斜坡沉积,储层不发育;长兴组晚期,北部兴隆B井一带,主要发育牛屑滩与暴露浅滩,为储层发育有利相带.长兴组台缘礁滩从早期~晚期,具有向陆棚方向叠置增生的特征.储层发育受层序与沉积相带控制明显,同时受到微地貌变化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0(019)009【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长兴组;层序地层;沉积相;生物礁、滩;川东南【作者】唐德海;曾婷婷【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2009年以来,川东南北部涪陵区块综合研究发现了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地震异常体。
随着石家场岩性圈闭xlB井在长兴组钻探取得重大突破,证实了二叠系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在该区的展布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拓展了川东南地区的勘探领域。
通过对川东南北部地区钻井对比研究,长兴组主要发育生物礁滩复合体储层[1],南、北礁滩储层非均质性强。
加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研究,对川东南区块下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层序与沉积相划分1.1 层序划分以涪陵地区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为基础,以层序界面及各体系域的特征、沉积相和相序的纵、横变化为依据,对本区的层序和体系域进行划分,将石家场圈闭长兴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4个四级层序。
1.1.1 Ⅲ级层序1(SQ1)层序底界为长兴组泥质灰岩与吴家坪组灰黑色泥岩分界,为Ⅱ型层序界面,继承吴家坪组沉积格局,该期不发育海侵体系域。
巫溪田坝长兴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近年来 ,四川盆地长兴组一 飞仙关组礁 、滩油气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先后在川东北开江. 梁平海槽 边缘带发现了铁山坡 、渡 口河 、罗家寨 、高峰场和普光等多个大中型气 田,展示出台缘带 良好的勘探前 景。开江. 梁平海槽活跃期 , 在其东部发育着与之有成因关联的城 口鄂西海槽 , 两者之间由川东北碳酸盐 台地相隔。 现今川东北城 口. 鄂西海槽及其台缘带分布区地表大多出露三叠系或更老地层 , 为该 区油气地 质地表研究提供了便利 。 长兴期 , 巫溪田坝地区处于城 口一 鄂西海槽西缘带附近 , 研究和讨论其沉积特征 及层序、探讨城 口. 鄂西海槽演化 ,可为该区油气勘探寻找地质依据 。
2 长兴组沉积相分析
表1 巫溪田 坝长兴组沉积相类型
相 亚 相 微相
开阔 台地
滩间 海 、台 内滩
生 屑滩
晚二叠世 ,四川盆地处于构造拉张环境 ,台内裂陷活动不断扩 台 地 边 缘 台 地 边 缘 滩 生 屑 滩 大 ,至长兴期时 ,四川盆地及邻区形成了绵竹一 蓬溪一 武胜 、开江一 型 垫 丝 丝 垫 梁平 、城 口一 鄂西三个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的拗拉槽 。拗拉槽水体较深 ,逐渐演变为深水盆地 ,沿盆地边 缘发育数量众多 ,大小不等的生物礁 、滩。长兴期 ,巫溪 田坝处于城 口一 鄂西海盆西缘带附近 ,沉积经 历 了从碳酸盐斜坡到开阔台地 的演变。 根据露头观察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 , 结合岩石学、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及前人研究
开阔台地总体特征为地形平坦 , 水体较浅 , 与广海连通性好 , 水体循环通畅,盐度正常 , 各门类生物 繁盛。 沉积物以各种生物骨屑及灰泥为主, 水动力高能地带往往富集生屑 、 砂屑、 砾屑 、 鲕粒等颗粒沉积。 岩石类 型 主要 为 ( 含 )生 屑泥 晶灰岩 ,泥 晶生 地 层 层 比 沉积 相 层序划分 屑灰 岩 ,亮 晶生 屑灰 岩 ,颗粒 白云 岩等 ,岩石 系 例 统 组 段 号 尺 岩性柱 岩 性 描 述 ( m ) 墩相 亚桶 相 屡序 体系《 呈浅灰色一 深灰色不等 ,中一 厚层状 ,常发育水 编号 域 自 F _ l _ 一l l _ 一l — 平层理 ,波状等交错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开 = 叠 蛐 I I I 黄 色 中 艟 巍 叠 袭 岩 劓E 袁 岩 鲁 带 系 统 关 段 l —I —l — 组 0 I j l 阔台地进 一步 可划分 为 台 内滩 和滩 间海二个 亚 I I l 津
探寻勘探之“春”——普光气田分3井获商业发现纪实

然而,十年跋 涉,“浮 云”散 尽 ,勘探 工作 者脚 下 的道 路 变 得更 加 清 晰。2015年 年底 ,中原 勘 探 人踏上 了四川盆 地野 外露头踏 勘 的征程 。
斜 坡点礁 、台缘礁 、台内礁 、礁 后滩 、鲕粒 滩 、 鲕粒 砾 屑滩 … 一每发 现一 种礁 滩 体 ,勘 探 人 员对 这 两 大 层 系的 坚信 就 又增 长 了一分。在长达 四年 的露 头踏勘 中,他 们的足迹 遍布川东北 、川西北 、 峨眉 山等地 区 ,取 得岩石 样 品508块 ,分析化 验 岩 一 ̄1835块 次,获得 了二叠 系长兴组 礁滩纵 向分期 、 平面 分 带,飞 仙关 组 发育 三 种 滩 相储 层 的重 要 认 识 进展 。
2005年 ,中石化集 团公司党 组 把 开 发建 设 普 光 气 田的 任务交 给了中原油 田。中原石油 人砥砺 奋 进 ,快 速 建 成了年 产能 106亿 立方 米的高 含硫大 气
田 。
“随着投 产时 间延长 ,我 们发现 ,开发需 求 和
62 。川 乖¨化 。: 。。 ·。
20l6年 l0月,中石化 中原 油 田在 四 川盆 地 分 资源 潜 力不 配 套的 矛盾 愈 发 突出 ,我 们 必须 接 过
水 岭 构造 上部 署 了预探 定 向井 分 3井。2018年3月 前 人 ‘衣钵 ’,在 普光 探 区开展 ‘深 耕细 作 ’。”中石
21日,分 3井喜 获商 业气 流 ,试气作业 分 别采用 6毫 化中原油 田油 气勘探 管 理部主任 李令喜说 。
上 世 纪50年 代,新 中国 最早 的一 批 勘探 工作 者 来到这一 地 区,开始了长达 40年 的地 质调 查 、构 造 预 探 ,却 米获 重 大 发 现 ,勘 探 工作 更 是在 上 世 纪 90年 代陷 入了长达 十年 的 沉 寂 期。新 世 纪中石 化 接 过 前 人的 接 力棒 ,部 署实 施 的普 光 l井 获 重 大勘 探 发现 ,当时四川盆地埋 藏 最深 、储 层最厚 、 丰度 最 高 、规 模 最 大 的 气 田— — 普 光 气 田 “横 空 出世 ”。
普光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气层分布特征

普光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气层分布特征摘要:为明确普光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成藏有利因素,优选出了孔饱交会法和正态分布法作为陆相浅层的气层识别方法。
综合分析气层电性特征,侏罗系沙溪庙组气层分布特征,储层岩性物性特征。
通过研究,运用优选的识别方法解释了工区内单井5口,识别气层106m/8层。
本区沙溪庙气层发育在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分流河道砂岩中,层间断层对油气起疏导作用,通天断层对油气起逸散作用。
纵向上沙溪庙组气层主要分布于1号(下沙溪庙组中部)、2号(嘉祥寨砂岩)两套厚层砂岩中,横向上分布范围广,双石庙构造是沙溪庙组气层发育有利区。
关键词:气层识别;气层分布特征;河道砂岩;普光工区2000年以来,普光地区主要以海相勘探为主,陆相勘探程度低。
至目前为止,有多口探井钻遇陆相地层,在浅层陆相均钻遇良好油气显示。
普光探区陆相勘探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陆相储层的天然气不含硫化氢,探井钻探、试采,以及后期生产的风险和成本都大大低于海相储层。
随着四川盆地陆相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认识也不断深入,需要重新审视普光陆相勘探,侏罗系沙溪庙组层系极有可能成为普光气田长期稳步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层系。
1普光地区沙溪庙组地层特征沙溪庙组由下而上分为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下沙溪庙组岩性为紫色、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环境。
顶部可见灰黑、深灰色页岩,即区域上称的“叶肢介页岩”,代表了下沙溪庙组沉积末期全盆地的最大湖泛面,可作为上、下沙溪庙组地层的分界。
底部发育一套厚砂岩,偶含砾或泥砾,即俗称的“关口砂岩”,部分井段见良好的油气显示。
上沙溪庙组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灰色块状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
在上沙溪庙组底部普遍发育一套厚砂岩即“嘉祥寨砂岩”。
上沙溪庙组沉积时,湖盆周围古陆稳定上升,物源充足,沉降速率快,沉积厚度巨大。
但是由于喜山运动的影响,本区大面积抬升,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局部地区上沙溪庙组剥蚀殆尽。
川东北地区元坝气田与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特征对比分析

1 1 天 然 气 组 分 . Nhomakorabea天然气 组成 分 为烃类 气 和非烃 类 气体 。烃 类气 体 中依据 C 所 占的 比例 常用 干燥 系数 ( ∑C H C / H) 表示 ,分 别 以干燥 系数 0 9 . 5和 0 7 . 0为分 界线 ,将 天然 气 分为 干气 、湿 气 和高湿 气 3种类 型 。
川东北地区元坝气田与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特征对比分析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表明元坝气田和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均以甲烷为主非烃气体h2s含量普光气田高于元坝气田
石 油 天然 气 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报 ) 21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1 江 01 0 3 0期 J un l f i a d G s e h oo y ( . P ) O t2 1 V 1 3 N ・ 0 o r a o l n a c n lg J J I O T c 0 1 o 3 o 1 . .
[ 献 标 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0 1 0— 0 1 4 文 0 0~ 7 2 2 1 )1 0 1 —0
川 东 北 目前探 明 了盆地 储量 最大 、储 量 丰度最 高 的 普光 气 藏
,也 发 现 了具 有 大 中型气 田特 征 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地层进行研 究 ,识别 出2 种类型 3 个层序界 面,将 长兴组划分 出2 个三级层序和 5 个四级层序 ,其 中C Q1 Ⅱ S 为 型层序 ,CS 为 I Q2 型层序 ,并在层序 划分的基础上建立长兴组层序地层格 架。CS 和 CS 均 由海侵体 系域和 Q1 Q2
高水位 体 系域组成 , I 型层序界 面平整 ,上下呈不整合接 触 ,普遍存在暴露剥蚀 ,Ⅱ型层序界 面c Q1 s 顶界 面为
二 叠统 一 下三 叠 统层 序地 层划 分 中 ,长兴 组 的划 分 参 照 王成 善 的划 分方 案 ,两 个 三 级层 序 界 面 均 为 I 型 层 序界 面 ,飞 仙关 组 /长 兴 组 界线 划 为 Ⅱ型 层序 界 面 。关 于把 长兴 组划分 为 2 三级 层序 的观 点 ,大 个
界 线 是 I型 层 序 界 面 (B ) 还 是 Ⅱ型 层 序 界 面 S 1,
收 稿 日期 :2 l 一0 0 】 6—2 9
四 整面 蚕 级 合 界
修 订 日期 :2 1 一O —0 02 3 2 作 者 简 介 :叶 ( 9 2 ) 18 一 ,颁 研 究 牛 ,研 究 储 层 、沉 研 究 。E , i e 6 5 4 @13 m -n l  ̄12 3 6 a :y
拉平剖面可见飞仙关组呈发散斜线型或 s 型上超于长
兴 组之 上 。
1 )华南地区长兴组顶部普遍存在暴露剥蚀。从 整个华南二叠系与三叠系界面来看 ,川滇黔桂地 区 广泛暴露和侵蚀 ,长兴组 顶部灰岩 出现喀斯特化 ; 川 渝 地 区还 广 泛 出 现钙 结 层 ;湘 鄂 赣 地 区长 兴组 顶 部区域性暴露 ,有古风化壳和低水位体系域砾 屑灰 岩 ;苏浙皖 闽粤地 区长兴 组顶部暴露总体不 明显 , 但隆起 区( 如无锡 、嵩 山) 明显的沉积间断 ,生物 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1 3
第6 卷
叶武 , :普光气 田长兴组层序地层划分 等
第2 期
1 飞仙关 组 /长兴 组界线 是 S 1 . 2 B 1 . S 的证据 . 1 B1 2
映该 界 面 上 、下岩 性 物 理 性 质差 别 较 大 ,沉积 物堆 积 方式 不 同 。在 浅 水陆 棚 区 ,9 Y 0 2 6 P 2 测线 Tf顶层 ,
普 光 气 田 长 兴 组 层 序 地 层 划 分
叶
(. 1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摘 成都
武 叶
亮 雷卞军 邵 晓州
西安 70 2 ) 10 1
6 0 0 ;2 中国石 油川 庆钻探工程公 司长庆指挥部 ,陕西 15 0 .
要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 ,综合利用露头 、岩心 、钻井和地震资料 ,对普光 气田上二 叠统长兴组剖 面层
2 2正 01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u a sT c n lg n o o tr l Ga e h o o ya d Ec n my
Vo. 1 6. N o. 2
Ap .0 2 r 1 2
第6 ・ 2 卷 第 期
d i 0 3 6 / . s . 0 5 1 2 2 1. 2 O 4 o:1 . 9 9 ji n 2 9 —1 3 . 0 2 0 . O s
言别 序面因 囊 层界成 主识标 要别志 璺 譬霎栾 霪 蒜
一 三 级 蓄 譬 鬟 答 籍 霜 辇 上 异 嚣 崔 在 暑 控 的 整界 蓉 上 " ’ 制 不 合 面 删 础 誓 岩突面沉相换 性 变 、积 转
家意见基本一致 ,存在 的争论是飞仙关组 /长兴组
等 (96 对上扬子 台地西缘二叠系 一 三叠系层序 19 ) 地层进行研究 ,将二叠系划分 为 1 个三级层序 ,其 0
中长 兴 组 划 分 出 2 三 级层 序 (Q 和 S O ,这 两 个 S 9 QI ) 个 层 序 均 为 Ⅱ型层 序 ,飞仙 关 组 /长 兴组 界 线 确 定
心 、钻井和地震资料 ,通过地震反射特征 、岩性岩
个三级层序( S 1 C Q ) C Q 和 S 2 ,层序界面为 S 2 B ,认为
飞仙关 组 /长兴组 界线 是 S 1 B。
l 层 序 界 面 识 别 标 志 和 特 征
11 层序 界面 识别标 志 . 层 序 地 层 研 究 的关 键 是 层 序 界 面 的 识 别 和 划 分 。通 常碳 酸盐 岩 层 序 界 面可 以利 用 野外 露 头 、岩
相 转 换 面 、特 殊 的成 岩 变化 、地层 叠加 样 式 的 改 变
为I 型层序界面 。王成善等 [ 19 ) 2 9 9 在中国石油天 1 ( 然气集团公 司 “ 九五”重大科技项 目《 中国南方海相 二叠系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 目标评选研究》 中将二叠
系 划 分 为 1 个 三 级层 序 ,其 中长兴 组 划 分 出 2 三 1 个 级 层序 (l S 1 ,¥0 Ⅱ型 层序 ,S 1 I 层 SO和 1 ) 1 为 1为 型 序 。 田景 春 等 (0 0在 川 滇 黔桂 地 区下 一 中三 叠 20 ) 统 层 序地 层 划 分 中将 飞仙 关 组 /长兴 组 界 线 划 为 Ⅱ
短 暂暴露不整合接触 ,C Q1 S 底界 面在成 因上为水 下间断不整合接触 ,在剖面上为整合接 触。
关键词 瞢光气田 长 兴组
中图分类号 :P 1 . 0 6 81 . 32
层序期分
屡序格架
层序界面
文章编号 :2 9 — 12 2 1 )2 0 1 — 5 0 5 13 (0 20 — 0 3 0
来识别 n1 ‘ 。 。通过对普光气 田资料分析后 ,结合层序 地层学的基本理论 ,总结出识别普光气 田三 、四级 层序 界 面 的主要鉴 别标 志 ( 1。 表 )
表 1 不 同级 别 层 序 界 面 的 型层序界面 。何莹等 (07 在 四川通南 巴地区上 20 )
文献标识码 :B
0 引 言
从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 来 , 中 国南 方 晚二 叠 世 一 早 三 叠 世 层序 地 层 的 研究 一 直 是 地 质 学界 关 注 的热 点 ,并 逐 渐得 到 油 气 勘查 开发 部 门 的重视 。许 效 松
(B ) S 2 。笔 者 在 前期 研 究 的基 础 上将 长 兴组 划 分 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