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铝去除给水中腐植酸机理研究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答案

水质工程学(上)例题、思考题、习题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 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水质工程学(上)答案

14章4.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答:作用: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反应器都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纯物理过程等。
例:沉淀池。
5.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包括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
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平均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
如平流池等。
3、紊流扩散传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
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6.(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定是在恒温下操作(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反应物投入反应器后,经搅拌立即与反应器内的料液达到完全均匀混合,输出的产物其浓度和成分与反应器内的物料相同(3)推流型反应器(PF)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答: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
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
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7.为什么串联的CSTR 型反应器比同容积的单个CSTR 型反应器效果好?答:因为使用多个体积相等的CSTR 型反应器串联,则第二只反应器的输入物料浓度即为第一只反应器的输出物料浓度,串联的反应器数愈多,所需反应时间愈短,理论上,当串联的反应器数N 趋近无穷时,所需反应时间将趋近于CMB 型和PF 型的反应时间。
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

论文作者:彭海清1,谭章荣2,高乃云1,孟长再3摘要:原水中的藻类会产生异臭、异味,影响净水厂出水水质。
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国内外一些除藻方法和经验,并介绍了部分工程实例。
关键词:除藻氧化澄清气浮 1 混凝除藻投加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可同时去除浊度和藻类,出水中藻类数量<1000个/mL时所需混凝剂量远大于浊度<3 NTU 时所需的量。
原因是粘土类胶体在ζ电位=-5 mV时即可完全脱稳,而藻类必须在ζ电位=0时才能脱稳。
若同时投加聚丙烯酰胺或阳离子型助凝剂则可减少硫酸铝用量。
采用混凝法除藻时应根据藻的种类选择药剂。
去除硅藻时可单独投加硫酸铝,例如番禺市沙弯水厂在硅藻高繁殖期的投铝量从平时的1.2 mg/L增加到3.0 mg/L,可使沉淀池出水的浊度降至1~2 NTU以减少进入滤池的藻类数量。
去除绿藻一般需要预氧化,预加氯时其去除率约为95%~98%,无预氯化时其平均去除率为85%(如果考虑到预加氯会产生三卤甲烷,也可以用其他氧化剂)。
蓝、绿藻会产生臭味,甚至含有毒素,并且会分泌黏液造成配水管网中出现后絮凝现象,此种分泌物又可能转化为三卤甲烷母体,因此是水处理中较难去除的藻类,也是多数富营养化水体中主要生长的藻类,它对混凝剂投量的调整极为敏感。
另外,藻类代谢产生的有机物对絮凝和过滤也有影响,其原因是该有机物中的酸性物质与混凝剂(铁盐或铝盐)的水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络合物附着在絮体颗粒表面,阻碍了颗粒相互碰撞,因此必须增加混凝剂的投量,补偿由于表面络合物的形成对颗粒脱稳和絮凝造成的影响[1]。
2 直接过滤除藻直接过滤不适宜处理含藻量极高的水,这时应在过滤池前增加沉淀池或澄清池,但这样还可能出现滤池出水含藻量>1000 个/mL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处理。
沉淀或澄清构筑物的类型很多,可除藻率却不相同。
例如用静沉池处理泰晤士河水时,平均除藻率为59%,可是它处理衣阿华河水时,除藻率为37%(硫酸铝混凝)~97%(石灰软化)。
改善土壤的碱化度---硫酸铝

改善土壤的碱化度---硫酸铝硫酸铝(化学式Al2(SO4)3,式量342.15),白色斜方晶系结晶粉末,密度1.69g/mL(25℃)。
在造纸工业中作为松香胶、蜡乳液等胶料的沉淀剂,水处理中作絮凝剂,还可作泡沫灭火器的内留剂,制造明矾、铝白的原料,石油脱色、脱臭剂、某些药物的原料等。
还可制造人造宝石及高级铵明矾。
大约占总产量50%的硫酸铝第一大用途是用于造纸,第二大用途是在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做絮凝剂,大约占硫酸铝总产量40%。
当向这类水中加入硫酸铝后,可以生成胶状的、能吸附和沉淀出细菌、胶体和其他悬浮物的氢氧化铝絮片,用在饮用水处理中可控制水的颜色和味道。
基础信息中文名称硫酸铝英文名称aluminium sulfateCAS号10043-01-3 MDL号MFCD00003423EINECS号233-135-0 RTECS号 BD1700000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有甜味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
相对密度(水=1)2.71 InChI 1S/2Al.3H2O4S/c;;3*1-5(2,3)4/h;;3*(H2,1,2,3,4)/q2*+3;;;/p-6物理性质工业品为灰白色片状、粒状或块状,因含低铁盐带淡绿色,又因低价铁盐被氧化而使表面发黄。
粗品为灰白色细晶结构多孔状物。
极易溶于水,硫酸铝在纯硫酸中不能溶解(只是共存),在硫酸溶液中与硫酸共同溶解于水,所以硫酸铝在硫酸中溶解度就是硫酸铝在水中的溶解度。
有无水物和十八水合物。
无水物为无色斜方晶系晶体。
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微溶于乙醇。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十八水合物(Al2·(SO4)3·18H2O)为无色单斜晶体。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31.2g/0℃33.5g/10℃36.4g/20℃40.4g/30℃45.8g/40℃59.2g/60℃73g/80℃80.8g/90℃89g/100℃水中溶解度:温度(℃)溶解度(g)0 31.210 33.520 36.530 40.440 45.750 52.260 59.270 66.280 73.190 86.8100 89.0化学性质不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比较稳定,加热会失水,高温会分解为氧化铝和硫的氧化物。
腐植酸的化学反应

腐植酸的化学反应腐植酸的化学反应,一大部分是降解反应,目的是研究腐植酸的结构;还有一部分是腐植酸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这些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本节着重讨论几个和腐植酸产品制造有关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有可能克服腐植酸的某些固有缺点,赋予它以新的品质;或者提醒我们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注意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副反应。
⒈硝酸氧解硝酸氧解是对含腐植酸较低的煤用硝酸处理,使之氧化降解,生成含羧基、酚羟基、醌基和硝基的复杂芳香族大分子多羧酸体系。
在早期主要是用稀硝酸氧解褐煤,如1950年由日本“木通”口耕三开发的年青褐煤稀硝酸氧解制取硝基腐植酸(NHA)的工艺,曾受到化学界的普遍注意。
后来我国和日、美、苏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对硝基腐植酸的制造、应用和基础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原料煤也扩展到泥炭、风化烟煤都可使用。
煤的硝酸氧解反应是一个包含有氧化和分解两个主要过程的极其复杂的反应,最初几分钟内以氧化为主,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NO等),反应也很剧烈;其后是以裂解(吸热反应)为主的缓慢的反应。
硝酸氧解的结果,可使原来煤中的腐植酸含量由20-30%提高到70%以上。
氧解时,生成新的酸性基,同时切断了原生腐植酸及其类似物质的链的相互结合,因而分子量减小,元素组成中C、H含量下降,而N、O含量增加。
氧解所得的腐植酸与土壤中的腐植酸在化学性能上甚为类似,而与原生腐植酸从结构上、性能上都有较大的差异。
氧化时使用的硝酸浓度,有的用稀硝酸(如12.7%) 和较低的温度(如80℃),有的用较高的浓度(40%)和较高的浓度(90-95℃)⒀,也有的取其中,采用30%的硝酸浓度和80—90℃的温度。
⒉氧化反应除了硝酸氧解以外,腐植酸还可以用空气、臭氧、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各种氧化剂进行氧化。
⑴空气氧化和臭氧氧化:空气氧化和臭氧氧化是在1970年代中期,由平庄矿务局腐肥厂和河北祟礼腐肥厂开发的。
二者设备基本相同,都是常压氧化,只是后者在空气入口增加一个臭氧发生器,工艺条件也大体相同。
明矾净化水的原理

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明矾,又称明矾石,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净化水质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杂质,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那么,明矾是如何实现净化水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明矾净化水的原理。
首先,明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钾。
在水处理过程中,明矾会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包括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等物质,它们能够将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质吸附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其次,明矾还具有絮凝作用。
絮凝是指明矾能够促使水中微小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降或过滤。
这是因为明矾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铝离子能够与水中的颗粒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氧化铝絮凝剂。
这些絮凝剂能够吸附在悬浮颗粒表面,使其互相结合,最终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处理。
此外,明矾还可以调节水的pH值。
在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对水质的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矾中的铝离子能够与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从而使水的pH值得到调节。
通过调节水的pH值,可以改善水的溶解性,促进絮凝剂的形成和沉淀物的沉降,进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综上所述,明矾净化水的原理主要包括化学沉淀、絮凝作用和pH值调节。
通过这些作用,明矾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杂质,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因此,在实际的水处理工程中,明矾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污水处理和工业生产中的水处理过程中。
总之,明矾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药剂,具有显著的净水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合理使用明矾,避免过量投加造成水质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大家对明矾净化水的原理的了解,为水质净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混凝沉淀法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磷和藻类的试验研究

混凝沉淀法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磷和藻类的试验研究
混凝沉淀法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磷和藻类的试验研究
考察了采用硫酸铝(Al2(SO4)3·18H2O)和三氯化铁(FeCl3·6H2O)为混凝剂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中磷和藻类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剂单独使用均可有效去除水中藻类和磷酸盐.Al2(SO4)3比FeCl3更适用于混凝沉淀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的藻类和磷.
作者:张伟袁林江 Zhang Wei Yuan Linjiang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刊名:供水技术英文刊名:WATER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混凝沉淀除磷除藻。
给水工程课后关键思考题答案1

第十五章混凝思考题1、何谓胶体稳定性?试用胶粒间互相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答: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原因P255最后一段。
2、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要叙述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
答:压缩双电层机理:由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可知,反离子的浓度在胶粒表面处最大,并沿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呈递减分布,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
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该过程的实质是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
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电位相应降低,因此胶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扩散层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也减少,因此相互间的吸引力相应变大。
从而其排斥力与吸引力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引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吸附-电中和机理: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降低了ξ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
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
上面提到的三价铝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的现象,可以用本机理解释。
因为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的电荷变号,排斥力变大,从而发生了再稳现象。
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Ph<3时,压缩扩散双电层作用。
Ph>3时,吸附-电中和作用。
Ph>3时水中便出现聚合离子及多核羟基配合物,这些物质会吸附在胶核表面,分子量越大,吸附作用越强。
3,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答:在废水处理中,对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及搅拌时间和强度都应严格控制,如投加量过大时,一开始微粒就被若干高分子链包围,而无空白部位去吸附其他的高分子链,结果造成胶粒表面饱和产生再稳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周勤, 1969 年 生, 1994 年 获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硕 士 学位, 1997 年开始攻读该校环境工程在职博士学位, 收稿日期, 1999-O9-26
3. 3 Zeta 电位的变化 从图 5~ 图 6 可见9随着加药量的增加9Zeta 电
位由负变为零再变为正9混凝是通过电性中和实现 的0 投药量的进一步增大9带正电荷的凝聚微粒的 Zeta 电位有平缓上升的趋势0 当加药量增大到一定 值 后9Zeta 电 位 才 开 始 由 负 变 零 再 变 为 低 的 正 值9 这与前面的结果相吻合9表明此时胶体颗粒开始脱 稳9逐渐形成絮体0 并在 Zeta 电位接近 0 时9腐植酸 的去除率最高0说明了混凝压缩双电层~ 电荷中和是 其主要作用机理0另外9图 5 还表明9 值对原水的
2O
硫酸铝去除给水中腐植酸机理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周勤, 肖锦, 朱云, ZHOU Qin, XIAO Jin, ZHU Yun 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工业水处理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2000,20(5) 11次
工业水处理 2000 05920( 5)
称 取 一 定 量 的 干 燥 腐 植 酸 固 体 粉 末9 加 入 aO 调 值为 12. 09缓慢溶解后过滤备用9用时 以 C 调 值并重新标定9稀释过程均采用二次 蒸馏水0 取一定量的腐植酸溶液9调配约 60 mg/L 的 高 岭 土9 制 成 浊 度 为 30. 3 TU9 TOC = 6. 65 mg/L9 吸 光 度 UV254 = 0. 175 cm-1 的 模 拟 实 验 水 样0 配制 A 2O3 含量为 2. 5% 的硫酸铝溶液作为混 凝剂9调节 值0取 300 mL 腐植酸溶液9通过六联 搅拌机以 200 r/min 快速混合 1 min9再以 60 r/min 慢速反应 15 min0 静置沉淀 0. 5 h 后9取上清液测定 混 凝 前 后 浊 度~ 吸 光 度~ Zeta 电 位 及 TOC 值9同 时 测定空白样做对比0 3 结果与讨论
1
试验研究 Zeta 电位也有影响, 随 p~ 下降, Zeta 电位的负值变 小, 反之变大, 这是因为腐植酸含有弱酸性的羧基, 随 p~ 值的升高, 羧基的电离度越大, 所带的负电荷 就越多,
图 5 不同 p~ 值 Zeta 电位随加药量变化曲线
图 6 去除率及 Zeta 电位随加药量变化曲线 4 机理探讨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叶立群 强化混凝技术在去除给水原水中腐植酸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1,25(2) 2. 董春妮.陈振宁.Dong Chunni.Chen Zhenning 铝离子对黄腐酸絮凝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腐植酸2004(6) 3. 菊地敦纪.福基正已.田中文子.晨已宪司.高志明 通过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对的方法分离黄腐酸[期 刊论文]-腐植酸2005(1) 4. 金鹏康.王晓昌.刘杨.王忠贤 腐殖酸与铝盐的化学反应特性[会议论文]-2006 5. 杨波 电站锅炉补给水中腐植酸的去除研究[学位论文]2009 6. 周勤.肖锦.吴友明 PASS混凝去除给水腐植酸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25(6) 7. 冯华军.胡立芳.邱才娣.沈东升.FENG Hua-jun.HU Li-fang.QIU Cai-di.SHEN Dong-sheng 3类金属离子对活 性污泥吸附水体腐殖酸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2008,29(1) 8. 陈凤明.曲静雅.林金明.Chen Fengming.Qu Jingya.Lin Jinming 海水挥发酚和腐植酸自动分析仪的研制[期 刊论文]-分析仪器2010(4) 9. 金鹏康.王晓昌 腐殖酸-铝盐共聚络合反应特性[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 10. 华珞.陈世宝.白玲玉.韦东普.Hua Luo.Chen Shibao.Bai Lingyu.Wei Dongpu 用凝胶层析法和示踪技术评估 腐植酸分子量分级组成及其与Cd、Zn的络合特性[期刊论文]-核农学报1999,13(4)
在未受污染的水体中 腐殖质一般占天然有机 物 的 50% 以 上 它 使 天 然 水 体 着 色 并 产 生 不 良 气 味 还是工业水处理树脂等污染的主要原因 也是饮 用水氯化消毒致突变物生成的主要前驱体物质之 一 腐殖质中腐植酸( HA) 和富里酸占相当大比例 大多数的富里酸表现真溶液性质 而腐植酸则呈现 胶体性质 大多数淡水含腐植酸为 1~ 12 mg/L 长 江 水 中 腐 植 酸 在 3. 3 mg/L 以 下 珠 江 水 约 为 5 mg/L 混凝是脱除腐植酸的主要方法 笔者研究了 硫酸铝对给水腐植酸的混凝去除作用机理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及药品
别测定研究水样系列浓度的 TOC 和 UV254值 按照 最 小 二 乘 法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得 到 一 标 准 方 程: TOC ( mg/L) = 34. 479 34 UV254( cm-1) + 0. 081 28( R2= 0. 997 38) 这一结果与文献 1 2 报道是类似的 2 实验方法
从图 1 可见9随着加药量的增加9去除率大多存 在不同程度的增加9并逐渐趋于平缓9不存在投药量 上限0 只有 = 4. 61 时出现较为明显的最佳去除 范 围( 最佳投加量为 37. 5 mg/L) 9表明此低 值 时9混凝剂投加过量会出现再稳现象0而且在有效的 混凝范围内9可见在相同的加药量时9低 值对腐
上式中, A 是络合剂, A A 是螯合剂, 腐植酸 中含有羧基~ 酚羟基~ 羰基和氨基, 这些基团易与金 属离子发生络合或螯合, 较低的 p~ 值时呈现化学 计量比例关系, 即随着腐植酸浓度的增加, 最佳混凝 剂的投加量也随之成比例增大 J,
( 2) p~5~ 7 时( 图 4 区域H ) , 腐植酸与聚合体 形态的铝发生作用, 例如腐植酸可和铝盐的水解产 物发生如下反应,
[关键词] 硫酸铝s 混凝s 腐植酸 [中图分类号] T;085+ .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9X( 2000) 05-0018-03
Th e st u dy Of h u m i c aci ds r em Oval by al u m i n u m su l f at e
ZHOU ;in XIAO Jin ZHU Yun ( College of Papel anC Enuzlon?ental Engzneelzng South Chzna Unzuelsz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zna) Abst r act : Mechanisms f or the remoVa1 of humic acids f rom supp1y water by coagu1ation with a1uminum su1f ate are studied under dif f 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coagu1ant and pH. K ey WOr ds: a1uminum su1f ates coagu1ations humic acids
[ Mark C White et al. Evaluating Criteria f or Enhanced Coagulation Compliance[J . J. AWWA, 1997, 89( 5) .
[4 Brian A Dempsey et al. the Coagulation of ~umic Substances by Means of Aluminum Salts[J . J. AWWA, 1984, 76( 4) , 141.
许多资料已证明, 铝盐在不同的 p~ 值下可水 解生成一系列的水解产物, 腐植酸和硫酸铝的反应 机理可分为三类,
( 1) p~ 在 4. 5~ 5. O 时( 图 4 区域I ) , 主要是腐 植酸和单体铝离子发生反应, 这包括离子交换~ 表面 吸附~ 络合和螯合作用,
工业水处理 Perry I Mccarry Chemical Indicators and Surrogate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1984(04) 2.Andrew Eaton Measuring UV-absorbing Organics:A Standard Method 1995(02) 3.Mark C White Evaluating Criteria for Enhanced Coagulation Compliance 1997(05) 4.Brian A Dempsey The Coagul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by Means of Aluminum Salts 1984(04) 5.Pierre Lafrance Adsorp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Salts 1989(04)
酸 和铝形成的络合物在 Al( O~) ( 固) 上 的 吸 附 共 沉, 这时的吸附能力取决于混凝剂形成絮体的比表 面积~ 电荷密度~ 作用价键的类型等因素, 5 结论
实验表明, 硫酸铝对腐植酸的混凝去除率取决 于腐植酸的含量~ p~ 值和混凝剂的投加量等条件, 由于腐植酸是带负电荷的弱酸性胶体, 在不同混凝 条件下有不同的混凝作用机理,
JTZ 1 型定时变速六联搅拌器 752 分光光度 计 PHS 3C 精 密 pH 计 2100N 浊 度 仪 BiZetaP1us 型 Zeta 电 位 仪 PHEON IX8000 型 紫 外 过硫酸盐 TOC 测定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