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一、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选择题1.2002上海,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D.蓝田人,山顶洞人2.2001全国,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大致处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3.2001春季,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A.定居生活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C.从事农业生产D.出现贫富分化4.2000全国,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居住地区不同②体制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社会组织形式不同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2000年春季高考,促使原始定居的主要因素是A.原始农业的发展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C.饲养家畜家禽D.营造公共墓地6.2000年春季高考,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群居生活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C.人工取火D..使用简单的语言7.2000年上海,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20万年8.1999年全国,《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9.1999上海,在下列各项中,生活在不同石器时代的人是A.元谋人与山顶洞人B.蓝田人与北京人C.北京人与山顶洞人D.山顶洞人与半坡人10.1998全国,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制造陶器C.种植粟,水稻D.饲养猪,水牛11.1998上海,确立中国人种自生说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记载和遗址B.遗物,遗址和传说C.遗址,遗物和记载D.化石,遗址和遗物12.2000年广东,下列关于禹的表述,准确的是①传说中的人物②建立了夏朝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④舜的儿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3.2002上海,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14.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A.周公东征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15.2000年春季,导致西周共和的直接原因是A.王室衰微,诸侯反叛B.奴隶起义C.国人暴动D.犬戎攻破镐京16.1996年全国,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17.2000年上海,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1999上海,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9.1997上海,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牧野之战②盘庚迁殷③管仲相齐④平王东迁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20.2001年全国,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A.冶铁业B.制瓷业C.造纸业D.印刷业21.2000年全国,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D.正对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22.200年春季,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初税亩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23.1999上海,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24.1998年全国,屈原杯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君主专制B.要求革新图强C.主张抵抗秦军D.《离骚》触怒权贵25.1998上海,《周易》中八卦的总根源是A.天和地B.水和火C.山和泽D.雷和风26.1996全国,齐桓公多次召集诸候会盟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27.2002年新课程文综,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8.2002年上海,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29.2002年广东,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毋多其时,数口之间可以无饥矣30.2001年全国文综,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31.2001春季,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32.2000年上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发家D.兵家33.2000年广东,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和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34.1999年全国,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35.1999上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一.中国古代问答题1.1994高考参考答案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2分)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
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
(4分)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
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2分)[阐述“兼爱”、“非攻”的积极意义,按以下3个层次评分,不得累计,即最高得分为6分。
]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2分)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4分)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1分)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1分)2、1999广东,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
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3、1995上海,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4、1995全国,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11分)参考答案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3分)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戌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
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1.(2007)2.已知平面向量()()1,1,1,1-==→→b a ,则向量=-→→b a 2321( ) A ()1,2-- B ()1,2- C ()0,1- D.()2,1-2.(2008)8.平面向量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 .a ,b 方向相同B .a ,b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C .λ∈R ∃,λ=b aD .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1λ,2λ,12λλ+=0a b3.(2008)13.已知向量(011)=-,,a ,(410)=,,b ,λ+=a b 0λ>,则λ= . 4.(2009)(9)已知O ,N ,P 在ABC ∆所在平面内,且,0OA OB OC NA NB NC ==++=,且PA PB PB PC PC PA •=•=•,则点O ,N ,P 依次是ABC ∆的( )(A )重心 外心 垂心 (B )重心 外心 内心(C )外心 重心 垂心 (D )外心 重心 内心5.(2011)(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12:10,3P a b πθ⎡⎫+>⇔∈⎪⎢⎣⎭ 22:1,3P a b πθπ⎛⎤+>⇔∈ ⎥⎝⎦ 3:10,3P a b πθ⎡⎫->⇔∈⎪⎢⎣⎭ 4:1,3P a b πθπ⎛⎤->⇔∈ ⎥⎝⎦其中的真命题是(A )14,P P (B )13,P P (C )23,P P (D )24,P P6.(2012)13.已知向量a ,b 夹角为o 45,且||1a =,|2|10a b -=,则||b =7.(2013卷1)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c =t a +(1-t)b ,若b ·c =0,则t =_____.8.(2013卷2)1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为的中点,则_______.9.(2014卷1)15.已知A ,B ,C 是圆O 上的三点,若1()2AO AB AC =+,则AB 与AC 的夹角为 .10.(2014卷2)3.设向量a,b 满足|a+b |a -b ,则a ⋅b = ( )A. 1B. 2C. 3D. 511.(2015卷1)(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3BC CD =,则( )(A )1433AD AB AC =-+ (B)1433AD AB AC =-(C )4133AD AB AC =+ (D)4133AD AB AC =- 12.(2015卷2)13.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a b λ+与2a b +平行,则实数λ=_________.13.(2016卷1)(3) 已知向量a =(1,m ),b =(3,-2),且(a +b )⊥b ,则m=(A)-8 (B)-6 (C)6 (D)814.(13) 设向量a =(m ,1),b =(1,2),且|a +b |2=|a |2+|b |2,则m= .15.(3) 已知向量BA ⃗⃗⃗⃗⃗ =(12,√32),BC ⃗⃗⃗⃗⃗ =(√32,12),则∠ABC= (A)30° (B)45° (C)60° (D)120°16.(2017卷1)13.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60°,|a |=2, | b |=1,则| a +2b |= .17.(2017卷2)12.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 为平面ABC 内的一点,则⎪⎪⎪⎭⎫ ⎝⎛+⋅→→→PC PB PA 的最小值是( ) A.2- B.23- C.34- D.1- 18.(2017卷3)在矩形ABCD 中,2,1==AD AB ,动点P 在以点C 为圆心且与BD 相切的圆上,若→→→+=AD AB AP ηλ,则ηλ+的最大值为( )A.3B.22C.5D.21.D2.D3.3λ⇒=4.C5.A6.327.8.9.090 10.A 11.A 12. 1213.D 14.2-15.A 16. 17. B 18.A。
天津十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类

天津卷一、集合的考查(2010年)设集合A={}{}|||1,,|||2,.x x a x R B x x b x R -<∈=->∈若A ⊆B,则实数 a,b 必满足(2009年)设全集{}*lg 1U A B x N x ==∈<,若(){}21,0,1,2,3,4u AC B m m n n ==+=,则集合B =___________(2008年)设集合{}08U x x =∈<N ≤,{}1245S =,,,,{}357T =,,,则()US T =ð___________(2007年)已知集合{}12S x x =∈+R ≥,{}21012T =--,,,,,则S T = (2006年)已知集合}13|{≤≤-=x x A ,}2|{≤=x x B ,则=⋂B A (2005年)集合A ={x |0≤x <3且x ∈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2004年)设集合{}6,5,4,3,2,1=P ,{}62≤≤∈=x R x Q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2002年)设集合}M x x k k Z ==+∈⎧⎨⎩214,,N x x k k Z ==+∈⎧⎨⎩⎫⎬⎭|412,,则M 与N 满足(2001年)设A=B A x x x B x x x 则},0|{},0|{22=+==-等于二、复数的基本运算(选择or 填空题)(2010年)i 是虚数单位,复数1312ii-+=+ (2009年) i 是虚数单位,52ii=-_____________ (2003年)=+-2)3(31i i三、命题的判断(2010年)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A)若f(x) 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 )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2009年).设,x R ∈则"1"x =是3""x x =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07年) “2a =”是“直线20ax y +=平行于直线1x y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06年)设)2,2(ππβα-∈、,那么“βα<”是“βαtan tan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04年)对任意实数a 、b 、c ,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bc ac >”是“b a >”的必要条件B.“bc ac =”是“b a =”的必要条件C.“bc ac >”是“b a >”的充分条件D.“bc ac =”是“b a =”的充分条件四、解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或方程(2010年)若函数f(x)=212log ,0,log (),0x x x x >⎧⎪⎨-<⎪⎩,若f(a)>f(-a),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009年)设函数()246,06,0x x x f x x x ⎧-+≥=⎨+<⎩,则不等式()()1f x f >的解集是(2008年)已知函数20()20x x f x x x +⎧=⎨-+>⎩,≤,,,则不等式2()f x x ≥的解集为(2007年)不等式组⎩⎨⎧-≥->+x x xx 410915465的解集是 。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数学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数学在过去的十年中,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同时也是高考中最具挑战性的科目之一。
本文将对过去十年高考数学试题进行分类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学考试的要点。
一、代数与函数代数与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代数与函数题型主要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组等。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考经常出现的代数与函数试题有以下几种类型:1. 方程与不等式求解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解方程或不等式,并找出满足条件的解集。
解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将方程或不等式化简,运用加减消元、配方法等技巧来求解。
2. 函数与方程组这类题目考查函数与方程组的性质和特点,要求考生通过给定的条件建立方程组,并求解未知数的值。
解这类题目时,要善于运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
3.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常出现的考点。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理解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利用指数运算法则、对数运算法则等求解与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相关的题目。
二、几何与图形几何与图形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很多考生头疼的考点。
几何与图形试题主要包括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两部分。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考经常出现的几何与图形试题有以下几种类型:1. 圆、三角形、椭圆等的性质这类题目考查各种几何图形的特性与性质,涉及到周长、面积、弧长、弦长等概念。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善于利用已知条件解题。
2. 空间几何相关题型空间几何题型考查对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常见题型包括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解决这类题目时,要善于运用空间几何知识,灵活运用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3. 三角函数与向量三角函数与向量是几何与图形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数学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集合 word 版含解析

十年真题分类汇编数------集合1.(2019•全国1•理T1)已知集合M={x|-4<x<2},N={x|x2-x-6<0},则M∩N=( )A.{x|-4<x<3}B.{x|-4<x<-2}C.{x|-2<x<2}D.{x|2<x<3}【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N={x|-2<x<3},则M∩N={x|-2<x<2},故选C.2.(2019•全国1•文T2)已知集合U={1,2,3,4,5,6,7},A={2,3,4,5},B={2,3,6,7},则B∩∁U A=( )A.{1,6}B.{1,7}C.{6,7}D.{1,6,7}【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U A={1,6,7},∴B∩∁U A={6,7}.故选C.3.(2019•全国2•理T1)设集合A={x|x2-5x+6>0},B={x|x-1<0},则A∩B=( )A.(-∞,1)B.(-2,1)C.(-3,-1)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A={x|x<2,或x>3},B={x|x<1},所以A∩B={x|x<1},故选A.4.(2019•全国2•文T1)已知集合A={x|x>-1},B={x|x<2},则A∩B=( )A.(-1,+∞)B.(-∞,2)C.(-1,2)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A∩B=(-1,2),故选C.5.(2019•全国3•T1)已知集合A={-1,0,1,2},B={x|x2≤1},则A∩B=( )A.{-1,0,1}B.{0,1}C.{-1,1}D.{0,1,2}【答案】A【解析】A={-1,0,1,2},B={x|-1≤x≤1},则A∩B={-1,0,1}.故选A.6.(2019•北京•文T1)已知集合A={x|-1<x<2},B={x|x>1},则A∪B=( )A.(-1,1)B.(1,2)C.(-1,+∞)D.(1,+∞)【答案】C【解析】∵A={x|-1<x<2},B={x|x>1},∴A∪B=(-1,+∞),故选C.7.(2019•天津•T1)设集合A={-1,1,2,3,5},B={2,3,4},C={x∈R|1≤x<3},则(A∩C)∪B=( )A.{2}B.{2,3}C.{-1,2,3}D.{1,2,3,4}【答案】D【解析】A∩C={1,2},(A∩C)∪B={1,2,3,4},故选D.8.(2019•浙江•T1)已知全集U={-1,0,1,2,3},集合A={0,1,2},B={-1,0,1},则(∁U A)∩B=( )A.{-1}B.{0,1}C.{-1,2,3}D.{-1,0,1,3}【答案】A【解析】∁U A={-1,3},则(∁U A)∩B={-1}.9.(2018•全国1•理T2)已知集合A={x|x2-x-2>0},则∁R A=( )A.{x|-1<x<2}B.{x|-1≤x≤2}C.{x|x<-1}∪{x|x>2}D.{x|x≤-1}∪{x|x≥2}【答案】B【解析】A={x|x<-1或x>2},所以∁R A={x|-1≤x≤2}.10.(2018•全国1•文T1)已知集合A={0,2},B={-2,-1,0,1,2},则A∩B=( )A.{0,2}B.{1,2}C.{0}D.{-2,-1,0,1,2}【答案】A【解析】由交集定义知A∩B={0,2}.11.(2018•全国2•文T2,)已知集合A={1,3,5,7},B={2,3,4,5},则A∩B=( )A.{3}B.{5}C.{3,5}D.{1,2,3,4,5,7}【答案】C【解析】集合A、B的公共元素为3,5,故A∩B={3,5}.12.(2018•全国3•T1)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 )A.{0}B.{1}C.{1,2}D.{0,1,2}【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A={x|x≥1},B={0,1,2},∴A∩B={1,2}.13.(2018•北京•T1)已知集合A={x||x|<2},B={-2,0,1,2},则A∩B=( )A.{0,1}B.{-1,0,1}C.{-2,0,1,2}D.{-1,0,1,2}【答案】A【解析】∵A={x|-2<x<2},B={-2,0,1,2},∴A∩B={0,1}.14.(2018•天津•理T1)设全集为R,集合A={x|0<x<2},B={x|x≥1},则A∩(∁R B)=( )A.{x|0<x≤1}B.{x|0<x<1}C.{x|1≤x<2}D.{x|0<x<2}【答案】B【解析】∁R B={x|x<1},A∩(∁R B)={x|0<x<1}.故选B.15.(2018•天津•文T1)设集合A={1,2,3,4},B={-1,0,2,3},C={x∈R|-1≤x<2},则(A∪B)∩C=( )A.{-1,1}B.{0,1}C.{-1,0,1}D.{2,3,4}【答案】C【解析】A∪B={-1,0,1,2,3,4}.又C={x∈R|-1≤x<2},∴(A∪B)∩C={-1,0,1}.16.(2018•浙江•T1)已知全集U={1,2,3,4,5},A={1,3},则∁U A=( )A.⌀B.{1,3}C.{2,4,5}D.{1,2,3,4,5}【答案】C【解析】∵A={1,3},U={1,2,3,4,5},∴∁U A={2,4,5},故选C.17.(2018•全国2•理T2,)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A.9B.8C.5D.4【答案】A【解析】满足条件的元素有(-1,-1),(-1,0),(-1,1),(0,1),(0,0),(0,-1),(1,-1),(1,0),(1,1),共9个。
十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

24.(选 1-5) 25.(4-6) 33.( (1)选 7-3 (2)选 8-3) 34.( (1)选 13-3 (2)选 12-2) 35.( (1)选 19-2 (2)选 16-4)
24.(选 4-4) 25.(7-10) 33.(选 8-3) 34.(选 14-2) 35.( (1)选 19-7 (2)选 16-4)
全国卷 2 (共 13 道题) 14.(选 19-2) 15.(选 12-2) 16.(选 10-3) 17.(选 1-3) 18.(选 4-4) 19.(选 5-4) 20.(选 13-2) 21.(6-5) 22.(7-9) 23.(选 2-6) 24.(选 16-4) 25.(选 16-4) 26.(选 3-6)
北京卷(共 12 道题) 13.(选 18-4) 14.(选 13-1) 15.(选 5-2) 16.(选 3-6) 17.(选 11-1) 18.(6-5)
北京卷(共 12 道题) 13.(选 10-3) 14.(选 13-1) 15.(选 12-2) 16.(4-7) 17.(选 4-4) 18.(选 19-1)
2012 ( 14 套 ) (共 203 道题) 新课标卷 (共 15 道题) 14.(4-1) 15.(5-2) 16.(4-7) 17.(选 5-4) 18.(选 1-8) 19.(选 4-4) 20.(选 4-3) 21.(6-3) 22.(选 2-6) 23.(选 3-4) 24.(4-7) 25.(选 3-6) 33.(选 8-3) 34. ( (1) 选 12-2 (2)选 13-2) 35. ( (1) 选 19-7 (2)选 16-4)
2015 (14 套) (共 202 道题)
2016 (10 套) (共 157 道题)
十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

3
全国卷 2 (共 12 道 题) 14.(选 10-3) 15.(选 12-2) 16.(选 16-2) 17.(选 13-4) 18.(选 18-4) 19.(选 3-6) 20.(7-7) 21.(选 4-4) 22.(1) (11-4)(2) (选 2-4)
23.(7-7) 24.(选 19-1) 25.(选 3-6) 4 北京卷(共 12 道 题) 13.(选 13-2) 14.(选 19-7) 15.(7-7) 16.(选 10-3) 17.(选 5-2) 18.(1-3) 19.(选 16-4) 20.(选 16-2) 21.( (1)选 3-5 (2)2-4) 22.(选 1-9) 23.(选 2-5) 24.(选 4-4) 5 天津卷(共 12 道 题) 14.(选 14-2) 15.(选 16-4) 16.(选 5-2) 17.(6-5) 18.(选 18-4) 19.(选 3-6) 20.(选 10-3) 21.(选 12-2) 22.( (1)选 2-6 (2)2-3 (3)选 1-9) 23.(选 16-3) 24.(选 4-4) 25.(选 16-2) 6 上海卷(共 23 道 题) 1A.(选 3-4) 2A.(选 12-2) 3A.(选 2-4) 1B.(选 3-5) 2B.(选 11-5) 3B.(选 5-4) 4.(选 19-2) 5.(7-7) 6.(选 19-2) 7.(选 3-3) 8.(选 13-5) 9.(选 12-2) 10.(4-7)
新课标卷(共 15 道 题) 14.(选 3-3) 15.(7-7) 16.(7-8) 17.(选 5-4) 18.(选 3-4) 19.(6-5) 20.(选 1-3) 21.(4-3) 22.(选 2-7) 23.(2-4) 24.(2-3) 25.(选 3-6) 33.(选 8-3) 34. ( ( 1 ) 选 12-1 (2)选 13-1) 35. ( ( 1 ) 选 17-2 (2)选 1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问答综合题)一.中国古代问答题1.1994高考参考答案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2分)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
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
(4分)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
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2分)[阐述“兼爱”、“非攻”的积极意义,按以下3个层次评分,不得累计,即最高得分为6分。
]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2分)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
(4分)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2分)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1分)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1分)2、1999广东,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
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3、1995上海,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4、1995全国,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11分)参考答案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3分)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戌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
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2分)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汉武帝得以彻底击败匈奴,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
(2分)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建宫室,营造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2分)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均与秦始皇的滥用民力不同。
(2分)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1分)但前者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大统一,光大了儒学,而后者则起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2分)5、2001上海,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请回答以下问题:(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
(5分)(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
科学家对女主人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级象西域女子(见右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3分)(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
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
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参考答案(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和内地物产的交流,西域都护、的设置等。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
(3)能正确概括对应历史意义,假定为今天的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
6、1994上海,举出西汉、东汉、蜀、吴、唐等封建王朝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举例略,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2000春季,结合史实分析隋朝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经济:南方的开发,北方农民的南迁,黄河流域的恢复发展,特别是北魏的改革。
南北方经济的交流来往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士族制度的衰落。
思想:文化交流,人心思合。
直接: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王朝腐败,北周为统一准备直接条件。
8、1999全国,史称“得人者昌,失人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要点:(13分)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1分)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1分),出现”贞观之治”(1分)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2分);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1分),任姚崇,宋?等为相(1分),出现“开元盛世”(1分)。
“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1分),酿成“安史之乱”(1分)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拨91);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1分);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惩(1分)。
9、1996全国,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其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
参考答案:.原因:概括说明①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②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
③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特点和历史地位:概括说明①全面繁荣(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②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表现)③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④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事例)10、1995上海,简述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略11、2002广东,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很大发展,试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经济方面: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泉州等海外贸易港口繁荣;制瓷业,丝织业发达,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提供了丰富的海外贸易产品;国内商业活跃。
科技方面: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广泛使用。
12、1998上海,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哥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造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价说:“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
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拿就有失公允了。
”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等造成一些弊端,但是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
朱熹把变法中的失误当作变法的目的莱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13、2000上海,宋金对峙时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宋金对峙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
14、1996上海,简述北宋及北宋以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略15、2000上海,下列分别是隋朝和元朝时候的运河图,请加以辨认并辨认它们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相同点:起止点相同,都是南北大动脉。
不同点,元朝时期运河直达北京,隋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16、1995上海,比较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国与俄国在文化发展上的不同特点及其表现,并作简要说明。
(中国转向封闭专制,转向对古籍的整理和注释,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
原因是封建专制的加强。
俄国向西方学习,西化。
彼得一世改革,派出使团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17、2001上海,18世纪以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然而,此后的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逃避现实,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指出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后果。
(文字狱,专制统治的价强。
后果,禁锢了思想,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使社会闭塞,影响了社会进步,中西文化隔绝。
乾嘉考据学大盛。
)18、2000高考,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9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6分)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5分)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场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3分)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性。
(2分)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2分)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启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分)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2分)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
(2分)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2分)19、2000上海,江泽民曾经说,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
以明末清初为例,该书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与同事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成就略,不足,理论性不足,实验性不足,学科体系未建立。
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思想上文字狱八股取士等。
)20、1997上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发展缓慢。
21、2001上海,清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以人丁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转向货币为主,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促进了货币地租发生和商品经济发展。
)22、1997上海,简述清朝前提,中央政府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3、1996上海,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是否具有“西学东渐”的性质?为什么?(属于,举例利玛窦等人的活动。
)24、2000广东,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发展变化: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南朝时期,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仔北宋时不断推广种植,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
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
稻米的商品日益增强。
原因: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交流,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自然条件符合。
)25、2001春季,东晋南朝,隋朝,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