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案例选
青少年法制教育案例

青少年法制教育案例(一)故意伤害罪。
所谓的故意伤害罪是指,侵害他人的身体健康,采用暴力殴打、用刀具器械砍刺等方法,造成他人轻伤、重伤、伤残等。
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案例:中学学生故意伤害案。
2001年8月15日晚,某中学学生李某某因手被纪某某划伤一事,把纪某某叫到该校学生宿舍背后的路上,向纪某某索赔医药费5元。
因纪某某不肯赔偿,李某某便朝纪某某身上踢一脚,与李某某一起的严某某则从地上拾起一根木棍,朝纪某某的身上打去,打中纪某某的左腰部,致纪某某脾破裂,经法医鉴定,纪某某的伤属重伤。
严某某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和李某某共同赔偿人民币47369.55元。
寻衅滋事罪。
所谓的寻衅滋事罪,是指:在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动机是为了逞强争霸,显示威风;有的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报复社会;有的是为了开心取乐,寻求精神刺激,获取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在客观上表现为: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严恶劣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取乐,或者殴打他人致伤);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多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结伙、持械追逐、拦截他人,或者追逐、拦截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多次强拿硬要,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强拿、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一般是指造成商店、饭店、舞厅、影剧院等场所的营业不能正常进行,交通堵塞,公私财产受教育到损失等)。
有上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案例:某中学蒋某寻衅滋事案。
蒋某是个独生子,6岁那年因为淘气不小心从二楼摔至地上,造成头颅前骨破裂,经医院抢救,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头颅前骨不能硬化,该处颅骨软如皮肤、如豆腐,只要用手轻轻一按,则会陷及脑浆,因此蒋某成为残疾人。
未成年犯罪案例

未成年犯罪案例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
未成年犯罪案例屡见不鲜,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以下将列举一些未成年犯罪案例,以警示和引起社会的重视。
案例一,未成年人抢劫案。
2019年,某市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
一名未满18周岁的少年,为了获得更多的零花钱,利用放学时间携带刀具对同学进行抢劫。
在短短一个月内,他共作案5起,涉案金额达数千元。
最终,少年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接受了相关的法律教育。
案例二,未成年人吸毒案。
一名17岁的少年因受不良朋友的影响,开始接触毒品,并逐渐沉迷其中。
他在校园内贩卖毒品,甚至有过在学校内吸食毒品的情况。
最终,他因涉嫌贩毒罪被警方抓获,接受了强制戒毒和法律制裁。
案例三,未成年人暴力伤人案。
一名16岁的少年因与同学发生矛盾,竟然使用刀具对对方进行了暴力伤害。
受害者因伤势严重,差点丧失生命。
少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对受害者进行了赔偿。
案例四,未成年人网络诈骗案。
一名15岁的少年通过网络学习了一些诈骗技巧,利用虚假身份和信息,在网络上进行诈骗活动。
他以虚假的投资项目和兼职工作为诱饵,骗取了多名网友的钱财。
最终,少年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处理。
以上案例仅仅是未成年犯罪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有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对于这些案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结于未成年人本身,更应该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处置机制,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未成年犯罪的危害不可小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预防未成年犯罪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呈现,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秩序。
下面将介绍一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
某市一名16岁的中学生小杰(化名)因为帮朋友充当毒品交易媒介,陷入了青少年违法的漩涡。
小杰平时家境优渥,成绩优秀,是学校的文艺骨干,然而由于深受同学的影响,他渐渐陷入了不良的社会关系中。
有一天,小杰的一个朋友找到他,希望他能够帮忙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个毒品交易的对象,并承诺能够给予他一定的好处。
原本犹豫的小杰在听到能够获得好处后,被诱惑得不再犹豫,答应了朋友的请求。
小杰通过学校的社交平台与一名毒贩取得联系,很快就找到了交易对象。
在交易进行的过程中,小杰利用自己声誉良好的形象吸引了对方的注意,成功促成了一次毒品交易。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交易被另一位同学的举报而败露。
校方迅速展开了调查,并联系了警方。
小杰被警方带走进行了调查,他因为涉嫌贩卖毒品、犯罪团伙参与等多项罪名而被抓捕。
在审讯过程中,小杰不断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坦承自己不懂法律,不知道毒品交易是犯罪行为。
他表示,自己为了获得一点好处而走上错误的道路,现在他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能够得到法律的宽恕,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经过审判,小杰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的刑罚。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警示。
首先,青少年违法犯罪时常出于一时的冲动和无知,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教育。
其次,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应该留下一定的法律惩罚,以警示他们,但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
最后,对于青少年的朋友影响力应该倍加重视,家长和学校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道路。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才能让他们远离不良影响,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盗窃案例:2024年市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涉案的是三名15岁少年。
三人利用寒假期间,通过破坏别人家门锁来盗窃现金和贵重物品。
这个案例暴露出未成年人盗窃问题的尖锐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是家庭教育不善,家长缺乏对孩子行为的关注和引导,以及没有对盗窃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足够的警示和教育。
未成年人吸毒案例:2024年,市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吸毒案件。
一名17岁少年尝试了新型毒品,并逐渐上瘾,为了获取毒品资金而进行抢劫和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
这个案件揭示了未成年人吸毒问题的严重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好奇心和追求刺激、朋友之间的不良影响、不良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
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例:2024年,市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
一名16岁少年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诈骗,冒充他人身份进行网络购物消费。
这个案例引发了人们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的关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可能是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行为缺乏监管和引导。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例:2024年,市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
一名14岁少年在学校内对一名同学使用暴力,造成严重伤害。
这个案例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暴力行为的关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攻击性等,同时也可能是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因素。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而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给予更多的关注、教育和帮助,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一、案例:[案例一]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
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
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
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
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
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案例二】一刀斩断了三个家庭小王与小顾是同校同学,小王读初三,小顾读初一。
一天二人发生口角,小王顺手打了小顾一下,不当一回事就扬长而去。
不想小顾人小气盛,当晚就约了几个小哥们找到小王家,要给小王给一点颜色看看,由于王不在家,就在外面砸门吵闹一阵。
王回家知道后,第二天连续三次找小魏帮助,小魏自认为是小兄弟的头,欺侮小兄弟就是给他小魏难看,所以一口答应,当即叫了一个朋友,准备了一把长砍刀,到校门口等候,当顾放学刚走校门,上去对准顾就是一刀。
青少犯罪案例

2016青少年犯罪案例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手段残暴程度,影响之恶劣对社会仍产生着较大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6青少年犯罪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案例一】13岁少年犯罪缺乏关爱造两家庭悲剧为抢劫手机,四川一名13岁少年小武将汽油泼向素不相识的女教师,纵火将对方烧成特重度烧伤。
这一低龄重罪案件,再次掀起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热议。
只为抢一部手机,竟然向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泼汽油并点燃,造成其全身大面积烧伤,其手段之残忍,性格之冷酷,让人瞠目。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孩子母亲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无人看护,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在泼汽油烧人到被警方控制这几天内,又接连犯下了盗窃和抢夺路人两起案件。
如此恶性案件,只因小武还未满14周岁,按照刑法规定,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当地警方对其作出了由监护人看管的决定。
如果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话,小武就不会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案;而小武父亲所谓的“看管”,就是用一根铁链,将肇事的儿子锁在家里。
像小武这样监护人无看管条件的,依照法规需要收容教养。
不过,该地区工读学校尚在筹建,开学时间暂时无法确定。
换言之,这个为所欲为、无知无畏的孩子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处于逍遥法外的阶段。
【案例二】少年21天撬车130辆混江湖2年被捅3刀不愿回家他叫易明,一个年仅13岁的懵懂少年,稚气未脱却身材高大;原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他,无意之中卷入“江湖”。
在行走“江湖”的两年间,易明先后被警察抓过10余次;短短21天,他和同伙们疯狂撬车130余辆。
也是这两年,易明曾被人连捅3刀;他身上还有没有痊愈的烟头烫伤,这是团伙成员为了逼迫他参与盗窃施下的“黑手”。
“警察抓不得,家长管不了,社会容不下。
”易明身上的“问题少年”特征,让警察头痛,让家长绝望:该拿他们怎么办易明也有自己的纠结:想回归正常生活,该怎么办7月28日,宜宾县公安局专案组破获一起团伙撬车盗窃案,主要实施撬车盗窃的人叫易明,案发时年仅13周岁。
青春期逆反行为的案例分析

青春期逆反行为的案例分析引言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巨大变化的阶段,年轻人往往在这个时期表现出逆反的行为。
逆反行为指的是年轻人对权威、规则和传统观念的反抗和不接受。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青春期逆反行为的案例,旨在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青春期逆反行为案例一:学校逃学某中学学生小明,在青春期逐渐表现出厌学和逃学的行为。
他经常缺课,并因此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批评和处罚。
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小明的逃学行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 学业压力:小明在学校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他感到自己无法应对。
逃学成为了他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2. 自我认同问题:小明在青春期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进行探索,他通过逃学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和对规则的反叛态度。
青春期逆反行为案例二:家庭冲突某高中生小红和父母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她表现出明显的逆反行为。
我们对小红的家庭环境进行了调查,并找到了冲突的几个主要原因:1. 沟通问题:小红和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她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忽视和无法被理解。
2. 家庭压力:小红的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她通过逆反行为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压力的反抗。
青春期逆反行为案例三: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一些青少年会在青春期表现出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分析了一个贩卖毒品的案例,找到了以下原因:1. 社交影响:这些青少年身边的朋友圈存在负面影响,他们受到了错误价值观的引导。
2. 自我认同问题:这些青少年在逆反行为中试图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身份,但却选择了错误的途径。
结论青春期逆反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常常涉及到情感、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年轻人。
教育和家庭环境的改善、良好的沟通和引导,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都是减少逆反行为的重要因素。
以上仅为对青春期逆反行为的案例分析,不能泛化到全体青少年。
对于个体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应该进行个案分析,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一、案例:[案例一]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
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
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
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
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
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案例二】一刀斩断了三个家庭小王与小顾是同校同学,小王读初三,小顾读初一。
一天二人发生口角,小王顺手打了小顾一下,不当一回事就扬长而去。
不想小顾人小气盛,当晚就约了几个小哥们找到小王家,要给小王给一点颜色看看,由于王不在家,就在外面砸门吵闹一阵。
王回家知道后,第二天连续三次找小魏帮助,小魏自认为是小兄弟的头,欺侮小兄弟就是给他小魏难看,所以一口答应,当即叫了一个朋友,准备了一把长砍刀,到校门口等候,当顾放学刚走校门,上去对准顾就是一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选青少年打架斗殴类:案例1、逞强两分钟获刑二年半2月5日,云龙区法院少年庭以聚众斗殴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期三年执行。
今年18岁的周某是铜山单集镇人。
2006年9月17日下午5时许,周某受大许中学的朋友学生杨某之邀,伙同其他等3人来到大许中学高中宿舍301室,对昨天因琐事与杨某发生争执并撕打的王某、刘某、李某进行殴打,周某逞强夺过王某自卫的铁棍并将其鼻骨打致骨折,构成轻伤。
案例2:同学之间小事酿大祸某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在班级卫生扫除中追逐耍闹,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口,两人遂互相推搡争执。
老师将他们带回办公室进行劝导,两人均表示和解。
不料,放学后,在三名同学的怂恿下,毛衣被撕破的同学再次追上对方要求赔件新毛衣,对方不答应,两人又扭打在一起。
厮打中,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来的小刀挥舞捅扎。
据当时在场的同学讲,由于天色已晚,谁也没有看到刀子,也没看到被扎者受刀伤。
被扎的同学后来经医生检查才发现,他的颈部和左前胸各中一刀,最后他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案件3: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
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
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
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
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
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4: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
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
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
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
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
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三: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
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
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
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
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
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5:2001年3月2日下午,包头市东河区某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在班级卫生扫除中追逐耍闹,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口,两人遂互相推搡争执。
老师将他们带回办公室进行劝导,两人均表示和解。
不料,放学后,在三名同学的怂恿下,毛衣被撕破的同学再次追上对方要求赔件新毛衣,对方不答应,两人又扭打在一起。
厮打中,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来的小刀挥舞捅扎。
据当时在场的同学讲,由于天色已晚,谁也没有看到刀子,也没看到被扎者受刀伤。
被扎的同学后来经医生检查才发现,他的颈部和左前胸各中一刀,最后他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案例6:2003年,宝鸡市某校初三女生黄某学习名列前茅,且多才多艺,家长、老师均对她寄予厚望。
一度时期她经常听见别人议论她爸爸与林某(女)关系密切。
想方设法证实了此事后,她又气又羞,觉得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经过几天思考,她决定报复。
一天上午,她冲到林某办公室,将事先准备好的浓硫酸泼洒到了林某的脸上,致林某容貌被毁,黄某也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刑,一名优秀学生就此沦为囚徒。
青少年网络游戏类:案例7、缺钱上网派出所门前行窃一个上网缺钱急红了眼的少年竟然到派出所门前盗窃摩托车,被民警人赃俱获。
12月11日,长寿警方将涉嫌盗窃罪的蔡某刑事拘留。
蔡某年仅16岁,家住长寿区长寿湖镇石岭村。
12月9日,他向父母要钱上网未果后,来到长寿区公安局长寿湖派出所门前,将一辆停放的摩托车开走,准备销赃后再去网吧上网。
教导员高林发现后带着民警驾警车追了近4公里,终将其人赃俱获案例8:网上对骂嫌不过瘾相约见面后一死两伤12月8日晚,四平市铁东区中央大路一网吧外发生一起群殴事件。
起因是两伙社会青年在网上对骂起来,之后他们感到不过瘾,便相约见面“唠唠”。
张某某和全某,都只有十六七岁。
8日晚上,他们7人在铁西区一家网吧内上网,通过QQ 聊天时,与正在铁东区中央大路一家网吧内的八九名社会小青年对骂了起来,越骂越激烈。
当夜21时30分左右,在铁东区网吧内的社会小青年提出见面“唠唠”,在铁西区网吧内的他们也正有此意,于是打车来到铁东区中央大路的那家网吧。
“他们有八九个人,其中五六个人手里拿着刀,我们都赤手空拳。
”张某某说。
双方没说几句话就动起手来,同来的张某遭到几名持刀小青年的围攻,被扎后倒地,全某和张某某也随即被扎伤。
他俩拼命冲出包围摆脱追赶,并来到医院救治。
据了解,在此次打架中,张某被刀扎中心脏当场死亡;张某某的后背有刀伤,深及肺部,伴有血气胸,全某肺部中刀,也有血气胸。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
案件9、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祖母砍死爷爷砍成重伤17岁少年小新(假名)为了偷钱上网,竟至将祖母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
过后,小新投案自动投案。
两年前,小新起头沉醉在收集里,学习造诣陡然下降。
初级中学尚无毕业便失学。
因担忧儿子成天着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望顾念家庭里的桌球桌。
小新把望桌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厥后家里再也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本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1个礼拜。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讲已起不到不论什么效用。
仅只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同样噬咬着他的心。
此时,爸爸月初给祖母糊口消耗时光说的一席话呈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其时听了也没太注重,厥后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月15日午时我就去爷爷家,晚上,望爷爷祖母都已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祖母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祖母砍伤了再翻。
”睡熟中的祖母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落发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祖母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过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祖母为孙子儿筹办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1个洞里藏了起来。
思来想去,照旧投案自动投案了。
小新告知记者,祖母从小最关爱他,有啥子好吃的都惦念取他。
他在望守所里最驰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祖母。
“我其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底子没想后果。
要是让我在上网和祖母之间从头选择,我一定选择祖母。
”说到这搭,他声泪俱下起来案例10:学做“古惑仔”一少年捅死一女大学生未成年人高某在看了电影《古惑仔》后,为寻求刺激,竟模仿电影情节在街上用刀随意捅人,导致一名年仅21岁的女大学生死亡,日前,高某被上海长宁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家住沈阳的高某性格较内向,初中毕业后赋闲在家。
去年6月上旬,他对母亲说想外出旅游,便离开老家乘火车到大连玩。
几天后,高某来到上海。
6月18日晚,高某在旅馆休息,正好电视在播放电影《古惑仔》。
以前就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他此时看了更觉热血沸腾,觉得拿刀砍砍杀杀十分刺激。
于是他拿起前几天切西瓜用的水果刀出了旅馆大门,此时在上海某大学就读的小玲正巧和一起打工的同事路过,高某模仿电影情节,持刀冲向素不相识的小玲,对着她的胸部、腹部等部位连续刺戳十余刀后弃刀逃逸,可怜的小玲姑娘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法院认为,高某故意剥夺他人生命,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高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有自首情节,家属也已作出了部分经济赔偿,故依法酌情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
案例11:抢劫5元钱沦为抢劫犯“才5块钱就要判刑呀!”当记者向几个中学生谈及下面这个案例时,几乎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惊讶,他们都不理解:区区5元钱怎么会触及刑法呢?2004年1月20日凌晨零时许,在银川市某中学上高三的王某某等四人在某网吧碰面,其中马某提出“弄点钱”上网,其余三人表示同意。
四人来到兴庆区丽景街交警二大队附近,将路过此处的郭某从自行车上拉下,对其一顿拳打脚踢,抢得现金5元后逃离现场。
案发后四人相继落网。
法院认为四被告行为构成抢劫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4000元及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4000元。
因在缓刑期内,他们为此失去了宝贵的高考机会,但悔之晚矣。
在采访中,和这四名被告一样的很多未成年人对于法律常识都是一知半解的。
在他们心里,法律离他们很远,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一生都不会和法律有任何关系。
在这种近乎于法盲的状态下,犯罪便有了滋生的条件。
青少年偷盗抢劫类:案例12、两少年在中学学校门口流窜抢劫一年终于落网一个15岁,一个16岁,一年来,俩少年流窜于郑州各中学门口,向过往学生强行“借钱”。
11月14日,一名全身多处受伤的初中生在父母陪同下,到郑州惠济公安分局古荥派出所报案:11月14日中午,因没有按同村李某和另一个男孩的要求“借”给他们3000元钱,他被两人用棍子一顿乱打,并被抢走5元钱。
12月9日,李某被抓,李某16岁的同伙、古荥镇的杨某也于昨日落网。
李某交代,从2004年开始,他和杨某就在学校门口向学生“借钱”。
俩少年被刑事拘留时表示,虽然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却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案例13、少年偷食品饮料换来刑罚无知少年在尝到偷吃的甜头后,竟专门干起了偷食品的行当。
近日,浙江省奉化法院审结了这起盗窃案,四川人王某因盗窃各类零食、饮料、酒等食品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今年七月份的一个晚上,王某与几个朋友一起睡在奉化市岳林广场。
睡到后半夜准备回家时,有人提出某地下车库很容易进去。
于是王某等人进了该地下车库,并在一个小房子的泡沫箱里发现了好多吃的。
王某等找了一个米袋,把价值400余元的鱼片、牛肉干、鸭瓜子、花生、薯片等零食以及饮料等装进袋中拿出了车库,并分开了当宵夜。
偷吃尝到甜头后,八月份的一天后半夜,王某又伙同他人来到某酒店,由同伙把风,王某从后门厕所窗口爬入该酒店,并将吧台上价值360元的各种饮料和酒从酒店的后门递出,自已喝完饮料后,把酒低价卖给了另一酒店,并平分了赃款。