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接入网技术共79页文档
现代通信网 第六章 接入网技术

图6.10 ADSL系统构成
ADSL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在局 端和用户端各加装一个ADSL收发机经一对普 通铜双绞线对传输;另一种方式是经过一段 光纤通路传输到远端光网络单元( ONU)进 行光/电变换和分路,再经 ADSL和铜双绞线 接入用户。
双绞线对上的频谱可分为三个频带; (1)双向普通电话业务。 (2)上行信道,144kbit/s或384kbit/s 的数据或控制信息(如VOD的点播指令)。 (3)下行信道,传送6Mbit/s的数字信息 (如VOD的电视节目信号)。
(2)接入网的参考模型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是以分层模型为基础 的。接入网的传送网可划分为电路层(CL)、 传送通道层(TP)和传输媒介层(TM),其 中传输媒介层进一步划分为段层和物理媒介 层。如图6.5所示。
图6.5 接入网通用协议参考模型
电路层:涉及电路层接入点之间的信息 传递并独立于传输通道层。电路层为用户提 供诸如电路交换业务、分组交换业务等电信 业务。 传送通道层:涉及通道层接入点之间的 信息传递并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网络。为 其提供传送服务。
图6.9 HDSL系统构成
HDSL局端设备提供交换机与系统网络侧 的接口,将来自交换机的信息流透明地传送 给远端用户侧设备。 HDSL远端设备提供用户侧接口,将来自 交换机的下行信息传送给用户设备,并将用 户设备的上行信息传向业务节点。
在发送端,E1控制器将经接口送入的E1 信号(2.048Mbit/s)进行 HDB3码解码和帧 调整后输出;然后经 HDSL通道控制器变换, 通道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串/并变换,它 是在保留原有帧结构和时隙的基础上分成二 路或三路。
总线形结构:以光纤作为公共总线,各 用户终端通过耦合器与总线直接连接所构成 的网络结构。其优点是共享主干光纤、节省 线路投资、增删节点容易;缺点是损耗累积, 且可靠性较差,用户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要求 较高。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第2章 接入网技术

2.2 铜线接入网
SHDSL(Single-pair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在HDSL技术上发展而来, SHDSL可以只需要一对电话线,其传输速率为 192kbps~2.3Mbps。也可以使用两对铜线同时传输, 此时其速率可达384kbps~4.6Mbps。 从业务应用的角度来看,由于HDSL/SHDSL的 对称速率传输的特性,其更适合企业PBX的接入、 专线、视频会议、移动基站的互连。
DMT调制技术 ADSL的上行信号频带为25 KHz~138 KHz,下行信号 频带为138 KHz~1104KHz,如图2-5所示。这些频带被分为 256个子频带,每个子频带的频宽为4.315 KHz。 每个子频带上调制数据信号的效率由该频带在双绞 线中的传输效果决定。传输效果越好(背景噪声低、串音 小、衰耗低),调制效率就越高,传输的比特数也就越多; 反之,调制效率就越低,传输的比特数也就越少。 如果某个子频带上背景干扰或串音信号太强,ADSL 系统甚至可以关掉这个子频带。因此ADSL有较强的适应性, 可根据传输环境的好坏而改变传输速率。
距离上限
5km 4.5~5.4km 3km 1.2km 0.3km 150m
几种常见的xDSL技术比较
2.2 铜线接入网
2.2.2 ADSL技术
产生背景:ADSL的产生与VOD密不可分。服务与VOD的 宽带接入技术应具备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能力。 INTERNET不断发展壮大,网上的信息量也在随着上网 用户的增多而增加,传统的窄带接入已难以满足大量 信息传送的要求,ADSL作为一种宽带接入技术,其传 输特点恰好与个人用户和中小型企事业用户信息流的 特征一致,即下行的带宽远高于上行。这样ADSL借助 于Internet的发展而大规模走向市场。
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分析

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和接入网技术分析摘要:通信信息工程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工业化及信息化程度,旨在将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及人力要素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
信息网络与社会诸多领域融合深度不断提高,需要创新通信信息工程技术体系,加快文化领域发展脚步。
本文主要阐述了通信工程中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
关键词:通信工程体系;传输技术;接入网技术;引言:通信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增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程度,需要科学配置各类技术资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脚步。
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深度不断增加,需要明确通信技术的应用要点,深入分析通信信息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分析传输技术需要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结合状况下创建出完整的传输机制,保证多种信息资讯能够有效传播。
传输是通信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产品功能的集成性更强,可以大幅提高利用效率,耗能较少。
传输技术的外观较为精致,能够保证各项基础功能,减小设备的实际体积,使得携带过程简单方便,减少成本投入。
Rtkgps技术、atm技术及wdm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传输技术类型,可以充分发挥出网络实体的积极作用,提高传输效率,保证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
传输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一)自动交换光网络自动交换光网络是通信工程中先进程度较高的传输技术,智能化特点突出,可以满足城市型通信工程的信息传输要求,实现网络资源按需分配的目标,给系统提供针对性及保护性更强的服务,保证系统有效链接。
该技术能够拜托传统传输技术的局限性,引入控制层,增强了系统整体的智能化程度,使得网络信息传输及数据整合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调整连接的永久性与交互性,扩大应用范围。
(二)本地骨干网络本地骨干网络在通信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实现点对点与面对面的区域连接目标。
网络传输业务对于信息传输量及传输速度的要求较高,难以满足网络系统的全部信息需求。
本地骨干网络线路均埋设于地下,需要依靠光纤媒介完成信号传输任务,维护保养工作的难度较高。
铁路通信接入网技术

铁路通信接入网技术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铁路传输技术;接入网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对铁路通信接入网技术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SDH传输技术、ATM 网络传输技术、MSTP传输技术、RTKGPS网络传输技术、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光纤用户环路技术、铁路通信网是保证行车安全、提升运输效率的有力工具,我国铁路引入现代通信技术还不久,对铁路通信工程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对其了解、分析和试验,对其中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技术问题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通信现代化作出贡献、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具体材料详见:论文关键词:铁路通信技术;接入网技术论文摘要: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进,为保证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升运输效率,要求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技术构成先进的铁路通信网。
主要介绍了在现实的铁路通信工程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1铁路传输技术1.1SDH传输技术SDH是取代PDH的新数字传输网体制,主要针对光纤传输,是在SONET 的标准基础上形成的。
它把信号固定在帧结构中,复用后以一定的速率在光纤上传送。
SDH是在电路层上对信号进行复用和上下。
当带着信号的光纤通ODF(光纤分配架)进入ADM时,信号必须通过O/E转换和设备上的支路卡才能下成2Mb/s的基本电信号,并经过通信电缆和DDF(数字配线架)接到用户接口或基站BTS(基站收发信机)。
1.2ATM网络传输技术ATM是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即一种转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
它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输声音、数据和视频信号。
每个信元有53个字节,开头的五个字节为信头,用以传输信元的地址和其他一些控制信息,后面的48个字节用以传输信息。
利用标准长度的这种数据包,通过硬件实现数据转换,这比软件更快速、经济、便宜。
同时,ATM工作速度有很大的伸缩性,在光缆上可以超过2.5Gbps。
接入网技术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课件最新

用户与端局距离较近情况下,以原有铜质导线线路为主,采用新型设备,挖掘潜力,实现新业务的接入
新设光缆尽可能向用户靠近,经同轴或对称电缆分配给用户,采用渐进的光缆化方式
全光化的实现,包括光缆到家庭等多种形式
实现接入网宽带传输技术措施
以无线接入为辅,对有线线路难以敷设的地区进行补充,突出其灵活、快捷的特色
PON
*
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
1.1-1.2 基本概念 发展历程
*
理解定义与定界 掌握功能与接口 理解接入类型 了解接入网管理
目的 要求
接入网定义定界 接入网功能结构
重难点
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
*
业务节点接口(SNI)
业务节点节点类型 ①仅支持一种专用接入类型。 ②支持多种接入类型,支持相同的接入承载能力。 ③支持多种接入类型,支持不同的接入承载能力。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 模拟接口(Z接口);数字接口(V接口)。 ITU-T开发和规范的综合接入V接口(V5.1和V5.2) 业务节点业务类型:本地交换机、IP选路器租用线,或者特定配置下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
用户线系统特点
从传统电信网的角度看: 用户线附属于Z接口,完成电话业务的传输和分配任务。用户线的管理和维护在交换机侧完成。用户线系统在功能上、概念上不属于整个电信网的核心部分,只是网络的附属部分。
从网络角度看: 用户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形,接口为Z接口,传输技术为音频实线传输;
*
AN系统管理功能(SMF)
作用:对UPF、SPF、CF和TF功能进行管理,如配置、运行、维护等等,进而通过UNI与SNI来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 功能:配置和控制。 业务协调。 故障检测与指示。 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的采集。 安全控制。 通过SNI协调UPF和SN的时限管理与运行要求 资源管理。
现代通信网技术 接入网.

接入技术的多元化是接入网的一个基本特征。
接入技术可以分为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两大类,
目前向用户提供宽带业务的主要有基于铜线的ADSL技术、光纤
技术、基于HFC的Cable Modem及宽带无线等接入方式,而 ADSL和光纤两种接入方式占了90%以上。
第11章 宽带接入网 11.1.2 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 1.接入网的定义 根据ITU-T建议G.902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 (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的为传 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并可通过Q3接 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它包含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 络接口设备。 其功能包括交叉连接、复用、传输,但一般不包括交换功能,并 且独立于交换机。 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相应的信令处理由SN完成。
Q3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
UNI
用户口 功能
核心 功能
传送 功能
核心 功能
业务口 功能
SNI
图11.4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第11章 宽带接入网 1) 用户口功能 用户口功能的主要作用是将特定UNI的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 理功能相适配。 主要功能有:终结UNI功能、A/D转换和信令转换、UNI的激活 与去激活、UNI承载通路/承载能力的处理、UNI的测试。
接入网允许与多个SN相连,既可以接入多个支持不同业务的SN,
也可以接入支持相同业务的多个SN。
第11章 宽带接入网
TMN UNI Q3 SNI 接 入 网 (AN) 业 务 节 点 (SN) Q3
图11.2 接入网的定界
第11章 宽带接入网 3.一般物理结构 接入网从物理上可分为馈线段、配线段和引入线段,图
通信技术概论 第八章 接入网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8:4 1:5308: 41:5308 :4110/ 23/2020 8:41:53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0.2 308:41: 5308:4 1Oct-20 23-Oct-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8:41:5 308:41: 5308:4 1Friday , October 23, 2020
ADSL技术
它能够在普通电话线上提供高达8Mb/s的下行速 率和1Mb/s上行速率,传输距离达3km~5km。
ADSL所支持的主要业务是:
l Internet高速接入服务;多种宽带多媒体服务;提供点 对点的远地可视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服务。
ADSL Modem
分离器
PSTN
Internet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Friday, October 23, 202023-O
ct-2020.10.2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0.2308:41:5323 October 202008:41
混合光纤同轴网 Cable Modem DSL (ADSL,HDSL)
卫星接入 高空平台 蜂窝接入 微波接入 FWA, WLL WLAN PAN
接入网新技术
有线接入
l xDSL接入、HomePNA、电力线接入、光接 入、以太网接入
无线接入
l 红外线、蓝牙、Wi-Fi、UWB
8.2 xDSL技术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以铜电 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它包 括HDSL、SDSL 、VDSL 、ADSL和 RADSL等。
光纤通信接入网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端、接收端、光波发生器、光 波接收器、光导纤维等组成。
接收端负责从光导纤维中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 信号,由光波接收器进行处理。
02
光纤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
利用光纤传输信息,实现高速、远距离的通 信。
带宽
光纤通信的带宽更大,能够支持更多用户同 时在线通信。
传输速率
光纤通信接入网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光纤通信概述 • 光纤通信技术 • 光纤接入网技术 • 光纤接入网应用场景 • 光纤接入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光纤通信概述
光纤通信定义
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 介质,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案例二:某企业光纤接入网升级改造方案
3. 设备选型与配置
• 核心层选用高性能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支持 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端口扩展。
• 汇聚层选用具备路由和交换功能的设备,支 持多层交换和流量控制。
案例二:某企业光纤接入网升级改造方案
• 接入层选用性价比较高的终端设备,支持多种网络接口和 协议。
案例二:某企业光纤接入网升级改造方案
光纤通信的传输速率比传统通信方式更高, 能够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抗干扰
光纤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保证 通信的稳定性。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广域网(WWAN)
无线个域网(WPAN)
蓝牙(Bluetooth)
利用无线技术构建局域网,实现高速、无 线的数据传输。
利用无线技术构建广域网,实现移动设备 的远程接入。
传输和控制。
04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