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气田简介

合集下载

南充简介

南充简介

南充市城镇规划资料整理学院:水利工程建筑学院班级:2010级土木一班姓名:罗鑫学号:2010510244日期:2012年10月18日南充简介南充历史悠久,公元前202年汉朝汉高祖刘邦设安汉伊始,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城市,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交通枢纽城市和川东北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信息中心,享有“川北心脏”和“川北重镇”之称。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处川中交通要冲之地,与成都构成四川盆地内部经济黄金发展区域,是成南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四川内陆交通和通信枢纽、川北最大商品集散地、长江三峡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开放重要口岸。

总体概述南充坐落在四川东北部,成渝经济区北部,嘉陵江中游。

与成渝形成正三角,均可两小时内到达,南充东与达州相邻,南与广安相接,西与遂宁、绵阳接壤,北与广元、巴中毗邻。

南充市行政中心:顺庆区。

隋置南充县。

以在汉充国县南为名。

1950年设市,1996年设地区。

行政区划南充市行政区划: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西充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

自然特征气候特征南充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主要分布于农作物生长区,具有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霜雪少的气候特征。

其多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年降雨量1100mm,害性天气(如秋绵雨、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频率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全年以西北风为主。

地形特征南充市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地貌单元。

地势从北向南倾斜,海拔256~889米。

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浅丘平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大体各占1/3。

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水文特征南充市境内主要的河流有嘉陵江、西河、东河、清溪河、枸溪河、白溪河、螺溪河、西充河,均属于长江流域。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00多亿立方米。

元坝气田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元坝气田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元坝气田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刘成川 柯光明 李 毓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具有埋藏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及地形地貌复杂等特点,天然气开发工作面临着直井产能偏低与如何有效提高单井产能、开发方案抗风险能力弱与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地面工程条件复杂与如何绿色安全开发等突出矛盾。

为此,从积极开展先导试验、积极组织技术调研、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精心组织科研攻关、科学编制开发设计、精心组织工程施工、强化严细管理等6个方面推进元坝气田开发建设,攻关形成了超深层小礁体气藏精细描述、小礁体底水气藏水平井部署优化、超深高含硫气藏水井平钻完井、高含硫气藏天然气深度净化及高含硫气田安全生产控制等技术,建成了全球首个埋深近7000 m 、年产40×108 m 3混合气的超深层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和具有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净化厂,实现了元坝气田的安全生产和效益开发。

结论认为,元坝气田的高效安全开发为盘活更多的超深高含硫天然气资源开辟出一条成功的路径,所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成果可为同类型气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效 开发 超深 高含硫 生物礁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二叠世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9.S1.025基金项目: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高含硫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课题二“礁滩相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编号:P18062-2)、“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深层复杂生物礁底水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编号:2016ZX05017-005)。

作者简介:刘成川,1966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田开发综合研究工作。

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吉泰路688号。

E-mail:******************************0 引言四川盆地元坝气田构造位置位于川北坳陷北东向构造带与仪陇—平昌平缓构造带之间,是国内外已建成开发的、埋藏最深的超深层高含硫生物礁气藏[1-6]。

元坝陆相地层钻井技术探讨

元坝陆相地层钻井技术探讨

元坝陆相地层钻井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针对元坝地区陆相地层的特点,对钻井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进行了探讨,这些措施对于保证今后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陆相地层施工措施钻井液安全生产元坝探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苍溪县、阆中市及巴中市境内,面积3251.48平方千米,目前累计探明储量2194.57亿立方米,元坝气田建设是中国石化“十二五”重大建设工程之一,于2011年8月底正式开建,在“十二五”期间,该气田有望形成34亿立方米以上的年生产能力。

1 地层情况元坝地区二叠系-白垩系地层总厚度7000.00-8000.00m,其中上三叠统-白垩系陆相沉积,沉积岩性以砂、泥质岩性为主,陆相地层总厚度4900.00 m左右,陆相地层漏失压力较低的沙溪庙及异常高压的自流井、须家河组往往不可避免的处于同一开次,地层压力系数相差较大,给钻井施工带来诸多困难及风险。

2 施工难点2.1 多压力层系共存,地层漏失频发元坝地区陆相地层的漏失压力较低的沙溪庙及异常高压自流井、须家河组往往不可避免的处于同一开次,地层压力系数相差较大,部分构造主要目的层既为储层同时又为漏层,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极窄,常存在喷漏同存,需进行承压堵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方可压稳气层和保证固井质量,由于裸眼段长及存在低压层及储层孔隙性、裂缝性漏失,导致堵漏难度大且时间长。

2.2 陆相地层稳定性差,易发生卡钻事故一是川东地区上部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多为砂泥岩剖面,砂泥岩中夹薄层页岩,钻进中容易发生水化膨胀,井眼容易发生力学不稳定,易大段垮塌;二是沙溪庙下部存在破碎带;三是须家河组存在碳质泥岩带,其上覆砂泥岩易塌落掉块。

因为须家河组掉块严重,极易发生卡钻事故,元坝3、元坝5等井就因在该层位发生掉块卡钻,难于处理,被迫填井侧钻。

2.3 陆相地层坚硬,可钻性低本地区陆相地层岩性变化频繁,岩性主要是泥岩、砂岩,详细划分为: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岩屑长石细砂岩、页岩、细粒岩屑砂岩、粗粒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砂岩、含砾砂岩等,岩性交替变化频繁;岩石坚硬,可钻性级别ⅴ~ⅷ级,其中岩石可钻性级别ⅴ级以上的地层占地层总体的近93%,ⅴ级以上、ⅷ级以下的硬地层占地层总体的82%以上,属硬到极硬地层;砂泥岩地层研磨性普遍较强,千佛崖组至须家河组地层砾岩成分、粒径明显增多、增大,砾岩成分最高者达89%,机械钻速极低。

中国交通5部曲之管道2:中国天然气4大气区和11大气田(2018年版)

中国交通5部曲之管道2:中国天然气4大气区和11大气田(2018年版)

中国交通5部曲之管道2:中国天然气4大气区和11大气田(2018年版)中国天然气有四大气区,分别是塔里木盆地气区,四川盆地气区,柴达木盆地气区,陕甘宁盆地气区。

一.陕甘宁盆地气区1.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庙地区。

【隶属】:中石油长庆油田。

【储量】:截止2003年,探明储量5336.52亿立方米。

【产量】:2016年产量230亿立方米。

【排名】:中国第一特大型气田。

2.靖边气田【位于】:榆林靖边县。

【隶属】:中石油长庆油田。

【储量】:截止到2017年3月,靖边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910.1亿立方米。

【产量】:2016年产量79.37亿方。

【排名】:有20年发展历史的长庆油田靖边气田是长庆油田天然气开发的发祥地,也是西气东输的“先锋气”源头。

3.大牛地气田【位于】: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神木县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乌审旗交界地区。

【隶属】:中石化华北石油局。

【储量】:天然气资源量8237亿立方米。

【产量】:2016年产量36亿方。

二.川渝气区(四川盆地气区)1.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

【隶属】:中石化中原油田。

【储量】:截止2008年,普光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5000-5500亿立方米。

【产量】:2016年产量80多亿方(年产能力达110亿方)。

【排名】: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现为中国第二大气田。

2.龙王庙组气藏【位于】: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资阳市安岳县和重庆市潼南县境内。

【隶属】:中石油西南油气田。

【储量】:设计动用储量3133亿立方米。

【产量】:2016年产量80多亿方(年产能110亿方)。

【排名】: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

3.涪陵页岩气田【位于】:重庆涪陵。

【隶属】:中石化江汉油田。

【储量】:资源量2.1万亿方。

【产量】:2016年产量50亿方(年产能100亿方)【排名】:是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同时也是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西南油气:巍巍西南战天险_乐在巴蜀找油气

西南油气:巍巍西南战天险_乐在巴蜀找油气

强大精神感召力西南油气:巍巍西南战天险 乐在巴蜀找油气 本刊记者 薛 婧“茫茫松辽启征程,巍巍西南战天险,乐在巴蜀找油气,红装铁骑勇当先……”激昂的《西南油气之歌》萦绕在西南油气分公司企业文化展厅,生动再现了他们几十年风雨兼程,在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摇篮——四川盆地书写“为国壮气”的豪迈篇章。

精神,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战略引领。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几代西南油气人在“三光荣精神”“会战精神”“石油精神”的引领下,从“寻油找气”的地质普查勘探大队,发展到“探采结合”的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四川盆地这片热土上,开创了油气发展恢弘事业,创造了璀璨的勘探开发成果。

“三光荣精神”指引油气勘探矢志奋斗路找油找气,荣光满载。

翻开西南油气分公司的发展史,“我为祖国献石油”“为美好生活加油、为祖国建设壮气”始终是广大干部员工的奋斗目标和自觉行动。

1964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发展急需油气,中央发出“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在松辽工作的第二普查勘探大队、第二物探大队等原西南石油局主体队伍,服从地质部“快速入川”的命令,千里南下完成队伍转移,在四川盆地开始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哪里黑哪里歇,风餐露宿是常态,但我们都是干劲满满的。

”在那个艰苦创业的火红年代,老362023 / 07 中国石化一辈西南石油人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在巴蜀大地,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先后取得中坝、雷音铺、福成寨、黄龙场等一批油气发现,由此奠定了四川盆地早期油气勘探格局,践行着“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集中体现了地质工作者报效祖国的坚定理想、甘于奉献的行为风范和不求名利的价值追求。

1979年,在四川阆中,原西南石油局首口油气发现井——川30井钻获高产油气流,获日产凝析油120吨、天然气75万立方米。

“就地试采,及时利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作出指示,结束了原西南石油局“只探不采”的历史,开创我国地质矿产系统“勘探开采结合”先河,开启了西南石油人“为国壮气”的新篇章。

元坝气田简介

元坝气田简介

元坝气田1.1元坝气田简介:元坝气田位于广元、南充、巴中境内,矿权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是中石化继普光气田后开发的最大酸性海相整装气田建设工程项目、西南油气田建设双百亿气田的主战区之一。

元坝气田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92.53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

气藏埋深6240米至6950米,平均埋深6673米,相比其他气田平均深度要深1000—2000米,地底温度高达140多摄氏度。

1.2元坝气田开发历程: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从2006年开始,以苍溪县作为主战场,进行了大面积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部署了一批探井。

2007年元坝1侧1井取得重大油气突破,由此拉开元坝气田大规模勘探序幕。

2010年以来,中石化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机制,在海相和陆相中浅层的多个层系均取得重大油气突破,创造了多项我国石油工程新记录,形成了立体勘探新局面。

截止2010年末已获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

目前,元坝气田共实施钻井51口,仅在苍溪县境内已布井36口,其中完钻19口、正钻进9口、钻前5口、测试井3口。

共有7口井9个测试层测试产量超百万方,其中还有两口井的日产量在200万方。

最近完钻的元坝122井-侧1井最深,达到7480米,地底温度高达140摄氏度以上,开采难度极高。

从今年8月底起,元坝气田已开始建设开发,部分气井开始采气,到年底日产可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

据介绍,整个元坝气田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将在2013年末建成年产17亿立方米净化气生产能力;第二期将在2015年末再新建17亿立方米的年产能力,两期总体建成34亿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省内“气紧”的状况将有望得到极大缓解。

1.3元坝气田地质特点:元坝地区钻遇地层自上而下为:白奎系的剑门关组,侏罗系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千佛崖组、自流井组,三叠系的须家河组、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二叠系的长兴组、吴家坪组、茅口组、栖霞组。

四川的十二大气田

四川的十二大气田

1983年有气井63口,平均单井产气量
深度1500~2000米,下三叠系天然气含
2000万立方米,年产气量12.69亿立方
量较高。近年又发现下伏地层石炭系气
米,占矿区总产量54.9%。
4.中坝气田
位于川西北江油附近龙门山前
工业气井23口。高、中及低产井数分
缘坳陷,气田面积24.5平方公里,是
别为7、5及11口。中坝气田储量虽然
8.八角场气田
位于川中隆起中部,地处盐 亭县丘陵区。勘探始于1958年, 1970年发现侏罗系自流井群大安寨 凝析气藏,但规模不大,只是产 凝析油。1974年将探井加深到香溪 群,获得丰富的天然气,使得该气
田跻身十大气田行列。该气田埋深 2990~3380米,有效厚度37.5米, 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属低孔渗储 层。单井产能受裂缝控制,日产气 量1.02~10.2万立方米,为目前川中 第二大气田。
川西主力气田。该气田主要产气层位
不是很大,但天然气资源富集程度较
为雷口坡及须2两个层位,以须2为最
高,其中,须2气藏储量丰度,为全川
好。共钻井55口,获气井30口,其中
各气田之冠。
10·石油知识 双月刊
2019 年第 3 期
5.磨溪气田
位于川中隆起中部安岳坳陷与龙 女寺凸起交界处,遂宁市中区南部, 并跨潼南、蓬溪二县部分地带,是川 中地区最大气田。该气田勘探始于 1979年,在几年内钻井9口,没有多大 成效。1987年2月,在磨9井进行全程位 取芯,发现雷口坡组针孔白云岩,孔隙 发育,经测试获日产天然气77.88万立方 米,从而获得川中地区近30年来天然气 勘探的重大突破。目前已投入建设和开 发阶段。至1989年底钻井近30口。磨溪 气田主力气藏为三叠系雷口坡组,此外 在香溪群中也发现工业气流。

元坝气田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元坝气田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元坝气田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元坝气田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天然气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

随着天然气开采的持续发展,气田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大量的芬顿污泥。

芬顿污泥是一种含有高浓度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要想有效利用和处理这些废弃物,必须进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本文将围绕元坝气田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研究。

一、芬顿污泥的特点芬顿污泥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田的废水和废渣中,主要成分包括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一些其他杂质。

这些成分使得芬顿污泥在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芬顿污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含量的重金属离子:芬顿污泥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较高,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去除。

2. 复杂的有机物质:芬顿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清除。

3. 多种杂质混合:芬顿污泥中还含有一些其他杂质,如硫酸盐、氯化物等,这些杂质对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针对芬顿污泥的特点,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

目前,国内外对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 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对芬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清除和处理的目的。

2. 重金属去除技术:通过离子交换、络合沉淀等方法,将芬顿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3. 热解技术:利用高温处理芬顿污泥,将有机物质进行热解,获得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同时可以将重金属固化成无害的固体废物。

4. 化学浸出技术:通过采用酸碱溶解等方法,将芬顿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和提取,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四、技术研究前景通过对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为元坝气田芬顿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坝气田
1.1元坝气田简介:
元坝气田位于广元、南充、巴中境内,矿权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是中石化继普光气田后开发的最大酸性海相整装气田建设工程项目、西南油气田建设双百亿气田的主战区之一。

元坝气田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92.53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

气藏埋深6240米至6950米,平均埋深6673米,相比其他气田平均深度要深1000—2000米,地底温度高达140多摄氏度。

1.2元坝气田开发历程:
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从2006年开始,以苍溪县作为主战场,进行了大面积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部署了一批探井。

2007年元坝1侧1井取得重大油气突破,由此拉开元坝气田大规模勘探序幕。

2010年以来,中石化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机制,在海相和陆相中浅层的多个层系均取得重大油气突破,创造了多项我国石油工程新记录,形成了立体勘探新局面。

截止2010年末已获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

目前,元坝气田共实施钻井51口,仅在苍溪县境内已布井36口,其中完钻19口、正钻进9口、钻前5口、测试井3口。

共有7口井9个测试层测试产量超百万方,其中还有两口井的日产量在200万方。

最近完钻的元坝122井-侧1井最深,达到7480米,地底温度高达140摄氏度以上,开采难度极高。

从今年8月底起,元坝气田已开始建设开发,部分气井开始采气,到年底日产可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

据介绍,整个元坝气田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将在2013年末建成年产17亿立方米净化气生产能力;第二期将在2015年末再新建17亿立方米的年产能力,两期总体建成34亿立方米的年生产能力,省内“气紧”的状况将有望得到极大缓解。

1.3元坝气田地质特点:
元坝地区钻遇地层自上而下为:白奎系的剑门关组,侏罗系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千佛崖组、自流井组,三叠系的须家河组、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二叠系的长兴组、吴家坪组、茅口组、栖霞组。

其中二叠系须家河组州匀奎系剑门关组地层为陆相沉积,岩性以砂、泥质岩性为主,总厚度约4900.00m;二叠系雷口坡组及以下地层为海相沉积,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

钻探实践表明,该地区存在多套压力系,且相差悬殊,最高的地层压力系数达到2.13,最低的地层压力系数低于1.25;井底温度高,该地区井深一般为6800.00~7200.00m,井底温度155~165℃。

1.4元坝气田钻井技术难点
1.相差悬殊的多套压力系统共存:
从元坝地区实钻情况来看,纵向压力分布为常压—高压一常压。

1)千佛崖组及其以上地层为常压地层,千佛崖组及部分下沙溪庙组地层有气层。

2)自流井—须家河组地层中有高压低渗裂缝型气藏,地层压力当量密度窗口窄,漏、涌时有同层,井下复杂问题多。

3)嘉陵江组地层目前未钻遇较好气层,但部分井钻遇高压盐水层。

飞仙关组和长兴组地层同为一个常压压力系统,以溶孔性气层为主,且可钻性好。

4)雷口坡组、茅口组和栖霞组地层有局部存在高压气层的可能。

2.地层分布复杂
由实钻资料得知,元坝地区地质剖面上复杂地层较多,剑门关组地层多存在裂缝性漏层,个别井上部有微出水层,海相盐膏层不会对钻井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在嘉陵江组地层多井钻遇高压盐水层,对钻井速度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影响该地区钻井速度的复杂地层主要有: 1)上沙溪庙组地层上部的微出水层,其承压不高,钻井液密度超过1.90kg/L时易漏。

2)上沙溪庙组地层底部存在垮塌层,空气钻井难以实施。

3)自流井组—须家河组复杂地层有3个特点:a.油气藏多为裂缝性气藏,具有高压低渗的特点,压力窗口窄,压井时易出现喷、漏同存;b.自流井组与须家河组地层的砂砾岩层可钻性极差,机械钻速低、易发生井下故障;c.泥岩段不稳定,易出现掉块卡钻。

3.地层岩性研磨性强,可钻性差
统计表明,元坝地区地层可钻性级别在5~8级之间,陆相砂岩地层多为硅质胶结,岩性致密,硬度大,研磨性强,可钻性极差。

尽管上部大尺寸井眼应用了气体钻井技术钻进,海相地层应用了复合钻进技术,但元坝3井、元坝5井全井平均机械钻速均不到1.40m/h。

虽然最高的元坝12井机械钻速达到2.13m/h,但平均机械钻速总体上还是偏低。

4.钻井液抗高温性
由于元坝区块以飞仙关和长兴组地层为目的层的井均为超深井,井底温度最高达到160℃以上,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性能不稳定,致使性能维护难度加大。

钻井液抗高温问题是一大难题,既要解决抗高温性,又要调整好其流变性。

5.井下复杂情况及故障频发
元坝地区井下复杂情况与故障频发,在完成井中,平均井下复杂情况和故障时效高达11.02%。

除元坝1井、元坝12井外,各井均在千佛崖组一须家河组井段钻遇了高压层,共发生溢流6次。

压井后,安全密度窗口窄小,漏喷共存,施工难度加大,钻进效率及机械钻速降低,钻井周期增加。

目前共发生钻井复杂事故19次,损失时间290d。

该地区的井下复杂情况和故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钻具与钻头故障:空气钻井过程中易发生卡钻和断钻具故障,钻进须家河组地层时易发生钻头与卡钻故障。

统计显示,该类故障累计损失时间占该地区故障总时间的57.69%。

2)溢流、井漏:由于地层压力分布规律性差,溢流、井漏频繁发生,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施工时间、还损失了大量钻井液,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3)转换为钻井液钻井时的复杂情况:气体钻井转换钻井液钻井后,钻进自流井组—须家河组地层时,易出现井下复杂情况。

4)固井复杂情况与故障:该地区的地层承压能力难以准确掌握,井温高,固井施工难度大,在固井时易发生漏失,固井返速度低,固井质量差,固井复杂情况频发。

1.5元坝气田井身结构
元坝区块目前采用的井身结构是:508.0mm导管下深为200m,建立井口;第一次开钻339.7mm表层套管下深为2000m左右,封隔侏罗系遂宁组及以上地层;第二次开钻273.1mm 技术套管下深为4500m左右,尽量封隔须家河组及以上不稳定地层;第三次开钻下193.7mm
套管封隔嘉陵江组及以上地层(不揭开飞仙关组三段储层),先悬挂,后回接再进行第四次开钻;第四次开钻下人146.1mm尾管完井。

1.6元坝气田情况总结
综合元坝气田情况可以看出,其气藏埋藏深,地底温度高,岩石耐磨性强,造成钻井周期长,钻速低,钻具、套管在高温高压下长时间使用,必然会导致磨损问题的出现,需应用各种防磨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