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二习题课件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二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的改革与发展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三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二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的改革与发展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三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ppt课件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三足鼎立)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 与“一超多强”局面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二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慕尼黑阴谋
德国闪击波兰
事件:
苏德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雅尔塔会议
日本投降
太平洋战争
诺曼底登陆 攻占柏林战役
原因
爆发原因
第三单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异
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因素,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 西欧加强与周边 国家的经济合作
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格局——WarⅠ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WarⅡ后两极格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比 较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时间:
经济大危机
地域: 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影响:德
日
建
立
罗斯福新政
法
西
斯
政
中
权
心
背
时
措
目
特
实
效
意
评
景
间
施
的
点
质
果
义
价
罗斯福新政 评价=效果+意义+特点
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三足鼎立)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 与“一超多强”局面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二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慕尼黑阴谋
德国闪击波兰
事件:
苏德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雅尔塔会议
日本投降
太平洋战争
诺曼底登陆 攻占柏林战役
原因
爆发原因
第三单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异
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因素,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 西欧加强与周边 国家的经济合作
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格局——WarⅠ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WarⅡ后两极格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比 较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时间:
经济大危机
地域: 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影响:德
日
建
立
罗斯福新政
法
西
斯
政
中
权
心
背
时
措
目
特
实
效
意
评
景
间
施
的
点
质
果
义
价
罗斯福新政 评价=效果+意义+特点
2024(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全册总复习课件(6个专题单元总结 共2课时

九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专题复习)
内容索引
小专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小专题(二)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小专题(三)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小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小专题(五) 二战后的世界两种模式调整 小专题(六) 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 识整合
小专题(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进程的根本动力。18世纪中后期至今,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 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推动了社会变革。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生产和生活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 技革命一直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热点,常考不衰。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点上, 更要注重进行比较,突出每次革命的不同特点及对世界历史的推动和影响。科技革命在中国的应用与 发展,也是考查的一个方面。
没能实现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 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 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 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 新政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知 识 梳 理 小专题(二)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续表
历史时期
重大事件
结果/影响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参加
第二次世界
二战;参与组建世界反法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
失败,没有走上富国强兵 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 危机。同时,强大后的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
张的道路
国家面临统治危机 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都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废除农奴制
成功,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改革 不彻底,保留 了大量的封建
内容索引
小专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小专题(二)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小专题(三)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小专题(四)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小专题(五) 二战后的世界两种模式调整 小专题(六) 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 识整合
小专题(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进程的根本动力。18世纪中后期至今,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 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推动了社会变革。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生产和生活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 技革命一直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热点,常考不衰。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点上, 更要注重进行比较,突出每次革命的不同特点及对世界历史的推动和影响。科技革命在中国的应用与 发展,也是考查的一个方面。
没能实现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 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 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 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 新政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知 识 梳 理 小专题(二)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续表
历史时期
重大事件
结果/影响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参加
第二次世界
二战;参与组建世界反法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
失败,没有走上富国强兵 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 危机。同时,强大后的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
张的道路
国家面临统治危机 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都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废除农奴制
成功,走上了 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改革 不彻底,保留 了大量的封建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1——7课专题复习课件

资本主义 的产生
资文新
本艺航
主复路
义兴的
萌
开
芽
辟
资本主义制度 的缺陷与调整
资本主义制 度的确立
英美法
国国国
资独资
产立产
阶战阶
级争 级
革
革
命
命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的 发展与巩固
俄日美工
国本国业
1861
明内革
改
治 维
战
命
革新
九年级下册1——7课
专题复习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爆发,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3、绥靖政策 (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向德宣战)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 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联合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6、雅尔塔会议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日本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政府,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德国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 日本
第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德国 的慕尼黑签订协定。)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苏)雅尔塔会议
日本作战的相关事宜
1945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8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
加速太平洋战争的结束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
资文新
本艺航
主复路
义兴的
萌
开
芽
辟
资本主义制度 的缺陷与调整
资本主义制 度的确立
英美法
国国国
资独资
产立产
阶战阶
级争 级
革
革
命
命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的 发展与巩固
俄日美工
国本国业
1861
明内革
改
治 维
战
命
革新
九年级下册1——7课
专题复习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爆发,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3、绥靖政策 (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向德宣战)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 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联合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6、雅尔塔会议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日本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政府,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德国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 日本
第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德国 的慕尼黑签订协定。)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苏)雅尔塔会议
日本作战的相关事宜
1945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8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
加速太平洋战争的结束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人教版)

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措施(内容):
方式: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
消除经济危机 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实质: 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效果: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意义: 评价:
一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事件: 事件: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危机/大萧条)
两条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 背景: 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
时间: 1919.—1920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操纵国: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内容)
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秩序
《九国公约》
时间: 中心议题: 1922年 对中国问题
与中国有关系
内容: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 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的原则
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 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 毛泽东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 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因 为它宣称要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在中国的“机会均等”。 这就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 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的侵 略。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措施(内容):
方式: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
消除经济危机 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实质: 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效果: 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意义: 评价:
一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事件: 事件: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危机/大萧条)
两条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 背景: 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
时间: 1919.—1920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操纵国: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内容)
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秩序
《九国公约》
时间: 中心议题: 1922年 对中国问题
与中国有关系
内容: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 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的原则
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 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 毛泽东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 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因 为它宣称要中国“门户开放”、让列强在中国的“机会均等”。 这就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 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也便利了其它几个列强对中国的侵 略。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