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别名收集

合集下载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六)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六)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六)二、皮类中药饮片1、肉桂1)处方常用别名:玉桂、桂心、官桂、桂皮,紫油桂,板桂,企边桂等;(2)不常用的别名:桂、牡桂、紫桂、大桂、小桂、辣桂、木桂、木桂皮、桂树皮、糠桂皮、菌桂、筒桂、上油桂,上官桂、刁安、丹阳木皮。

(3)商品别名:A、官桂:又名上官桂、菌桂、菌桂,筒挂、桂尔通、桂通、油桂通、条桂、广条挂。

按李时珍的解释,官桂“乃上等供官之桂”。

B、高山肉桂:进口肉桂中的野生品。

C、低山肉桂:进口肉桂中的栽培品。

D、企边桂:又名清化桂、清化玉桂、清化肉桂。

E、板桂;又名桂楠,平板桂。

为15年以上老内桂树的外皮。

F、广肉桂:产于广西、广东的肉桂。

G、安南肉桂:又名安肉桂,安桂。

产于越南(旧称安南)的肉桂。

H、黄瑶肉桂:又名黄瑶桂。

产于大瑶山区的肉桂。

I、桂心:刮去栓皮,表面较平滑,红棕色者,通称桂心。

2、杜仲(1)处方常用别名:川杜仲、炒杜仲、盐杜仲、盐水杜仲、杜仲炭等等;(2)不常用的别名:木绵、棉树皮、丝连皮、丝楝皮树、丝棉皮、扯丝皮、玉丝皮、思仙、石思仙、思仲、厚杜仲、乱银丝、鬼仙木;3、厚朴(1)处方常用别名:川朴、姜朴、姜厚朴、姜苏朴、姜苏制厚朴、筒朴、枝朴等等;(2)不常用的别名:厚皮、重皮、紫油厚朴、温厚扑、温朴、凹叶厚朴、紫朴、紫油朴、毛根朴、庐山厚朴、庐山朴、赤朴、烈朴、淡柏、淡伯。

4、黄柏(1)处方常用别名:川黄柏、关黄柏、川柏、柏皮、盐黄柏、酒黄柏、黄柏炭、黄栢、黄檗等。

(2)不常用的别名:檗木、檗皮、黄波罗、黄伯栗、黄皮树皮、灰皮柏、华黄柏、元柏、蘖术、蘖皮、黄蘖、黄波椤、黄檗皮、黄树皮。

(3)商品别名:A、关黄柏:又名关柏、东黄柏,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

B、川黄柏:又名川柏。

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5、五加皮(1)处方常用别名:南五加皮、加皮、五夹皮、酒加皮、酒五加皮、炒五加皮、姜五加皮、姜制五加皮等(2)不常用的别名:南五夹、刺五加、刺五夹、刺五甲、加皮、真五加皮、豺漆皮、豺节皮,(3)商品别名A、南五加皮:又名南五加、真五加皮。

中药饮片的别名

中药饮片的别名

中药饮片的别名1.南沙参――泡参2.伸筋草――石松3.三七――田七、参三七4.木蝴蝶――云故纸5.朱砂――丹砂、辰砂6.川楝子――金铃子7.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wu)实8.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9.辛荑――木笔花10.贝母――川贝母、(松贝)11.蚤休――重楼、七叶一枝花12.浙贝――大贝13.金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14.乌药――台乌15.首乌藤――夜交藤16.海螵蛸――乌贼骨17.八月札――预知子18.补骨脂――破故纸19.党参――台党参(台参)20.郁金――玉金21.延胡索――醋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22.神曲――六神曲23.月石――硼砂24.白僵蚕――僵蚕、天虫25.全蝎――全虫26.地龙――蚯蚓27.淫羊藿――仙灵脾28.穿山甲――山甲珠29.露蜂房――蜂房纸30.椿皮――椿根皮、椿白皮31.玉竹――葳蕤32.玄明粉――风化硝、芒硝33.冰片――龙脑香34.山茱萸――山萸肉、枣皮35.益母草――坤草36.茺蔚子――益母草子37.竹茹――竹二青38.龙眼肉――元肉、桂元肉39.白果――银杏40.急性子――凤仙花子41.槟榔――大腹子、海南子42.蒲公英――黄花地丁43.牵牛子――二丑44.乌梅――酸梅45.钩藤――双钩46.大黄――川军、锦纹、将军47.地肤子――扫帚子48.女贞子――冬青子49.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50.地骨皮――枸杞根皮51.竹叶――淡竹叶52.栀子――越桃、山栀53.元参――玄参54.青黛――靛花55.穿心莲――一见喜、苦胆草56.山慈菇――毛慈姑57.火麻仁――大麻仁、麻子仁58.白蒺藜――刺蒺藜59.白花蛇――蕲(qi)蛇60.蚕沙――蚕矢61.花椒――川椒62.大茴香――八角茴香63.橘皮――陈皮、广陈皮、新会皮64.檀香――白檀香65.绿萼梅――白梅花、红梅花、绿梅花66.仙鹤草――脱力草67.灶心土――伏龙肝68.三棱――荆(jing)三棱、京三棱69.丹参――紫丹参70.虎杖――阴阳莲、大叶蛇总管71.土鳖虫――地鳖虫、土元72.水蛭――蚂蟥73.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74.月季花――月月红75.刘寄奴――化食丹76.天竺黄――竹黄77.竹沥――竹油78.胖大海――安南子79.杏仁――苦杏仁80.麝香――当门子81.孩儿参――太子参、童参82.肉苁蓉――淡大芸83.川断――续断84.川连――川黄连85.狗脊――金毛狗脊86.紫河车――胎盘、人胞87.天门冬――天冬、明天冬88.墨旱莲――旱莲草89.肉豆蔻――肉果、玉果90.芡实――鸡头米91.拳参――紫参92.血竭――麒麟竭93.明矾――白矾、枯矾94.壁虎――天龙、守宫95.茯苓――云苓96.金银藤――忍冬藤97.国老――甘草98.大血藤――红藤。

中药材别名汇总陈

中药材别名汇总陈

序号 名称
93 十大功劳叶
94
射干
95 川射干
96 山豆根
97 北豆根
98
马勃
99 木蝴蝶
100 余甘子
101 金果榄
102
青果
103 西青果
104 凤凰衣
105 凤眼草
106 三七花
107 鬼针草
108 马齿苋
109 地锦草
110 白头翁
111 翻白草
112 凤尾草
113
漏芦
114
拳参
115 山慈菇
167 郁李仁
168 松子仁
169 亚麻子
3、逐水药
170
甘遂
171 红大戟
172
芫花
173 牵牛子
174
商陆
175 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176
独活
177 威灵仙
178
川乌
179
草乌
180
木瓜
181 两面针
182 雷公藤
183
蚕沙
别名
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白根子 胡连、假黄连、割孤露泽
— 山鸡米、竹叶麦冬、金竹叶、长竹叶、山冬、淡竹米、林下竹
鸡舌草、竹叶菜、鸭脚草、水竹子、鸡冠菜、鸭仔草 木丹、支子、枝子、山栀子、黄栀子、山栀、山枝 夕句、麦夏枯、棒槌草、棒柱头花草、夏枯头、羊胡草、夏枯球、血见愁
草决明、马蹄决明、野青豆 文星草、珍珠草、谷精子、佛顶珠 小棉花、蒙花、老蒙花、黄饭花、蒙花珠、鸡骨头花 野鸡冠花子、狗尾巴草、牛尾巴花子 凝水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水石、冰石、 鹊石、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 天鼠屎、鼠法、石肝、黑砂星、檐老鼠屎 兔蕈、兔屎、玩月砂、明月砂、兔粪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一)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一)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一)中药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使用习惯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将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加以归纳总结,以备不时之需用。

一、根茎类1、人参(1)处方别名:人参、红参、直别参、白参、生晒参、高丽参、大力参、棒棰、朝鲜参、朝鲜人参、黄参、吉林参、神草;(2)古代别名:棒槌,人衔,神草,鬼盖,土精,地精,黄参,血参,孩儿参,海腴,百尺杵,金井玉阑,皱面还丹。

(3)现代别名:人参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山参有真正野山参和移植野山参(也称参)之分;A、据生产环境不同分:园参、山参、野山参、移种山参、林下参(播种于山林野生状态自然生长的人参,习称”籽海”)等;B、据产地不同分:抚松人参、集安人参、边条参、新开河参、宽甸石柱参、柱参、高丽参、东洋参等;C、据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分:生晒参、掐皮参、白晒参、红参(普通红参、边条红参)、朝鲜红参(高丽参、别直参)、新开河参、活性参、冻干参、白糖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皮尾参、参须(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等);人参多在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干燥,称“白糖参”;加红糖或不加红糖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红参”。

(4)商品别名:野山参、野山人参、野参、山参、吉林野参、园参、移种参、生晒参、全须生晒参、高丽参、边条红参、大力参、掐皮参、皮尾参、白糖参、林下参、抚松参、宽甸参、别直参等;2、西洋参:花旗参、洋参、泡参、西洋人参、佛兰参、顶光参、八百光(西洋参的须根加工而成,也称顶顶光)等;3、三七(1)处方别名:田七、参三七、汉三七、旱三七、田三七、田漆、滇七、山漆、金不换、文山七(产云南文山);(2)商品别名:主根分20头三七、40头三七、60头三七、80头三七、100头三七、120头三七、无数头三七。

茎基称:剪口;支根称:筋条;更细的根称:绒根。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录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有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将陆续录入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以备不时之需用。

一、根茎类(续)25、玉竹(1)处方常用别名:玉竹、肥玉竹、炙玉竹、葳蕤、葳参、尾参、生玉竹,蒸玉竹、山苞米;(2)不常用的别名:姜蕤,委萎,女萎,王马,节地,虫蝉,乌萎,乌女,青粘,黄芝,地节,马熏,女草,娃草,丽草,蔬参,玉参,玉术,山玉竹,姜香,小笔管菜,十样错,竹七根,竹节黄,黄脚鸡,百解药,山铃子草,铃铛菜,铃当菜,灯笼菜,山姜,黄蔓菁,芦莉花,连竹,西竹,甜草根,靠山竹。

26、黄精(1)处方常用别名:生黄精、熟黄精、甜黄精、制黄精、酒黄精、鸡头精、姜形黄精;(2)不常用的别名:鸡头参、囊丝黄精(白芨黄精、金氏黄精(滇黄精,西南黄精,德保黄精,节节高)、多花黄精、玉竹黄精、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余粮、救荒草、黄鸡根、戊己芝、救穷、米铺、黄芝、黄鸡菜、龙衔、太阳草、垂珠、鸡格、苟格、马箭、姜蕤。

27、百部(1)处方常用别名:肥百部、生百部、百步、制百部、蒸百部、炒百部、蜜炙百部、炙百部、百条根、九重根;(2)不常用的别名:百奶,百奶根,山百根、百部子,嗽药、野天门冬、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牛虱鬼、闹虱药、虱药、药虱萄、婆妇草根、蔓草百部。

(3)商品别名A、直立百部:主产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B、蔓生百部:又名蔓草百部。

主产于安徽,山东、江苏,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四川等地。

C、对叶百部:主产于湖北、广西,云南,四川、安徽等地。

28、石菖蒲(1)处方常用别名:石菖卜、菖蒲、菖卜、九节菖蒲等;(2)不常用的别名:千石菖蒲,九节菖,寸菖蒲,昌本,昌阳,昌羊,尧韭,尧时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根,苦菖蒲,粉菖蒲,粉菖,剑草根,剑草菖蒲,剑菖、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根,水蜈蚣,香草根,香菖蒲,药菖蒲。

中药饮片及名称

中药饮片及名称

根及根茎类1.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豆科)切片外观:常见裂隙,纤维多成束,黄白色粉性,或粉末淡棕色, 形成层明显。

亠蹇孔疽団.■B AI:~8皿泅2.白芍: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毛茛科)片面外观: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3.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玄参科)4.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罂粟科)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

5.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还有美白作用(伞形科)质硬,断面白色,粉性6.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桔梗科)表面灰黄色、灰棕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纵沟及皱缩。

,断面黄白色、淡棕色或棕褐色,常有裂隙,与木部交接处有一深棕色环。

7.有E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

(姜科)8.柴胡: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伞形科)9.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木兰科)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10.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石竹科)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顶端有茎痕。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

11.麦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百合科)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13.泽泻:利小便,清湿热。

(泽泻科)14.山药:补脾止泻,养肺益阴,益肾固精,养阴生津。

15.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

抗衰老作用(蓼科)16.陈皮17.天麻18.夏枯头19.木香20.丹参21大血藤22当归24.白术25山药■KbH 同lUuJlu rii|>lc ff* nbiHQlE:26太子参27小茴香28金银花29梔子30茯苓31言苗'-12'卜32票汁厳33玫瑰花34薏苡仁35三七36罗汉果37巴戟天38山楂39苦参40.鸡血藤41雄黄42吴茱萸43人参44青蒿45芒硝 46苦杏仁47决明子48黄连49黄柏50虎杖51杭菊52桂皮53狗脊54钩藤55贡菊56葛根57杜仲58川芎59槟榔60防风。

中药别名大全(收藏版)

中药别名大全(收藏版)

中药别名大全(收藏版)金石类:伏龙肝: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心土。

处方别名:伏龙肝、灶心土、灶中土、釜下土、釜月土、灶中黄土、釜月下土樟丹:为纯铅经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处方别名:丹、真丹、铅华、铅黄、国丹、朱粉、松丹、朱丹、陶丹、章丹、樟丹、彰丹、铅丹、东丹、黄丹、红丹、广丹、川丹、光明丹、桃丹粉密陀僧:为硫化物类方铅矿族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的炉底物。

主含氧化铅。

处方别名:金生、陀僧、金底、金生石、密陀僧、金陀僧、银炉底、淡银、银池、丹锭、炉底、金炉底、没多僧龙骨: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处方别名:龙骨、花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生龙骨、煅龙骨龙齿: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

处方别名:龙齿、龙牙、青龙齿、煅龙齿硼砂:为天然产硼砂经精制而成。

主含四硼酸钠。

处方别名:月石、西月石、黄月石、硼砂、蓬砂、鹏砂、盆砂、大朋砂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

主含碳酸锌。

处方别名:甘石、炉甘石、卢甘石、羊肝石、炉眼石、异极石、炉先生、浮水甘石、制甘石、飞甘石、飞炉甘石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石。

主含四氧化三铁。

处方别名:磁石、慈石、摄石、处石、玄石、元武石、灵磁石、活磁石、吸铁石、吸针石、指南石、煅磁石、醋磁石禹余粮: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天然粉末状矿石。

主含三氧化二铁。

处方别名:禹余粮、禹粮石、余粮石、石脑、禹哀、白余粮、自然谷、太乙余粮、太一禹余粮、煅余粮、促余粮云母石: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矿石。

处方别名:云母、云母石、千层纸、千层波、磷石、云珠玄精石: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片状石膏矿石。

主含硫酸钙。

处方别名:玄精石、玄英石、太乙玄精、太乙玄精石、太阴玄精石、阴精石、龟背玄精石金精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矿石。

处方别名:蛭石、猫金、金精石、金晶石、银精石、煅金精石青礞石: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处方别名:礞石、青礞石、白礞石、煅礞石金礞石: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录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有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将陆续录入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以备不时之需用。

一、根茎类(续)19、川贝母(1)处方常用别名:川贝、松贝、贝母、青贝、炉贝;(2)不常用的别名:药实、空草,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母,尖贝母,尖贝,卷叶贝母,棱砂贝母,雪山贝,鸟花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小贝母,商草,母龙精,阿皮卡(藏族名);(3)商品别名:A、川贝母:又名京川贝、西贝母、西贝、新疆贝、伊贝、伊贝母,松贝、青见,炉贝、岷贝、川贝、尖贝,平贝。

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地;B、松贝:又名松潘贝、松贝母。

品质最优。

C、珍珠贝:为松贝中个体较小者。

D、青贝:又名青贝母。

为产于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川贝母。

E、炉贝:又名知贝,知贝母、炉贝母、虎皮贝、虎皮贝母等。

为产于甘肃等地的川贝母。

F、岷贝:又名岷贝母。

为产于甘肃地区的川贝母。

G、平贝;又名平贝母。

为产于东北地区的川贝母。

H、西贝:又名新疆贝、新疆贝母、伊犁贝母,天山贝母、伊贝、伊贝母、生贝、生贝母、西贝母。

I、北贝:主产于华北等地。

20、浙贝母(1)处方别名:大贝、大贝母、浙贝、珠贝、元宝贝、板贝、象贝、象贝母、象山贝母;(2)商品别名:A、浙贝母:又名大贝母、象贝母、浙贝、大贝、象贝。

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湖南等地。

B、象贝母:又名象贝。

为浙贝母中产于浙江象山者。

C、元宝贝:形如元宝状者。

D、珠贝母:又名珠贝。

E、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

21、射干(1)处方别名:寸干、扁竹、黄知母;(2)不常用别名:扁竹兰、鬼扇、老君扇、开口箭、乌蒲、黄远、乌扇,乌娄,乌吹,黄远,夜干,草姜,凤翼,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扁竹,地萹竹,萹竹,较剪草,黄花篇蓄,开喉箭,较剪兰,剪刀梏,剪刀草,金绞剪,统剪草,冷水丹,冷水花,金蝴蝶,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山蒲扇,老君扇,老鸹扇,寸干老鸦扇,玉燕鬼子扇;21、山药(1)处方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干山药,生山药,鲜山药,炒山药、毛条、山芋、铁棍山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别名收集根茎类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处方别名:泽泻、广泽泻、建泽泻、水泽、耳泽、芒芋、泽夕、川下、水泻、禹孙、及泻、天秃、宅下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的块根。

处方别名:玉金、郁金、入金、乙金、温郁金、桂郁金、黄郁金、川玉金、川郁金、广玉金、黑郁金、光郁金、绿郁金、马蒁、紫蒁香、黄丝玉金、醋郁金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匙叶甘松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甘松、甘松香、香松、麝男、人身香、苦弥哆山奈: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处方别名:山奈、山柰、山辣、三赖、三柰、三乃子、三柰子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根茎。

处方别名:土苓、土茯苓、地茯苓、山遗粮、山地栗、仙遗粮、饭团根、冷饭团、奇粮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

处方别名:仙茅、仙毛、仙茅参、独茅、千年棕、山棕、天棕、盘棕、茅瓜子、风苔草、地棕根、酒仙茅紫苑: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紫菀、紫苑、青苑、子苑、紫倩、蜜紫苑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甘草、粉草、生草、节甘草、甘草梢、国老、蜜草、蜜甘、美草、灵草、灵通、主人、大嗷、蕗草、炙草、炙甘草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多种龙胆草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龙胆、龙胆草、胆草、苦胆草、地胆草、陵游、酒龙胆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内蒙紫草的根。

处方别名:紫草、子草、紫丹、紫芙、软紫草、硬紫草、老紫草、紫草茸白前: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白前、鹅管白前、石兰、嗽药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茜草、茜根、红茜草、茜草根、倩染、绯草、牛蔓、小活血、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的块根。

处方别名:百部、百奶、百步、野天冬、百条根、闹虱药、穿杨、炙百部猫爪草: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的块根。

处方别名:猫爪草、三散草、毛爪草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

处方别名:山药、怀山、怀山药、淮山、淮药、淮山药、薯预、薯蓣、薯药、山芋、山藷、山薯、藷薯、玉延、炒山药、焦山药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

处方别名:乌药、台乌、天台乌药、短樟、矮樟、旁其、衡州乌药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金钱吊乌龟的块根。

处方别名:白药子、白药、白药根、白药脂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其珠芽亦入药,称“黄独零余子”。

处方别名:黄药子、黄药、赤药、黄独、零余薯、黄药根、大苦、木药子红药子:为蓼科植物毛脉蓼的块根。

处方别名:红药、红药子、朱砂连、朱砂七、赤药子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

处方别名:木香、蜜香、云木香、广木香、南木香、川木香、老木香、新木香、越木香、越隽木香、煨木香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北马兜铃的根。

青木香、土木香、云南根、杜木香、青藤香、蛇参根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块茎。

处方别名:南星、天南星、虎掌、虎膏、鬼蒟蒻、生南星、山棒子、由跋、制南星川羌: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羌活、川羌、西羌活、羌青、羌滑、大头羌、竹节羌、蚕羌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处方别名:独活、川独活、大活、独滑、羌青、玉活、独摇草、胡王使者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处方别名:延胡索、元胡、元胡索、玄胡、延胡、玄胡索、炙元胡、醋元胡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的根。

处方别名:柴胡、软柴胡、硬柴胡、芽胡、芽柴胡、红柴胡、春胡、春柴胡、南胡、才胡、茈胡、地薰、芸蒿、茹草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处方别名:银胡、银柴胡、银州柴胡、鳖血制银柴胡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

处方别名:前胡、嫩前胡、粉前胡、炙前胡、冬前胡、信前胡、西尺蔓、全胡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

鲜品称“鲜姜”“生姜”处方别名:干姜、老姜、均姜、淡姜、干生姜、勾粒因、煨姜、炮姜、姜炭、黑姜、干姜炭骨碎补:为骨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

处方别名:骨碎补、毛姜、申姜、鸡姜、碎补、胡孙姜、猴姜、石岩姜、石毛姜、石良姜、石庵闾、制毛姜、烫骨碎补、石长生(为海州骨碎补的别名)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处方别名:良姜、高良姜、大良姜、蛮姜、膏良姜、高凉姜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生半夏、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双边栝楼的根。

处方别名:花粉、天花粉、天瓜粉、瓜蒌根、楼根、地楼、栝楼根、栝楼粉、蒌根、蒌粉、瑞雪、泽姑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根。

处方别名:葛、葛根、粉葛根、甘葛、干葛、粉葛、鹿藿、煨葛根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处方别名:茅根、白茅根、毛根、白茅、甜根、甜根草、茅草根、地筋根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

处方别名:芦根、芦茎、苇茎、苇根、芦苇根、大芦根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处方别名:板蓝根、大青根、板兰、蓝根、大蓝根、蓝靛根、靛根、靛青根白茄根: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及茎。

处方别名:茄根、白茄根、茄棵萱草根: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小萱草的根。

处方别名:萱草根、萱草、黄花菜根、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豆根、山豆根、苦豆根、广豆根、硬豆根、金锁匙、越南槐根混淆品: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

北豆根、蝙蝠葛、软豆根、蝙蝠葛根苎麻根: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的根。

处方别名:苎麻、燖麻、苧麻、苎麻根、荨麻、焮麻托盘根:为蔷薇科植物蓬蘽或茅莓的根。

处方别名:托盘根、茅莓根、过江龙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灵仙、威灵仙、风车、寿祖、黑须公、软灵仙、铁灵仙、黑灵仙、老虎须、铁脚灵仙、酒灵仙芫条根: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

处方别名:芫根、芫花根、芫条根、赤芫根、杜芫根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麻黄根、麻王根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及根。

处方别名:虎杖、大虫杖、苦杖、紫金龙、子金龙、斑根、斑杖、斑草、斑庄根、酸杖、酸杆、大叶蛇总管毛冬青: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

处方别名:毛冬青、山冬青、茶叶冬青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根茎。

处方别名:狗脊、毛狗脊、金毛狗、金毛狗脊、狗青、强膂、扶盖、扶筋、苟脊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徐长卿、徐长青、山刁竹、寮刁竹、了刁竹、丁黄草、药王、天竹、瑶山竹、逍遥竹、料刁竹、一枝香、一枝箭、石下长卿、老君须、别仙踪、英雄草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

处方别名:白头翁、白头公、白头草、野丈人、奈何草、老公花、翁草、老和尚头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大黄、生军、生大黄、熟大黄、川大黄、川军、酒军、箱黄、箱军、箱大黄、西吉、西庄、西庄黄、庄黄、中吉、蛋吉、片吉、酒大黄、将军、大王、锦纹、川锦纹、锦纹大黄、马蹄黄、火参、黄良、肤如、膚如、雅黄、香结、破门、大黄炭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处方别名:姜黄、黄姜、硬姜黄、色姜黄、宝鼎姜、宝鼎香、片姜黄:为姜科植物郁金的根茎。

处方别名:片姜、片姜黄、片子黄、片子姜、条姜黄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

处方别名:天麻、明天麻、赤箭、赤芝箭、石箭、离草、合离草、木浦、鬼督邮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的根茎。

处方别名:升麻、蜜升麻、黑升麻、周麻、关升麻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处方别名:桔梗、苦桔梗、玉桔梗、白桔梗、房图、梗草、苦梗、利如续断:为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根。

处方别名:续断、川断、川续断、六旦、六汗、接骨、山萝卜根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鳞茎。

处方别名:山慈菇、山茨菇、朱姑、毛慈菇、白毛菇、光菇、光慈菇、冰球子、老鸦头、老鸦瓣、无义草、鬼灯擎混淆品:茨姑: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

茨菇、慈姑、白地栗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处方别名:巴戟、巴戟天、巴戟肉、巴棘、念珠巴戟、女木、巴吉、戟天、制巴戟、盐巴戟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块根。

处方别名:大戟、红大戟、广大戟、红大吉、红芽大戟混淆品:京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

京大戟、猫眼草藜芦: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藜芦、梨芦、鹿葱、黑藜芦、白力芦、黑力芦、绿力芦、力芦、山葱、葱葵、葱苒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

处方别名:地榆、地芋、绵地榆、黑地榆、西瓜香、玉札、玉豉、无名印、地榆炭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金果榄的块根。

处方别名:金果榄、果榄、金果兰、地胆、地蛋、地苦胆、金牛胆、九牛胆、金苦榄、青牛胆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的根茎。

处方别名:重楼、重台、蚤休、蚩休、七层塔、白蚤休、灯台七、铁灯台、螺丝七、三层草、草河车、七叶一枝花、重楼金钱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处方别名:石菖、石菖蒲、菖蒲、菖朴、昌本、昌羊、昌阳、剑菖、粉菖、溪菖、石菖朴、药菖蒲、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

处方别名:节蒲、节朴、节菖蒲、寸菖蒲、小菖蒲、九节离、陕西菖、太原蒲、太原菖蒲、九节菖蒲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根茎。

处方别名:黄精、大黄精、鸡头黄精、姜黄精、制黄精、黄芝、鹿竹、鸡格、救荒草、戊己芝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

处方别名:白蔹、白草、地棒槌、猫儿卵、兔核、八卦牛、崑崙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

处方别名:川膝、川夕、川牛膝、大牛膝、川牛夕、拐膝、白牛膝、肉牛膝、牛茎、对节草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处方别名:牛膝、怀膝、怀夕、淮夕、淮牛膝、怀牛膝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蔓生白薇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白薇、软白薇、薇草、白尾、白马薇、白暮、炙白薇萆薢:为薯蓣科植物山萆薢、粉背薯蓣的块茎。

处方别名:萆薢、粉萆薢、荜薢、毕下、苾薢、川萆薢、贝也、必下、必也、毕解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福州薯蓣的根茎。

处方别名:白萆薢、绵萆薢、棉毕下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

处方别名:菝葜、金刚藤、金刚骨、金刚刺、金刚鞭、铁刷子、路边刷、铁菱角、铁刺苓、菝葜根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

处方别名:三棱、黑三棱、京三棱、光三棱、草三棱、三棱草、醋三棱、三△混淆品:荆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块茎。

处方别名:黑三棱、荆三棱、带皮三棱(中药商品习称黑三棱,与三棱名称正好交叉)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刺五加、刺五加皮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土大黄的根。

处方别名:土大黄、金不换、包金莲、羊蹄、癣药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块茎。

处方别名:夏天无、无柄紫堇藤梨根: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

处方别名:藤梨根、藤梨、阳桃、木子、猕猴桃根千斤拔: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

处方别名:千里马、千斤拔、千斤吊牛蒡根: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