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赛棉交织物染整工艺
丽赛弹力天鹅绒的生产实践

丽 赛 ( i c1 维 是一 种 新 型 Rc e) h 纤
的高 湿 模 量再 生 纤 维 素纤 维 .其 原
1 产 品 的 特 点 及 主 要 用 途
模 拟 设 计 . 使 面 料 的 花 型 图案 更 可 为 逼 真 、 象 且 美 观 。将 花 型 输 入 形
织 机 . 用 零 片 组 织 结 构 的 毛 圈 高 利
计
随 着 人 类 对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和 服 用 舒 适 要 求 的增 强 . 以及 丽 赛 纤 维 应 用 领 域 的不 断 拓 展 . 赛 纤 维 丽
已 经 成 为 当 今 纺 织 领 域 中 最 重 要
良因 素 , 须 对纱 线 进行 预 处 理 。 必 第 一 步 , 温 蒸 纱 定 形 。经 过 高
丽 赛 弹 力 天 鹅 绒 是 选 用 丽 赛 棉混纺纱 作为面料 的面组织原料 . 涤包氨 弹力丝作 为地组织原料 . 采
用先进 的针织毛 圈机进行织造 . 经 过 染 整 加 工 而 成 的 新 一 代 环 保 型 针 织 天 鹅 绒 面料 。产 品绒 毛 丰 满 、
料 来 源 于 日 进 口的 天然 针 叶素 精 本 制 木 浆 该纤 维 的生 产 工艺 采 用 了
2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原 料 ( 纱 、 纱 ) 丽 赛 棉 混 面 地 一
纺 纱 ( 纱 ) 蒸 纱一 预 处 理一 花 面 一 型 设 计 一 输 入 织 机 一 织 造 一 毛 坯
湿 透 气 性 、 寸 稳 定 性 , 且 颜 色 尺 并
鲜艳 、 富有 光 泽 , 业 内 专 家 授 予 被 “ 物 羊 绒 ” “ 棉 ” 美 誉 植 和 超 的
丽 赛 纤 维 既 有 传 统 黏 胶 纤 维 较 好 的 服 用 性 能 . 有 优 异 的 湿 态 又 强 力 和 耐 碱 性 . 时 具 备 了 柔 软 滑 同
丽赛棉混纺弹力针织物的染整工艺

20 0 8年 2月
针 织 工 业
No2 .
丽赛棉混纺弹力针织物的染整工艺
杜涛 . 立田 卢
( 山东 真 情 集 团 , 山东 临 沂 2 6 0 ) 7 0 6 摘要 : 对丽 针 ( ih e) 混 纺 弹 力针 织 物 的 特 性 , 过 生产 实践 提 出 了 系统 的 染 整 加 工 工 艺 。 选 R c c 1棉 通
又满 足 人们 日益 追求 自然 、 适 、 舒 美 观 和 卫 生保 健 的 时 尚 需 求 . 具
有 良好 的 市 场 前 景 丽 赛 棉 混 纺 弹 力 针 织 物 采 用 丝 光 、 物 酶 抛 光 处 理 后 获 得 仿 真 生 丝 风 格 . 双 活 性 基 或 多活 性 基 活 用 性 染 料 染 色 . 获 得 较 好 的 颜 色 鲜 可 艳 度 :用 亲 水 性 硅 油 进 行 柔 软 整
省汽、 时; 省 选用精 练 、 渗透 、 螯合 、
分 散 、 定 、 中柔 软 融 为 一 体 的 稳 浴 多功 能 精 练 剂 配 合 使 用 . 少 织 物 减
干燥 度 . 良好 的 舒 适 感 和 亲 肤 性 :
优 良的湿 强度 和低 水 膨胀 率使 其
作者简介:  ̄
(9 4 )男 , 师。主要从事针织染整技术应用与新 产品开发工作。 17 - , 工程
5 L
15 .% 6 0℃
4 n 0 mi
11 :0
11 织 物
该 纤 维 的 主 要 特 征 . 其 产 品 的 滑 爽性 和悬 垂性 可 与任 何纤 维 产 品
媲 美 。它 具 有 很 强 的耐 碱 性 , 进 可
1. t (0) 赛 棉 (0 5 ) 4 e 4 s丽 5 x 5 / 0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染整是指对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和整理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它不仅能赋予棉针织物丰富的色彩,还能提升其外观和质感,使之更加适合不同的用途。
本文将全面介绍棉针织物染整的生产过程。
一、染色准备染色准备是染整生产中的第一步,它包括准备染料、织物和染缸等。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棉针织物染色的染料,根据需要调配颜色。
然后,将待染的棉针织物经过预处理,如脱脂、漂白等,以去除杂质和增加染色效果。
最后,准备好染缸,将染料溶解并调整好工艺参数,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染色过程染色过程是将染料传递给棉针织物的过程。
首先,将经过预处理的棉针织物放入染缸中,加入适量的染料溶液,并进行搅拌和加热,以确保染料均匀渗透到织物中。
在染色过程中,要根据需要控制染缸的温度、时间和染料浓度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染色完成后,将织物取出,进行后续的染后处理。
三、后处理过程后处理是染整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漂洗、定型和整理等步骤。
首先,将染色后的织物进行充分的漂洗,以去除多余的染料和其他化学物质。
然后,通过定型工艺,使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织物纤维中,增强染色的耐久性和牢度。
最后,对织物进行整理,如烘干、整烫等,以获得柔软、光滑的最终品质。
四、质量控制在整个染整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抽样和检测,可以确保染色效果的一致性和符合规定标准。
主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色牢度、均匀度和染色缺陷等。
为了提高染整的质量,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五、环保考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棉针织物染整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染整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合理使用染料和化学品,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并进行废水处理和废物回收等。
总结: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包括染色准备、染色过程、后处理过程、质量控制和环保考虑等环节。
通过科学的染整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使棉针织物具备丰富的色彩和高品质的外观。
聚乳酸_丽赛_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第47卷第5期2010年 10月染料与染色DYES TUFFS AND COLORATIONVol 47 No 5Oct ober 2010印染与着色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李召岭 傅忠君 于鲁汕 宋建芳(山东理工大学纺织化学品与染整研究中心,淄博 255091)摘要:在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中,以表观色深K/S值作为衡量染色效果的依据,研究了第一浴染色工艺曲线、温度、p H值、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染料的上染率K/S值为依据,研究了第二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温度、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较佳的聚乳酸混纺织物深色染色配方及工艺流程。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混纺;染深色中图分类号:TQ619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79(2010)05-28-06影响PLA纤维染色的因素很多,如PLA纤维不耐高温,不耐强酸、强碱,易水解等。
PLA纤维的染色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PLA纤维的反射系数相对其他纤维要小,但难以染得深色,其中一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进工艺和选择染料染得深色。
同样采用分散染料染色,PLA纤维获得的色光较聚酯纤维而言,波长将有所减小。
如涤纶的红色、蓝色在聚乳酸纤维上分别变成橙色、紫色[1]。
另外,单独使用PLA纤维在面料应用上意义不大,研究混纺面料前处理及染色工艺技术尤为重要,因为PLA纤维耐碱性弱,研究PLA/Polynosic/竹纤维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及深色染色条件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PLA/Po lynosic/竹纤维混纺织物染深色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通过优选试验,探讨了PLA混纺织物所能达到的深色工艺条件及其配方。
1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工艺[2]PL A纤维属于聚酯纤维,聚酯纤维一般采用分散染料染色,而棉纤维可以用活性、直接、还原染料染色,故聚酯混纺织物的染色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还原染料等染色工艺。
Richcel_丽赛_纤维及应用探讨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生产技术
515 染色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 Richcel 纤维的分子结构中有相对较多的
非晶区空间 , 因此上染率要高于棉 , 与棉混纺的织 物 , 要注意控制混纺纱线的均匀和染色的一致性 。
2 Richcel 纤维的纺纱和织造工艺简介
该纤维在纺纱 、织造过程中主要应注意减少机 械打击和磨擦 , 防止纤维揉搓和缠绕 , 确保通道干 净 、光洁 、无毛刺 。各个工序 , 可采取如下工艺原 则:
a) 清花工序 : 宜勤抓少抓 , 多松少打 , 多收 少落 , 多混合少翻滚 , 采用梳针打手 , 贯彻低速 度 、大隔距 、防粘连的工艺原则 。
纤维结构 横截面 全芯结构 , 圆形 ; 聚合度 450~550 ; 微细结构 稍有原纤 ; 结晶度 45 %~50 % ; 晶区厚度 8~14nm ; 取向度 80 %~90 % ; 羟基可及度 45 %~55 % ;
收稿日期 : 2004 - 06 - 16 作者简介 : 王福成 (1956 - ) , 男 , 辽宁丹东市人 , 大学 本科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从事化纤工程技术研究 。
·17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纺织技术·第 12 卷 ( 2004) 第 6 期
生产技术
项目
干强/ cN·dtex - 1 干伸长/ % 湿强/ cN·dtex - 1 湿伸长/ % 湿干强度比/ % 水膨润度 结晶度/ %
丽赛棉薄型弹力牛仔面料的开发

服 与 料 装 面
丽赛棉 薄型 弹力牛仔 面料 的开 发
窦海萍 姜晓巍 孙世 元 赵 庆福 梁玉华 德 州 学院( 中国)
好的 尺 寸 稳 定 性 。为 充 分 发 挥 丽
摘 要: 绍了丽赛棉薄型弹力牛仔 面料的设计 思想和 织物风格特征 。讨论 了络 筒、 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舒 适 感 的 面料 。 丽赛 棉 弹 力牛 仔 面料与纯 棉牛 仔面 料相 比 , 面 布 细腻 柔滑 、 悬垂挺 括 , 格突 出。 风
3 2 组织设 计 .
1
争日趋激烈。为此 , 我们利用新型
纤维素 纤 维 丽赛 ( i c1纤 维 与 Rc e) h 精梳棉 混纺 , 同时适 应牛 仔 布 向轻 薄型 、 性 、 弹 柔软 性 方 向 发 展 的 趋 势 , 计 开 发 了 薄 型 弹 力 牛 仔 面 设
一
—
——
—
织 造( A 3—9 ) G 6 310 一坯布检 验一烧毛 一预缩一成 品检验 分等一成卷一入库 图 1 丽赛棉薄型弹力牛仔面料织造工艺流程
在保 证筒 子成形 良好 的 情况 下 , 采
中浓 度 、 低粘度 的 调浆 工 艺 。上浆
表面光洁平整。预缩时 , 应确保车
速 、 筒 气 压 及 回 潮率 的稳 定 , 烘 并
丽赛 纤维 是 一 种 新 型 纤 维 素
1 丽赛 棉 混纺纱 的质 量 指标
本文采 用的 3 .t 64e x丽赛 棉混 纺纱 的规格 如表 1所示 。
纤维 , 秉承了粘胶纤维和 T ne纤 ec l
维 的 所有优点 , 并从 根 本 上克 服 了
这两种 纤维 的缺点。丽赛纤维具
丽赛/粘胶/棉混纺纱竹节织物的开发

丽赛/粘胶/棉混纺纱竹节织物的开发
赵博
【期刊名称】《陕西纺织》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丽赛纤维是丹东东洋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纤维素纤维,它采用日本进口
的天然针叶树精制专用木浆,生产过程是全程清洁生产,纤维及其制品可生物降解。
粘胶纤维染色性能好,吸湿透气性好,耐酸耐碱耐虫蛀,价格低,色牢度好。
利用丽赛纤维、粘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竹节纱开发的产品表面呈现有不规律的条格,手感柔软,舒适性好,具有独特的立体花式效应,经过后整理加工后,质地柔软,布面光洁,悬垂性佳,吸湿透气性好,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是加工高档衬衣的理想面料。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赵博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4.77
【相关文献】
1.有色粘胶/纽代尔纤维/薄荷纤维/棉混纺紧密赛络断彩竹节纱的开发 [J], 赵博;高秀丽;石陶然
2.丽赛/亚麻绒/棕棉/羊毛混纺纱的开发 [J], 王新敏;王云龙
3.纯丽赛织物和棉丽赛交织物的性能分析 [J], 徐蕴燕
4.珍珠纤维/棉/粘胶纤维混纺竹节纱的开发 [J], 刘超颖;张立峰;陈贵翠;姚桂芬
5.丽赛/亚麻绒/棕棉/羊毛混纺纱的开发 [J], 王云龙;王新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织物的三种常见染色工艺流程讲解!

棉织物的三种常见染色工艺流程讲解!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
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特性: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
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1、染色性能: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
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2.1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
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
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特性: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2、亲和力的影响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3、浴比的影响3.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4、温度的影响4.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下染色。
4.2 碱剂的影响:在保证固色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PH,一般PH 控制在10-11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纤维与染整工艺
班级:轻化08(1)班
学号:40801030104
姓名:别强强
丽赛/棉交织物染整工艺
1 纤维性能[1- 3]
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质量和档次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日本东洋纺先进生产工艺,以进口天然针叶树木浆
为原料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即丽赛(Richcel)纤维,具有优良的物
理机械性能和特殊的风格特征,如良好的吸湿透气性、低原纤化倾向、干湿模量高(见表1)等.
由表1 知,丽赛纤维吸湿回潮性高于棉,与普通粘胶纤维接近;其干断裂强度接近于Tencel 纤维,高于棉和普通粘胶纤维,服用性能良好.其截面为圆形全芯结构,故滑爽性和光泽性优异,可以与棉、涤纶等多种纤维进行混纺或交织,产品风格多变,附加值高.
2 试验
2.1 织物规格
28.1 tex/(36.9 tex+70 D) 256×165 根/10 cm,59.1/59.1 tex 437×236 根/10 cm 丽赛/棉交织物,幅宽150cm.
2.2 药品
NaOH、100% H2O2、氧漂稳定剂、渗透剂JFC、高效精练剂TF- 125C、B 型活性染料、Na2CO3、Na2SO4、涂料、粘合剂、交联剂、亲水性柔软剂、纤维素酶等.
2.3 性能测试
毛效:在简易毛细管效应测试仪上测定.将织物剪成经向25 cm×纬向5 cm,在距一端1 cm 处画一平线作为零点,记录30 min 后水柱沿经向上升高度. 拉伸强力:按ASTMD 5034- 2003 在美国万能材料试验机H5K- L 上测定.
撕破强力:按ASTMD 1424- 2004 在撕破强力仪Elmendorf 上测定.
皂洗牢度:按AATCC 61- 2003 在耐洗色牢度机SDL- ATLAS- LEF 上测试和评级.
摩擦牢度:按AATCC 8- 2001 在CM- 1 型耐摩擦牢度试验仪(SDL- ATLAS 公司)上测评.
缩水率:按AATCC 135 在Y089D 型全自动缩水率机上测试.
3 染整工艺
3.1 工艺流程
翻缝→烧毛→冷轧堆退浆→练漂→丝光→拉幅→染色→柔软定形→(纤维素酶洗)→预缩→成品.
3.2 前处理
3.2.1 烧毛
丽赛/棉交织物表面有长短不齐、分布不规则的绒毛,造成织物表面不光洁,影响手感.为达到染色加工的要求,可按常规棉织物烧毛工艺处理,车速为90~100 m/min,二正二反,火口均匀,烧毛等级要求4 级以上.
3.2.2 冷轧堆退浆
丽赛纤维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其杂质含量少,丽赛/棉交织物浆料以变性淀粉浆为主,也有少量PVA 等化学浆.考虑到丽赛纤维耐碱性不如棉(纤维强力在高温、强碱的共同作用下会有较明显的下降),宜采用低碱冷轧堆退浆,条件温和,对纤维损伤程度小,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等特点,退浆后织物物理性能见表2.
由表2 可知,除白度需经练漂提高外,织物毛效、强力等均达到染色要求.
工艺流程及条件:浸轧工作液(NaOH 35~40 g/L, 100% H2O2 10~12 g/L,氧漂稳定剂4 g/L,高效精练剂 TF- 125C 4~8 g/L,渗透剂JFC 5 g/L,车速30~35 m/min, 室温,二浸二轧,轧余率100%)→打卷→堆置(20~24 h) →退卷→练漂(102 ℃,45~60 min)→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3.2.3 练漂
为进一步提高织物白度和毛效,加上退浆后棉纤维中还残留少量棉籽壳、蜡质等杂质,需要通过练漂才能除净.因丽赛纤维在强碱条件下强度会受损,练漂时不宜采用液煮法,而采用干态汽蒸工艺,并适当缩短练漂时间,以保证织物良好的强力.
练漂液配方:NaOH 20~25 g/L,100% H2O2 3.5~5.0 g/L,氧漂稳定剂4 g/L,高效精练剂TF- 125C 4~8 g/L, pH 值10.5~11,100~102 ℃汽蒸40~60 min.
3.2.4 丝光
由表1 可知,丽赛纤维聚合度、结晶度均较粘胶纤维高,内表面积大,匀染性能差,需通过丝光处理来改善和提高其染色性能.因此,丽赛/棉交织物与棉织物一样要进行丝光处理,不丝光、半丝光和全丝光工艺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见表3.
由表3 可知,半丝光工艺的处理效果比全丝光和不丝光工艺好,织物得色鲜艳、色泽均匀,纤维损伤小, 尺寸较稳定,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3.2.5 拉幅
为了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平整度和尺寸稳定性,须对织物进行拉幅定形,根据丽赛纤维和棉纤维的耐热性能,以160~170 ℃定形处理35 s 为宜.
3.3 染色[4]
丽赛纤维属于绿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可采用适合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料,如直接、活性、还原染料等.丽赛/棉交织物可以采用活性、还原染料等进行轧染染色.若前处理不当或染色不匀等,会产生“双色” 效应,处理方法为在保证染色条件下适量提高染料浓度1~3 成,并添加一定量的渗透剂、助溶剂尿素等,或采用适当延长汽固时间等措施.
在湿热状态下,丽赛纤维受机械摩擦作用时,其表面会产生细密
短小的微原纤,发生原纤化作用.为了使丽赛/棉交织物获得仿旧的“石洗”风格,可在活性染料轧染后进行涂料套染,然后采用纤维素酶洗、水洗等后处理,织物可获得手感柔软、绒感细腻等染色品质.
工艺流程:浸轧染液(B型活性染料X g/L,渗透剂 JFC 0~10 g/L,尿素0~80 g/L,室温,轧余率65%)→烘干→汽固(Na2CO3 25~40 g/L,Na2SO4 180~220 g/L,102 ℃, 110~120 s)→水洗→皂洗→热洗→烘干→浸轧涂料染液(涂料Y g/L,粘合剂30~80 g/L,交联剂20~40 g/L,湿摩擦牢度提升剂PG 25~40 g/L,室温,轧余率65%)→烘干→焙烘(160 ℃,40~50 s).
3.4 柔软定形
为了提高尺寸稳定性和产品档次,赋予织物手感柔软、滑爽细腻及良好的吸湿性能,须进行柔软整理. 若实际定形温度过高,纤维会发黄,手感变硬,影响成品质量,温度宜控制在160~165 ℃,若选用亲水性柔软剂,吸湿性好.工艺条件:亲水性柔软剂30~80 g/L,160~ 165 ℃定形,车速40 m/min.
3.5 纤维素酶洗
由于涂料染色采用短时焙烘,故采用酶洗或水洗处理能洗除部分涂料及浮色,织物可获得一定的仿旧效果.而纤维素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性,对已剥离出的微原纤有明显的催化分解作用,处理后织物手感松软,细腻感强,其次,酶比较温和,织物强力保留率高.工艺条件:纤维素酶1%~3%(owf),55~60 ℃,40 min, pH 值(HAc 调节)4.5~5.5.
3.6 产品质量
通过上述染整实践,丽赛/棉交织物质量性能优良, 成品色牢度好,强力较高,亲水性佳,附加值高,结果见表4.
4 结论
(1)丽赛/棉交织物前处理宜采用低碱冷轧堆退浆, 半丝光工艺,处理后织物毛效、强力等均能满足染色加工的要求.
(2)丽赛/棉交织物涂料染色后经酶洗或水洗后可获得一定的仿旧效果,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细腻感强,强力高.
参考文献:
[1] 包德隆,马惠兰.染整工艺学(第一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54- 59.
[2] 樊德鑫.特阔丽赛/棉提花交织布染整工艺[J].印染,2007(9):13- 16.
[3] 宋心远,沈煜如,唐人成,等.新型纤维及织物染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460- 461.
[4] 吴庆源,孙慈忠,杨永许,等.新型涂料轧染工艺及助剂[J].印染,2007(12):32- 34.
参考文献
《青岛大学》2010年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丽赛纤维的结构及染色性能研究
宁辉
【摘要】:丽赛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是具有高聚合度、高强度和高湿模量的新型粘胶短纤维的总称。
丽赛纤维是由高纯度精制木浆生产的一种高湿模量再生纤维素纤维。
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日本进口的天然针叶树精制专用木浆,生产技术采用日本东洋纺专有特种工艺纺丝技术。
本论文主要研究丽赛纤维的结构以及染色性能。
本论文测试了丽赛纤维的物理结构,包括横截面和纵面、化学组成、结晶度和取向度以及热性能;采用直接性及平面性较好的直接染料研究丽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采用不同类型活性染料对丽赛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定上染百分率、固色率、皂洗牢度等,并与粘胶纤维比较,进而分析其染色性能。
通过实验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 1.丽赛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接近圆形,表面光滑,化学组成与粘胶纤维差别不大,结晶度和取向度都高于粘胶纤维,具有
较好的热稳定性。
2.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显示丽赛纤维的染色动力学性能优于粘胶纤维,且染料对丽赛纤维的吸附等温线完全符合弗莱因德利胥(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经验式,这是纤维素纤维吸附染料的典型模式,说明具有与粘胶纤维类似的染色热力学性能。
3.采用三种类型活性染料对丽赛纤维和粘胶纤维进行染色后,丽赛纤维用X型活性染料染色的效果较粘胶纤维略好,但差别不大;采用中温型的活性染料染色后其上染百分率较粘胶纤维有比较明显的提高;而用K型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效果最不理想,较粘胶纤维的上染百分率低。
因此,丽赛纤维比较适用中温型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
4.活性染料对丽赛纤维染色时受染色时间、温度、盐和碱剂的影响较大,实际操作中应特别注意控制。
【关键词】:丽赛纤维结构染色动力学热力学活性染料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S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