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合集下载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一、本文概述《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笔下的一部深刻描绘社会悲剧与个体命运纠缠的杰作。

作品以女主角苔丝为中心,细腻展现了她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大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不幸。

本文旨在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深入剖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多重因素。

文章将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道德观念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苔丝的命运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探讨,本文旨在引发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二、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之源可以追溯至她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

苔丝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贩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她的父母,尽管深爱着女儿,但却无力为她提供一个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苔丝能够借助婚姻改变家庭的困境,这无形中为苔丝的未来铺设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苔丝的成长环境也充满了挑战。

她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应对社会对贫困家庭的偏见和歧视。

她的纯真和善良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为她日后遭遇的种种不幸埋下了伏笔。

在苔丝的成长过程中,她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引导,这使得她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家庭与成长环境下,苔丝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她的纯真和善良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使她在面对世俗的丑恶时,无力抵抗。

而她的家庭背景则成为了她无法摆脱的枷锁,使她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因此,可以说苔丝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是她悲惨命运的根源之一。

然而,尽管苔丝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的坚韧和勇敢却让人深感敬佩。

她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时,从未放弃过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她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虽然对个体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个体的坚韧和勇气同样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展现了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中的阶级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问题。

苔丝的悲剧成因涉及到社会制度的不公、个人性格的局限和命运的无情等多重因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苔丝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是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小说开篇,我们了解到苔丝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贫困的小农,母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苔丝的家庭没有任何背景和地位可以支持她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她注定只能在贫困和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家庭环境中生活。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阶级制度严格,贫穷的家庭很难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这使得苔丝注定要受到社会的不公对待。

苔丝的个人性格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苔丝是一个善良而纯洁的少女,她对待生活充满着乐观和善良,但同时她也有一种敏感和纯真的天性。

她对自己的命运充满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她的纯真与社会现实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她的内心承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小说中,苔丝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遭遇,但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和乐观,这也是她的个人性格使她更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

苔丝的爱情经历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小说中,苔丝爱上了徳伯家的少爷安吉尔,她将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对方身上。

但是由于她的贫穷和社会地位的差距,使得她和安吉尔之间的爱情注定是无法成真的。

安吉尔最终选择了另一个高贵的女性作为妻子,而苔丝只能独自一人面对社会的嘲讽和压力。

苔丝的爱情经历使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这也使她更加迷茫和无助。

社会道德和宗教伦理观念的约束也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和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苔丝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无法违背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对道德的坚守,她选择保守自己的贞操和清白,而这也成为了她放弃和安吉尔之间爱情的决定。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主人公苔丝·埃弗德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的悲剧成因在于社会的偏见、性别歧视、以及她自身的软弱和无助。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社会的偏见是苔丝悲剧的重要成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阶级观念严重,贫穷的农村女孩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贵。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家境非常贫困。

由于家庭的贫困,苔丝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被视为低下的劳动阶级。

在当时的社会中,贵族和富人们对贫穷的人和低下阶层的人持有歧视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人注定是悲剧的命运,是注定要被社会所边缘化的。

社会的偏见使得苔丝从小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她被剥夺了应有的幸福和尊严。

性别歧视也是苔丝悲剧的成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

苔丝在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朋友的支持,她不得不去寻找工作来维持家庭的生活。

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的工作选择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文化和技能的女孩来说更加困难。

苔丝找了很多工作,但都因为一些外部条件而不得不辞职。

她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使得她的生活更加困难和无助。

苔丝自身的软弱和无助也是导致她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苔丝是一个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女孩,但她内心却缺乏坚强和勇气。

她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总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而是选择了逃避和放弃。

她在与天真的安吉拉和富家子弟阿雷克斯之间的感情纠葛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主要包括社会的偏见、性别歧视,以及她自身的软弱和无助。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结局。

苔丝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一面,更让人们意识到了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苔丝·德比菲尔德从小到大的悲剧人生。

苔丝的悲剧成因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的束缚、爱情的挫折和命运的无情。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苔丝的悲剧成因。

家庭的束缚也是苔丝悲剧的一大成因。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她没有父母的关爱,甚至没有人教她读写。

在这样的环境下,苔丝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和家庭照料,从小就要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她迷失自己的道路上,她的家庭没有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和关爱,甚至在关键时刻对她的决定不予支持,这对苔丝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爱情的挫折是苔丝悲剧的又一个成因。

苔丝是一个追求真爱的女孩,她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期待,但是现实的打击使她陷入了深深的挫折之中。

在小说中,苔丝经历了对安吉尔的爱情和对阿雷巴德的短暂婚姻,但是最终都没有得到幸福的结局。

安吉尔对苔丝的爱情是一种理想化的崇拜,他要求苔丝对他的忠诚和纯洁,但是却不能理解苔丝的处境和内心的真实情感。

而阿雷巴德只是想要利用苔丝来满足他的欲望和得到金钱,他对苔丝的感情是虚伪和自私的。

苔丝的爱情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最终使她陷入了孤独和绝望之中。

命运的无情也是苔丝悲剧的重要成因。

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是多灾多难的,她从小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保护,自己要努力奋斗才能生存。

遭受多种磨难和打击后,苔丝所受的伤害和痛苦是非常沉重的,她的人生充满了挣扎和不公平。

即使在当她终于找到了真爱和幸福的时候,命运的无情还是夺走了她的一切,使她最终走上了绝路。

在这个过程中,苔丝对命运的抗争以及最终的妥协,成为了她悲剧的最终注定。

苔丝的悲剧成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的束缚、爱情的挫折和命运的无情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苔丝的命运。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苔丝的人生悲剧最终成为了一种无法挽回的悲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析《苔丝》中的悲剧原因

分析《苔丝》中的悲剧原因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因此获得了“悲观主义者”的绰号。

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剧,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

他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具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形式。

他的对比是多种层次和范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人和大自然,人的粗暴的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人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等。

特别是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个性的毁灭。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为《苔丝》)中,它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代表作,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

《苔丝》中的悲剧原因主要有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一、社会悲剧女性主义认为自从女性传统地位丧失以后,特别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妇女生活便进入父权主义一统天下的漫漫长夜。

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女性被当作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力核心的社会的压迫。

她们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她们为寻找自我和刻社会承认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最终多以悲剧而告终。

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和心理程度上沦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哈代的创作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动荡的时期。

当时英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尖锐的矛盾和危机。

《苔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一些最严峻的问题的关切和同情。

哈代在书中描绘了新兴的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给古老、乡土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了冲击,揭露了禁锢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

主人公苔丝所受的压迫是双重的。

在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不能维持的条件下,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

_德伯家的苔丝_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探析_赵宝山

_德伯家的苔丝_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探析_赵宝山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对农家女苔丝一生中的悲剧命运进行了阐述与描写。

哈代为苔丝安排了一个凄惨的结局,并且认为“只有这样,不可能有其他结局”,由此可见,苔丝的悲剧命运具有着必然性和典型性,而这种悲剧命运的诱因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宗家、道德、法律等方面。

本文对苔丝悲剧命运及其必然性和典型性做出了分析,同时对苔丝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苔丝悲剧命运必然性和典型性成因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卡尔·韦伯曾这样评价《德伯家的苔丝》:“它是他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人会为这种评价争论。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英国诗人兼小说家,他所创作的小说对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进行了继承与发扬,而《德伯家的苔丝》却代表着哈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与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念的冲突,因为主人公苔丝不仅生下了私生子,并且谋杀了与自己同居的男人,这种会“引起某些人不满”的角色却得到了哈代的谅解和同情,这无疑是对公众道德标准的侮辱,所以《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这部作品做出探讨,无论是对于研究这部著作本身还是对于研究哈代的文学创作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苔丝的悲剧命运及其命运的必然性与典型性1《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一生充满了苦难,这位农家姑娘具有着善良的本性与美丽的外表,她为了让家庭脱离经济困境而到资产阶级亚雷·伯德家负责养鸡。

由于人生经验的缺乏,苔丝被亚雷诱奸并有了身孕。

此时的苔丝毅然决定离开亚雷并回到家中,但是此时的苔丝被人们当做不洁的女子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为了躲避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在孩子病死之后,苔丝在塔布篱做了挤奶工。

在这里工作的过程中她认识了安琪·克莱并且二人之间产生了爱情。

由于苔丝具有失身往事,所以在要不要将这件事情告诉安琪·克莱方面她表现的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在新婚之夜上苔丝将这件事情坦诚相告并期望得到安琪·克莱的原谅。

_德伯家的苔丝_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探究

_德伯家的苔丝_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探究

一一一一一一一中外文学文化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探究王国真(菏泽学院外语系,山东菏泽274015)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作品,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托马斯·哈代笔下所塑造的人物苔丝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纯真的女人,然而,这个简单的女人最终却走上了绞刑台。

该文就《德伯家的苔丝》内容进行介绍,并具体分析主人公苔丝的人物形象,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苔丝;形象分析;悲剧命运;根源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2)05-0215-0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19世纪末,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

与之相符合的作家也以此为出题开始表达女性解决思想的作品。

托马斯·哈代也开始批判男性中心主义,通过对悲惨无辜女性主人公的描述来表达对男女平等精神的渴望。

1《德伯家的苔丝》主要内容《德伯家的苔丝》主要介绍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惨命运。

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然而,这个原本极为纯洁的姑娘却因为现实而经历了种种挫折。

《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是乡下的美丽少女,因为轻信了亚历克的话而失身,导致怀孕。

怀孕后的苔丝备受世人嘲笑和欺凌,婴儿生下后不久就夭析,痛苦不堪的苔丝决定重新开始生活。

她到一家牛奶厂工作,在那里,苔丝遇到了牧师安玑·克莱,两人由相识、相知到相恋,最终走进了婚姻殿堂。

新婚之夜,纯真的苔丝为了更好地经营婚姻,将自己之前被玷污并怀孕的事情告诉了丈夫安玑·克莱,出乎苔丝意料的是丈夫无情地对待苔丝,并为了躲避她而去了巴西。

对婚姻、对爱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苔丝倍受打击,她想过自杀,但想到自己的家人,她只好忍受屈辱和苦难。

同时,善良的苔丝真心希望丈夫还可以回到自己身边,开始幸福生活。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苔丝从一个乡村女孩成长为一个经历种种挫折的女性的故事。

苔丝的悲剧成因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苔丝的出身就决定了她的命运。

苔丝出身于农村贫苦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喜欢酗酒、爱赌博的农民,母亲则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女人。

这样的家庭环境决定了苔丝从小便要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她要照顾家务,照料家人,过着贫困困苦的生活。

这种贫困生活使得苔丝从小就缺乏了良好的教育和正常的成长环境,她的心灵和情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苔丝的纯真天性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苔丝自小在福利委员会的幼儿园长大,长大后成为给哈代家族做女佣的女仆。

她天真纯洁,善良善解人意,然而这样的性格却遭到了很多人的伤害。

她对世界的无邪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酸雨一般的现实面前显得太过玻璃般脆弱,她最后因为对爱情的迷蒙与追求而陷入了深渊,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苔丝的仁慈和善良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故事中,苔丝对待他人总是满怀善意和同情心,她对家里的老大人失去了现实的希望,她对父亲的深情孝心,她对爱情的全部投入,她慈爱的对待哈代家族的儿童,都体现了她的善良与仁慈。

这样的善良和仁慈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却被人利用和践踏,她最终遭受的伤害也正是因为她过分的信任和仁慈。

苔丝的不甘沦为命运的牺牲品也使她走向了悲剧。

苔丝一直都对自己的命运抱有不甘,她并不愿意沦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命运却对她一直并不友好,她不得不承受种种的被动和伤害,最终导致了她的身心崩溃。

苔丝身上的女性特质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展现出了女性的纯真、温柔、坚韧和牺牲,但这些美丽的品质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苔丝的女性身份注定了她只能成为被动的牺牲品,她的命运被男人的利益所左右,最终导致了她沦为悲剧的结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发表时间:2011-09-29T14:14:13.9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仪淑云
[导读]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仪淑云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87-01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

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

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

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

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

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

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

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

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

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

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

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

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

“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

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

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

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

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

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

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1.性格的妥协性。

苔丝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反抗者。

然而苔丝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在她的性格中也包含着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

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

她明白这一点,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必然造成她内心的自我折磨和谴责。

苔丝性格的妥协性还表现在她和克莱尔的关系上。

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而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

这是多么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的爱。

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克莱尔的宽容。

面对克莱尔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

克莱尔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

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克莱尔冰冷的心。

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

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

2.自卑心理。

苔丝失身后的痛苦是巨大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指出,苔丝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痛苦。

对于苔丝来说,她的许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

她往往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上对自己的所谓“过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断,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状态,并对自己的行为予以错误评价。

苔丝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舆论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谴责自己,她在大胆反抗传统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而成为其维护者。

“苔丝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谬见在她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说明了苔丝自身在当时社会道德理境中培养起来的非正常心态。

”苔丝正是这样给自己结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

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

因此,苔丝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3.自我意识缺乏。

自我意识缺乏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

苔丝第一次遇见克莱尔,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所吸引。

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个体,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

但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

她经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却忽略自己的需
求。

在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处于社会的边缘。

“哈代塑造的苔丝形象饱含着自己对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对世俗所谓文明的愤怒鞭挞,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控诉。

”同时也显示出19世纪时,以男性意愿为主导的社会所肯定的女性形象,即:“富有牺牲精神、宽容顺从、坚韧质朴”。

就是说女性要永远把自己放在“后面”。

男权社会予以褒奖的正是这样缺乏自我的女性。

整个社会引导着妇女去牺牲小我,顾全家庭顾全丈夫。

苔丝只是万千受到伤害、没有自我意志、被当作玩物的女人中的一个。

也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四、结语
苔丝坎坷的一生最终以悲剧收场,她的悲剧不止是命运的悲剧,更是女性的悲剧。

她“既是命运的牺牲品,也是对男人和性无知的牺牲品”。

苔丝在那个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

女性只有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要拥有自我的价值,才能获得女性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高万隆. 婚恋?女权?小说:哈代与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 德伯家的苔丝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 吴笛.哈代研究 [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4] 吴笛.哈代新论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 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 [M]. 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6] 姚振平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新论 [J]. 世界文学评论,2007 (1).
[7] 郑海燕,康宁. 浅析苔丝的悲剧命运 [J]. 时代文学,2009 (14).作者简介:仪淑云,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