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2016年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2016年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系、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监管体制 6

①企业资质管理 6

②从业人员执业制度 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8

二、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11

1、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概况 11

2、行业市场规模 11

3、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 12

(1)行业环保标准提升、油品质量升级,驱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市场需求扩大12

(2)新型煤化工产业规模扩张,为化工工程设计行业发展增添动力 14

(3)国内石油消费量逐年攀升,新增炼化产能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稳定的市场需求 16

(4)能源工业投资总体规模持续扩张,行业市场发展稳定 18

4、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的市场供给情况 19

5、行业发展前景 20

(1)油品加价标准保障油品质量升级实质性落实,升级进程加

速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

(2)示范项目推动新型煤化工实质性启动,化工石化工程设计行业在未来将持续受益 21

(3)环保投入即将全面启动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新路径 23

三、行业竞争状况 24

1、行业市场化程度竞争格局 24

2、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26

(1)大型综合设计院 26

①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26

②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 26

③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26

④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27

⑤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27

(2)行业甲级设计院 27

①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7

②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8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和经营模式 28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28

2、行业经营模式 30

(1)专项服务经营模式 30

(2)面向全过程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30

①设计-采购-施工(EPC) 31

②设计-施工总承包(D-B) 31

五、行业发展趋势 33

1、业务模式的变化趋势 33

(1)工程总承包模式 33

(2)专业化、特色化 34

2、业务范围的变化趋势 34

3、跨区域开展业务的趋势 35

4、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趋势 36

(1)基于技术创新的业务形态和经营模式转变 36

(2)工程设计手段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7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38

1、有利因素 38

(1)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38

①上游行业政策支持石油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8

②行业政策规范、引导市场发展 38

(2)工程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占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40 (3)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稳定增长 40

(4)大型石油炼化基地建设和国家石油储备计划实施 41 (5)大型煤化工基地和产业园区相继建设 41

2、不利因素 42

(1)行业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市场秩序尚不规范 44

我国千万吨级炼油厂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想

1前言 2006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 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中国炼油、化工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政策: 一是要在充分利用好国内原油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多来源、多渠道等方式开发利用国外原油资源,特别是高硫、高酸等劣质原油资源,力求原油稳定供应; 二是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依托和优化现有企业,实现炼化一体化,实现规模经济发展,要求新建炼油项目单线规模原则上要达到800×104t级以上,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率; 三是要优化配置原油资源,加快油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调整装置结构,实现清洁燃料生产,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按照《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我国炼油加工能力将达到4×108t/a,其中将新增原油加工能力9000×104t/a,同时淘汰低效炼油能力约2000×104t/a。规划和设计好新增炼油能力,对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规划布局 新增炼油能力的规划和布局,应从原油的运输成本、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公用工程的建设条件、环境保护的治理难度等方面综合考虑。 考虑到新增炼油能力一般以加工通过海路进口的原油为主,因此新增的炼油能力宜布置在沿海 地区。首先宜在具有码头特别是大型码头建设条件的沿海地区建厂,这有利于原材料特别是原油的进厂,有利于产品出厂,也有利于建设期间大件设备的运输。仅原油成本降低一项,就可以为工厂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次,由于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发展潜力大,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需求量较大,沿海炼厂不仅具有就近的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也可方便地进入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是,沿海炼油厂处于大江、大河的下游,应对像吉林石化污染松花江等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较强,加之海风的作用,加速了空气的对流,减轻了空气污染的敏感度。另外,海水也是炼厂可以利用的资源,可考虑利用炼油厂余热进行海水淡化,也可以考虑利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以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 对于加工从陆路通过管道进口的原油的炼油厂,应根据原油的管道条件和成品油运输条件综合考虑,进行合理布局。比如对加工通过俄罗斯远东管道至中国的支线进口俄罗斯原油的炼厂的选择,由于东北地区成品油相对过剩,方便的产品运出条 我国千万吨级炼油厂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想 李胜山1,李宁 2 (1.中国石油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 介绍了新增炼油能力的规划和设计问题。新增炼油能力应首先考虑在沿海地区新建或依托现有设施改扩建,其规模应不低于1000×104t/a。在对原油的选择上,应首先选择高含硫原油,并适当增加重质和劣质原油的加工比例。汽油、柴油产品的质量应满足欧Ⅳ标准的要求,并留有部分或全部达到欧Ⅴ标准的余地。制定合理的总加工方案,走炼油化工一体化道路,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新增炼油能力规模选择原油选择总加工方案 本文第一作者系本刊编委。 作者简介:李胜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石油化工装置及工艺的研究、开发、设计及管理工作,多次获得国家、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E-mail:lishengshan@cnpcedi.cn SINO-GLOBALENERGY?73? 第1期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石油化工仪表管路线路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仪表管路线路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2) 1范围 (3) 2一般规定 (3) 3测量管道的选用 (3) 3.1测量管道的材质 (3) 3.2测量管道的管径 (3) 4气动信号管道的选用 (4) 5测量管道及气动信号管道的敷设 (4) 6电线电缆的选用 (5) 6.1电线电缆线芯截面积 (5) 6.2电线电缆的类型 (6) 7电线电缆的敷设 (6) 7.1一般规定 (6) 7.2控制室进线方式 (7) 7.3汇线槽敷设方式 (7) 7.4保护管敷设方式 (8) 7.5电缆沟敷设方式 (9) 7.6电缆直埋敷设方式 (9) 8仪表盘(箱、柜)内的管道及线路 (9)

参考文献 (11) 用词说明 (12) 条文说明 (13)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2003)建标字94号文的通知,由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对原《石油化工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SH3019-1997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8章。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主编单位(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1号,邮政编码:73006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蔡劲宏、冯仁铭 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 1范围 1.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中仪表测量管道、仪表信号传输 线路的工程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1.2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 2一般规定 2.1仪表管道、线路的工程设计,应做到仪表测量准确、信号传递可靠、减少滞后、安全 经济实用、线路整齐美观并便于施工和维修。 2.2对火灾及爆炸危险、腐蚀、高温、潮湿、振动等环境,在仪表管道线路设计时,应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测量管道的选用 3.1测量管道的材质 3.1.1测量管道(包括阀门和管件)的材质,应按被测介质的物性、温度、压力等级和所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认识与感想

七月二日星期二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认识与感想 在学校进行了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其对应的实验科目。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下,我们有幸在大二期末小学期内与石油化工行业有近距离的接触。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关于石油化工行业门类与系列产品链的知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石油化工行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是基础性产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横向的角度观察,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基础有机化学品,例如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等;基本有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例如醇、醛、酮、酸、胺类、酚类、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高分子化学品,例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精细化学品,例如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石油助剂与添加剂、催化剂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可见石油化工行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娱等方方面面,石油化工行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又被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从纵向的角度观察,石油加工工序又是复杂的,每一步都有一定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即可以再深入加工,也可以直接运用。比如石油加工可以得到基础有机化学品,基础有机化学品进一步加工可以得到基本有机化学品,而这两种产品再加工又可以得到精细化学品,高分子化学品。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行业、中游行业和下游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炼油及进一步裂解生成基础化工原料;中游行业主要为基本有机原料及三大合成材料;下游行业主要为精细化工、材料工业等,是指以有机化工原料和聚合物继续深加工得到更多品种的产品。石油化工行业门类按加工深度分类又可分为零道加工,一道加工,二道加工,三道加工,四道加工。零道~二道加工对应上、中游产业,特点是规模大、投资高、效益低,尤其是零道加工。三道~四道加工对应下游产业,特点是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规模小、投资低、产品附加值高、效益高。由此也可见初级石化产品是随着加工深度的不断延伸而更大的提高附加值。所以石油要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是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 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石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SH/P20-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设计条件和准则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管道尺寸确定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2)循环燃油系统,应按设备设计要求的125%流量考虑,以使其有25%的循环量。 (3)间断操作的管道(如开车和旁路管道)的尺寸,应按可利用的压力降来设计。 一般不采用特殊尺寸的管道如:DN32(1″)、DN125(5″)、DN175(7″)等。对于这种尺寸的设备接管口,应由一个适合的管件把标准管和设备接管口连起来。 管道的布置 管道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绕性,以降低管道的应力和推力。 一般管道均沿管架水平敷设,有坡度要求的管道,根据坡度要求单独支承。 输送无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有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上面;有保温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无保温的管道的上面。 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管的配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1)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阀应选择在管道的最高位置处。 (2 )排放有毒性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放空管的排出高度,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定。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应优先采用对焊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带法兰的管件用于需要经常检修、拆卸的地方。 管道方向的改变通常采用弯头、弯管、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1)对焊弯头的弯曲半径一般采用倍公称直径。 (2)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按~4倍公称直径计。

石化工厂规划设计说明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第一部分:总论1.1 概述: 1.1.2 承办单位: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有限公司 1.1.3 项目建设地点:洱源邓川工业圆区 1.1.4 项目用地面积:51亩 1.1.5 项目总投资:1.15亿元 1.2 编制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议书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5)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土地勘测技术报告书》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2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2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2000年版) 2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 整体规划概况 项目区位于工业园区北,厂区建设用地51亩(约34000平方米),地呈不规则长方形,周边均为未开发山地,总体规划中本规划区为三类工业用地。 工业园内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平均坡降约0.12%,东高西低,平均坡降约0.06%。五家渠市就是坐落在第四纪全新冲击沼泽层上,城区附近没有活动的断裂带存在。市区主要受天山山前丘陵和平原分界处一条近东西走向延伸的大断裂带活动影响。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划分五家渠城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工业园紧邻五家渠城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厂区内应本项目生产工艺的需求,将车间、仓库按照标准厂房进行设计建设;在南侧入口设置集中办公、食宿。便于达到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并且与工业生产区明显分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现代化工业厂区。 1)交通问题 该厂区根据分区、功能不同,内部道路设为环形,紧密相连。规划道路结合地势南北落差进行设计。 2)消防问题 建设健全完毕的消防体系,以消防环路为主导,使消防车能够到达各个区域,设置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及水泵房,消防安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所有进入厂区车辆应佩带防火罩,以防飞火。 b)厂区内建筑物耐火等级达到一、二级。 c)生产甲类液体的车间不应与临近车间的管、沟相通。该车间的下水道应设置隔油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整 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亿吨/ 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树脂 生产能力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 术改造的力度,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 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_______ 置生产能力均达到 20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 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 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 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 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装置结构 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 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 比例已从1998年的质 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国执行了国家新的汽、 量从5000ppm降到 Z000ppm,从今年起北 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炼油产业通 过,2003年高硫原 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 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 与前几年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已显著提高。2003年全柴油标准,汽油硫含量从原来的1SOOPPm降到SOOPPm,柴油硫含

40B207石油化工装置塔器管道设计

中国石化集团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公司标准 石油化工装置塔器管道设计 技术规定 40B207-1997 代替: 40B207-1990 第1页共12 页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塔器类的平面布置、开口方位、平台梯子、管道及管道支吊架等的设计原则及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塔、立式容器、卧式容器等的设备布置及管道设计。分馏塔开口及管嘴一章,仅适用于板式塔盘的分馏塔。 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类反应器、储罐等设备的布置及管道设计。 2 塔器的布置 2.1 塔与其它工艺设备的间距,应符合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2 对可燃气体、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塔及立式容器,应布置在明火加热炉、高温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2.3工艺装置内塔及立式容器、卧式容器的设备布置,一般按流程式布置。在不影响流程式布置的情况下,可将同类设备集中布置。 2.4塔与其紧密相关的设备,如重沸器、冷凝器、塔底泵、回流罐等应靠近布置。 2.5塔类集中布置时,塔径不论大小,宜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排成一行并平行于管廊。若直径相近的塔群,宜以切线取齐。对小直径的塔,可双排或三角形布置。塔径小于1000mm者,必要时可在框架内布置。 2.6对塔径<800mm长径比又较大的塔或由铝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塔应在框架内布置或沿构架布置。 2.7相邻塔的距离除满足基础间距要求外,还应考虑塔上部操作面的需要,一般净距不小于2.5m。 2.8塔的布置应划分为操作侧,(即装置的检修侧)和管道侧(即装置的管廊侧)。人也和平台均应设在操作侧,管道应布置在管道侧,不得四周均布,管道侧一般不设平台,如图1所示。 2.9 塔周围应有足够的检修净空,并考虑塔整体吊装的可能性。 图1 塔的管道侧和操作侧示意

2018事故案例分析: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2018事故案例分析: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和高出坠落类似事故的分类依据是__。 A.事故危险的严重程度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C.事故类别 D.职业健康的标准 2、[2011年考题]锅炉结渣是指渣在高温下黏结于受热面、炉墙、炉排之上并越积越多的现象。结渣会使受热面吸热能力减弱,降低锅炉的出力和效率。下列措施中能预防锅炉结渣的是。 A:控制炉膛出口温度,使之不超过灰渣变形温度 B:降低煤的灰渣熔点 C:提高炉膛温度,使煤粉燃烧后的细灰呈飞腾状态 D:加大水冷壁间距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3、某商厦199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 200平方米,高20.4米。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KTV 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2008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m。 A:1.00 B:1.50 C:2.00 D:2.50 E:3.00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石化年产55万吨对二甲苯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内部资料)

石化年产 55万吨对二甲苯项目 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 1 - 1.1项目概览............................................................................................. - 1 - 1.2设计依据和原则................................................................................. - 1 - 1.2.1设计依据.................................................................................. - 1 - 1.2.2设计原则.................................................................................. - 2 - 1.3原料及燃料消耗................................................................................. - 2 - 1.3.1原料来源及其规格.................................................................. - 2 - 1.3.2燃料及公用工程消耗.............................................................. - 3 - 1.4产品方案............................................................................................. - 3 -第二章总图运输............................................................................................. - 4 - 2.1设计依据............................................................................................. - 4 - 2.2设计范围............................................................................................. - 4 - 2.3厂址概况............................................................................................. - 4 - 2.4总平面布置......................................................................................... - 5 - 2.4.1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 6 - 2.4.2厂区布置流程.......................................................................... - 6 - 2.4.3厂区布置结果概述.................................................................. - 8 - 2.4.4各建筑物面积指标.................................................................. - 9 - 2.4.5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 - 10 - 2.4.6设计理念................................................................................ - 11 - 2.4.7工艺装置的布置.................................................................... - 13 - 2.4.8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 14 - 2.4.9仓储设施的布置.................................................................... - 17 - 2.4.10运输设置的布置.................................................................. - 18 - 2.4.11生产管理及生活设施服务.................................................. - 19 - 2.5厂内运输设计................................................................................... - 20 - 2.5.1厂内运输设计要求................................................................ - 20 -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一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一般规定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 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 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 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者管墩上; 9.在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0.全厂性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 荷重;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 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J39 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结构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 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撑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 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地支撑,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撑件脱离、管道扭曲、 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 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8.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 管道及仪表流出图要求; 19.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情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者其他可拆卸的场合; 1)因检修、清洗、吹哨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者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20.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位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mm; 2)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回顾近期我厂交通安全事故,一次次提醒大家安全的重要性,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不折射出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尚存很大的缺陷,我们安全管理的体系还是那么的脆弱!“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一线岗位安全隐患和死角多,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应付检查,那么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环境也不能得到本质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远不能得到本质提升!如果每位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就能筑起安全大堤。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

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 让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让人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饶幸心理,因为,或许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或损失,就会变成违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必能做得更好,我们的企业就能长盛不衰,我们个人就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安全生产是我们油田企业管理的重点,是我们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就是效益。假如我是一名安全员,我会把这种观点跟植于每个人(包括我自己)的心中。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第三,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履行好安全员职责,做好总结,向上级多提合理化建议;最后,从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带,穿好工作服,开好作业票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抓起,做起,持之以恒。 一线工人是安全生产主力军,没有工人参与监督和管

论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局设计 (2)

论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局设计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为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原料,生产、储运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为了防止和减少石油化工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危害,国家制定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但实际布置中有些设施的布置,本规范中并未明确的规定其防火间距,在新建及改造化工企业时如遇到类似情况,我们该如何去考虑及布置呢?本文将结合几个工程实例探讨下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对于规范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035-01 1、总平面设计的任务 根据建设场地的自然条件和工厂的生产特点或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合理的综合布置出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线路、绿化、管线等设施,使其在平面和立面上各得其所,相互协调,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以达节约用地、减少基建投资,加快建设进度、方便运营管理、美化环境和安全生产之目的,以获得最佳的总平面布置系统。 2、正确理解规范以完成总平面设计的任务 总图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而平面布置的主要依据除了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和运输外,还要符合国家相关防火规范要求。

在石油化工?目设计过程中,《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以下简称《石化规》是总图专业应遵循的重要规范之一。如何在总图布置中既能做到符合法律法规,又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规范的目的和意图,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本文主要针对《石化规》,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和应用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 3、工程实例 规范中没有的一些设施的平面布置 在石油化工企业总图布置设计工作中偶尔会遇到一些撬块或者设施,如油气回收设施、罐顶气VOCs设施、氮气设施等的平面布置,而《石化规》中并未明确规定这些设施的防火间距,我们如何布置呢?本人认为:首先要理解其各个设施的工艺特点;二、要对各个设施进行定性;三、按照定性找到与规范中相近的参照设施;四、严格按照规范中要求的防火间距合理的进行总平面布置。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和大家进行一下探析: 油气回收设施的平面布置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汽车或者火车装卸栈台的油气回收设施总平面布置可以参照《油品装载系统设计规范》GB50759-2012中防火间距进行布置,可是对于储罐区的油气回收设施上述规范并不适用,且《石化规》中也未提及该设施,我们应该如何布置呢?根据了解其工艺特点:该撬块主要是通过“吸收――加膜――吸附”将油品储罐挥发的油气进行回收,处理后达到非甲烷总烃浓度≤80mg/3,苯≤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详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内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 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2 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 2.1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次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2.2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2.2.1 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2.2.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 2.2.3 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2.2.4 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 2.2.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3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3.1 计算法 3.1.1 刚度条件

第 2 页 共 25 页 04B226 – 1997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由此规定的跨距计算如下。相应管道允许扰度,装置内为1.6mm ,装置外为3.8cm. L 01=0.2124 qo I E t (1-a) L 01*=0.2654 qo I E t (1-b) 式中: L 01一装置内管道由刚度条件决定的跨距,m; L 01*一装置外管道由刚度要件决定的跨距, m; I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惯性矩(见表1), cm 4; E 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模量(见40B201-1997 《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二),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 、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2 强度条件 根据不降低管道承受内压能力的原则,规定装置内外的管道一律取由管道质量荷载(包括其他垂直持续荷载)在管壁中引起的一次轴向应力不起过额定许用应力的二分之一。 L 02=(L 02*)=0.626 []qo t W σ (2) 式中:L 02 L 02*一由强度条件决定的装置内及装置外的管道跨距,m; W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模量(见表1),cm 3; [σ]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的许用应力(按40B201一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六取值),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3 在刚度和强度条件计算的跨距值中,取较小者为该管道之基本跨距(Lo 或LO*)。 3.2 图表法 根据本标准基本跨距所需要满足的最低刚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对计算公式作必要的工程简化处理,绘制成用于各种隔热和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曲线。这些曲线对常用管道规格(t/D ≤0.1)的基本跨距值,误差不超过±10%。 3.2.1 装置内及装置外的不隔热管道 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一般均受刚度条件控制,对设计温度≤350℃的碳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管道按图1查取基本跨距值。图中曲线按装置外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及装置内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分别绘出。基本跨距按管子公称厚确定,若由于管壁需考虑较大的腐蚀裕量或其他减薄量时, 1.6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